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蛇的特点
1、形态特征:海蛇的头小,颈又细又长,尾巴扁平(有时全身都是扁平)。鼻孔在鼻子尖上并且有瓣膜。海蛇不是在水中吸收氧气,而是把鼻子尖露出水面呼吸。当蛇潜入水中时,鼻孔里的瓣膜紧闭。如果蛇呆在水下不动,储备的空气够用6个小时。海蛇借助肺部和口中血管丰富的粘膜进行呼吸,海蛇经常用海水漱口,从中摄取氧气。
2、生活习性特征:海蛇喜欢在大陆架和海岛周围的浅水中栖息,在水深超过100米的开阔海域中很少见。它们有的喜欢呆在沙底或泥底的混水中,有些却喜欢在珊瑚礁周围的清水里活动。海蛇潜水的深度不等,有的深些,有的浅些。
3、捕食特点:海蛇对食物是有选择的,很多海蛇的摄食习性与它们的体型有关。有的海蛇身体又粗又大,脖子却又细又长,头也小得出奇,这样的海蛇几乎全是以掘穴鳗鲡为食。它们小小的头和细长的脖子很容易伸入鳗鲡的洞中,笨重的身体则有利于保持稳定,口中长有小毒牙,能注入使鳗鲡麻痹的毒液,然后从容地将失去知觉的鳗鲡从洞中拖出来吞入腹中。
海蛇的生活习性
海蛇喜欢在大陆架和海岛周围的浅水中栖息,在水深超过100米的开阔海域中很少见。它们有的喜欢呆在沙底或泥底的混水中,有些却喜欢在珊瑚礁周围的清水里活动。海蛇潜水的深度不等,有的深些,有的浅些。曾有人在四五十米水深处见到过海蛇。浅水海蛇的潜水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在水面上停留的时间也很短,每次只是露出头来,很快吸上一口气就又潜入水中了。深水海蛇在水面逗留的时间较长,特别是在傍晚和夜间更是不舍得离开水面了。它们潜水的时间可长达2~3个小时。海蛇具有集群性,常常成千条在一起顺水漂游,便于捕捞,还具有趋光性,晚上用灯光诱捕收获更多。海蛇具有趋走和集群的习性,常常成千上万条集聚在一起顺流漂游。所以海蛇的生育交配是极为壮观的,每当繁殖季节来临,常有成群的雌、雄海蛇聚集在一起,有时数量可以多到数百万条,相互追逐,随波逐浪不断前进,其队伍有时可以绵延数公里之长。当它们聚集在港口处,甚至连船舶也难以正常航行。据报道,在马六甲海峡,曾经出现过一次海蛇汇集在一起,排成了一米宽60海里长的“一”字形长蛇阵,井井有条,浩浩荡荡,其场面甚为壮观。 海蛇对食物是有选择的,很多海蛇的摄食习性与它们的体型有关。有的海蛇身体又粗又大,脖子却又细又长,头也小得出奇,这样的海蛇几乎全是以掘穴鳗额为食。有的海蛇以鱼卵为食,这类海蛇的牙齿又小又少,毒牙和毒腺也不大。还有些海蛇很喜欢捕食身上长有毒刺的鱼,在菲律宾的北萨扬海就有一种专以鳗尾鲶为食的海蛇。鳗尾鲶身上的毒刺刺人非常痛,甚至能将人刺成重伤,可是海蛇却不在乎这个。除了鱼类以外,海蛇也常袭击较大的生物。 海蛇的毒液属于最强的动物毒。钩嘴海蛇毒液相当于眼镜蛇毒液毒性的两倍,是氰化钠毒性的80倍。海蛇毒液的成分是类似眼镜蛇毒的神经毒,然而奇怪的是,它的毒液对人体损害的部位主要是随意肌,而不是神经系统。海蛇咬人无疼痛感,其毒性发作又有一段潜伏期,被海蛇咬伤后30分钟甚至3小时内都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然而这很危险,容易使人麻痹大意。实际上海蛇毒被人体吸收非常快,中毒后最先感到的是肌肉无力、酸痛,眼睑下垂,颌部强直,有点像破伤风的症状,同时心脏和肾脏也会受到严重损伤。被咬伤的人,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多数海蛇是在受到骚扰时才伤人。世界上最毒的动物是“毒蛇之王”——细鳞太攀蛇,海蛇的毒性和它差不多,并列为世上最毒的毒蛇。细鳞太攀蛇,它的毒液是眼睛蛇王的20倍,其一次排出的毒液能在24小时内毒死25万只小白鼠。其中,据记载,生活在澳洲的艾基特林海蛇列为世界10种毒性最烈的动物之一。还有生活在亚洲帝汶岛的贝氏海蛇也是世界上最毒的动物。海蛇咬人可在数十分钟内使人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