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被誉为什么

时间:2023-09-29 04:25:01编辑:奇事君

“最伟大的俄罗斯人”之普希金——爱情与自由的歌者!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是享誉世界的伟大文学家,他不仅是俄罗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也是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

在他37岁的短暂生命里,普希金为俄罗斯和世界贡献了大量伟大的作品,是俄罗斯文化的一面旗帜。

1837年2月,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与法国籍宪兵队队长丹特斯决斗。决斗源于1836年他收到的一封来自“绿帽子协会”的匿名信。

有流言说,普希金年轻美丽的妻子与宪兵队长丹斯特纠缠不清,这让普希金本人成为了上流社会的笑柄。为了捍卫尊严,不堪忍受的普希金提出与丹斯特决斗。

决斗最早起源于10世纪欧洲的骑士制度,其目的不是辨别是非,而是为了洗刷别人对自己的侮辱。男人们可以因为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就拔剑相向。

据记载,在1588 -1608 在这20年中,仅在巴黎就有8000多人在决斗中丧命。

许多我们所熟悉的人物,如法国第三共和国总理乔治斯·克里孟梭、 “铁血宰相”俾斯麦、文学家大仲马、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都曾参加过数次甚至多次决斗。

可谁曾想,决斗结束后,年轻的诗人腹部受了重伤,于两日后不治身亡,时年仅37岁。“我的命运已定,我选择了竖琴。”诗人陨落,选择了爱情与自由。

普希金的早逝令时人曾经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据统计,1907-1916年10年间,共出版了普希金的作品510万册,而在俄国纸张极端匾乏的1919年,1年内就出版了75万册。

普希金不仅是俄罗斯语文课本中的常青树,也为全世界人所熟知。那首被选入我国中学语文课本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很多人关于普希金的启蒙。

普希金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这位“俄罗斯最伟大的六个人之一”,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拥有着与亚历山大、彼得大帝齐名的魅力。

他短暂的一生中有着太多丰富而绮丽的往事,也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1799年,普希金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1811年,他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6年后,他从皇村学校毕业,供职于彼得堡的外交部。1820年,普希金发表了第一部叙事诗《鲁斯兰·柳德米拉》,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1824-1825年,普希金被放逐到普斯科夫省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俄罗斯文学的蜕变和独立常被认为在30年代得以完成,其中就包括着普希金及其思想的崛起。

俄罗斯文学摆脱西方影响的标志,就是普希金完成了俄罗斯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探索并创作出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1830年,他完成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达吉雅娜作为普希金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女主人公,对感情悲情的坚持,常常被人们作为俄罗斯妇女美好道德形象的典范而代代加以歌颂。

在这之后,普希金在俄罗斯的文学史上印上了浪漫主义的标签,为俄罗斯走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道路。

1831年,普希金迁居彼得堡,并写出《黑桃皇后》、《上尉的女儿》等经典作品。在俄罗斯文学家中,普希金是最具有西方骑士精神的作家之一。

《上尉的女儿》就是一部最能反映普希金骑士精神的具有传奇冒险性质的爱情小说。

小说中的主人公格里尼奥夫在某种程度上是普希金骑士思想的代言人,他重视荣誉、坚持信仰、忠诚勇敢、诚实慷慨,很像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这一形象充分体现了普希金的骑士精神。

别林斯基在著名的《亚历山大·普希金作品集》一文中指出:“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

普希金的作品被俄国著名的艺术家编成歌剧、舞剧、话剧、儿童剧,摄成电影。

研究他的成果被称为“普希金学”。他的诗歌被谱成歌曲,流传至今。

在《纪念碑》一诗中, 普希金对自己身后的名声曾作过这样的预测:

“我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伟大的俄罗斯,她的一切语言都会呼唤我的姓名:骄傲的斯拉夫人的子孙、芬兰人,至今尚未开发的通古斯人 ,还有草原的朋友卡尔梅克人。”

这一预测还是过于自谦了。不仅俄国,波斯、土耳其、美国,乃至全世界现在普氏作品已经译成了一百五十多种文字 ,拥有约二百个国家的读者。

此外 ,很多国家还建造了普希金纪念碑。到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为止,共有12处。

有人说,多情是俄罗斯诗人的共性,爱情是他一生快乐与痛苦的源泉。但普希金早已超脱了爱情。

“再见了,自由的大海,你最后一次在我面前展示浩瀚雄伟的美景,掀动你湛蓝色的波澜。”对自由的永恒追求,是这位诗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

普希金自言,“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他率真而自然的诗歌中忧郁和热情的激浪从不使我们感到厌烦。

在普希金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他歌颂爱情,也描写生活中底层的小人物。

从达吉雅娜到维林,他那“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动人杰作,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上一篇:鸡肾汤

下一篇:陆家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