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9年六月,正当壮年的周世宗柴荣突然病死,后周宰相范质受顾命扶助柴荣年仅五周岁的幼子柴宗训继立为帝。
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周世宗病死,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已经延续了半个世纪。在短短的53年中,中原的王朝已经换了五个朝代,有八姓、十三个皇帝登台。
其中许多皇帝都像匆匆来往的历史过客,依靠手中掌握的兵权在一次兵变中登上皇帝宝座,很快又像走马灯似的被骄兵悍将赶下宝座。
周世宗是五代比较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他推行一系列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措施,严惩贪官污吏,破格选拔人才,重视法制,特别是针对过去骄兵悍将难以驾驭的积习,着手整顿军队,严肃军纪,建立了一支由朝廷直接控制的精锐禁军,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一切,使得后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大大加强。
周世宗也在这一基础上着手进行统一战争,先后夺取了后蜀控制的秦(今甘肃天水)、凤(今陕西凤县东)、成(甘肃成县)、阶(甘肃武都)及南唐控制的江北、淮南十四州。
又北击契丹,夺取了契丹占据的宁(河北原青县)、莫(河北任丘)、瀛(河北河间)三州及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五代分裂的局面已出现结束的征兆。
但是,就在北击契丹的途中,周世宗因患病不得不回师,回到开封不久就病死了。这时,后周出现了“主少国疑”的不稳定气氛,一个由掌握兵权的武将策划的政变计划也在酝酿着。
周世宗曾经协助其养父郭威举兵灭亡后汉,建立后周。对于武将拥兵夺取政权,他是有所防范的。
他曾命令禁军将领赵匡胤把从各地招募到都城的“壮士”精选出尤其强壮的人,编为殿前诸班,作为皇帝的宿卫亲军,使殿前司统辖的殿前诸班成了禁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又另设侍卫马步军司同殿前司分掌禁军,就有着防范藩镇和武将拥兵夺取政权的意图。
他在伐契丹途中见到一块上面写着“点检做天子”的木块,产生猜忌,临死前即把任殿前都点检这一禁军最重要职务的张永德(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罢免,晋升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夺取后周政权的,正是这个他认为可以信任的赵匡胤。
赵匡胤,祖籍涿郡,其父赵弘殷,是后周的一员高级将领。赵匡胤在后周因为屡立战功,深受周世宗的赏识。他受周世宗委托,选择最精强的壮士编成“殿前诸班”,又以殿前都虞侯、殿前都指挥使得衔头直接指挥这支禁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这样,赵匡胤就牢牢确立了自己在这支最精锐禁军中的权威,在这支军队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在周世宗病死前,他又成了殿前司的主帅,掌握后周最重要的军权,许多禁军将领也都是赵匡胤的亲信。
周世宗一死,后周就没有任何人的势力可以同赵匡胤抗衡了。
五代时期,谁有兵权,谁就有做皇帝的资本。后周在周世宗壮年突然病死所出现的那种“主少国疑"的动荡气氛中,赵匡胤夺取政权也就势在必然了。
公元959年十一月,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县)的急报传到开封。说是割据山西的北汉会合契丹兵向后周发动进攻。后周执政大臣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即于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决定派赵匡胤率军前去抵御。
这就给了赵匡胤一次难得的发动兵变的时机。军队刚调动,开封城中就出现了将“册点检为天子”的舆论。
具体组织兵变的人,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和亲信赵普。
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当晚 ,到达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兵变计划即付诸实行了。
这一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先散布议论,说当今皇帝年幼,将士即使出死力破敌也没有地方去领功受赏,不如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再出发北征。
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了。这时,赵匡胤假装喝醉酒睡觉去了,由赵普出面,要求参加兵变的将士严格管理军士,不得趁兵变剽掠,以安定都城人心,保证“兴王易姓”顺利进行。
第二天凌晨,赵匡义和赵普率领兵变将士来见赵匡胤。赵匡胤假装酒醉未醒,慢腾腾地起床,将士立即把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并下拜称呼万岁。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袍加身”。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迅速回师开封。
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都与赵匡胤有私交,是赵匡胤的“义社兄弟”。陈桥兵变一发动,赵普就派人同他们联系。赵匡胤一回师开封,石守信和王审琦即开城接应。
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猝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
这时,后周宰相范质等人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就仓猝遣将是上了大当,但已 经无可奈何,只得向赵匡胤跪拜,帮助赵匡胤举行禅代的仪式。
赵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改封后周恭帝柴宗训为郑王。因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
这个以开封为都城的宋朝,历史上被称为北宋。赵匡胤死后被尊为宋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