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容

时间:2023-10-01 06:55:04编辑:奇事君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闰五月初五日(6月29日),《苏报》以《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为题摘登章太炎《驳康有为书》,指斥光绪帝“载湉小丑,未辨菽麦”,对康有为的保皇谬论痛加批驳。闰五月初五日、初六日,《苏报》馆帐房程吉甫和章太等人被捕。初七日(7月1日),邹容自投捕房,以与章太炎共患难。最终邹容被租界当局判监禁两年,囚于租界监狱。因折磨致病,邹容在1905年4月3日死于狱中,年仅20岁。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特别批示:邹容“照陆军大将军阵亡例赐恤”。邹容是何许人也?对革命有何贡献?

1885年邹容出生于四川巴县一个商人家庭。邹容六岁入私塾发蒙,十一二岁时,他就已熟读四书五经,能诵读《史记》、《汉书》等史学名著。此时,维新运动正高涨,邹容也逐渐接触到一些以推介“西学”为主的书刊。慢慢,邹容的思想和志趣,就和父亲的期望相左了。新旧冲突,很快就在父子之间爆发。其父要他科举高中,他却讨厌经学的陈腐,鄙弃八股功名。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邹容满12岁,奉父命应巴县童子试。因试题生僻,他顶撞了主考官,随即又愤而罢考离去。回到家里,他向父亲申辩说:“臭八股儿不愿学,满场儿不愿入。衰世功名,得之又有何用?”事后,其父邹子璠还是迫令儿子进入重庆经学书院继续接受儒学经典的教育,但邹容在书院“指天画地,非尧舜,薄周孔,无所避”。“攻击程朱及清儒学说,尤体无完肤”。最终,邹容被书院开除。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得知此消息后,邹容悲愤不已,作诗曰:“赫赫谭君故,湘湖士气衰。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

16岁那年(1901年),四川省首次选派公费赴日留学生,在成都举办考试。邹容要求前往应考,其父也想他留日后博个功名前程,于是允诺了。这年六月,邹容冒盛暑从重庆步行到成都参加考试。考试后获录取,主持此次考试的候补知府李立元领其晋见四川总督奎俊。奎俊“勉励数语,旋命归渝治行装,于八月中旬同往日本”。但就在临行之前,有人诬邹容“聪颖而不端谨”,于是他被除名。然而邹容毫不气馁,在父亲面前犯颜力争,要求自费留日。当年深秋,他从亲戚处借得路费,乘船去上海。不久,进入江南制造局附设的广方言馆补习日语。其父旋经亲戚劝说,也答应支付留日费用。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春,邹容自费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同文书院。到日本后,邹容刻苦读书,阅读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启蒙著作,曾“自比法国卢梭”,同时他还广泛的参加留日学生活动,每到集会必参加演讲。邹容刚毅勇为,常争先讲演,陈述己见,其辞“犀利悲壮,鲜与伦比”。

当时清政府派驻日本的留日陆军学生监督姚文甫品德败坏,勾引同为监督的钱某的小老婆。邹容和几个留学生拿着剪刀直接闯进姚文甫的寓所痛斥他的劣迹,剪掉了他的辫子。事后,姚文甫向清政府驻日公使蔡钧控告邹容。邹容的狂悖行为引起了清廷的极大震怒,在清廷和日本方面的双重压力下,邹容被迫离日。在友人的帮助下,邹容回转上海。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三月,传言广西巡抚王之春要借法兵平定本省会党起事,东京留日学生即致电爱国学社及中国教育会,盼相互响应,共同抵制。上海爱国人士遂于三月二十八日(4月25日)在张园开“拒法”大会。没过多久,又传来俄国妄图独占东三省权益的消息。上海人士遂再会于张园,通电“拒俄”。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拒俄运动中,邹容积极参与张园集会和拒俄义勇队的操练。也正是在爱国激情的驱使下,邹容写完了《革命军》一书,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

作为一个早慧的青年,邹容需要一个精神上的兄长,而已有盛名的章太炎正是这位兄长,他很欣赏这位年未弱冠的后生。章太炎对邹容的《革命军》赞赏不已,不改一字,立马为其作序,称之为“义师先声”,并促成《革命军》的出版发行。

因立场激进且影响力大的《苏报》刊登了章太炎的《驳康有为书》和邹容《革命军》书评,他们成为了清廷的眼中钉、肉中刺。不久清廷与租界交涉,要求抓捕他们(他们在租界)。巡捕房来捉人,章太炎以“革命没有不流血的”,静候于学社,被捕。邹容为与章太炎同患难,自投罗网。不到两年(1905年),邹容就死于狱中。

邹容虽死,他的《革命军》却永生,他的精神永存。“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毋退步,毋中立,毋徘徊。”

上一篇:999个短篇鬼故事

下一篇:梦见树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