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国初中地理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学生学习目的单一、教学的内容过于片面、教学的方法程序化、教学的渗透方式非常单一等。而教学的渗透方式非常单一是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对德育需要多元化渗透。
1.采用辩论形式进行总结,正确导向
辩论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它既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在课本中,如果遇到学生只能略懂一二,不能完全听懂,并且不能够确定自己立场的问题,可以对其进行设疑、质疑,来进行辩论。例如,关于地球能够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对其进行解决:第一,先不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要急于询问学生的观点,而是首先要设定一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的问题:对于地球能够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为什么?第二,组织学生分组对其进行讨论,并总结出讨论的成果。第三,分别让每一组的学生代表进行陈述本组的观点并讲解原因。第四,可以让拥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对其进行辩驳,并说出理由。第五,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阐述观点。通过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很容易明白并乐观地相信:地球自然环境能够容纳人口的最高数量远远大于地球上现有的人口,而且人口数量很难达到能容纳的最高数量,因为当今的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地发展,人类对自然界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的快速的增长也会对环境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2.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新教材中有许多接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而有趣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净化学生的心灵。例如,在七年级地理中,在教学“天气与气候”时,要让学生既能联想到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轻松,也要学能够感受到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紧张。另外,在带领学生认识人类改造地表形态的时候,如“梯田”,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类拥有不断改造世界、创造环境的思想之美、力量之美和智慧之美。这样的素材非常多,教师可选取合适的办法,借用大自然之美,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学会发现自然之美,最终完成培养学生爱护自然,欣赏自然情感的目标。
3.联系实际,巧设案例
利用现有的地理知识和发现的规律,并结合实际的生产、生活,培养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思想,这样既能够满足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满足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要求。例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虽然某个工厂的区位非常不合理,但是它仍然存在,这是工业惯性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实例对其进行讲解,如石家庄的某制药厂;在对学生讲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时候,也应该根据实例来进行讲解,如上海通过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等方式。通过讲解身边的这些具体实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学风。
二、结语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有些教师对教育技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彻底,因而对教育技术概念、新理论、新观念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使用教育技术上课只是一种噱头,在当前追求分数的考核制度下,花费大量时间去制作课件是“得不偿失”;有的教师是由于受年龄、学历等限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使用存在恐惧感,所以,使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不高。
二、使用的动机不正确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教育现代化、课堂现代化,显示自己的“档次”,热衷于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的教师为了减少甚至不写板书,恨不得每节课都用多媒体,每一个知识点都用多媒体;还有些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和使用仅仅是为了“教学观摩课”获奖、拿证、评职称、晋级等。这些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内部动机不足,外部功利色彩比较重。殊不知,这种行为完全是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根本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未与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有效整合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当中,直射点、晨昏线、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等知识点是地球运动部分的难点,这些地理事物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其变化规律。许多教师认为仅靠传统的地球仪演示和图片资料的展示,很难让学生理解这些规律并记住它。所以,教师一般会选择二维动画甚至是“虚拟三维地球仪”,边播放演示边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可事实证明,效果还是未达到预期。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未将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有效整合,学生不清楚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所以思路不清晰。清晰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板书作为一种灵活性较强的教学手段,其不仅能展现知识结构,还能有效地弥补地理课堂生成与预设的差距。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预先列入多媒体中,适当的板书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不能因为多媒体技术的现代化,而把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全盘否定。因为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特点,每一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利弊,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有些教学内容根本也不需要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特别是那些一目了然或使用黑板、投影、挂图等传统教学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采用多媒体来教学反而画蛇添足。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难易来确定多媒体技术使用的程度和范围。
四、制作质量不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通常彩图、视频、音频、动画相结合,图文并茂,声像共鸣,能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高效、多元的视听环境,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体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直观。但是目前,大多数课堂上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没有现代教学理论作指导,只是图像、文字、动画和声音的简单叠加,没有交互,没有情境设置,只是纯粹的演示性课件。这些制作质量不高的多媒体课件,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还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浪费教学时间。重复选取大量图像;安排过多活动项目;同一页面字体大小、颜色搭配和图文组合没有层次性;为了过度追求课件界面的美观或结构的新颖而添加很多不必要的修饰等都是造成学生注意力转移、抓不住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重要原因。教育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教育的最优化。优化的课堂教学,应重视从教学整体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包括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并注意各要素之间的配合、协调,从而发挥系统最优的整体功能。
