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是电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两次运动,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这两次电影运动曾一度引领风气,造就了电影史上一大批电影艺术家和很多优秀的电影,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纪录性强,充满了写实主义风格,较为直观,具有很强的真实感。而法国“新浪潮”在继承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为己所用,导演大都没有太多的理论经验,他们所追求的只是纯粹的“真实”,即乐于运用长镜头拍摄记录式的电影,同时反对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在当时崇尚蒙太奇剪辑的那个时代可谓标新立异,成为那时的一面旗帜。这两次运动都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浪潮”;新现实主义;真实;纪实性;电影运动
0 引言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法国“新浪潮”既有相同之处同时也有不同点,但笔者个人认为相同大于不同。因为二者在纵向关系上是一脉相承的。但为了能全方位更好地了解这两次电影运动,我必须先介绍一下两次电影运动的背景、代表作者、风格、影响等等,这些也是我们对二者进行比较的重要参考标准。
1 两次运动背景的比较
1.1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公认的新现实主义学派开始的时间是以1945年8月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问世作为标志的。
二战结束后,意大利作为受法西斯统治最严重的国家,社会各阶层民众希望看到揭露法西斯罪行、歌颂人民英勇斗争的电影。
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创作者不得不采取新的制作方式,如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等。
新现实主义受到真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人们开始对生存问题进行思考,反战、反饥饿、反对失业和贫困造成的困境、反对家庭解体和堕落,所以电影开始了对这些题材的创作。
1.2 法国“新浪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长期制度僵化的社会造成了青年一代的幻想破灭。首先,法西斯的垮台、历史性的审判使得国际上的右派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其后,斯大林的去世、对他的重新评价又使得左派势力陷入茫然,而不光彩的阿尔及利亚战争和越南战争再次使中间派感到失望。这时,这一代青年人视政治为“滑稽的把戏”。当时的文艺作品开始注意这些年轻人,称这些人是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特殊现象,在美国被称作“垮掉的一代”,在英国被称作“愤怒的青年”,在法国则被称作“新浪潮”。因此,在“新浪潮”的影片中,从主题到情节再到风格到表现手法都带着这种时代的印痕。
2 创作者的比较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者大都是几经历史和战争的洗礼,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文化修养。而“新浪潮”的创作者大都是些影迷,由到电影俱乐部看影片、在杂志上写评论文章逐步走上影坛,可说是自学成才。年龄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创作者们都比“新浪潮”的创作者们年龄要大,经历和阅历更为丰富和复杂,他们对生活有着更深刻的感触和理解。
笔者在这里要说明一下,笔者并没有要贬低“新浪潮”电影的意思。因为“新浪潮”发生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之后,它继承了其长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一次运动。所以,二者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3 创作特征和手法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法国“新浪潮”在形式上有着不少共同之处。首先,它们的影片类型十分相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纪录性比较强,新现实主义的电影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的密切关注,并在电影作品中忠实于真实事件与人物,使文学故事性消失在如同新闻报道的实际生活的叙事状态之中。它们尽可能不侵蚀原有物质的全貌,尽量保持客观性,在观众的脑海中将银幕现实的表象与真实的现实合二为一。
而“新浪潮”电影的风格在巴赞理论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下,大都以专注的手法记录或表现一个事件、一些人物。因而有很强的纪实性,不少影片都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
其次在摄影手法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注重实景拍摄和长镜头的运用,将真实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在视像上紧密地结合起来。摄影机跟随人物在实际空间中的运动,它自然使得传统的场面调度观念随之消失,而使更为电影化的真实的空间形式得以表现出来。同时,实景拍摄也避免了隶属于舞台观念的戏剧性用光,更多地采用了自然光。在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长镜头的运用作为表现空间真实的手段,也起到了突出影片形式与风格的独特作用。这既体现了创作者忠实自然的客观性,又使影片获得了现实真实的透明性,最终消失了自我的主观性。
法国“新浪潮”则侧重于电影的照相,摄影师们侧重于画面的新鲜感,拒绝功能主义或学究式的画面制作。他们以一种全新的自然主义的摄影风格出现。由于“新浪潮”制作费用低、周期短,从那时起,跟拍、长焦、变焦、定格、延续的全景摄影,成帧调节,摄影机的震颤相继作为艺术手段而被广泛运用。同时在音响处理上,“新浪潮”大量采用自然音响环境,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
再次,在结构形式和剪辑等方面,新现实主义电影制作者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的结构形式。他们不使用什么倒叙、闪回等那样一些令人费解的结构形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最为简单、最为鲜明、最为直观的结构形式,其结果也是一种最为清晰、最为自然、最为充实的结构形式。
“新浪潮”的导演们对电影的长度、节奏很感兴趣。他们实现了一种快速剪辑的方法,增加了电影的镜头数目。采用取消遮挡、淡出淡入等传统手法,采用镜头之间的直接衔接,并在时空关系上进行跳接。这种剪接无疑加快了观众的视觉节奏,避免了叙事的繁琐冗长。蒙太奇在这里不再是表达思想和解释心理的手段,而只是作为时空切割的手段。
最后,在演员方面两次运动都爱用非职业演员进行表演。新现实主义将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混用,使演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新浪潮”导演们也启用一大批新人做演员,甚至亲自上场表演。他们对电影传统的语言、语法毫不在意。他们采用十分灵活的制片原则,导演不追求固定的模式,而是追求个人风格,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形成了“作者电影”的观念。
上文说到,“新浪潮”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笔者对此进行说明,这是这两次运动的不同之处,“新现实主义”带有重大的社会性,比较注重现实,可以说是在宏观层面上比较有研究;“新浪潮”注重个人,较为注重微观层面。“新浪潮”大都拍一些非政治性的电影,是否定传统的道德观念的电影。“新浪潮”的功绩之一在于战胜了某种禁锢,力图真诚地描写男女和爱情,暴露虚伪。他们所感兴趣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受制于“善”与“邪恶”的传统观念。
4 结语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法国“新浪潮”两次运动,虽然都由盛及衰,但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和无以计数的理论著作,如巴赞就是一位,他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作出了一些十分深刻的评论,也较为精辟地指出了新现实主义的特点。而“新浪潮”将巴赞作为他们的精神之父,他的理论为“新浪潮”作了开路先锋;他的文章奏响了新浪潮电影的先声;他创办的《电影手册》集聚了后来成为“新浪潮”电影主将的年轻影评家。在历史上,新现实主义最后趋向于“新浪潮”发展,完全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只可顺时而动,不能做违背历史潮流的事情。古今中外留给我们的教训太多太多了。
参考文献:
[1] 约翰?霍华德?劳逊(美).电影的创作过程[M].齐宇,齐宙,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2] 乔治?萨杜尔(法).世界电影史[M].徐昭,胡承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3] 安德烈?巴赞(法).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