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山

时间:2023-07-25 08:07:38编辑:奇事君

濡须之战是发生于东汉末年至三国后期,吴国与魏国之间爆发的战争,前后共计四次。

因战场主要在濡须附近而得名。

濡须口指的是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的水口。

濡须山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东关镇境,临河设关谓东关;七宝山在今无为县黄龙乡境,临河设关谓西关。

两山对峙,形势险要,为巢湖的出口。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如果东吴丢失濡须口,曹魏大军就可以进入长江,进而攻占牛渚(采石矶),逼近建业(南京),所以,濡须可谓汉末三国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

在第一次濡须之战中,曹操虽然亲自率领大军征讨孙权,结果却是无功而返。

那么,问题来了,第二次濡须之战:曹操再次征讨孙权,最终是什么结果?一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十九年(214年),孙权进攻皖城。

得知这一消息后,张辽从合肥率军出发去救援皖城,到达硖石时,听闻皖城已被攻破,于是,筑垒硖石南而还,谓之南硖戍。

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张辽没有夺回皖城,但是,在接下来的逍遥津之战中,张辽却以少胜多,击退了孙权率领的10万大军。

在公元215年兵败之后,孙权当即在濡须口筑城据守,以扼控濡须水与长江交汇处。

同时,以吕蒙为都督,令其率军守濡须坞,凭借以前所建的船坞,置强弩万张以拒曹军。

又以蒋钦为濡须督,与吕蒙一起率领其他将领。

对此,在笔者看来,孙权也担心逍遥津之战失利之后,曹操会趁势进攻东吴。

而曹操进攻的方向,显然还会是兵家必争之地的濡须口。

于是,孙权留下了吕蒙、蒋钦等将领来把守此地。

而这,成为第二次濡须之战的历史背景。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二十二年(216年)冬季,曹操在进行一番准备后,兴师伐吴,孙权率兵抵御。

曹军进入居巢),开始攻打濡须口。

在这场战役中,张辽、臧霸担任前锋,在行军过程中遭遇了持续的大雨。

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天气的原因,这导致张辽、臧霸率领的大军,根本无法和东吴交战。

于是,张辽当机立断,劝谏曹操撤军。

在张辽的建议之下,曹操也认为这不是一个进攻东吴的时机,所以同意了撤军的主张。

二当然,对于曹操来说,这只是暂时的撤退,并不是要完全停止进攻濡须的步伐。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正月,参与攻打东吴的各路曹军,顶着连绵不断的大雨,跋涉着泥泞不堪的道路,终于在居巢完成了集结。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二月,在天气转好后,曹军来到江西郝谿,开始正式进攻。

不过,对于东吴一方来说,自然也是不甘示弱。

在此背景下,在曹军前锋尚未屯驻好时,吕蒙便将其攻破,使之败退。

但是,曹操的大军很快就赶到了,并对濡须口发起了猛攻。

陈寿在《三国志·魏书十八·孙观传》中记载:从征孙权于濡须口,假节。

攻权,为流矢所中,伤左足,力战不顾,太祖劳之曰:"将军被创深重,而猛气益奋,不当为国爱身乎?"转振威将军,创甚,遂卒。

东吴军队在都督吕蒙、濡须督蒋钦的带领下,奋力抵挡曹军的进攻。

在这一过程中,曹魏将领孙观在猛攻濡须口时,被流矢射伤,但是,孙观仍坚持奋战。

对于孙观的勇猛表现,自然获得了曹操的称赞。

对此,曹操事后慰劳他说:“将军受到如此重创,却表现得更为勇猛,你不是应该为了天下而更加珍惜爱惜自己的身体吗?”于是,曹操当即晋升孙观为振威将军,但是,由于孙观受伤太重而最终因伤去世。

三在曹魏损兵折将的背景下,东吴这一边,则是继续调兵遣将。

其中,就东吴猛将周泰来说,又一次地率军来到濡须口参战。

与此同时,中郎将徐盛、偏将军朱然也都纷纷前来参战。

对此,在笔者看来,濡须的得失,直接关系到东吴都城的安危,这就好像蜀汉不能失去汉中一样。

因此,在第二次濡须之战中,孙权一方可谓拼尽全力。

当初,蒋钦的部下曾因犯事而被徐盛处死。

徐盛由此认为自己和蒋钦有私嫌。

到了曹操第二次进攻濡须的时候,蒋钦早已被任命为濡须督,并和吕蒙持军统领,监督诸将。

徐盛时常惧怕蒋钦因过去的事情害自己,而蒋钦常称赞他的优点。

徐盛敬重信服他的品德,与众人论蒋钦的美德。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第二次濡须之战中,东吴将士不计前嫌,团结一致,颇有一番将相和的意味。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吕蒙、蒋钦、周泰等人奋勇抵抗,但东吴军队渐渐力不能支。

孙权最终于二月退走。

三月,孙权派遣都尉徐详前往曹公营里请降。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显然是因为曹魏的整体实力,要明显强于东吴,也即后者消耗不过前者。

四最后,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在第二次濡须之战中,曹操虽然取得了孙权主动请降的结果。

但是,因为东吴将士全力抵抗,曹魏后方不稳等原因,曹操最终选择接受了孙权的请降,于是引军返还,遂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驻居巢。

从这一角度来看,第二次濡须之战,曹操仅仅获得了名义上的实力,从本质上来看,曹操并没有实现攻占濡须的目标。

进一步来说,这体现出孙权务实的态度,也即为了保住濡须,甘愿主动请降,虽然丢掉了面子,却能保住里子。

此外,孙权得知曹操批准了自己的请降,大喜过望,并在第二次濡须之战后,任命吕蒙为左护军、虎威将军,任命蒋钦为右护军,任命周泰为平虏将军,并接替蒋钦而担任第二任濡须督。

对此,在笔者看来,从孙权的角度来看,俨然认为自己取得了第二次濡须之战的胜利。

所以,这场战役后,孙权对立下战功的吕蒙、周泰、蒋钦等将领进行了封赏。

与此相对应的是,曹操也在战后,任命温恢为扬州刺史,任命蒋济为扬州别驾。

第二次濡须之战后,刘备在益州发动了汉中之战。

所以,对于曹操来说,及时从濡须撤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了。

对于第二次濡须之战来说,最终的结果,只能说是曹操和孙权各取所需,点到为止。

对此,你怎么看呢?

上一篇:猴面小龙兰

下一篇:小龙虾怎么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