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txt或者pdf版本谁有,发我下
已发。。。 “一本能改变你命运的奇书!”(汤姆·彼得斯语)企业领导人都知道:只有每一位员工都成为高效能人士,企业才会真正成为高效能企业。这也同样适用于个人生活领域。最新版本维持“七个习惯”主题框架不变,每一个章节增加了更丰富的内容含量,汇集了柯维博士10多年来对世界变化的新思考,与旧版简洁的翻译风格相比,新版事例和分析语言更详尽、更直接、更透彻、更流畅。
求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txt完整版
你是否被复杂的平面几何、ABCD折磨得晕头转向,感觉跨不过高考的独木桥?
l 你是否被困在繁重的工作,微妙的办公室人际关系中,感觉晋升遥遥无期?
l 你是否因为TA的若即若离,反复无常而头疼欲裂,感觉亲密关系举步维艰?
生活中有太多的时刻,我们会陷入自己假想的梦魇里:“如果这次考试考砸了怎么办?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会失望透顶,我该怎么面对他们?”“同事一个个都看不起我,抱成团排挤我,我以后怎么在职场上混啊?难道一辈子就这样没有发展吗?”“TA总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短信,接电话,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我就那么让人讨厌吗?”在这些情境里,我们是非常渺小、卑微的存在,没有能力处理令我们害怕的局面,被焦虑和恐惧牢牢锁住,不得动弹。
但在同样巨大的压力面前,有些人却显得游刃有余,能利用巨大的压力突破自己,更上层楼。“这次考得不大好?那是考的知识点没复习到,补上就可以了”,于是整理错题,更加认真地查缺补漏。“被同事孤立?那是老油条们在给我下马威,对他们态度好些就成”,于是平常对办公室“老人们”客客气气,主动端茶倒水买零食,很快打成一片。“TA不够热情?那我就发掘共同兴趣点,主动出击”,于是多花心思研究游戏、摄影,迅速拿下理工男。
在你对这样“开了挂”的人充满羡慕时,或许没有想到,你和他之间或许只差了一个特质——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与我们在特定情况中的目标完成能力有关。班杜拉(Bandura, 1977, 1997)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我们对于制定计划,完成任务,达到特定目标的能力的判断,涉及到对自己在不同方面能力的认识,以及动机、认知资源的调动。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有三个方面:程度、普遍性和强度。
l 自我效能感的程度取决于任务难度。对于小学加减乘除的运算,我们都有很强的自我效能感。但面对微积分的应用时,我们很可能头皮发麻,压力山大。
l 自我效能感的普遍性与可迁移性有关。一个对口头表达能力有很强自我效能感的人,或许会把这份信心迁移到演讲能力上。
l 自我效能感的强度由个体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决定。如果我们对自己完成某个任务的能力非常确定,在这个领域的自我效能感也会水涨船高。
自我效能感在四个方面影响我们的生活。
(1) 认知过程。个体目标的设置受自我评估的能力所影响。自我效能感越高,我们设置的目标越高,完成目标的决心越坚定。同时,自我效能感影响我们对未来的预期。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会预想到充满支持和帮助的积极场景。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会预想到充满挫败的未来,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当我们暴露在巨大的压力和别人的目光下时,保持坚定的信心也需要很强的自我效能感。
念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同学:他们脑子不笨,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但是缺乏一点拼搏的劲儿。讨论志愿的时候,他们说:“就我这样的水平,在区内随便上个学校就不错了。”他们自己消化负面情绪,很少和周围人沟通:“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啊,找老师、其他人交流也没什么用。”被一波又一波的考试打击得体无完肤,他们逐渐忘记了最初的抱负:“题目那么难,我怎么吃得透呢,还是算了吧。”对能力较低的预期,不仅限制了我们的可能性,还让我们把未来看得很消极,没有勇气和别人接触,逐渐消磨掉从前意气风发的状态。
(2) 动机过程。自我效能感在动机的自我调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形成对自身能力的信念,预期努力会带来的结果,设置目标,完成计划,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自我调节的机制,预期被转化为动机,指导努力的方向,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小美是人力资源部门的新人。虽然刚进公司没多久,但她知道自己很适合这份工作,天生是吃人事这碗饭的。她很有亲和力,喜欢和同事、领导打交道。做事情也细心负责,和她对接工作的同事感觉很省心。信心满满的小美每天都干劲十足,她跟着师傅不断接触人力资源六大模块,深入学习自己最喜欢的绩效管理部分;熟悉公司的业务内容,对IT行业的人力状况有更多了解;下班时间不断充电,准备更高级别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没过多久,这个上进认真的姑娘就得到了同事和上司的认可。试想一下,如果小美非常内向,认为自己不适合人事的工作,或许她就走上了“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混日子的道路,不会有钻研工作的动力。
