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名建筑师
1,建筑师:E.沙里宁 成就:赫尔辛基火车站,芬兰(1906~1916年) 2,建筑师:A.高迪 成就: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1906~1910年)3,建筑师:H.培根 成就:林肯纪念堂,美国华盛顿(1919~1922年)4,建筑师:R.奥斯特柏格 成就: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1909~1923年)5,建筑师:G.里特维德 成就: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 6,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 成就: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7,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成就:萨伏伊别墅,法国普瓦西(1928~1930年) 8,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成就: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年) 9,建筑师:F.L.赖特 成就:流水别墅,美国(1935年) 10,建筑师:w.K.哈里森成就:联合国总部大厦,美国纽约(1946~1952年)11,建筑师:丹下健三 成就: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日本东京(1964年) 12,建筑师:J.伍重 成就: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1959~1973年)
关于丹下健三
马国馨先生的《丹下健三》,即使不是国内介绍丹下大师的唯一著作,也算是最主要的了,网上文字的翔实程度很难超越这本书。
下面文字引自:http://www.sj33.cn/architecture/jzsj/200611/10468.html
百度百科还算中规中矩:http://baike.baidu.com/view/59055.htm?fr=ala0_1
请参考。
丹下健三(1913-2005)Kenzo Tange 1913年9月4日生于大阪,1938年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1949年,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地点原址建造和平中心的设计比赛中胜出,并由此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丹下健三的建筑创作活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他提出“功能典型化”概念,意在赋予建筑比较理性的形式,并探索现代建筑与日本建筑相结合的道路。该时期的代表作品有东京都厅舍、仓敷县厅舍等。
第二阶段是60年代,是丹下和他的研究所成果步入辉煌的时期。在1960年的东京规划中,他提出“都市轴”理论,对此后的城市设计影响深远;他也在大跨度建筑方面做出新的探索,以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最为著名;而在运用象征性手法和新的民族风格方面,他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如山梨县文化会馆、圣玛丽亚大教堂等。
第三阶段为1970年以后,丹下健三及其研究所在北非和中东做了不少建筑设计,如约旦哈西姆皇宫工程、阿尔及尔国际机场等。这一时期,丹下健三还对镜面玻璃幕墙进行了探索,重要作品有东京都新市政厅、东京草月会馆新馆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丹下设计的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美的建筑之一,而他本人也赢得日本当代建筑界第一人的赞誉。
丹下认为:“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这一时代所谓的创造力就是将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而传统元素在建筑设计中担任的角色应该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它能加速反应,却在最终的结果里不见踪影……”这一最基本的理念便是丹下在建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信条。
丹下健三在74岁时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日本建筑师,也是第一位亚洲得奖人。此外,他还曾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年奖和英国皇家建筑协会、美国建筑师协会、法国进步推进协会、丹麦建筑师协会等颁发的金奖、荣誉奖。
丹下的建筑创作生涯长达60余载,不仅作品颇丰,在建筑教育方面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他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客座教授,还在哈佛、耶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的建筑系执教。而日本的第二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稹文彦(FumihikoMaki,1993年得主),以及目前日本建筑界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矶崎新(ArataIsozak-i)、黑川纪章(KishoKurokawa)等人都曾师从丹下。在得知丹下病逝后,矶崎新感慨万千:“丹下最大的功绩在于通过国家的重大活动,让世界认识了日本的现代建筑,与其说他是个建筑设计师,还不如说他是位管弦乐队的指挥家。他去世了,后无来者。”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丹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与建筑应和谐共处是他的设计原则。而这些,他在自己的《日本建筑的传统与创造》、《人类与建筑》、《从一根铅笔开始》等作品中都进行了阐述。有意思的是,这位设计师从未为自己设计过什么东西,曾有记者饶有兴趣地追问他这个问题,丹下的回答是“我知道我的妻子和孩子肯定会不满意,我怕他们的批评。”
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是60年代的技术进步的象征,它脱离了传统的结构和造型,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的整体构成、内部空间以及结构形式,展示出丹下健三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日本文化的独到理解,它是由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比赛馆、室内球技馆及其他设施组成的大型综合体育设施。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力动感的大型内部空间。特异的外部形状加之装饰性的表现,似乎可以追溯到作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竖穴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象力。这可以说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材料、功能、结构、比例,直至历史观高度统一的杰出才能。该建筑是丹下健三,也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顶点,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
1986年4月7日,日本东京都新市政厅的设计竞赛审查委员会公布,丹下建三的方案被评选为这次引人注目的设计竞赛的最优秀作品。
东京的东京都新市政厅拟建于新宿付都中心。总用地面积4.2公顷,总建筑面积要求37万平米,在设计条件中要求新的厅舍应该成为21世纪发展的东京自治和文化象征,国际城市东京的象征。丹下方案朝京亡广场旅馆方向布置了43M七层高的部分,围成一个半园形广场,靠近海亚特世纪旅馆方面布置了243M高的双塔作为第一厅舍,双塔总面宽108.8M,中间部分高150M,在日生大厦的南面布置的阶梯状的第二厅舍,34层163米高。在第一第二厅舍之间设置了中央林荫道,把厅舍的三个部公紧密的连接起来,并与厅舍南面的新宿中央公园二大片绿化连成一体,建 筑立面是深浅花岗岩与反射玻璃的组合。建筑主体结构和外装修寿命以100年以上,至200年考虑。内部装修及设施以5-20年考虑更新。
丹下认为,就新厅舍建筑而言,最基本的是要考虑行政功能现代化--办公自动化所需的无柱灵活空间,预测信息化时代的信息功能的充实。同时在发生灾害时可以做为了解整个东京确实情报的防灾据点。以此考虑了结构的坚固性。建筑转折部分,布置了大量与此配合的的绿化,成为充满人情味的空间。
丹下健三的人物生平
丹下健三,1913年生于大阪。1935年他进入东京大学建筑系学习。毕业后进入前川国男建筑事务所。1938年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1938年-1942年在前川国男事务所工作了4年。1942年-1945年在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专攻城市规划。1946年在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任教。1949年晋升为教授。同年获广岛和平中心设计竞赛一等奖。并出席国际现代建筑协合大会,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注意。1949年,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地点原址建造和平中心的设计比赛中胜出,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1959年获得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59年,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邀请作建筑系客座教授。1961年他创建了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1964年设计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1987年他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2005年3月22日,第9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亚洲第一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当日丹下健三因心脏衰竭在东京的家中离世,终年91岁。丹下的建筑创作生涯长达60余载,不仅作品颇丰,在建筑教育方面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他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客座教授,还在哈佛、耶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的建筑系执教。而日本的第二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桢文彦(Fumihiko Maki,1993年得主),以及在日本建筑界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矶崎新(Arata Isozaki)、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等人都曾师从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