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特点

时间:2023-08-21 15:56:32编辑:奇事君

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帝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把建文帝拉下了皇位。但南京是建文帝的势力范围,朱棣很难掌控全局,于是将都城从南京城搬到了北京城,兴建了紫禁城,即今天故宫的前身。

紫禁城可以理解为明清皇帝,及其亲属的住宅小区和办公室,整体建筑的布局大体概括为“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格局。

左祖指的是太庙,即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里面供奉着清朝各位皇帝的牌位;右社指的是社稷坛,即今天的中山公园,里面有五色土,象征立国之本。

前朝后寝指的是故宫内部布局,前朝是以三大殿为中心的区域,是国家举办大典、重大仪式的地方;后寝是以三宫六院为中心的区域,是皇帝日常办公和休息,以及翻妃子们牌牌的地方。

前朝后寝的分界线是乾清门。紫禁城(故宫)的整体布局如下:

前朝最主要的建筑有三个:从南向北依次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的门面,是我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建筑,重檐,檐角的脊兽多达九个。

最门面的地儿自然也干最门面的事儿,皇帝登基、大婚、册封等最重要的仪式都在这里举办。

太和殿北面的是中和殿,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因为它离太和殿比较近,所以是皇帝参加太和殿仪式的“休息室”;二是这里也是皇帝按受朝拜的地方。

中和殿北面的是保和殿,主要作用也是两个:一是皇帝会在这里开party,宴请重要的臣子等;二是科举里最后一关殿试就在这里考。

前朝不仅仅有三大殿,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建筑:文华殿和武英殿(如上图)。

武英殿位于三大殿的西侧,明朝曾用于皇帝接见大臣,不过后来改成文华殿干这件事了。清朝康熙则在这里首开皇家书局,类似于出版社。因为印书的质量极好,在这里刊印的书籍被称为“殿本”。

也是因为这里书多,怕火,所以清朝在这里的南面设置了“消防队”(激桶处),用于整个紫禁城的防火。

文华殿位于三大殿的东侧,是永乐帝初建时给太子们的正殿,所以当时的屋顶上铺设的不是黄瓦,而是绿瓦。后来到嘉靖帝的时候,将这里改成了皇帝的便殿,就把绿瓦换成了皇帝专用的黄瓦,春秋两季的经筵典礼就是在这里举行。

每当举行经筵典礼之时,都会请全国顶尖的大儒学者在此讲经论道,在康雍乾三朝,皇帝的知识修养高,皇帝会在这里亲自发表御论,满语和汉语各讲一遍。

文华殿后面就是北四阁之一的文渊阁。

一道乾清门(如上图),分界了前朝与后寝。有很长一段时间,明清两朝的皇帝是在乾清门这里上大朝的,平时一般不上大朝,见见领导班子、军机大臣一类的就够了。

三宫六院是后寝的主要建筑。

其中三宫由南到北指的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如果说太和殿是前朝和整个紫禁城的门面,那么乾清宫就是内廷的门面。明朝时为皇帝的寝宫,当然皇帝守丧也在这里。

清朝初年间沿袭明制,不过等到雍正帝时,相中了西面的养心殿(如上图为其内部格局),后来的皇帝基本住在养心殿了。养心殿的前面后来成为军机处,这可是整个帝国的智囊班子。

乾清宫则成为皇帝召见朝臣、批阅奏章的地方,一些小规模的宴筵也在这里举办,发挥着部分保和殿的功能。

皇子读书的上书房,后来也迁入乾清宫周边的庑房。

乾清宫北面的是交泰殿,这里是皇后的主场,在皇后生日、重大节日等,皇后会在这里接受朝贺,所以这里叫“殿”不叫“宫”。

交泰殿北面是坤宁宫,明朝时,这里是皇后的寝宫。等到清朝的时候,就把这里当成了祭神的场所(主要是皇后祭祀的场所)。

清朝统治者作为少数民族,为了更好地统治全国,也吸纳了很多其他民族的祭祀活动。

分布于后寝三宫两边的,则是东西六院,包括承乾宫、景仁宫、钟粹宫等一共十二宫,之前因为《延禧攻略》大火的延禧宫(如上图)也是其中之一。这十二宫主要是后宫们的居所。

后寝不同于前朝,是住人的地方,所以后寝的分布更像是一个个独门小院,住着皇帝比较重要的妃子们。

后寝还有两套建筑群比较重要:慈宁宫建筑群(如上图左红框)和皇极殿建筑群(如上图右红框)。

慈宁宫位于养心殿的西侧,多住着皇太后。

皇极殿出名主要是因为乾隆帝,乾隆帝非常崇拜自己的爷爷康熙帝,认为自己的在位时间不能超过康熙帝,便提前给嘉庆帝扶正了名份,自己当起了太上皇。

在此之前,乾隆皇帝相中了位于紫禁城东北角的宁寿宫,重新装修之后改名为皇极殿。

所以皇极殿的规格在整个紫禁城中,仅次于太和殿。特别拉风的“千叟宴”就是乾隆帝在此举办的。

上一篇:陆贞

下一篇:大闸蟹产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