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2日第四届客商大会开幕式上,梅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姚铠滔、香港合生创展集团副总裁廖若清、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院长喻世友分别代表梅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紫琳慈善基金会、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在《合作共建办学框架协议书》上签约,正式确定学院名称为“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
2015年10月29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院长喻世友及副院长龚鸣一行到梅州,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章新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共同协商高职筹建事宜,尤其针对充分利用好中央苏区政策、申请筹设的手续等方面进行充分交流和沟通。随后,喻世友与梅州市教育局局长袁远山两次到省教育厅进行汇报、沟通和咨询,得到了教育厅的指导和大力支持。
2016年12月27日,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经评议表决,同意梅州市政府筹设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同意广州颐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筹设广州颐和职业学院,同意茂名市政府筹设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同意惠州市政府设立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同意江门市政府设立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1]
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校师资队伍500人(公办编制性质)。
人才培养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计划采用公办民助的办学模式。公办民助模式采取创新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公办学校办学公信力的优势,又有民办学校灵活办学的机制。
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将借鉴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成功办学经验,充分发挥珠江投资集团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合作办学的丰富经验和资金、师资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梅州高职院项目筹建和运营管理,创新办学模式,坚持需求导向,科学设置专业,共同把梅州高职院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
梅州当前加快打造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在梅县、兴宁、五华、丰顺等地实行差异化发展,与大埔、平远、蕉岭等县域产业联动发展,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在梅州市域范围内实现产业分工合作,这为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高职院校的建立也将为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工业经济仍为梅州发展的一个短板,各大产业园还是以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主,梅州若要走出一条山区特色的工业之路,在工业发展中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拥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职人才必不可少,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的办学模式能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出合适的员工。在这个时机提出建设一所高职院校,不仅是弥补教育短板的需要,也是梅州经济发展的需要,办好这所高职院校,便是服务好梅州工业经济发展。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在这方面,劳汉生提出了他的建议,“要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工学结合培养人才。这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部分,借助企业的力量,聘请企业的技术能手进校园,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与企业紧密合作,以‘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学生。”在该模式下,就学即就业,学生能更有计划、更有效率地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有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升级版”,实现校企双方真正无缝对接的同时,达到学校、企业、学生的多方共赢。
对于梅州的中职学校来说,建高职院校将打通中高职升学通道,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到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学生毕业的时候将有更多的选择,而且在本地读高职成本比较低,这对中职学校来说也会更有吸引力,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读。
2016年12月27日,广东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经评议表决,同意梅州市政府筹设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
2019年2月2日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选址规划会议在丰顺县留隍镇召开,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拟选址汤南镇八角湖,标志着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规划建设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选址落户丰顺,对丰顺、对梅州的教育发展具有战略上的意义。
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进入建设阶段,丰顺新区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生态工业园区汇集众多电声企业,职业学院的建设无疑对于完善产业园区公共服务配套,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企业员工素质,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