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选侍

时间:2023-08-10 03:34:13编辑:奇事君

在对待左光斗、杨涟、熊廷弼等人的处理上,是天启一生中的最大败笔。

实际上,天启的本性并不残忍,他对自己身边的人是非常重感情的。

对自己的乳娘好得蜜里调油那就不用多说了,他还对小时候照顾过自己的魏忠贤好得一塌糊涂。

他对自己的老师孙承宗也很好,好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就连孙承宗那种通过建房子来收复失地的方式他也赞成——可以说,以为把房子修到敌人跟前就意味着胜利的想法是这个世界上最蠢笨的思维方式了,天启本身也对这个想法表示过怀疑,可是,没办法,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听老师的。

就这样,大明国库被孙承宗翻了个底朝天,修,关外几百里的地,沿路修个不停,大明帝国从一个大富翁修成了一个穷叫花子。

可是,天启依然对这位蠢笨的老师敬爱有加,“眷注特殷”。

(《明史孙承宗传》)

孙承宗爱出风头,自告奋勇经略辽东,天启恋恋不舍,先后加给了他左柱国、少师、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遂加特进光禄大夫,廕子中书舍人等一系列头衔,还赐蟒服、银币,安排亲兵护送。

孙承宗在柳河吃了败仗,朝廷内官员纷纷弹劾。

天启担心自己的老师吃亏,马上召他回来,再赐予各种头衔荣耀,让他荣归故里,报答师生之情。

天启对自己的皇后也非常好。

顺天府丞刘志选在魏忠贤的支使下,曾弹劾张皇后的父亲张国纪,没承想被天启骂了个狗头喷血。

张皇后看见魏忠贤弄权,就故意拿着《史记》里的《赵高传》在天启面前看,意欲提醒天启谨防魏忠贤。

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当然,也有感情上的依恋,天启并不想让魏忠贤离开人世,所以,他只是默然不语。

魏忠贤却因此对张皇后怀恨在心,就想出了一条下三滥的毒计,安排几个刺客在偏殿,装作要刺杀皇上的样子,要他们故意束手就擒,然后诬告是张皇后的父亲张国纪想刺杀皇上,以拥立信王朱由检为帝。

刺客送到东厂,审讯结果很快出来,魏忠贤兴冲冲地要拿去呈给天启。

王体乾拦住了,说:“别看现在皇上在许多事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他在对待家人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你要诬陷皇后一家和他弟弟,一旦他较真起来,咱们吃不了得兜着走。

”(《明季南略》)

一句话,吓得魏忠贤汗如雨下,赶紧将几个刺客杀了拉倒。

从王体乾的说话和魏忠贤的反应来看,天启的确是一个非常讲亲情的人,而且,魏忠贤骨子里的畏惧天启的。

魏忠贤虽然畏惧天启,却又必须依赖于天启,他希望天启长命百岁

偏偏,天启却是一个短寿之人。

天启五年五月十八日(1625年6月22日),天启和两名宦官在西苑(今中南海)划船游玩,水面忽然狂风大作,船翻了,落水。

虽然被救起来,但从此身子落下了病根,经常咳嗽、气喘,一蹶不振。

断断续续,撑了两年,天启七年的五月突然转重,从五月初挨到八月中旬,眼看就要挂,魏忠贤和客氏慌了手脚了。

天启的皇后妃嫔为他生下“皇子三位,皇女二位,皆保卫不得法,以致婴年薨夭,良可悲痛”(语见《酌中志》 )

天启一旦驾崩,连个继位的子嗣都没有,怎么办?

要不,篡位?将大明天下改姓魏?!

魏忠贤一哆嗦,这动作太大了吧?!

他不光现在想起打哆嗦,之前的无数个夜里想起也打哆嗦。

虽说自己有义子、义孙无数,但毕竟没一个是亲生的,现在自己也年纪一大把了,整这么大,先不说成功不成功,就算成功了,百年之后这皇位也不知传给谁合适。

唉,这天启死得太不是时候了,人家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

两人一合计,到民间找来了七八名怀有身孕的女子,“盖将效吕不韦所为”,准备把他们塞进宫去,一旦有男婴一生,就对外声称是天启的骨血!