五、结语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建立CDIO模式下煤矿地质学教学大纲
CDIO是工科教育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要有新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整个教学的灵魂,所有教学环节都要围绕教学大纲。为满足现代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学大纲的编写要将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协作与社会环境融合在一起,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煤矿地质学》是一门服务于矿山设计、建设、开发生产的一门课程,其实践性很强,依据CDIO模式的大纲对学生加强地质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实验、实践中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同时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沟通能力,最终培养出满足现代煤矿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建立CDIO模式下煤矿地质学授课体系
建立CDIO模式下《煤矿地质学》的授课体系,关键是改变教师的传统的教学理念,把CDIO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介绍煤矿生产中有关地质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通过实验和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参与科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把地质工作的新的理论和新方法引入到教学中,同时也要把一些传统的内容压缩或删除,例如删除课程中科普性的传统内容,增加矿物岩石、构造地质、地层等相关方面的新理论、新知识;以新的国家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标准替代传统A级、B级、C级、D级储量分级标准等;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煤矿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保护矿区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增加煤矿环境地质的新内容;随着近年来地质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煤矿地质研究中,丰富了手段,提高了精度和可靠性,增加矿井地质信息技术及应用的教学环节,如运用计算机技术编制和管理各种地质图件、介绍物探新知识和新仪器的应用原理和方法;更新传统生产设计规范等[3]。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教学为主,同时结合有关电视录像片和野外、室内实习、实验课等形式综合进行。尽可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改革传统板书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将多媒体讲授与板书讲授有机结合,通过二者的优势互补,实现有关知识的融合与最佳传授。如利用地形地质图编制地质剖面、编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等方面,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实例式、启发式、设疑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潜能,达到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目的。这种形式可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煤矿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努力作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与设计各类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为满足精品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内容,依据《煤矿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四个方面来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实验教学环节,这是一个认知性、验证性的实验教学环节,在完成理论课程讲解后,对矿物、岩石等各类标本进行反复的观察和描述,通过这样的实验使学生能掌握各类标本的鉴定特征,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报告;二是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教学环节,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后,进行野外地质现象的认识和观察,把课堂讲解的内容和实际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依据野外实习的内容编写实习报告;三是课堂及课下作业实践教学环节,这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此环节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各种地质图件并运用计算机软件编制各种地质图件、能够从图件中提取各种数据;四是科研实践环节,这是一个提高创新能力的实践环节,部分同学可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科研工作相结合,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网络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分析、创新、利用、交流、的能力,网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把一些教学资源放到网上,为学生建立自学平台。在网上和同学开辟网上留言、教师电子信箱、QQ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的学习平台。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网络学习课件,供学生课后学习。
CDIO模式下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
该课程在包含有系统的地质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突出了与煤矿生产紧密结合的地质知识和理论。课程内容庞杂,涉及多个地质分支学科,但围绕煤矿生产这一中心,将众多学科知识进行了有机整合,并融入了现代科技新进展,既体现了知识结构的多样性、系统性、整体性,又突出了煤矿地质这一主题,反映了整个课程构思的科学性、严谨性。传统的课程成绩评定方法是以一次考试成绩来决定,这种成绩评定方法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缺乏检查和监督,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煤矿地质学》课程的成绩评定包括:到课率及课堂纪律情况、完成作业的时间及质量、实验报告质量、野外实习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校地联动主要是指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地方司法机关资源开展公民普法活动。受教育对象为公民,目标是以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在全国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关于维护和遵守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依法治国的观念,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维护和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形成良好的法律氛围和执法环境。本次研究活动主要着眼于学校和地方互动的体制和机制。体制主要研究的是开展普法活动的组织领导、执行过程、质量监控、问题处理和意见反馈等。机制建设主要就校地如何利用对方资源、如何开展公民法制教育、如何创新法制教育形式等展开研究。
(一)“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实践活动背景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两手抓”过程中明确提出需“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随着法治理念的不断深入,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写入;这些里程碑式的法治进程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依法治国理念的推崇。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较为大规模的普及宣传教育,并且,五五普法正在进行之中,但是对公民法制教育方法简单;公民法制教育对象泛化、无针对性;公民法制教育的内容枯燥,重点不突出;各相关单位没有建立联动的普法机制。特别是作为承担着服务社会任务的高校,除了要运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外,也应该积极主动地服务地方,为社会公民做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当前加强对公民法制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因此,一种成体系、有计划、有步骤的“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实践活动应运而生了。
