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置雨润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5日,乐都县解放。
1950年,沿旧制设雨润乡。
1958年,并入汉庄公社。
1961年,分设雨润公社。
1984年,雨润公社改为雨润乡。
2001年3月19日,撤销雨润乡,设立雨润镇。
行政区划2011年末,雨润镇下辖1社区和10个行政村:大地湾、下杏园、上杏园、羊圈、汉庄、迭尔沟、红坡、刘家、深沟、荒滩。
截至2019年10月,雨润镇下辖1个社区和10个行政村:雨润社区,汉庄村、上杏园村、下杏园村、羊圈村、大地湾村、迭尔沟村、红坡村、刘家村、深沟村、荒滩村。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雨润镇地处乐都区碾伯镇西10千米处,东连碾伯镇,南临城台乡,西接高店镇,北与共和乡、达拉乡毗邻。行政区域面积102.12平方千米。
雨润镇
地形地貌
雨润镇地处湟水谷地及其两侧山地,南北高中间低,地貌以河谷沟谷地和中、低山丘陵为主,湟水河由西向东流经境中。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
气候
雨润镇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其特点是气温变化强烈,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6.9℃,年均降水量335.4毫米,全年日照时间2800小时左右,无霜期138—145天,年平均降水量335.4毫米,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风向以东风和偏东风为主,其次是西风和偏西风。
水文
雨润镇境内河道为湟水水系,属黄河流域。大峡渠贯穿全境。
自然灾害
雨润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霜冻、连阴雨、冰雹等。干旱最为频繁,平均三年一遇,大旱七年一遇;霜冻五年一遇;连阴雨5—7天的年均1—2次;冰雹年平均出现3—5次,主要集中在7—9月间。
人口民族2011年末,雨润镇辖区总人口12721人,其中男性6509人,占51.18%;女性6212人,占48.8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蒙古、回、藏、土等少数民族。
截至2018年末,雨润镇户籍人口有16728人。[1]
经济综述
2011年,雨润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2011年,企业总产值达9920万元,项目建设总投资达3.98亿元,固定资产总额达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78元。
2018年,雨润镇有工业企业24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个。
农业
雨润镇有耕地面积1.3万亩,人均1亩。农作物以马铃薯、油菜为主。2011年,马铃薯种植面积520亩;杂交油菜种植面积813亩;特色作物种植面积10912亩,其中大蒜9612亩。畜牧业以饲养羊、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畜禽饲养量11.8万头(只),其中羊2.2万只,生猪4.3万头,牛0.5万头,家禽4.8万只。2011年,生产肉类1637.5吨;禽蛋258吨,鲜奶3235吨;毛类30.3吨;完成牛改1050头、羊改3960只、猪改3520头;畜牧业总产值3372万元。至2011年末,完成义务植树4.8万株;完成病虫鼠害防治610亩;完成公路绿化5千米;完成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万株;栽植农田林网1万株。
社会教育
2011年末,雨润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360人,专任教师25人;小学5所,在校生62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1所,即雨润中心学校,在校生245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教师共108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雨润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村级公共图书室10个,建筑面积400平方米,藏书5.6万册;档案室1个,建筑面积25平方米。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雨润百人太平鼓队、汉庄眉户剧团。
雨润镇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雨润镇有卫生院1个。病床4张,现有卫生技术人员12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师2人、主管检验师1人、主管护理师1人、护理师3人、主管药剂师1人、药剂师1人、放射医师1人。村医疗室10个,村医27人。全年门诊5742人次,住院172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雨润镇有体育场1处。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篮球、拔河等,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5%。
社会保障
2011年,雨润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1户,人数907人,发放低保金92.4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1人,发放供养金47734元;孤儿24人,支出17.28万元;无人抚养未成年人22人,支出3.9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2人,发放门诊费2.46万元,慢性病补助5.4万元,生活补助18.09万元,共计25.95万元;发放救灾救济面粉14.2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4996人(其中实际参保缴费人数4933人,重度残疾人63人),收缴参保费80.53万元,参保率达93%,并及时为符合待遇的1599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保险金。
交通雨润镇境内有兰青铁路、兰西高速公路、109国道东西横贯。
文化地名由来雨润镇取雨露滋润之意而得名。
境内汉庄村瓦窑嘴墓地属马家窑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