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二)
经典的三段式分析方法是:“Why? What? How?”。借用这个方法来谈一下What和How的问题。 马丁·克里纳认为运营商可能有几个转型的方向: 运营商聚焦在B2B提供网络连接的批发,其客户可能是其它运营商。十年前这个“哑管道”提出对运营商是一种嘲笑和警示,但是时隔多年后,再看“哑管道”对于运营商而言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向。国内的铁塔集团成立也算是这个方向的一个尝试吧。 维持现状,保留通信基础设施继续为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的通信服务业务。这种状态对运营而言可能不是一个稳定状态,或许最后会像是“温水煮青蛙”一样的结果。 在“传统玩家”基础上,还能提供充足的投资来建设开放的API平台,愿意与广泛的“OTT玩家”合作,共同将新型数字化服务带入市场。马丁认为对于运营商而言,这是“最佳场景”。 在现有基础上,成为OTT类似的厂商。但是马丁认为现有运营商只有很少部分能做到这一点,运营商的内部能力,财务框架和监管限制都会阻碍运营商成为IDSP。 不再拥有网络基础设施,而是存粹专注于服务的开发和提供,类似与现有的虚拟运营商(VNO,Virtual Network Operator)。马丁认为这种模式不应该被视为运营商转型的终极状态。一个运营商最初可能分为两种实体,“哑管道”和“服务使能者”,而在摆脱网络连接的束缚后,运营商可以与“OTT”玩家在平等环境中进行竞争。 另外马丁提出了运营商四方面十大旅程的观点: 旅程1:从离散的网元向自治管理和虚拟化的通信及云基础架构转型。 旅程2:从被动的、某个特定产品的安全策略向主动的统一编排的安全策略转型。 旅程3:从有限的数据使用向以统一编排的数据为中心的企业转型。 旅程4:从封闭的管理系统向Open API平台架构转型。 旅程5:从有限的传统产品服务组合向多元的数字化服务组合转型。 旅程6:从有限的供应商向活跃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转型。 旅程7:从有限的商业模式向运用多种商业模式转型。 旅程8:从传统电信运营商的组织和文化向数字化的组织和文化转型。 旅程9:从关注传统渠道向多市场渠道转型。 旅程10:从单维度客户关系管理向360°全渠道客户体验管理转型。 另外看到一篇国内文章整理了一个转型模型,感觉也比较清晰,也列出来做一个参考。 方法论抽象看其实差不多,很多一般性的管理原则都可以用上,举两个例子: 数字化转型战略主要包括: 数字化转型需要强有力的 组织 来支撑,需要明确转型的责任主体,制定合理的组织业务目标,配套考核和激励机制,优化组织间协作流程。在适合的条件下,还应成立专门的数字化转型组织,协调业务和技术部门,建立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间的协同运作机制,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地。 企业文化 是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要不断培养转型文化理念,激发个体活力,为员工营造好的转型环境,形成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 原则一,战略与执行统筹。 原则二,业务与技术双轮驱动。 原则三,自主与合作并重。 一、顶层设计 二、平台赋能 三 、生态落地 四、 持续迭代
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应用的大规模发展,通信行业也在内部通过市场化改革,培育互联网基因,不断适应企业的发展。通信行业致力于提高“两个升级”目标的感知和效率,全面推进互联网运营。在产品方面,利用互联网思维创造了产品系统,加快了产品互联网,促进了网络智能升级。在系统上,以“生态、大数据、集成、高体验”为特色的新型线上线下集成零销售系统,以客户为基础,以服务为基础,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圈。通信行业在构建良好互联网生态圈(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1、面对用户投诉无法全线定位问题由于缺失对全业务链应用性能数据的收集,客户投诉网速慢时,通信行业现有的支撑手段难以定位问题根源,及时解决问题。2、通信行业自建网络性能无法评估随着用户视频流量的增加,运营商新建IDC节点,并逐渐构建多级CDN。然而新建节点的可用性、性能及覆盖效果无法准确的评估。3、网厅平台建设缺失行业数据在互联网思维下,通信行业于网厅、掌厅建设投入巨大精力,尤其是话费充值系统。各通信企业的话费充值系统用户体验各有差异,无法掌握竞品的状况,也就难以了解自身在行业所处地位,为运营商带来较大困扰。4、各地通信企业上报数据系统性能收集各地级运营商向省级运营商上报数据,而性能数据收集缺失,难以定位问题。方案优势1、端到端性能质量可视传统的性能质量监测只能对用户展现或网络质量、或服务端性能单独监控,在问题排除时只能局部排查。博睿的APM解决方案通过主动式和被动式相结合,从用户访问系统及应用的客户端访问性能、系统网络性能、第三方服务性能、自身应用性能、应用承载的WebLogic、Tuxedo和Oracle数据库的性能的监控,实现了端到端的访问性能的质量可视,更快速地帮助技术人员发现、定位及优化应用性能问题。2、通信行业自建网络性能评估博睿数据在全球拥有丰富的LM及IDC监测网络资源,对通信行业新建机房网络及服务的应用提供主动式常态化应用性能监测服务,可直观的评估新建机房的性能及可用性。在第三方资源采购时输出客观的评估报告。3、竞品分析通信行业竞争激烈,了解行业数据及自身业务在行业的排名尤为重要,所谓“知彼知己,百战百胜”,通过博睿数据主动式监测产品可以了解竞品业务性能及与之的差距。定期的行业排名有助于不断改善网站性能,提升用户体验。4、建立私有监测网络各地级市定时向省级上报数据,各营业厅也需定时上报数据或者查询集团系统的数据。博睿数据提供PC和WAP私有客户端部署在各低级市及各营业厅搭建私有监测网络,通过博睿数据平台可以快速锁定具体网络受损环节及具体网点,及时处理问题,改善各网点的网络性能,提升服务效率。