(二)“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主要特点
“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公民法制教育格局改变了学校单一的、只是向学生讲授法律法规的法律教学活动,同时也扩展了司法机关功能,学校和地方司法机关除了传统的功能外,相互协作进行公民法制教育,促进了全社会法制意识的提高。学校具有法律理论的优势,但缺乏司法实践的仿真环节。地方司法机关因为较多的履行了司法功能而对案件本身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浪费了公民教育的资源。校地联手,便可实现司法教育领域的理实一体化。该项目以公民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地方司法资源,调动校地双方对开展公民进行法制教育积极性,使校地双方都以推进公民法制教育为使命,二者合力,紧密配合共同推进公民法制教育的进程。“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有三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一是系统性强。以往项目的研究都是以大学生、高中生、公民、法制、法治等为单一对象,这次研究活动突破了研究对象本身,实现了对象前移,把施教主体作为研究对象,较以往是颠覆性的改变,并且把教育主体进行合二为一,进行系统性研究;其次是针对性强。此项目不是“遍地开花”,而是针对公民法制教育的实施,进行扩散式思维,对开展公民法制教育进行扩展式研究,尽可能的在以校地联动,互学共育的前提下,解决推进公民法制教育的问题;三是教育主体双向化。以往的研究,大多倾向于调动社会因素为高校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而忽视了高校对地方法制教育重要作用。此次研究,创新在于探索了高校和地方行政、司法机关相互学习、相互教育的联动机制,双方如何在公民法制教育进程中联动发挥作用。
二、“校地联动共学共育”背景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依法治国概念的提出社会主义法制得到不断完善以及法律宣传在教育领域的渗透,“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应运而生。“校地联动共学共育”以校园为背景,渗透法制教育,是一种有机的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普法教育的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校园是主要的阵地和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推动“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活动发展的重要措施,是保证这项实践生命力及渗透力的必然途径,同时更是促进我国法制教育走进校园,引导社会主力军健康发展的必然举措。笔者将从以下对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展开详尽的论述: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我国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法制意识及理念的强化成为当下急需进行的工作。大学生作为一个较其他人群而言,在学识、理解力以及价值等方面更为突出,是我国公民的重要组成,同时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法制教育工作开展的需要,同时更是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加强是保障“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效果的重要措施
“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是当前我国法制教育普及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以校园资源为基础支撑,面向社会成员开展法制渗透与法制引导的工作。加强、推进大学生教育工作,能在校园中营造一种较为突出的法制氛围,从校园辐射开来,进而引导整个社会法制教育的持续推进。如此一来,不仅能对“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起到有效的铺垫作用,同时还能发挥除校园基地作用之外的另一个作用,即导入和渗透的作用,从而保证“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最终成果。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推进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大学生群体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就这些角色和作用的实现来说,仅仅依靠专业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信息时代与经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受到的视听冲击越来越多,心理承受力也越来越脆弱,长期的高等教育并没有赋予它们较强的适应力和应变力,知识层次丰富但是又缺乏社会经验,这样一类人群在走向社会时,如果没有明确的引导和法律知识的灌输,是极为容易走上歧途的。因此,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特点来看,法制教育的加强与推进不仅是帮助大学生成为经济建设主力军的重要措施,同时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更为健全认识体系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与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具体措施
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人群,他们介于学生与社会人之间,拥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及学习能力,但是在即将面临社会生活时,又显得经验不足,手足无措。在“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实践活动的背景与条件下,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不仅是促进“校地联动共学共育”这一实践活动发展,保障其成果的重要措施,同时更是从大学生发展角度出发,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有效途径。下文论述中,笔者结合“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活动与实践背景,围绕大学生法制教育推进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一)设置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程,引起足够重视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加强和推进,首先应从课程的设置入手。作为学校来说,应结合自己已经拥有的法律资源,合理的设置一些法律知识普及的课程,引起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重视,逐步培养学生理性的法律逻辑与思维。大学课程中,有一些专业是以法律课程为基础的,如律师专业等。就这一部分学生来说,法制理念以及法律意识较强,走的是较为专业的方向。相对而言,就大学的其他专业来说,涉及的法律课程就较少了,甚至大多是是缺乏的。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在保证法律相关专业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专业的教学资源,将这些教学资源辐射到其他专业来,合理的设置一些选修课程或是公共课程,实现资源优化利用的同时,营造一种突出的法制教育氛围,为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二)开展专题教育讲座,灌输法制理念
如果说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导入的话,那么专题法制教育讲座的开展就是渗透了。在这一措施中,建议高校可以邀请一些公安单位或是较为著名的讲师等,对大学生进行某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育和引导。比如,大学生恋爱是常事,当感情趋于成熟的时候,男女双方可能会选择同居。但是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民众对这一概念较为敏感,甚至觉得羞于说出口,同居部分的法律也是较为欠缺的。在对这一专题进行法制教育渗透的过程中,建议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法律经验,让学生对“同居”这一概念能有一个正确的法律概念,以便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在开展专题法制教育讲座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是专题与大学生的兴趣倾向应保持一致;其二是一定要与学生进行互动。
(三)充分利用“校地联动共学共育”这一环境,帮助学生融入到社会法制教育体系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论文关键词:中学生,地理品质
