中国犀

时间:2023-06-06 05:13:04编辑:奇事君
身体特征

人类牙齿一枚是右上内侧门齿,一枚是右上第一前臼齿。门齿粗壮,有发达的底结节,齿冠侧缘向舌面增厚,呈铲形。牙齿的齿根趋向根尖逐渐变细。齿根两侧无沟的痕迹。在颈部齿冠和齿根直接相连,无收缩。齿冠和齿根的交界在唇面和舌面大致处于同一水平。前臼齿不完整,齿冠颊面和颊侧齿根缺失。齿冠的颊舌径和近中远中径都较大,显得相当粗壮。颊侧近中远中径大于舌侧,舌面呈球面隆起,但横向曲度比矢向曲度大,致使舌面显得陡峻,无凹陷或脊。

在岩灰洞中共找到石器材料12件,大部分是以燧石为原料,加工粗糙,用锤击法打片,用自由打法修理石器,以单项加工为主,错向加工的仅一件标本。

在该洞发现的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大部是零星的牙齿,有金丝猴、长臂猿、硕豪猪、古爪哇豺、大熊猫、最后鬣狗、东方剑齿象、巨貘、中国犀等20余种。以哺乳动物群来看,桐梓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晚期。

桐梓人化石保留有尼人的某些特征,也有某些北京猿人相似的特征。

发现经过

“桐梓人”的发现,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1971年冬,贵州省地质局112地质队在九坝乡一带进行地质普查工作。工人何仁在留守工地时,出于业余考古爱好,经常爬山钻洞,在岩灰洞发现了许多古生物化石堆积,兴奋不已,便自费向中国科学院发了500多字电报,报告这一发现。中国科学院派了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张森水、吴茂林来贵州,与贵州省博物馆的曹泽田等组成野外考察小组。于1972年元旦上旬来到九坝乡,在何仁的引导下,到岩灰洞试掘。其后又经过几次系统的发掘,获得金丝猴、巨貘、中国犀、大熊猫、东方剑齿象……等25种哺乳动物化石。尤其珍贵的是出土了两枚人类牙齿化石,旧石器12件及烧骨等重要文物。经分析和科学测定,人牙化石为旧石器中期直立人,俗称猿人的化石,距今二十万年以上。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人类发展进化史上的关键一环,学术界将其命名为“桐梓人”。当时,《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一重大发现。消息公布后,16个国家的电台、报刊纷纷转载和报道。不少国家发表文章评价其重大意义。北京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摄制了新闻专题片《“桐梓人”的故乡》在全国放映。

“桐梓人”的发现之所以引起全世界关注,是由于它填补了古人类发展进化年代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在这以前,仅发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70万年的兰田人、60万年的北京人、50万年的马坎人、40万年的长阳人、30万年的丁村人、10万年的观音洞人、4万年的柳江人。唯独空缺2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化石。“桐梓人”的发现正好连接上这一人类发展进化的链条。从岩灰洞出土的旧石器和烧骨的研究中,发现了古人类用火的痕迹,是迄今长江以南最早的发现。在“桐梓人”化石的研究中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氟斑牙病例,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辞海》1979年版和1989年版均专刊“桐梓人”条目记载:“桐梓人我国古人化石。1972年在贵州桐梓岩灰洞发现,故名。所发现的化石为牙齿两枚。地质时代可能属更新世中、晚期。牙齿的形态特征:门齿粗壮,有发达的底结节,根尖圆钝;前臼齿也显得很粗壮。这两枚牙齿的大小及形态特征与北京猿人的十分相似,而与现代人显著不同。”这一词条使默默无闻的桐梓人岩灰洞遗址[2]名扬天下。

考古资料

1983年又发现四枚人类牙齿化石,发现者认为其形态特征与北京猿人非常相似,而与早期智人有明显差异。故认为桐梓人应归属直立人为宜。

桐梓人牙齿化石4枚。1972年后,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先后在九坝乡柴山岗岩灰洞发掘发现。

门齿特征是:齿冠色白,齿根灰黄夹有黑色的斑点。有完整的齿根和基本完整的齿冠。由于齿冠切缘已磨耗成平面,估计是一个老年个体的右上侧门齿相似。齿根的尖部成圆钝形,唇石径较大,属于尼人类型。

前臼齿

估计是一青年个体。

左上犬齿

约是一个10岁左右儿童犬齿。

门齿

1980年4月初于岩灰洞发现,系左上内侧门齿。齿冠保存完整,高度24.5毫米,齿冠近中远中径为9.5毫米,唇舌径为8.4毫米。属老年个体。铀系法年代测定距今18.1正1.1、负0.9—11.3±1.1万年。以上均收藏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

上一篇:周章新

下一篇:陆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