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翅目虎蛾科的通称。全世界已知约3000虎种。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已知葡萄修虎蛾和艳修虎蛾为害葡萄。
形态与习性形态特征与夜蛾科极为近似,但触角端部粗厚是与夜蛾科的主要区别。喙发达,下唇顺向上伸,额有椎形突或角突,复眼大,少数具毛,无单眼。幼虫多具绚丽的色彩和鲜明的斑纹。体常有长毛,第8腹节背面隆起,腹足4对,在地表土中化蛹,蛹为裸蛹。成虫日间活动,吸水和取食花蜜,飞翔力强,某些种类飞翔时可发出声响。
裸蛹在完全变态的昆虫(如苍蝇、桑蚕)中,从幼虫过渡到成虫时的虫体形态叫蛹。处于蛹发育阶段时,虫体不吃不动,但体内却在发生变化:原来幼虫的一些组织和器官被破坏,新的成虫的组织器官逐渐形成。一些害虫处于蛹发育阶段时,是消灭它们的最好时期。
特点成虫日间活动,吸水和取食花蜜,飞翔力强,某些种类飞翔时可发出声响。
葡萄虎娥葡萄虎蛾
属鳞翅目,虎蛾科。又名葡萄虎斑蛾、葡萄修虎蛾、老虎虫等。主要以幼虫为害葡萄叶片,将叶片吃成缺口或孔洞,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柄及叶片基部主脉。外形特征成虫体长18—20毫米,翅展44—47毫米,头、胸部紫褐色,足与腹部杏黄色,腹背中央有一纵列棕色毛丛组成的条纹长达第七节后缘,前翅中央有紫色肾形纹和环状纹各1个,并围有灰黑色边,后缘及外缘有紫褐色宽带,翅基部l/3处一灰黄色内缘横线,在l/3处有外缘横线2条,灰黄色,其他部分有灰黄色并带紫色的散生斑点。后翅杏黄,外缘有紫褐色宽带,臀角有一橙黄色大斑,中部有星点。幼虫:体长约40毫米,头部橘黄色,密布黑点,胴体灰白色,前端胸节较细、后部粗,前脑盾板和臀板橘黄色,胸部各节散布黑色毛瘤数十个而且大小不等,大瘤上着生白色毛,腹部每节两侧各有较大杏色圆斑1块。尾部第二节有黄色横带。蛹: 长约18—20毫米,暗红褐色。发生规律及习性 北方每年2代,以蛹在根部及架下土内越冬,5月羽化为成虫,傍晚和夜间交尾并产卵,卵散产于叶片及叶柄等处。6月份发生第一代幼虫,常将叶片吱成孔洞,老幼虫将叶片吃成大缺门或将叶片吃光。7—8月发生第二代成虫,8—9月发生第二代幼虫,9—10月以老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越冬。幼虫受惊时头翘起并吐黄色液体以自卫。
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蛹。②捕杀幼虫。⑦喷药防治。在发生量大的地区可喷2000倍速灭杀丁、敌杀死、杀灭菊酯、功夫菊酯、灭扫利等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
1.结合葡萄埋土与出土挖越冬蛹。
2.结合整枝捕捉幼虫。
3.幼虫期喷洒80%敌敌畏乳剂或90%敌百虫1000倍液。
分布范围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湖北、江西、贵州、广东等地。为害状:幼虫食害葡萄、长春藤、爬山虎的叶成缺刻与孔洞、严重时仅残留叶柄和粗脉。
生活习性成虫:
体长18-20毫米,翅展44-47毫米,头胸部紫棕色,腹部杏黄色,背面中央有1纵列棕色毛簇达第7腹节后缘。前翅灰黄色带紫棕色散点,前缘色稍浓,后缘及外线以外暗紫色,其上带有银灰色细纹、外线经内的后缘部分色浓;外缘有灰细线,中部至臀角有4个黑斑;内、外线灰至灰黄色;肾纹、环纹黑色,围有灰黑色边。后翅杏黄色、外缘有2紫黑色宽带,臀角处有 1桔黄色斑,中室有1黑点,外缘有桔黄色细线。下唇须基部、体腹面及前、后翅反面均为橙黄色;前翅肾纹、环纹呈暗紫色点,外缘为淡暗紫色宽带。幼虫:
前端较细后端较粗,第8腹节稍有隆起。头部桔黄色,有黑色毛片形成的黑斑,体黄色散生不规则的褐斑,毛突褐色;前胸盾和臀板桔黄色,上有黑褐色毛突,臀板上的褐斑连成1横斑;背线黄色较明显;胸足外侧黑褐色;腹足俱全黄色,基部外侧具有黑褐色块,趾钩单序中带。气门椭圆形黑色,第8腹气门比第7节约大 1倍。蛹:
长16-18毫米,暗红褐色。体背、腹面满布微刺;头部额较突出;下唇须细长,不与上唇相连;下颚末端达前翅末端稍前方;中足不与复眼相接,触末端长于中足末端与前翅平齐,达第4腹节后缘附近;后足在下颚末端及触角末端之间微露出一部分。腹部气门前缘较隆起,第2、3腹气门眼形,周围有黄色毛,5-7腹节腹面有腹足疤,但第3对不很显著;第7节背面有2对、第8节与9节背面各有 1对黑色突起。腹末成方形,两侧有角状突起,其背面与腹面具有纵纹及不规则皱纹,着生较短的钩刺3对,腹面2对;背面 1对。生活史及习性:
辽宁、华北每年2代,以蛹于土中越冬,多在葡萄根附近或架下尤其腐烂木头下较多。5月下旬开始羽化,卵间于叶上。幼虫6月中、下旬开始出现,常群集食叶成孔洞与缺刻,至7月中旬前后陆续老熟入土化蛹,以蛹越冬。幼虫受触动时口吐黄水。老熟入土做1土茧于内化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