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更替,为何首都不变?中国北京,地理位置有多优越!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同时它也是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先后在这里建都,那北京的地理位置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为什么这么多王朝都曾把首都建在这里呢?今天咱们就好好地聊聊这个问题。
北京简称“京”,在古代也被称作燕京、北平。位于中国的北部华北平原北部,东面与天津相接,其余地区都与河北省相邻。
北京地势特点明显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如同被一个巨大的半圆形山脉包裹在其中。
东南地区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南部是平坦的华北平原,北部属于燕山山脉的军都山,西部是属于太行山脉的西山,东部为渤海,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太行山山脉位于华北平原西部,是一个很好的防止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其间有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等重要关隘。
燕山山脉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也是一个防止东北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有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等重要关隘。
在这些所有的关隘之中山海关和居庸关是重中之重,自古以来这么多朝代都把北京作为首都那么它的防御肯定如同铜墙铁壁一般。
从北到南燕山的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太行山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组成了保卫北京的第一道防线,辽西走廊的宁远锦州大同盆地的张家口,大同朔州等军事重镇组成了北京的第二道防线。
除此之外北京郊区的永定河和潮白河,是阻击游牧民族骑兵的第三道防线,北京的最后一道防线自然是高大坚固的北京城墙了拱卫北京的这四道防线都是异常的坚固。
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来说,最难逾越的是最后一道防线北京城墙,这一点在明末清初,皇太极和崇祯帝之间的较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皇太极曾经大规模地发动五次入关军事行动,每次都能顺利突破第一第二道防线,如入无人之境。
第一次是从喜峰口入关,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成功使用离间计,让崇祯帝杀掉心腹大患袁崇焕。
就算如此,清军还是始终都没能攻破北京城,山海关依山傍海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被誉为天下第一关。
实际上山海关才是明朝的命门,皇太极始终无法逾越此关,这也是为什么清军能够五次入关却无力攻破北京城的根本原因。
正所谓“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北方边患仍然十分严重,于是在公元1381年明王朝开始修筑山海关。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山海关以外的地方并不属于中原地区,仍然是化外之地,那里是以满族为主的部落聚居社会,所以山海关就成了中原的一道边关重镇。
尤其是靖难之役,朱棣由北平攻入南京登基称帝。而当时的北方仍然经常受到鞑靼和瓦剌的威胁,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兴起之地。
所以朱棣在1421年迁都北平,从地理位置上看明朝首都靠近边关重镇山海关,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间就称其为“天子守国门”。
只是到了崇祯皇帝时明,王朝内忧外患,内有李自成攻城掠地,外有后金势力虎视眈眈。不过当时的后金军队还无法逾越山海关,全部被挡在了关外。
只是没多久李自成攻下了明王朝的首都,大明王朝虽然葬送在崇祯皇帝手里,但他也十分的硬气表示任贼分裂朕尸。
勿伤百姓一人至死不退,吊死煤山于是民间称其为“君王死社稷”。可以说如果没有内患,明王朝还可以继续苟延残喘。
敌人很难从外部攻破北京,可见北京的地理位置是多么的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