中国电信通信业未来10年将会有什么变化?
从去年开始,“转型”的声音响彻中国电信业界,而这个声音,首先就是由中国电信发出的。当传统电信运营商走到十字路口,中国电信作出了这样的抉择——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以此应对电信市场全新机遇与挑战,更为有力承担起建设和谐信息社会重任。这个让业内强烈与之共鸣的战略举措随即掀起了中国通信业探讨转型、实践转型的热潮,而作为行业转型的引领者,中国电信更是在拓展信息化领域中迈出了自己坚实的脚步。转型,力争突破。经历百年历史,中国电信这个国内最大的基础网络运营商见证了中国通信业的成长,也铸就了自身的坚实基业。从提供窄带话音业务到全面提供语音、数据及宽带多媒体通信,中国电信取得跨越式发展。以高效率、高安全度、高可靠性的服务,从金融业到政府部门再到企业,中国电信与各个行业共同进步,为国民经济的快速腾飞、推进和带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今,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推进,产业升级、行业融合、技术进步让电信企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电信意识到,当前面向信息化转型,寻求新的增长点,保持企业持续发展,将是中国电信的必然选择。在临近2005年元旦的中国电信工作会议上,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晓初提出,中国电信将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转型,观念先行。转型是抉择,更是挑战,在日益紧迫的发展困境面前,转型方向何在?怎样调动广大企业员工实践转型、主动创新的积极性?王晓初在企业各类会议中反复强调:不转型,就没有出路。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转型成为上至中国电信集团,下到各省级、基层地市公司潜心思考和实践的发展主题。省区市电信公司陆续组建了推进转型的专门机构——转型办公室,在业务、技术、服务、管理等层面开始了大胆而有效的探索。面对异常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和日益严重的技术业务替代形势,中国电信各级员工积极转变经营理念,鼓足干劲,全力以赴投身转型实践。转型,开放共赢。近两年来,中国电信树立共赢共享的理念,优化价值创造的方式方法,不断延伸产业价值链,打造上下游共同发展繁荣、合作共赢的良性生态链条。2005年3月,中国电信与凤凰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向用户提供优质的电信增值服务;8月,与业界顶尖合作伙伴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11月,与四川长虹启动“千店营销”,开展电视上网业务合作;今年4月,与中国银联签署协议共推固话支付业务;9月,与微软携手进军中国搜索市场。通过积极开放的合作,中国电信正引领信息服务价值链的良性发展。转型,恪守稳健。在奔赴各基层企业调研过程中,王晓初提出转型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转型异常紧迫,但又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计划、分步骤,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在转型过程中,中国电信既着眼长远,积极探索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和商业模式,又立足当前,继续巩固和做好现有业务。为让转型稳步推进,中国电信制定了转型的方向、目标、任务及时间表,建立了有效防范和化解转型风险的机制。同时明确,转型的基本原则是要在确保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在提升客户价值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保证两大价值的同步增长。转型,强化执行。两大市场,三大业务——通过两年稳健探索与实践,中国电信找到了转型的切入点,并以强有力执行推动转型业务的落地。在农村市场上,公司不断丰富信息服务内容,为广大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在海外市场上,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商人提供综合信息服务解决方案,并积极探索企业自身的“走出去”策略。