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翻译: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信服的缘由吧!要使**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注释:
1暮:傍晚2令:派、使、让3方:才4之:代词,代“老友” 5俟(sì):等待6恐:恐怕,担心7可:行、可以8信:信用9故:旧的,原来的10食:吃11信:诚信12止:留住13昔:以前14求:寻找15服:使……信服(使动用法)16非信不可也信:守信,讲信用17.吴起: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18.欤:语气词,吧19.其:他,指吴起20.宜:应该21.为:坚守
理解
问:《吴起守信》体现了吴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体现了吴起守信、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
中心启发:启发我们要为人要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
《吴起守信》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阅读
《吴起守信》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1)
——《吴起传》文言文翻译3篇
《吴起传》文言文翻译1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i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吴起守信》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2)
——文言文吴起守信详解 (菁选3篇)
文言文吴起守信详解1曩(昔)(13)吴起(17)出遇故(9)人,而止(12)之食(10)。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1)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2)人求(14)故人。故人来,方(3)与之(4)食。起之不食(19)以俟(5)者,恐(6)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11)若此,宜其能服(15)三军欤?欲(18)服三军,非信(8)不可(7)也! (16)
文言文吴起守信详解21 暮:傍晚
2 令:派、使、让
3 方:才
4 之:代词,代“老友”
5 俟(sì):等待
6 恐:恐怕,担心
7可:行
8信:信用
9 故:旧的',原来的
10 食:吃
11 信:诚信
12 止:留住
13昔:以前
14求:寻找
15服:使------信服(使动用)
16 非信不可也信:守信,讲信用
17.吴起: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18.欤:语气词,吧
19.其:他,指吴起
20.宜:应该
21.为:坚守
文言文吴起守信详解3问:《吴起守信》体现了吴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 体现了吴起守信、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
中心启发:启发我们要为人要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
《吴起守信》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3)
——小学生文言文吴起守信
小学生文言文吴起守信11 暮:傍晚
2 令:派、使、让
3 方:才
4 之:代词,代“老友”
5 俟(sì):等待
6 恐:恐怕,担心
7可:行
8信:信用
9 故:旧的,原来的
10 食:吃
11 信:诚信
12 止:留住
13昔:以前
14求:寻找
15服:使------信服(使动用)
16 非信不可也信:守信,讲信用
17.吴起: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18.欤:语气词,吧
19.其:他,指吴起
20.宜:应该
21.为:坚守
《吴起守信》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4)
——文言文翻译方法3篇
文言文翻译方法1文言文翻译“九字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从而便于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文言文翻译“九字诀”是指“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九个字。
“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就是要忠于原文,不歪曲原意。不随意增多减少,添枝去叶,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更不能随心所欲,甩开原文,凭空编造。“达”就是要通顺流畅,既要使句子完美无缺,保留原文的语气;又要避免语句的呆板、带文言气。而“雅”就是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文字语句要生动优美、简练流畅。总之,文言文翻译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准确、通顺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留、换、调、引、增、删”则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因为古今词义和语法有所不同,所以翻译文言文要根据句子和组成句子的虚词、实词的不同用法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留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
例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一~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一般都能理解,不需再译,否则反而显得不通顺。
二、换替换词语。文言文里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现在仍在用,但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文的词表示,丽是用了另外的词。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意思与之相当的词进行替换。例如: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列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攻打我们鲁国。
此句中的“师”“伐”要用“**…‘攻打”来替换。
另外,有的词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区别,翻译时不能用今义去推敲古义,而要用现代汉语中与文言文词语的意思相当的词去替换,以免造成误解。
例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膈绝的地方。
“妻子”和“绝境”的古今意义差别很大,不能套用今义去理解。、
三、调调整语序。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你太不聪明了!
