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派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洪春创立的京剧红生艺术流派。李洪春对红生戏造诣极深,出色地塑造了关羽凝重、威武、儒雅、高傲的舞台艺术形象,在北方颇享盛名。他融合了京戏、昆曲、徽调、汉剧中的文武老生、花脸和武生的表演方法来演关羽戏,故有“活关公”、“关剧泰斗”之美誉。
简要介绍
李洪春为武术世家,七岁在北京入陆华云办的“长春科班”学艺,与老生张春彦、旦角荣蝶仙同科,工武小生。十一岁拜谭鑫培弟子刘春喜为师,学谭派剧目,后又广求良师,博收强记,先后受教于姚增禄、陈春元、于连升、葛文玉等武生名家,力求深造。二十一岁时,在湖北遇见了王鸿寿,王鸿寿的关羽戏,使他见了敬慕万分,由湖北追随到了扬州,王鸿寿见他虚心好学,求教甚殷,便收作弟子。
李洪春勤学好问,深受乃师喜爱,因而倾囊传授,不仅是王派创演的全部关羽戏,就是连台本戏《洪杨传》、全部《岳传》戏及《扫松》、《夸才》等王派徽调代表作,也都得乃师亲传。他一直追随王鸿寿学艺五年之久,不仅全方位继承了王鸿寿的舞台技艺,并且在后来不断的舞台实践及改革创新中,又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李洪春的表演艺术逐渐独树一帜,誉大江南北,并且在20世纪40年代就被业内人士尊称为“红生宗师”。
李洪春将关羽戏由王鸿寿的三十六出增加到四十余出;结合武术刀法创“关公十三刀”的刀式,又精心揣摩关羽的有关图像创“关公48式”亮相,突破了关羽形象的雕塑美。因戏设腔,揉入各种唱法。念白则综合文武老生的庄重沉着,武生的刚毅,花脸的粗犷,并用乡音(关羽系山西人)装点而独具一格。表演允文允武,不受传统演法的拘束而多所创新,着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其儒雅肃穆的一面,进一步完善了红生行当的表演。此外,他的戏路亦很宽,武生、老生、诸行当都能胜任,剧目也极宽泛。
艺术特色
李洪春继承和发展了王鸿寿的表演艺术与剧目,除了老实地、全面地继承之外,他广泛地吸收其他演员、其他剧种的表演方法。又从绘画、塑像、马术、武术等多方面吸收营养,丰富了他的表演方法。这样才能在舞台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他塑造的关羽是个有歌颂(《千里走单骑》)、也有批判(《走麦城》)的人,这些通过唱、念、做、舞、打等京剧表演手段体现出来。王鸿寿在文的方面突出了关羽的性格,李洪春则从武的方面加强了关羽的气度。
李洪春青年时既能演谭派剧目的老生,也能唱花脸剧目的周处。还能和高庆奎同台"打铁"唱老生。由于演出过多,累坏了嗓子。变成一条浑厚、沉实、苍劲,略有沙音的嗓子。这条嗓子客观上又为他唱关公这个人物起了烘托作用和适合关公身分的音色。他用西皮、二黄、拨子、梅花板和昆曲曲牌"唱"出人物的心情与性格。他的《华容道》虽不象高庆奎那样高亢响亮,可是韵味浓厚,情感充沛。
李洪春的念白是很有特色的。因为关公的念白和表演一样,既不是老生的念白,也不是花脸的念白,而是一种独特的念法。李洪春用他那浑厚、沉实的嗓音,把武老生的古朴刚毅、文老生的庄重纯厚、花脸的粗犷豪迈、武生的英武果断综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韵白。根据剧情的需要、人物的心情,就用不同的音调,起伏有致、断延分明地把人物情感念出来。
李洪春塑造的关羽形象之所以给人印象深刻,正是由于他"做"得好。李洪春的"做"是与他熟读"三国"(尽管他文化水平不高)掌握人物的身分、环境、心情和善于运用气功技巧有关。他演关羽,不用说一出场就是一个高大的艺术形象,就是转身的时候,从背后也能看到威严肃穆的气概来。这就是会掌握提气、用气的技巧。脸上的做戏,更是如此。以《走麦城》为例,通过面部表情、眼神的运用及不同的身段、手式的表演,把关云长的威武庄严、骄傲自大、刚愎自用、英勇不屈等性格,都表现出来了。正是通过"做",来刻画了这个人物,也批判了这个人物。
趟马是戏中常见的一种舞蹈形式。演员通过一套手势、身段、步伐、配合快速的锣鼓节奏,利用手中马鞭和各种虚拟动作,表现了人物在马上奔驰的姿态。李洪春的趟马,能够给人美的享受。
代表剧目
李洪春从其师王鸿寿继承下来的关羽戏,计达三十六出,他本人又编写了几个关羽剧目,总共四十余出。但他常演的不过十几出戏。如《温酒斩华雄》、《白马坡》、《挂印封金·灞桥挑袍》、《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长坂坡·汉津口》、《华容道》、《战长沙》、《单刀会》、《水淹七军》、《走麦城》等。其中,最为繁重吃力的当属《走麦城》。
李派的代表剧目有《古城会》、《斩华雄》、《白马坡》、《灞桥桃袍》、《单刀会》、《水淹七军》、《斩貂蝉》、《华容道》、《走麦城》、《关羽慈放》、《教子观鱼》、《三许云阳》、《阅兵教刀》、《收姚武》等。
他还擅演岳飞戏,经他改编的有《岳母训子》、《枪挑小梁王》、《收何元庆》、《小商河》、《镇潭州》、《风波亭》、《荒草冈》等。
流派传承
李洪春的弟子很多,著名者有李万春、高盛麟、宋遇春、傅德威、王金璐、尚长春、何金海、孙盛云、张玉禅、李春红、曹艺斌、田中玉、袁金凯、梁慧超、马长礼、奚啸伯、茹元俊及子李金声、李玉声等皆出门下。就是李少春、李和曾、王少楼、叶盛兰以及台湾的周正荣、香港的李少华等也都执弟子礼求艺学戏。连同戏校的学生,数十年中可谓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