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最后的胜利者秦王嬴政,统一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王朝。
在秦王朝以前没有皇帝称谓,周代称天子,诸侯称君主,秦王嬴政认为自己的功劳已经盖过了三皇五帝,就以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称号,自称秦始皇。
秦王朝由于秦二世的残酷黑暗统治,农民不堪压迫纷纷揭竿起义,山东旧日诸侯也联合反抗,烽烟四起。在诸多反抗队伍中项羽、刘邦脱颖而出。
在该下(今安徽蚌埠固镇)战略决战中,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刘邦成为了天下绝对的统治者,创建汉王朝,建都长安(现今陕西西安以西的地方),历史上称西汉,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史称汉高祖。
公元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建立的新朝,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且其内部问题重重,天下大乱。
在各地和各方势力的反对浪潮中,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刘秀趁势而起,击败新朝主力军队,并联合汉朝的其它势力重新夺回了政权。
刘秀继位后仍旧使用“汉”作为国号,定都洛阳(现今河南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史称光武帝。
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时间还不到二十年,没有积累下多少文学,但它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秦王朝以后的历代王朝的政治制度都是以秦王朝为原型,百代效秦。
电视剧《大秦帝国》、《芈月传》中的时代是战国时代将要进入到秦王朝的时代,《思美人》讲的是战国时期群雄争锋时的屈原。通过这些电视剧大致可以了解那段时期的历史。
秦王朝、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西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都是大一统的王朝,所以称这两个王朝为“一统秦两汉”
从秦到汉是一个风云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围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楚代表人物是项羽,汉代表人物是刘邦。
从秦王朝到汉王朝,虽然没有文学,但是也留下了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比如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中唱的是项羽和虞姬,如今这一段演变成了戏剧《霸王别姬》。
戏剧也是文学作品,在过去没有多少人识字的情况下,要想了解历史,戏剧是最直接的渠道。
告别了这些英雄人物,接下来是中国历史上的史学高峰和文学发展的一个新局面。
西汉时期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史学家,带来了我国史学上的一个高峰。他的作品不仅对中国史学有着深远影响,对文学的影响也非常重大,这个人就是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史记》虽然是中国二十四史的源头,是一本史书,但它的文字记录详尽、文采漂亮,文学价值极高。《史记》中记录了大量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有趣的故事。读《史记》感觉司马迁不是一个历史学家,是一个八卦狂人。
例如,司马迁在写项羽时,通过对刘邦和项羽的比较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把项羽重情义、骁勇善战的正派英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有种西汉时代的史学家瞬间成为了西楚霸王,面对着四面楚歌演绎着人生的最后绝唱的亲视感 ,写得极其精彩。
鲁迅把司马迁的《史记》与屈原的文学作品《离骚》放在了同样的高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西汉时期的重要文学是《汉乐府》和《汉赋》。
《汉赋》继承于屈原的楚辞,服务的对象是皇帝,它的代表人物是御用文人司马相如和他的《子虚赋》。
《汉赋》过于华丽,老百姓比较熟悉的是《汉乐府》。《汉乐府》中的诗都是可以唱出来的,所以这里的“乐”字要读成音乐的乐。
比如《汉乐府》中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的《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再比如,《甄嬛传》中唱过的描写江南人采莲的诗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冬,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汉乐府里的诗来自于民间,具有活泼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对后世唐诗的影响极其深远。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长歌行、短歌行都是《汉乐府》里的曲目,到了唐诗里是旧题新作。
东汉时期因政绩不稳定,国家陷入战乱,老百姓民不聊生,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发展。《古诗十九首》就是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比如《古诗十九首》之一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能相见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的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能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
东汉的文学作品大都延续着《汉赋》、《汉乐府》。在《汉赋》中,西汉有司马相如,东汉有张衡;《汉乐府》不分西汉和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