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

时间:2023-08-25 12:53:25编辑:奇事君

1840年以后的晚清历史,乍一看年年憋屈,可要只看其中的咸丰年间,却更是憋屈到吐血:南方太平军,中原的捻军,还有组团杀进来的英法联军,年年来回折腾。这么个乱到炸锅的糟烂场面,大清朝竟然艰难挺过这口气,实在是强大逃生奇迹!

那谁是帮助大清朝闯过这生死关口的英雄?这时期的风云人物倒是多,但要论最居功至伟的,却是一位在当代清宫剧里,传说中坏事做了一大票的“奸臣”——清朝咸丰年间铁腕权臣:爱新觉罗·肃顺(下面简称肃顺)。

一:放狠话的纨绔子弟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放在肃顺身上,这话却正相反:这位郑慎亲王家的六儿子,从年轻起就是北京城里出名会玩的二世祖。照同时期学者薛福成的话说“惟酒食鹰犬事务”,俨然纨绔子弟一枚。

可就这么“玩”到三十五岁,也就是咸丰皇帝初登基的1851年,一桩“天降大任”,却是突然砸到肃顺脑瓜上。肃顺的三哥端华成了咸丰帝的身边重臣,逮着机会把肃顺推荐给咸丰帝。而就在第一次觐见咸丰帝的时候,“纨绔子弟”肃顺,却是少有的一派端庄严肃,简单和咸丰帝交谈几句,立刻就以一句石破天惊,叫咸丰帝瞬间变脸:严禁令,重法纪,除奸宄!

这话杀伤力有多强?此时的清王朝,正是内忧外患加剧的时候,可最叫新皇帝咸丰上火的,却是身边一群不干正事的官僚。清朝吏治发展到咸丰年间,早就上下腐败透顶,大小官员全是连捞带混。而肃顺这句话,却正如一声惊雷,震的咸丰帝豁然开朗:大清要度过难关,就要先重手整顿吏治。肃顺这个狠人,可用!

一句狠话,从此就像一根钉子,在咸丰皇帝的心中,给肃顺扎牢了位置。肃顺觐见过后,立刻就被提为内阁学士。如此火箭速度,当时也惹得官场议论纷纷,好些御史都上书,说咸丰皇帝如此重用纨绔子弟,简直就是脑袋昏了头。但事实很快证明,咸丰帝真没看走眼!

以民国学者费行简的记载:早年肃顺那一派吃喝玩乐的权贵作风,只是一种掩藏自己的方式。也恰是在这段二世祖岁月里,肃顺不但早被鸦片战争的惨败震醒,且以惊人的禀赋,竟然从每天玩鹰遛狗的高调享乐里,低调悟出一套强大的为官之术。以费行简近代名人传的原话说:接人一面,终身能道其形貌,治一案牍,终年能举其词!

就凭这强大本领,得到咸丰皇帝宠信的肃顺,很快就叫好些质疑声都闭了嘴。昔日纨绔子弟的做派彻底没影,反而很快成了“宝”,之后几年里先做护军统领,又陆续调任到工部和礼部,全是当时焦头烂额的职位工作,但只要肃顺接上手,很快就能轻松理顺,打理的有条不紊。咸丰初期的清朝官场上,有困难找肃顺,成了一度惹眼的景象。

也就是在这顺风顺水的仕途上,天生傲慢脾气的肃顺,政绩越干越多,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也正是大清朝年年出大事的年月,太平天国捻军英法联军,全都折腾的欢,扶摇直上的肃顺,也是越发着急,哪个同僚犯错,叫他逮着就是一顿修理。就连协办大学士周祖培,签署文书犯了错,直接就叫他当场一顿骂:你这样的人,除了整天多拿国家俸禄,还能办什么正事!可怜常年混日子都毫无压力的周祖培大人,这下被肃顺怼的掩面哭泣!

二:止小儿啼的反贪强人

不过随着咸丰年间,清朝局面越发糟烂,肃顺也终于认定,必须得践行自己当年那句狠话:除奸宄!于是,当咸丰七年(1857),肃顺调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后,监察大权在手的他,立刻大刀片子猛挥,刮起大清朝十九世纪最狠反贪风暴。

首先撞肃顺“刀口”上的,就是清朝内阁大学士柏葰,这位先前备受咸丰帝信任的老臣,却在咸丰八年利令智昏,闹出震惊天下的顺天科考舞弊丑闻。案件真相大白后,连咸丰帝都一度犹豫要不要重办。就连柏葰本人都洋洋自得,身陷大牢时还嘱咐家人:把我流放时要穿的衣服准备好哈。凭我的官职,这事就是出去避避风头的事,充军回来又是条好汉!

可有肃顺在,这事哪有这么便宜?眼看咸丰皇帝纠结不已,对帝王心术拿捏精确的肃顺,又是一句话把咸丰帝燃爆:如今国事危急,各级官员上下推诿,就需要杀一个柏葰来震慑一下。果然立刻激得咸丰帝杀心大起,当场就提笔签字。可笑准备收拾心情去充军的柏葰,听到“斩立决”的命令,当场就吓得瘫掉。涉案的九十多名官员,更是一个没跑。全遭到了严酷刑罚处罚。中国科举史上舞弊情节最严重的“顺天考案”,被肃顺用最血腥的方式处置。

在这场震动天下读书人的科举案期间,肃顺更顺藤摸瓜,挖出了涉案金额触目的“户部银案”,把京城数百名借着发行新官票盘剥百姓的大小官员奸商,全数抄家抄的家破人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京城的王公贵戚。追回的数千万两赃银,更给此时为军费焦头烂额的咸丰帝大补血。以《奴才小史》里的话说,那几年的北京城权贵家,只要听到“肃六”(肃顺排行老六)的名号,家里的小孩都不敢哭闹。真和横扫匈奴的霍去病有一拼!