根据新课程标准,时展的需要,结合我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品质,这有助于学生将来与自然和睦共处,形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学生良好地理品质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时展的需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现代中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将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未来的世界、生活,取决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我通常会对学生说:我希望你们在每次考试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我更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工作中常常会很自觉地想着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环境的要求,尤其是以后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学,在决策时会思考此项目的环境效应,并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中学地理应培养学生如下地理品质:1.人口适度发展的人口观 在我们国家,每个家庭多生一个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如果满足其基本生存的条件,似乎影响不大。多生一个孩子,对我们国家而言,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其一,每年有高达四分之一的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人口;还使得粮食、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医疗、教育、交通、就业等方面条件的改善也困难重重。其二,我国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比如用乱砍滥伐来获取木材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滥垦草原来扩大耕地,以至于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严重后果。当然,人口增长过慢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人的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独等等。既要让学生知道当人口数量和质量、人口增长速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时,与环境、资源不相协调时就会出现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又是产生其他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人口素质的提高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对我们同学来说更重要的是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使得他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从而使他们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口观,因此,解决人口问题也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2.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在环境中享受的环境观 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塑造者。让学生认识到,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就是热爱我们自己,保护我们自己。生活在良好的环境里,有益于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环境遭破坏后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直接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甚至生存。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热爱我们的班级、现象、学校,保护班级环境、校园环境。如建立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和就寝环境;建立一个整洁、卫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以提高自己身心健康水平和学习效率;同时为构建良好的班风、校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爱护公物。只有热爱自己班级、学校、家庭的环境,才能以这份爱心,以更博大的胸怀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去爱护全人类共同生活的环境。3.充分而合理利用的资源观 对待资源的态度,一方面是节约资源,一方面是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资源期刊网。自然资源是大自然恩施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世世代代得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构筑的资源系统是十分脆弱的,一旦这个资源系统被破坏,恢复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惜每一粒粮食,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养成节俭的优良品德。自觉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草稿纸重复利用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不赶时髦,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具,增强节约资源的地理意识。与此同时,建立更广博的资源概念,时间也是资源,珍惜时间,充分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同学也是资源,多与老师、同学交流、交往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取长补短,教学相长。学校的各方面的条件也是资源,怎么样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求得自身充分自由地发展。有的同学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各方面的长进就比较明显。同学之间也会因为对自己身边这些资源利用程度的不同而使得“贫富差距”扩大。4.于己、于生态、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学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在课堂上,我对学生说,上游山区的人们通过砍伐树林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然而,他们往往没想到,因他们的砍伐而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得下游地区的河湖淤塞,导致调蓄洪水的能力大大下降,以至于下游地区的人们就要用数倍于上游地区人们通过砍伐树木所获得的财富的代价,用于修筑防洪大堤,以及其他的防洪、泄洪设施。而一旦洪水泛滥对下游地区所造成的灾难,则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各个局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构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要素,而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则不是指局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课堂上,还给同学灌输如何实施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个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着自己在将来的社会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每个同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科素材丰富、生动有趣的优势,挖掘我们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素材,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求知欲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在这些方面做学生的表率,比如粉笔的充分利用;讲台上粉笔盒的整理、粉笔灰的清理等等。这些小事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用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来感染学生。现代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有现代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高素质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