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地广记

时间:2023-08-06 13:51:11编辑:奇事君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后世称之为轩辕氏;建都于有熊(新郑),亦称有熊氏,《山海经》等典籍亦作“帝鸿氏”;黄帝为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被后世尊祀为“人文初祖”

有熊,又称“有熊国”,为黄帝时期的部落方国,位于新郑姬水(今河南新郑),是上古时期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建立的氏族国家,后世称之为有熊国;黄帝时以此为都,故亦称黄帝为有熊氏

有熊开国始于少典,传至黄帝,相继打败蚩尤与炎帝,遂成为天下共主,史载黄帝元年,帝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

根据战国以来的文献记载,特别是汉晋以来的相关史志,都有记载河南新郑为有熊之墟(即故有熊国),而又与新郑境内的有关传说和考古资料相印证,祝融之墟又名有熊之墟。

一、典籍记载:

战国,《竹书纪年》:“(黄帝)元年,帝继位,居有熊。

”有熊,黄帝别称,一说源自上古氏族名,即“有熊氏”;一说为黄帝都城,在今河南新郑市。

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

闳夭之徒患之。

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

”【正义】括地志云: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

按:九驷,三十六匹马也。

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集解】: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

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集解】:“皇甫谧曰:‘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名,又以为号。

’”轩辕丘,地望在新郑市区一带,即今黄水河(古溱水)和双洎河(古洧水)交汇处的高台地上,面积约30多平方公里。

汉,焦赣《焦氏易林》:“屯之萃:黄帝所生,伏羲之宇;兵刃不至,利以居止(宓羲都于陈,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

汉,戴德《大戴礼记·帝系》:“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

青阳降居泜水(按:《史记》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

”青阳即少昊,昌意即颛顼之父,其母嫘祖为西陵氏之女(西陵即西平,在新郑东南),居于若水(汝水即若水,古文“汝、若”互指,“若”亦作“叒”,即养蚕之桑木也);史载青阳降居泜水(又称滍水,汝河支流,在平顶山一带),昌意降居若水(即汝水,生活在母族之地),乃原始社会走婚制度的遗留。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

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氏之女,世于少典氏婚,故《国语》兼称焉。

……(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新郑县,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

魏,郦道元《水经注》:“洧水又东迳新郑县故城中,……皇甫士安《帝王世纪》云: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

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

《水经注图·洧水》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新郑县(紧东北至州九十里),本有熊氏之墟,又为祝融之墟,于周为郑武公之国都。

唐·杜佑《通典·州郡七》:“新郑,汉旧县,春秋时郑国,至韩哀侯灭郑,自平阳徙都之。

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地,本郑国之地。

唐,李泰《括地志》:“黄帝征战蚩尤,初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

后晋·刘昫《旧唐书·天文志》:“柳、七星(即星宿)、张,鹑火也。

…新郑为轩辕、祝融之墟,其东鄙则入寿星。

柳,在舆鬼东,又接汉源,当商、洛之阳,接南河上流。

七星系轩辕,得土行正位,中岳象也,河南之分。

张直南阳,汉东与鹑尾同占。

宋,郑樵《通志》:“黄帝都有熊、又迁涿鹿,有熊,今郑州(新郑)、涿鹿(即涿州)。

宋,《册府元龟·帝系》:“黄帝名曰轩辕,盖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又云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新郑县(西南九十里旧二乡今四乡),昔黄帝都于有熊,即其地,又为祝融之墟。

宋,《路史·国名记》:”有熊,帝之开国,今郑之新郑。

《舆地广记》云:‘古有熊国,黄帝所都。

’”

南宋,欧阳忞《舆地广记》:“新郑县,古有熊国,黄帝所都也。

亦为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

明,《河南通志》:“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

明,《大明一统志》:“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

清,《古今图书集成》:“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黄帝生此。

清,《大清一统志》:“轩辕丘在新郑县西北故城。

《史记》:‘黄帝居轩辕之丘。

’《后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新郑黄帝之所都。

’《通典》:‘新郑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

二、新郑周边的碑刻志记:

《重修玉帝殿记》黄帝故里祠前方右侧(原北街小学)有尊恩观、 城隍庙 、高文襄公祠旧址。

2007年黄帝故里扩建百家姓广场,取土过程中在旧址发现石碑、碑首、碑座、柱础石、牌坊构件等三十余件,印证了上述庙、观、祠的所在位置。

其中发现一通《重修玉帝殿记》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碑文记载有“吾邑固黄帝之故墟也”对研究黄帝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一次重大发现。

