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

时间:2023-09-08 07:48:55编辑:奇事君

李自成入北京后,崇祯已死,太子被抓。李自成问太子,“你家何以失天下?”太子答:“以误用贼臣周延儒等”。听他这么讲,李自成笑了,说,“原来你也明白”。

贼臣是指奸臣、乱臣的意思,太子是否真的明白周延儒是如何做“贼”的,暂且不论,但后来周的的确确被写进了“奸臣传”,与严嵩、温体仁等人奸相同列。说来周也是状元及第的江南一大才子,最终混到被赐死了还让皇帝父子切齿、史家不齿,其身败名裂的情形,也算明末的典型人物了。

周延儒字玉绳,宜兴人,幼时聪颖过人,弱冠之年便连中会元、状元,后崇祯即位,年纪轻轻的他就被提成了礼部右侍郎。再后来,竟受崇祯赏拔,一下入阁升任了首辅,而这时他也才37岁。也许是太年轻之故,仅仅几个月,他也就被口蜜腹剑的温体仁排挤走了。其间一个可笑的情节是,当他觉得位子岌岌可危时,竟然还巴巴地去找温帮忙说情。他哪里知道,正是身边时时吹捧他的这个人,将他一步步算计了。

尽管蔽于识人,周延儒却很擅长迎合揣测崇祯的心意,他一直改不掉的缺点是 “任用私人”,只要是身边的亲戚朋友,他都很“照顾”,委官任职,至于被任用的人到底怎么样,是否胜任,他从来不管。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崇祯看来,却具备最为闪光的长处——“明敏”。也正因如此,到了时局大坏的时候,崇祯就又想起他,让他再次入阁。而周延儒的“明敏”,是崇祯刚上台不久,有年冬天锦州士兵哗变,袁崇焕请求发放军饷,大臣们都说应该动用国库赶紧发,只有他揣摩到了皇帝的心理,说:发饷是应该的,但得有长久之计,得弄清楚为什么哗变,等等;正是这番话缓解了崇祯的紧张情绪(以为下面的官员以此来要挟他),并被牢牢记住了。不过,周延儒再次当上首辅,除了这一点,还与他的众多好友鼎力相助有关,如好友张溥、吴昌时等人,就花了大把银钱来活动宫内太监。而他上来后,也革除了一些非常明显的弊政,免除了战乱地区百姓的税负,起用和召回了一些有能力有名望的大臣,等等,以致让崇祯觉得自己这下用对人了。一天上朝,崇祯还专门向周延儒揖拜,说“朕以天下听先生”,简直把他当成了救命稻草,再世的诸葛亮。而实际上,周延儒既对纵横驰骋的农民军束手无策,更无力整饬吏政,相反,他任由好友吴昌时等人弄权,任由自己的门客盛顺等人为行贿受贿做掮客,不闻不问,甘于做“太平宰相”。随着局势越来越糟,朝廷每况愈下,到了崇祯十六年癸未元旦这天,连来上朝的,也就只有两名大臣了。明季北略记载,崇祯当时还不耐烦的等了又等,才等来了一些臣子,面对无奈的崇祯,周延儒解释是“政本怠驰”,他也没法子,请崇祯干脆把自己工资给免了予以惩罚,可崇祯喜欢他,客气的说,先不免了,就这么这。君臣间相互糊弄了一下,就得过且过了。

如果农民军不是越来越厉害,如果被周延儒任用的亲近人等不是太过分,崇祯可能还会保持对周的好感,庸碌的周延儒也还能一味再糊弄下去,可到时局彻底糜烂之际,所有的纸就也再包不住火了。先是吴昌时遭弹劾被杀,接着崇祯要他代其亲征,按说作为朝廷的主要大臣,代皇帝出征,应该尽心竭力,可他根本不敢跟清军打,窝在通州,每天吃吃喝喝,还给崇祯送捷报,说自己获得了大捷。后来,要不是被锦衣卫捅出了真相,崇祯恐怕吊死煤山,都还被蒙在鼓里。

不过,糊弄归糊弄,崇祯说周延儒“误了他”,恨其入骨,恨满朝文武大臣不用命,实际上更该检讨的是他自己,识人用人,本来就是君主的主要本领,自己没这个本事,看错了人,却要说某某不好,这只能是昏庸之君的做派。而按奸臣标准看,周延儒虽跟任用私人、结党专权、阿谀奉承、行贿受贿以及欺瞒君主挂的上边儿,但倒没怎么祸害百姓,叛君卖国,顶多是一个庸官,一个贪婪的文人政客而已——当然,也有史料说,一次清军因迷路受困于泥沼,本来明军要围歼的,最后因周延儒的手书而被放行;还有说农民起义军神一魁也曾借周延儒之力逃窜过,这些隐情,是否与他的门客借其威权上下其手相关,还待考证。

上一篇:赵匡胤的妻子

下一篇:存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