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夏商周断代史”考证,周昭王是公元前995年左右的人,在位19年。周穆王是昭王的儿子。《史记.周本纪》记载:“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也”。这段史料里,我们看出周昭王是一位贪玩、不理朝政的浪荡公子,他南巡狩猎死在了江里,不向天下发布讣告,怕张扬是不正常的事。这其中是不是有见不得人的事呢?带着这一疑惑我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中记载的与《史记》恰恰相反:
[1]〔八〕《纪年》曰: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初学记》卷七地部下。
[2]《吕氏春秋.音初》:“周昭王亲将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祭公抎于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又反振祭公。”
[3]《楚辞.天问》:“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维何,逢彼白雉。”
[4]闻一多先生云:“ ‘雉’当为‘兕’,声之误也。
[5]《吕氏春秋.至忠篇》:‘荆庄襄王猎于云梦,射随兕。’
[6]〔九〕《纪年》曰: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初学记》卷七地部下。
以上六例源于《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晋武帝太康二年(281)由盗墓贼在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汲县西南)魏襄王墓中盗出。盗墓贼不认货,准备一把火烧掉,后来被县令发现,把这一堆破烂竹简送到洛阳,由当时的大学士和峤带一帮学士整理出来。《竹书纪年》约早于《史记》二百年(这里指魏襄王元年的公元前334界定),很多记载和甲骨文相吻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比《史记》更有权威性。
以上例[1]说:“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被《初学记》引用。
例[6]说:“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被《开元占经》引用。
例[1]说法是昭王十六年去征伐楚国。例[6]的说法是昭王十九年。这两种说法一是时间上相差三年,二是例一说是遇上了兕,例六没有这一说,只是笼统地说丧六师于汉。
按照例[6]《初学记》“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的说法,在文字上与司马迁的“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也”的记载是两个不同的定义。一个说六师死于汉江中,昭王以身殉国,一个说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昭王是玩乐而死。
例[2]用我们现代的说法是:
周昭王南征荆楚,辛余靡这个人长得高大有力,他跟随昭王出征。在返回的路上过汉江时,桥梁塌,昭王和祭公掉到了汉江(抎:音云,滑落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没有这一字),辛余靡先背昭王过汉江,然后返回背祭公。”也没说到昭王遇大兕,更没有说到死。
例[5]《吕氏春秋.至忠篇》说‘荆庄襄王猎于云梦,射随兕。’《至忠篇》大概是为了正本清源,说明遇兕的人是荆庄襄王,而不是周昭王。这让我们对后来典籍所引用的《竹书纪年》说法持怀疑的态度。
“兕”是不是害死周昭王的真凶,史料也没有详细说明,下面我想从“兕”说起。
“兕”就是雌犀牛。犀牛是食草动物,有陆地第二大动物之称,它最重可达六吨多。而且胆小,是不会轻易攻击人的。例[4]闻一多先生说:“ ‘雉’当为‘兕’,声之误也。也就是说,他认为《竹书纪年》中周昭王应该遇到的是“兕”。
例[3]屈原(前340——前278)在《天问》中说“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维何,逢彼白雉。”,意思是楚庄襄王要献白雉给周昭王,周昭王带兵到了楚国,回来时死了,对国家没有一点利益可言,所以屈原讽刺说:“你遇到了白野鸡吗?”屈原的说法从年代来讲基本与魏国的《竹书纪年》时间上差不多,比司马迁(约前145——前87)的说法早二百年,这让周昭王的死因变得更加模糊起来。
至于三千多年前汉江的生态是什么样的状况,我看谁也说不清楚。不过,战国《公输》一文中,墨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可以认定:犀牛应该在云梦泽,汉江是鳄鱼横行的地方。说明一个堂堂的国王从桥坍塌掉进江中被犀牛攻击的可能性小,因为桥坍塌时,犀牛的习性逃跑都怕不及,哪能敢攻击人呢?所以笔者认为导致周昭王唯一致死的应该是扬子鳄,因为扬子鳄的习性对于桥的坍塌不会回避。大家在《动物世界》里可以看到,只要斑马、野牛迁徙过河,鳄鱼听到响声就会前来觅食,如果周昭王真是从桥上掉进汉江,祸首就是扬子鳄。为了证明我的说法,我从周昭王儿子周穆王一些莫明其妙的行为中,就发现了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