该碑竖长方形高263,宽77,厚20厘米。

碑圆首,线刻龙纹和祥云纹,碑身两侧缠枝牡丹花卉。

碑文楷书,正文8行,满行45字。

有知新郑县事江阴人曹学诗等七人撰文。

碑文节录如下:新郑城隍庙西有玉帝祠……吾闻黄帝之与鬼臾区,论六运也。

特举□未至神之所以祀,固可存而不论……吾邑固黄帝之故墟也,知万物本呼?天而体,黄帝之遗意,以庙而祀之,不亦宜呼……

此碑的发现,再次佐证新郑黄帝故里故都。

新郑境内不断发现记载轩辕黄帝活动遗迹的碑刻、墓志、砖铭、摩崖题记,至今已达十四块(处)之多。

这些碑刻有的被毁无存,见于志书。

有的幸免保存,成为今天极为珍贵的实物佐证。

《重修太清观志碑》,太清观位于新郑市南观音寺镇太清观村。

观无存,遗有《重修太清观志》石碑。

1995年移入新郑市博物馆保存。

该碑近似方柱形,高200厘米,宽54厘米,厚50厘米。

正、右、背三面记述太清观开基于汉永平之末,号天寿宫,历代被毁,经过多次重建。

背面落款明正德丁丑年(1517年)五月朔旦

左侧记录捐资人名单。

志石碑文均楷书竖排,除正面外其余三面均模糊不清,正面文字13排,满行48字。

文节录如下:河南路新郑,古有熊氏之国也。

县治西南迤廿里许,有观名太清,开基于汉永平之末,号天寿宫

毁于唐广德间,至宋熙宁初,羽人张蓬头振其故址,改曰龙兴。

元至正末,复烬于兵火。

迨我太祖龙飞九五,大一统后,云游李铁崖遥见白云飞林下,遂结为庵,因题其楣端“鸟越我”。

仁宗甲申,邑人杨守真拜寺门下……

《轩辕故里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新郑县志》载:“国朝轩辕故里碑,碑在北门外,(今轩辕故里处),康熙五十四年邑令许朝柱立”。

现碑已失。

《轩辕桥砖铭》轩辕桥位于新郑老城北城门通向轩辕故里前的护城河之上

民国后期因诸多原因该被湮埋。

2002年,新郑市人民政府扩建轩辕故里,寻迹挖掘,使轩辕桥得以复出,便即行疏通旧河道,在桥上重新修建双孔青石桥,仍名“轩辕桥”。

桥下河水名为“姬水河”。

轩辕桥为坦拱敞肩砖桥,全长5.45米,宽3.70米(自桥面至桥底海墁地基),通体用长30、宽12、厚7厘米的青砖砌造,间隙用白灰粘结。

桥孔净跨3米,矢高1.9米,矢跨比为2:3,拱券由青砖并列单券而成。

桥孔两端砌在地下桥礅之上,与海墁地基连为一体,十分坚固。

在东侧券洞正中最高处券脸矩形砖上,雕有阳文竖排篆书“轩辕桥”三字,西侧券洞的券脸最高处矩形砖上雕有阳文竖排楷书“隆庆四年(1570年)许州造砖户王仲”11字。

明代轩辕桥

《重修(显龙宫)大殿碑记》,现嵌于新郑市区“轩辕故里祠”西房南山墙上。

碑高131厘米,宽44厘米。

新郑人刘涛撰文,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立石,碑文曰:玄帝行在建于邑之北门外,座北而南,向为邑之镇,不知创于何时。

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故建行在于前以为镇。

……

《重修新郑文庙碑记》,新郑文庙位于新郑市城区南街(今城关镇中学)庙已无存,仅留《重修新郑文庙碑记碑》,为清道光二年(1822年)所立,现移入新郑市博物馆保存。

该碑高213厘米、宽70厘米、厚18厘米。

圆首,中间篆刻“斯文在兹”四字。

左右两侧线雕龙纹图案。

碑身边框饰几何纹,缠枝花卉图案。

正文楷书。

知新郑县事张德聚撰文,县儒学教谕高载铭书丹,监生刘圣桓篆额。

碑记节录如下:文庙之设所以妥圣灵,即以振人文而维风化也。

新郑为轩辕黄帝故都,文明肇启有自来矣

春秋之世裨谌、世叔诸贤彬彬乎称极盛焉。

下逮元、明,许文正公、高文襄公相继而兴。

迨我朝开国,科第蝉联,人文蔚起,户弦家诵,风化返醇。

……

《清周莼浦及德配和宜人墓志铭》,墓志铭于1978年在新郑县东关外周家祖茔(现新郑市政府大院后侧)出土,现存新郑市博物馆。

民国七年(1918)立,志石长112厘米、宽70厘米、厚14厘米,缺盖。

志文88行,每行16字,正楷书写,节录如下:君讳时照,字春圃,号莼浦,轩辕故里人也。

其先世乐善不倦。

曾祖讳天成,字子俊,直隶州州同。

……

上述碑刻、砖铭、志铭足资证明,新郑古为有熊之国、黄帝故里。

碑刻虽然历经沧桑,实乃为新郑黄帝故里实物佐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三、历史典籍与考古发现:

(一)、历史记载中的炎帝、黄帝、蚩尤地望:

黄帝地望出自有熊(新郑,有轩辕丘,又称有熊之墟),另言出自甘肃天水(轩辕谷)河北张家口(涿鹿)

