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阳光灿烂,妈妈带我出去踏去青。该去哪儿玩呢?妈妈说带我去看一处历史遗迹,我很是好奇。
我满怀兴奋的心情一路跟随妈妈,来到一座古老的院落前,大门的牌匾上赫然写着三个烫金大字“米公祠”,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富有年代感的石墩,没和妈妈说一声我就迫不及待的跨进大门去。
一进大门我就看到摆在正厅的《无为县米府纪念馆简介》,我仔仔细细阅读一遍,才清楚了米公祠的来历。
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位于无为县城内,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知无为军时所建。米芾(1051-1107)字元章,祖籍由山西太原迁居湖北襄阳,人称“米襄阳”。北宋崇宁三年至大观元年(1104-1107),米芾知军无为。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时人感其德政,在他离任去世后,于米公军邸的旧址上建米公祠以示纪念。
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2023年11月在米公祠的修复、扩建的基础上正式建立的无为县米芾纪念馆。
沿着一处长廊往里走就是聚山阁,长廊的两边栽种着娇艳欲滴的山茶花,阳光下摇晃着红扑扑的小脸蛋,花瓣有的才展开两三片,有的全部展开了,露出甜甜的微笑,让人舍不得离开。
聚山阁下面是一口深深的古井,墙上刻着几个大字“杏花泉”。我觉得有点奇怪,难不成我们杏花泉小学就因她得名?回来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原来杏花泉中心小学创办于1924年,因学校西边的米公祠内有一眼清凉酣甜的古井,且井边有一棵香气四溢的杏树而得名。这么多年走出杏花泉中心小学校门的学生,已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祖国现代建设的栋梁。真可谓天南地北,桃李飘香。值得一提的是:现为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浙大、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Www.0279.NeT、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卢强同志来到学校参观,并为母校题词:"桃李杏花香满园"。在这样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学校学习生活,我真是倍感荣幸,安安下定决心:今日我以母校为荣,他日母校以我为荣!
我走过杏花泉,就看到一池春水,春风吹过荡起层层涟漪,绕着池中残荷嬉戏的是成群的锦鲤,靠近池边的阴凉地是一簇簇的小蝌蚪,它们正在努力的寻找妈妈。池中有一小亭,名投砚亭,是米芾读书和挥毫的地方。相传,有一天夜里,池中蛙声聒嗓,滋扰米芾挥毫的心绪,他便取砚一方,上书一“止”字,投入池中,蛙声顿绝。从此,水池变成墨色,故称“墨池”,而池中古亭便称“投砚亭”。
与投砚亭相对的便是宝晋斋,里面供奉着米芾的石像。米芾崇尚晋人书法,“宝晋斋”是他得到晋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日帖》、王献之《十二日帖》墨迹后自题的书斋名。我想到自己写的书法,不知道是师承哪门?下回上课我要请教一下沈老师。
在宝晋斋的后院里立有一块形如老翁的怪石,名曰“拜石”。据《宋史·本传》记载:米元章(米芾的字)守濡须(无为县)时,闻有怪石在河濡,莫知其所自来,人以为异而不敢取。公命移至州治,为燕游之玩。石至遂命设席拜于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言者以为罪,坐是罢’。米芾以濡须河畔取回一块怪石,置于庭前,三拜九叩,和石头称兄道弟,当然是颠狂之举。他因此被人告发而罢了官。看罢介绍我对着拜石拜上三拜,表达出我对米公的艺术成就和高雅情怀的钦佩之情。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参观完了米公祠,离开前,我坐在米公祠高高的台阶上,让妈妈给我拍照留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