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
~您凭借什么应战呢7
还自扬州。(《伤仲永》)(状语后置)
——从扬州回家。
四、引引申词义。文言文里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往往一个词可以有两三个或更多的意思,这些意思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而是由一个本义派生、扩展、引申出来的,奇迹用切合原文语境的表示引申义的词来翻译。例如: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来的规模。
“增”本义是增加,引申为扩大;“制”本义是制作、制造,引申为规章、**,再引申为规模。翻译时选取它们的引审义。
五、增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翻译文言文时,下列几种情形需要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1.文言词语单音节词居多,翻译时应将文言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诃。例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一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我惧怕他们有埋伏。
“测”“惧”“伏”都是单音节词,应译为双音节词“推测”
(或“猜测”r惧怕”“埋伏”。
2.文言文里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前面,而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增补上。例如: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一把纸扇、一块醒木罢了。
3.省略是文言文里常见的现象,翻译时应忠实于原文,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和表达需要,作必要的补充,力求明白确切地表达原意。例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很是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处宾语,翻译时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明白。
4.有些句子,不好确定它省略了什么词语或甸子成分,只是为了上下文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增补一些词语,读起来才觉得顺口,表意也.通顺明白。例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晋朝太**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做职业。(一天),他沿着小河(划船)行进,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六、删删去不译。文言文里的一些虚词,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停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都可删去不译。
有时为了使译文简洁通畅,对句中重复多次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例如: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
——总计一**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著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横幅,念珠各一件。
此外,有些表敬称和谦称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
“留、换、调、引、增、删”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文言文翻译方法2《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在****时,这“理解基本内容”常常以翻译的题型出现,即将文言语句或小段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有些考生对此束手无策或不知如何入手,其实,文言文翻译是有法可循的:
翻译的总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的步骤是:“解词”→“串意”→“顺意”,通过这三步来完成的。即先解读重点词语,明确其含意和用法;再将一个一个、一组一组词意,语意串连起来,形成句意;最后,把整个语句顺畅起来,亦即各词语间不连贯的使其连贯起来,不通顺的使其通顺起来。
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变”四法:
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
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
例如,将下面《寇准传》中的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寇准传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
①准:寇准,北宋***,景德**任**。
②严:敬重。
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
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对于这一段行文的翻译,要先弄清一些词语的含义。
通过初读,文中的主要人物:张咏,又称“张公”“咏”;寇准,又称“寇公”“准”。
文中的地名:成都、陕(即:陕西)。这些词语都按原文或原义写出。
其余各词语的意思,依次如下:
“初”,即“当初”,“在”原义不变;
“闻”,“听说”:“入相”,即进入相府,译为:“当了**”;
“谓”,“对……说”;
“其”,“他的”;
“僚属”,“同僚们”;
“奇材”,同今义“奇材”;
“惜”,“可惜”;
“尔”,叹词:“及”,到,等到;
“出陕”,出京外任陕西地方官;
“适”,恰,正赶上;
“自”,从;
文言文翻译方法3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对于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要的语言综合训练,又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标志。文言文的翻译虽说较难,但仍然有章可循,在复习中,我把文言文的翻译整理为“增补、调换、留借、删减、互联”五种方法。
增补法
文言文言简意赅,故省略成分现象较突出。文言文翻译的增补法,就是要把语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补全,使句子意思完整。文言文中大量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中心词等,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中就省略了主语“异蛇”,翻译时如果不增补齐全,意义就不太明确。特别是一些句子成分省略较多的文言文句子,如“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和兼语,不增补全句子成分就译成“叫进来,让拜见夫人”,直接译出来,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可是增补后的句子应该是“(左光斗)召(史可法)入(家),使(史可法)拜夫人”,翻译成“左光斗叫史可法来自己家里,让他拜见自己的夫人”,大家一看就明白。
调换法
文言文中许多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经常出现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统称倒装句),如果原封不动地按照原句顺序翻译出来,意思就含糊不清。如“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译成了“曾经学习弹琵琶向穆、曹两位乐师”,让人不知所云,调换成正确的语序“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后就译为“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
留借法
“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译。翻译文言文时,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国号、帝号**、典章**和度、量、衡等专有名称直接留用,不用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一句中,“庆历”是**,“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毋须翻译照用即可。 “借”即借用相关的词语代替现有的词语,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中的“通假”而言。文言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新的物象,而没有现成的字词,只得借用相关的字词来寄托所要表达的意义(即许慎在《说文》中称之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在文言文翻译中,如果不懂通假借用,有的句子是无法翻译的。如“操吴戈兮被犀甲”(《**》)和 “颜渊蚤死”(《论衡》)两句,“被”通“披”,“蚤”同“早”,如果不会“借”,你将无法翻译通这些句子,不信试试?