罢罢罢,就这样吧。

八月二十二日,天启快不行了,魏忠贤大急,满头大汗地连使十余人传呼时任兵部尚书的崔呈秀,说是有要事相商。

百官相顾错愕,攘臂大呼道:“如果有公事相商,就应该公开由大家一起本记,天下事岂是崔呈秀一人所可擅与耶?”(《玉镜新谭》)

在这种情形之下,崔呈秀做起了缩头乌龟,不敢应命。

崔呈秀不来,魏忠贤就显出了其傻子的本色,没有了主意。

(事见《玉镜新谭》、《丙丁纪略》)

那边的张皇后不敢怠慢,趁着丈夫还清醒,力劝他赶紧传位给信王朱由检。

天启一共有七个兄弟,夭折了五个,现在,就只有他身边就只有五弟朱由检了。

说起来,朱由检也真算得上是他的难兄难弟。

天启的生母王氏死得早,朱由检的生母刘氏死得更早,二十二岁的花季,就撒手人寰了,那时,朱由检才四岁。

父亲朱常洛就把他交给李选侍带。

这个李选侍,就是“移宫案”中那个赖在乾清宫不走的李选侍,大家都知道了,这是一个刁毒狠辣的女人,经常不给朱由检好脸色。

又过五年,天启的母亲王氏也悲病交加死掉,朱常洛也把他交给李选侍带。

这样,哥俩有了一段共同相处的时间。

那时,天启已经十四岁,朱由检九岁。

大概一年后,朱常洛死了,天启继位。

对于李选侍的种种恶行,天启表现得极其宽容,可是朱由检却念念不忘,毕竟,烙印在童年里的印记太深了。

“移宫案”结束,李选侍不再合适带朱由检了,天启降旨,“改托光庙选侍东李老娘娘,即曾封庄妃者看视”自己这个年方十岁的弟弟。

这个“光庙选侍东李老娘娘”,身份也是选侍,与上面提到的李选侍不同,人很好,“仁慈宽俭”。

为了区别,人们就把她们称为西李、东李。

刁毒狠辣的是西李,温良贤惠的是东李。

天启将弟弟交给东李养育,就封了她庄妃的封号。

得到庄妃的照顾,当是朱由检一生中最为幸运的事。

庄妃给了朱由检无微不至的照顾,“爱护关切,胜于亲生者也”。

此外,还用自己俭朴、善良的种种优良美德感染着朱由检,不让他学坏。

可惜,这段温暖的时光并没能维持很久,负责打点庄妃的东宫事务的太监头目叫徐应元,是魏忠贤一起吃喝赌嫖的死党,对庄妃很冷淡,“应元既倚逆贤,借势骄蹇,每叩见时,或扬扬自得,或笞詈左右,无所忌。

”经常虐待庄妃。

庄妃“谨重寡言,负气愤郁,竟致病薨”。

朱由检幼年丧母,在西李宫中受尽冷落,好不容易从庄妃身上找到母爱,这么快就被剥夺,心中的仇恨和痛苦,可想而知。

可以说,朱由检与魏阉之间,已经结下了梁子。

天启二年,十一岁的朱由检封信王,但由于年幼,一直住在宫里,又过了四年,才迁信王府。

十五岁的信王看见朝中阉党大行其事,“虑不为忠贤所容,深自韬晦,常称病不朝。

”小小年纪,就懂得避祸而远离政治。

此外,他还知道防范别人,行事处处谨慎小心,即便是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提防有加,生恐稍有差池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说,对一直服侍他穿衣吃饭的徐应元,他也是深藏不露,在这个人面前,不动声色。

可以说,他多疑、沉猜、敏感、暴戾的性格,就是这样养成的。

这种性格,如果单对个人来说,影响也许不是很大,但这个人一旦能影响整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就不可等闲视之了。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改变朱由检命运的时刻到了。

这一天,天启感觉很不好,他知道,自己留在这个世上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必须做出决定。

他听从了张皇后的劝告,最终认定将皇位传给五弟朱由检是最好的选择,命五弟入内。

朱由检怀揣着心事来了,忐忑不安。

天启倚靠在病榻上,远远看见五弟来了,挣扎着要起来,嘴里说道:“来!吾弟当为尧舜。

尧和舜是传说中的贤君,天启这么说,等于是宣布了将帝位传给了朱由检。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天启驾崩,张皇后马上传旨,令司礼监派人迎信王入宫。

中午时分,朱由检被迎进文华殿,文武百官前来拜见,并上表劝进。

朱由检再三推让,直到下午太阳平西,朱由检才同意即位。

内阁提出了四个年号,分别是:“乾圣”、“兴福”、“咸嘉”、“崇祯”。

朱由检认为,乾圣,乾为天,圣字压力太大,自己担当不起;而福兴寓中兴之意,自己以难以胜任;咸嘉,咸字右边有一‘戈’字,而现今国事维艰,生灵涂炭,息止乾戈是当务之急,故咸嘉也不可取;最终选择了崇祯。

崇祯,从此也成了后人对他的代称——由这一天开始,朱由检正式登上了明末历史的大舞台。

一个更加风波诡谲、更加波澜壮阔、更加壮怀激烈、更加回肠荡气、也更加悲壮豪迈的时代由此开启。

上一篇:鹿茸多少钱一斤

下一篇:海明威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