炎帝地望,主要有四处:陕西宝鸡(魁隗氏)山西高平(神农氏、潞国,末世炎帝参卢氏之所封,又称榆罔)湖北随州(古为厉山,又称烈山)以及袭炎帝之号的朱襄氏(河南商丘,古为株野),历史记载:起于烈山(厉山,湖北随州),初都陈(河南淮阳,代伏羲女娲而立)、后迁鲁(山东曲阜,又称穷桑)、炎帝神农氏末期,穷桑为蚩尤所占,末世炎帝(榆罔,又称参卢氏)被驱逐到太行山东南(高平、长治)一带,后被封于此(潞国)。

蚩尤地望蚩尤九黎(即九夷,属东夷族)史载“蚩尤宇于少昊(少昊都穷桑,与末世炎帝同)

涿鹿之战炎帝神农氏末期,穷桑(曲阜)为蚩尤所占,炎帝其势力被驱逐于太行山东南一带,涿鹿之战正发生在炎帝势力被驱逐的过程中

涿鹿之战发生地:涿鹿之战发生地的说法有五个,分别是:河北涿鹿、山西运城(古为解池)、河南修武(古为濁鹿)、江苏徐州(古为彭城)、山东汶上(古为獨鹿)。

与涿鹿之战相关地名:冀州(古冀州以黄河为界,包括河南西北部、山西全部、河北及其以北地区)、空桑(鲁西豫东)、青丘(菏泽,先秦称为清丘)、蚩尤冢(菏泽、濮阳之间)。

历史记载:

《史记·五帝本纪》:“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归藏 ·启筮》:“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路史·炎帝》:“蚩尤产乱,出羊水,登九淖,以伐空桑逐帝。

《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

雨止,遂杀蚩尤。

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

魃时亡之。

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上古时期黄河向北而流(与今日不同),在河北、天津入海;古冀州以黄河为界,包括河南西北部、山西全部、河北大部及其以北地区。

共工氏则居于太行山东南的新乡辉县一带(古为共国),共工之台位于新乡辉县北部;涿鹿之战即发生在鲁西豫东、到太行山东南一带,也就是与共工氏临近的地方,涿鹿之战时“应龙储水以攻蚩尤”和颛顼与共工之战时“共工振洪水以薄空桑”,二者情况相似。

具体参考:透过神话看历史:颛顼与共工之战,一段离我们并不遥远的上古传说

(二)、考古发现:

黄帝所在年代大致处于五千年前对应仰韶文化中后期到龙山文化前期,时间跨度约5300年~4700年之间(最多扩展到5500年~4500年),历法推算是4700年前(或公元前27世纪)也符合考古上最有可能与黄帝来源相关的就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属于仰韶文化孑余、龙山文化前身

约5000年前,仰韶文化逐渐走向衰落(神农氏世衰)大汶口文化(蚩尤九黎)、屈家岭文化(苗蛮)走向兴盛,开始进入中原一带。

约公元前2900年~前2700年,龙山文化的前身~庙底沟二期文化(黄帝部族)兴起于豫西一带,后向东发展,与西进的大汶口文化(蚩尤九黎)和北上的屈家岭文化(苗蛮)发生碰撞,最早开启中原龙山文化时代的到来,即为传说中的涿鹿之战。

最新考古发现的河洛古国(约5300年-4700年,上承庙底沟二期、下启中原龙山)其所囊括的双槐树遗址、西山遗址、青台遗址、汪沟遗址、点军台遗址、大河村遗址等共同构成的遗址群落,与黄帝所处时间(约5000年前或公元前27世纪)地望(嵩洛地区)内涵(黄帝北斗、嫘祖养蚕缫丝)重合;另双槐树、西山、大河村等多处地震遗留,亦与史书记载的“黄帝在位一百年,地裂、帝陟”一致。

《新唐书》(旧唐书):“柳、七星、张,鹑火也

……新郑为轩辕、祝融之墟,其东鄙则入寿星。

柳,在舆鬼东,又接汉源,当商、洛之阳,接南河上流

七星系轩辕,得土行正位,中岳象也,河南之分

张直南阳,汉东与鹑尾同占。

”天象分野中,有熊之墟对应鹑火(七星),属周之分野,与黄帝地望在嵩山周边(新郑)一致。

按《竹书纪年》:黄帝一百年,地裂,帝陟

〈注〉帝王之崩皆曰陟,书称新陟,王谓新崩也。

帝以土德王,应地裂而陟,葬群臣,有左彻者感思帝德,取衣冠几杖而庙飨之,诸侯大夫岁时朝焉。

《开元占经》记载,“黄帝将亡则地裂”,《御览》七十九引《抱朴子》:《汲郡冢中竹书》言: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

故司空张茂先撰《博物志》亦云:黄帝仙去,其臣思恋罔极,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或取其衣冠而葬之,或立庙而四时祀之。

上一篇:梦见捡钱越捡越多

下一篇:下午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