删减法
文言文虽以言简意赅见长,但有时为了表情达意,会增加一些字词,删减法就是把多余的文言词语删除。有两种情况较常见:一是偏义复词或同义连用中,要删除这些词中陪衬的词素。像“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中的“异同”就是偏义复词,意义偏重在“异”字上,翻译时要把“同”字删去,译为“不应当有所不同”。类似的有“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我有亲父兄”(《孔雀东南飞》)等,都偏重在加点的词上。二是有些文言文中有无实义的句首发语词或句中助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可删去不译。如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中加点的“盖”字就不用翻译。
互联法
文言文中有时把几件事情(或几条线索)中相关的词语并列在一起,或相互呼应、相互补充,或起强调作用,这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叫互文并提修辞手法,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并不是说“秦朝的明月汉朝的边关”,而是说“秦汉时期的明月啊秦汉时期的边关”。翻译这类文言文句子,要先找出相互呼应、补充或并列的部分——即“互”,再一层意思一层意思进行翻译——即“联”。像“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并序》)、“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到影。 ”(《三峡》)之类的句子翻译都要注意到这一点。
需要引起同学们注意的是: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学习过程,文言文的翻译又是文言文知识和现代汉语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在夯实文言基础知识之后,掌握方法才能更快更好地翻译文言文。
《吴起守信》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5)
——《刘安世传》文言文翻译3篇
《刘安世传》文言文翻译1原文
刘安世宇器之,魏人。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
章淳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悼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徼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悼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其指斥乘舆,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范纯仁至于御史十人,皆缘是去。
范纯仁复相,吕大防白后欲令安世少避。后曰:“今既不居言职、,自无所嫌。”又语韩忠彦曰:“如此正人,宜且留朝廷。”乃止。吕惠卿复光禄卿,分司,安世争以为不可,不听。出知成德军。章悼用事,尤忌恶之。初黜知南安军,再贬少府少监,三贬新州别驾,安置英州。
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淳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
宣和六年,复待制。明年卒,年七十八。
翻译
刘安世字器之,是魏地人。进士及第后,他不去参加选官。跟随司马光学习,他向司马光询问尽心做人的要诀,司马光教导他做人要诚实,并且让他首先从不乱发议论做起。司马光当**时,推荐他担任秘书省正字。司马光逝世后,宣仁太后向吕公著询问适合担任谏官的人选,吕公著拿刘安世来回答。他被提拔为右正言。当时的**常常授予亲戚官职,刘安世说:“太祖太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接受朝廷内外显要的职务。自从王安石主持政事,(他)致力于使自己的心意畅快, 历代贤君的法令**被破坏无余。现在朝廷之上,仍然沿袭原来的风气。”于是他一一分条陈述文彦博以下七人(授予亲戚官职的情况),这些人那是品德声望很高长期担任要职的朝廷大臣,刘安世也不稍微宽容他们一下。
章dūn因为强行购买昆山的民田而被罚金,刘安世说:“章dūn与蔡确、黄履、邢恕一向互相勾结,自认为是国家重臣,居功自傲,而实际上是侥幸得官,天下人称他们为“四凶”。现在章dūn的父亲还健在,章dūn却另外霸占别人的财产,**情义道理,只是给予轻微的处罚,怎么能表示惩戒之意呢?”适逢吴处厚解释蔡确《安州涛》来进献,刘安业认为蔡确指责**,犯大不敬罪,和梁焘等人极尽言辞论述他的.过错,把他放逐到新州。从**范纯仁一直到十个御史,都因为这件事而离职。
范纯仁恢复**的职位,吕大防禀告太后想让刘安世稍微回避一下。太后说:“现在刘安世已经不处在言官的职位上,自然没有必要避嫌。”太后又告诉韩忠彦:“像这样正直的人,就应该留在朝廷。”于是不讨论刘安世的去留。吕惠卿恢复光禄卿职务,分管相关事务,刘安世争论,认为这样做不行,太后不听。刘安世被外放掌管成德军。章dūn主持政事,尤其忌恨厌恶他。刘安世最初被贬为掌管南安军,第二次被贬为少府少监,第三次被贬为新州别驾,安置在英州。
同文馆案件兴起,蔡京请求杀死刘安世等人,谗言虽然没有被采纳,但刘安世还是被迁徙到梅州。章dūn与蔡卞想把刘安世等处于死地,趁着使者到海岛诛杀陈衍,授意使者去拜访刘安世,威胁他让他**。章dūn又提拔一个土豪担任转运判官,派他去杀掉刘安世。判官骑着快马将要到梅州,梅州太守派遣手下人来劝刘安世自己作出对策,刘安世神色不动,对着来人饮酒谈笑,慢慢地写了几页纸交给仆人说:“我将要死了,你依照这个去做事。”回头对来人曰;“死不难啊。”来人暗中从仆人那里看到,(纸上写的)都是料理一同贬官会被处死的**的家事,写得很详细。判官离梅州还有二十里,呕血而死,危险得以**。
宣和六年,恢复刘安世待制的官职。第二年刘安世逝世,享年七十八岁。
《吴起守信》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6)
——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3篇