从客户感知入手,中国电信细分宽带市场,优化宽带网络,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推进终端的多元化、简单化和应用内容的丰富化、个性化。“号码百事通”把114从简单的号码查询,全面升级为提供机票、搬迁、货运、餐饮、购物、娱乐、快递、汽车救援、中介、礼仪、律师事务所等信息服务的综合平台,将“信息搜索引擎”的概念融入到了最广大的中国百姓的生活之中。中国电信“商务领航”致力于打造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多种服务模块,提升企业客户信息化水平。这种服务模式已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认可,成为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不懈而富有实效的转型举措让中国电信焕发崭新活力。在为用户提供便捷、丰富、个性化、高性能价格比的综合信息服务的同时,公司转型成效凸现。2005年,中国电信增值业务实现历史性突破,拉动经营收入增长2.5个百分点;2006年上半年,公司非语音业务收入达232.44亿元,占经营收入的比例达到27.5%。公司良好的经营业绩和转型成果得到了投资者与资本市场的一致肯定,也足以让通信业为之振奋。中国电信,正以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全新形象,不断创新、进取,引领中国通信业转型,开拓信息服务新征程。
请问电信未来十年是什么样的?规划是什么
改变在未来十年在面向下一代的NGN这张几乎无所不包的大网里,你无需再去记忆多个号码,一个网络内的一个号码就能够满足所有需求,对目前争议颇多的“统一号码”(携号转网),NGN将是最彻底的解决之道;而业务融合将使用户面对统一的界面,无论你是在路上、在家里、还是在公司,你的各种终端例如手机、PC、PDA甚至TV,所有这些都会连接到同一个简单的界面;而有了IPv6,要不了几年,你家里的冰箱、洗衣机、电视机这些家电都会联入互联网。一张网打开数据业务除了统一的界面和号码,NGN带给用户最大的感受将是数据业务的极大发达。据中国电信集团总工程师韦乐平透露,2003年中国电信集团省级干线数据带宽已经是话音的4.3倍。过去三年来的数据业务增长达到了260%,是北美市场的3倍。“未来中国电信五年骨干带宽需求增长大概接近100%,少数城域网的数据流量甚至已经高于话音。”用户对数据业务的需求的确存在,无论是商务和个人用户都不再仅仅满足于语音业务。专家们预计,下一代网络在中国的业务切入点将首先发生在个人信息通信与多媒体娱乐中,而这种观点也得到了运营商的认可。“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市场用户对短消息服务的高度热情,随后引发的就是各种增值业务的迅速推出,其中最成功的代表是彩信,未来可视电话和视频点播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先导服务。”信产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雷震洲认为,另一个业务方向来源于中国巨大的娱乐市场。有报道称中国游戏玩家的数量已经超过1亿,并且还在以每月30万户的速度扩张,产业规模以年均115%的速度增长,今年可望达到10亿元人民币。由此看来,互动式的网上游戏完全可能成为一个能盈利的切入点。也许有人会担心种类繁多的数据业务会把消费者弄昏了头,可实际上这正是NGN力图避免的。由于NGN本质上是采用统一IP协议的多业务网络,这就意味着它将移动和固定两大网络完全融合,通过共同的服务器、业务环境、解决方案、互联功能和在线功能让用户感到始终面对的是同一个网络。另一方面,统一网络对于运营商来说同样减轻了成本负担。以中国电信为例,“原来我们有17个网,现在肯定不止,不论业务好坏每个网都得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维护。如果能统一到一个网,首先将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并减少大量交换机中继互联的复杂性和业务网的承载成本。”韦乐平说。改变从现在开始爱立信企业系统(中国)刚刚签了一个200万元的大单。这笔数目并不大的单子在语音服务领域却带来一个不小的震动。在接连两年的亏损后,爱立信企业系统部终于在今年舒了一口气。“也许是我们的机会好,现在企业语音通信市场已经起来了,爱立信赶上而且抓住了这个机会。”企业系统(中国)市场运营和业务发展部总监程刚一脸的喜气。这项通过融合爱立信移动分机(ME)、VoIP组网等应用系统,构建企业通信专网及移动分机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也正是面向下一代多业务网络的一项重要应用。进入2004年,VoIP这个词语几乎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的心头之痛,这种可以将声音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转换成为数据包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发送,最后再以模拟声音信号表现出来的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电信的“通话观念”,它使得互联网企业完全有能力进入电信运营领域,特别是在长途电话业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