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先生

时间:2023-09-24 23:56:04编辑:奇事君

鬼谷先生认为自己没能完成老师临行前交待的任务,内心时常愧疚难当。当他自我反省的时候,认为自己入世虽不再可能,但可以培养胸怀大志、满腔热血的年轻人,继承他和老师的志向,发扬他的学术思想,最终辅佐明主,谋求天下的统一。因此,鬼谷先生决定广收门徒以实现自己的宏愿。

为此,鬼谷先生再次出谷,遍游天下,寻找适合继承自己衣钵的坯子。之所以称为坯子,是因为最后能不能成为鬼谷先生的弟子还有待考查,即使成为了鬼谷先生的弟子,能不能继承其衣钵也很难说,决定权在于鬼谷先生的品鉴。

最终鬼谷先生选了五百名弟子,分几期授教,其中不乏优秀者。尤以第一期中的孙膑和庞涓与第二期中的苏秦和张仪最为突出。鬼谷先生亦因这几位弟子而扬名后世。其中更因苏秦和张仪两位先生的历史贡献,鬼谷先生被尊为纵横家的鼻祖,不仅受到后世门徒的顶礼膜拜,而且深受其他思想流派的追崇和仰慕。

先说孙膑和庞涓这两位高徒。

孙膑先生是战国时期名声显赫的军事家。庞涓先生的实际技能不输于孙膑先生,但人格和品质却相去甚远。对此鬼谷先生早有察觉。待到两位爱徒学成之际,鬼谷先生决定对他们两个进行考查。但在考查的过程中,鬼谷先生就发现庞涓的心术不正,功利思想也特别明显,而且对其同门师兄孙膑先生抱有妒忌的心理。

鬼谷先生觉得如果让庞、孙两位弟子同时下山,而且同去一个国家寻找施展才华的舞台,庞涓必定容不下孙膑,诋毁、陷害之事也不可避免。为了提前防范诸如此类事情的发生,鬼谷先生让庞涓先下山,过一段时间后再让孙膑下山,并且随赠孙膑一个锦囊。

诸多巧合,乃验证命运之无常,也印证了鬼谷先生的先见之明。鬼谷先生费尽心力让庞、孙二徒前后下山,就是为了避免二人共事一国,发生令人痛心的悲剧,可不是冤家不聚头,二人恰巧都效力于魏王。

在魏国,庞涓先生的官阶要高于孙膑先生,而且鬼谷先生最担心的事情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庞涓先生容不下孙膑先生,认为孙膑先生的存在会危及他在魏国的地位和声誉,因此用尽一切毒辣手段欲除之而后快。

悲剧就在恶毒的嫉妒思想中诞生。庞涓先生失去理智地陷害同门师兄,致使孙膑先生双腿的膝盖骨被挖去,成为终身无法行走的废人,而且被关在一个暗无天日的石屋里,绝望地等待死亡降临的那一刻。

然而死神并没有接纳孙膑先生,因为孙膑先生突然想起师父下山前赠给自己的那个锦囊。鬼谷先生曾经告诉他,一旦遇到万不得已的处境,拆开锦囊即可得到解脱的方法。因为一直没有遇到万不得已的境地,故这个锦囊从未拆开过。孙膑先生将其放在最贴身的夹衣里,几经严刑拷打也未曾遗失,这次眼看着已至垂死境地,到了非拆不可的时候。于是孙膑先生拆开锦囊一看,立刻从心底升起绝处逢生的希望。

锦囊上写着三个字:诈疯魔。意思就是只有装疯卖傻才能躲过此劫。孙膑先生依计而行,整日里不发一言,只是傻笑,而且什么都吃,连难以下咽的猪食也不放过。

孙膑先生最后依靠着吃下令人作呕的粪便,瞒过庞涓的眼睛才得以逃脱魔爪。孙膑先生逃到齐国,深得齐威王的重用并被拜为军师。后来齐、魏两国发生战争,孙膑先生亦迎来了复仇的机会。

在这场战争中,孙膑先生施展鬼谷先生所授的绝妙战术,将庞涓的军队引入马陵道,并设下重重伏兵,把一棵大树剥光树皮(有点不道德),刻上“庞涓死于此树下”七个大字。庞涓先生也十分配合地在大树下中箭身亡。至此,一段恩怨才算了结。

苏秦和张仪是鬼谷先生的另外两名得意门生。

苏秦先生巧舌如簧,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合纵之策,以至于能够谋得身执六国相印的殊荣;张仪先生的辩才当世无可匹敌,因主张连横而被秦王所赏识,最终帮助秦王成就霸业。两位先生都是用舌头改变历史的成功的纵横家,而他们的成功则归功于鬼谷先生博大精深的学问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因此称鬼谷先生为“纵横鼻祖”乃是实至名归。

鬼谷先生觉得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就决定停止收徒并做远游。他骑着一头青牛,出函谷关向西而去,最终抵达昆仑山,因见昆仑山流沙瀚海、瑶池碧草,是个隐居的好地方,就落脚定居。从此风餐露宿,不问世事,世间亦不知鬼谷先生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致使许多人觉得鬼谷先生乃是虚拟中人物。

德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对鬼谷先生有着中肯的评价:“鬼谷子的察人之明,对历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合纵连横的艺术)的掌握,必然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不可否认,鬼谷先生是个隐士,而且最终隐居而死,但他却有着独特的表达自我的方式,亦是前文述及的支配世界的方式,那就是通过传播思想,进而改变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鬼谷先生确实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西方尚有知音,鬼谷先生不必担心身后寂寞。

上一篇:茶油保质期多久

下一篇:十二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