如此重手整顿,也一度把贪腐成风的清朝官场,整到老实巴交的样子。史载“数十年诸弊净绝”。甚至到了三十年后的清朝光绪年间,还有上了岁数的清流老臣私下感慨:要是肃顺还活着,这些贪官敢这么胡糟?

但对于接下来清王朝半世纪国运来说,肃顺的另一个贡献,却堪称意义更重大:用人!

三:看错一人毁前程

在清朝权贵们眼中,形象可怕且跋扈的肃顺,在后来撑起清王朝近代洋务图强大业的一批英才眼里,却还有另一个可亲的形象:礼贤下士!

身为一名眼光精确的能臣,肃顺早在还是纨绔子弟时,就十分注重结交人才。经常和好些京城里以学问著称的官员们称兄道弟。咸丰年间飞黄腾达后,更是越发求才若渴。他自己门下,就有号称“肃门六子”的人才团队:郭嵩焘,王闿运,尹耕云,高心燮,李寿蓉,盛康。全是后来清末政治外交文化界名号响亮的牛人。更在“肃门六子”的牵线下,多次参加京城里各式文人雅集,放大镜似的找人才。认准了谁可堪大用,火速就给官做。

如果说这种爱才模式,还是重臣培植个人势力的常规模式,那么肃顺另一举措,却更见证了他身为政治家的担当:毅然打破了清朝自开国起,主要由皇家权贵掌兵的陋习,赋予曾国藩胡林翼等人南下练兵大权。甚至不顾满朝非议,亲自出面给曾国藩当后台。在曾国藩创建湘军最苦的几年里,所有刁难曾国藩的各级官僚,大多被肃顺铁腕出手拿下。如此力挺,晚年的曾国藩也曾叹息:没有肃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的功业,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也正是在肃顺力挺曾国藩的几年里,他另一件随手“小事”,却更为多年后晚清一件辉煌大事埋伏笔:当时还是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僚的大英雄左宗棠,受到湖广总督官文诬陷,被咸丰帝判了死刑。

如此生死时刻,却还是肃顺来到正是火头的咸丰帝面前,并不直接给左宗棠喊冤,却还是简单几句抱怨:左宗棠为什么会落这地步呢?就是因为他在骆秉章府里太揽权了,骆秉章攻打太平军的那些战功,全是左宗棠居中筹划的。皇上您说这不是树大招风嘛!果然再度戳中咸丰帝心思:左宗棠人才啊!赶紧放人!未来收复新疆驱逐沙俄怒揍法国,打出晚清沙场辉煌的大英雄左宗棠,就这样被肃顺捞回了命。

而只要看看肃顺当时的朋友圈,再对照下清朝洋务运动的英才们,就不由得感叹:给清朝续命五十年的人才库,这位眼光卓越且手段强硬的肃顺,早早就储备下了。

但是,饶是肃顺里外拼命忙碌,积重不堪的大清朝,到底还是挺不住了: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皇帝逃到热河后病故,临终前更交托给肃顺重大任务:同治皇帝即位,肃顺为首的八位大臣受命辅政。这也意味着身在热河的肃顺,已经走上了权力巅峰:手握咸丰皇帝的临终任命,同治小皇帝更在手,外面更有曾国藩等一干手握重兵的铁杆。俨然大清朝的最高领导人。

此时的肃顺,也是志得意满,可就是在这巅峰时刻,他却对一个要命的女人看走了眼:同治皇帝的生母叶赫纳拉氏,也就是慈禧太后。别看这是皇帝生母,可自持有咸丰帝临终顾命的肃顺,却是根本不拿慈禧当干粮,每次觐见的时候,都是颐指气使,仇恨早拉的足。待到领衔八大臣辅政,却更是对慈禧毫不防备,却不料从热河护送咸丰帝灵柩回京的一路上,心机深沉的慈禧,却是早完成了政变谋划:肃顺刚到密云,就被慈禧派人逮捕,随后处斩!

而根据薛福成等人史料的记录,1861年十月,当肃顺被处斩时,由于之前铁腕反贪,肃顺把整个权贵集团都得罪光。待到上刑场时,大批清朝权贵们带着酒水吃食,欢天喜地来围观。而一生倔强的肃顺,却是毫不服软,行刑时破口大骂,被刽子手用铁柄砸断双腿,然后再砍掉头颅。场面无比悲惨。

而就在朝中权贵的喝彩声中,远在南方的肃顺老友曾国藩,却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战场上仰天长叹:自坏长城矣。纵观这位铁腕强人的一生。曾国藩这句话,才是少有的公道话。

而在肃顺去世五十年后,1911年的清王朝,也终于又到了大厦将倾的时刻。而那一拨位高权重的晚清王爷们,却只剩下哭哭啼啼的场面。一个肃顺被杀了,再也不会有下一个肃顺站出来,为大清朝力挽狂澜了!

上一篇:八月英文缩写

下一篇:藏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