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1守株待兔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
守株待兔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守株待兔译文英语翻译
During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 many people lived on farming. One day, a farmer found that a hare bumped against a stump and died because it ran so quickly that it did not see the stump. That a hare bumped into the sump was less likely to happen again. However, the farm chose to sit near the stump, waiting for another hare, instead of farming to make a living. Eventually, the farmer starved to death.
注释
耕:耕田种地。
耕者:指农民。
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根,就是树桩。
触:撞到。
走:跑。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耒(lěi):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形状像木叉,就是犁耙。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被动。
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身:自己。
为:被。
政:**。
治:管理。
以:用。
欲:想要。
身:自己。
者:……的人。
几个“而”的意思:
(1)折颈而死:表示承接。
(2)因释其耒而守株:表示承接。
(3)而身为宋国笑:表示转折。
特殊句子
因释其耒而守株——省略句
而身为宋国笑——被动句、省略句
文言知识
“颈”与页部的字。“颈”指头颈,它是个形声字,左边为声,右边属部首。“页”本指人的脸,是个象形字。凡属页部的字都与人的`脸部、颈部有关。如:颜——脸上的神色,额——人的额头,颊——人的脸颊,颔——人的下巴,等等。
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2[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韩非子》
[注释]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简译]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 shǒu zhū dài tù )
解 释: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 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杨*越国奇逢》:“妾闻**以勤俭为本,~,岂是良图?”
近义词 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坐享其成
反义词 通达权变
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结果,兔子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现在居然想用过去的**方案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寓意:
①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的不可能发生的。
②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
③比喻不想努力,就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④说明当时**的**,**的愚笨。
《吴起守信》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7)
——师说文言文及翻译
师说文言文及翻译1原文
师说
作者: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tán)、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创作背景:
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韩愈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它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在唐代的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写《师说》的这一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一段话中看出:“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韩愈反对“士大夫之族”的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即师所在,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吴起守信》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8)
——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文言文原文和翻译1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典故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地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