(3) 情绪过程。我们对自身能力的评估,会影响到自己在压力性情境下的情绪。应对压力的自我效能感在焦虑唤醒中发挥重要作用。相信自己能够应对风险的个体,较少受消极情绪的干扰。感觉自己无法控制风险的个体,容易被潜在的威胁击垮,经历高强度的焦虑,放大消极情绪对自身的影响。这样的消极思维会影响我们能力的发挥。
当接到一个需要短时间内完成的项目时,我们会有很多忧虑:“时间那么紧,我到底能不能做好呢?”“汇报进度的时候被大BOSS狠狠批一顿怎么办?”“如果我搞砸了,下属还会服我吗?队伍带不下去了怎么办?”应对压力的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很少受这种不良思维模式的困扰。如果对自己问题解决能力的信心不足,我们可能会把很多事情想得糟糕透顶,一边工作,一边与焦虑做斗争,十分消耗精力。
(4) 选择过程。很大程度上,环境决定人的发展。通过影响对于环境的选择和决策,自我效能感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自我效能感与环境选择密切相关。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乐于挑战略高于自己能力的活动,在压力性情境中不断提升自己。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固守在自己的“安全区”中,逃避去面对超过自己应对能力的情境。自我效能感越高,我们对职业的适应能力越强,能够胜任不同的岗位。反之,我们会打“安全牌”,较少尝试其他岗位。
面临毕业,所有学生都要面临一个选择:升学还是工作?有些人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平时在学术研究之余,也经常趁着暑假到公司实习,增加工作经历,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之后即便考研失利,他们也能很快调整心态进入职场。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不相信自己同样能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只将目标放在自己熟悉的学术领域,害怕离开象牙塔。如果没能成功考上研究生,他们在人才市场上也因为履历问题缺乏竞争力,只能一条路走到底,继续考试。自我效能感影响着我们的开放性。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敢面对自己不熟悉的情境,尝试新事物。
提升自我效能感,我们可以尝试
(1) 改变归因的方式,尝试将问题归结到内部的,比较容易改变的因素上。工作没做好,被老板狠批一顿时,如果我们把问题归因于内部的,难以改变的因素,比如智力,那我们很容易变得消极,自怨自艾“都是我太笨了,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这种内部,稳定的归因,往往会让我们感觉无能为力,强化无助感。消极的预期,也会降低我们对于自身能力的评价,影响自我效能感。如果我们把问题归因于内部的,可改变的因素,比如自身的努力“我花费的精力相对较少,办砸了很正常,下次多钻研钻研就可以了”,那我们就会不断改进不足,而不是质疑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
(2) 列举闪光点,肯定自己的突破和进步。很多人问题解决的自我效能感比较低,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而是并不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他们把目光集中在自己缺失的部分,因为自己的不足而消极地评估自己的能力,选择性地忽略了值得肯定的地方。要调整这个倾向,我们可以在自己缺乏自我效能感的领域,列出自己的十个闪光点;每天晚上睡觉前,列举一个在弱项上的突破;在感觉没有能力完成某个事情的时,回想一些“例外”——自己在相似挑战中获得成功的例子,从而把在类似项目上的自我效能感迁移到需要突破的领域,增强自己完成任务的信心。
(3) 使用行为塑造的方法,逐步接近自己的目标,增加成功的体验。班杜拉(Bandura, 1977, 1982)认为,成功经历能够提升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来源。如果我们对达成某个目标实在缺乏信心,不如把总目标分解为可以达成的子目标,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逐步积累自我效能感。对于内向的销售人员来说,要克服羞怯,向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可以先在无人的情境下,模拟演练如何介绍产品。等到对产品的特性烂熟于心时,我们可以尝试与家人、朋友进行练习,听听他们的建议。在一次次的演练中,我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成功体验,最终不再怀疑自己完成目标的能力。
提升了自我效能感后,从前想要逃避的挑战,或许会转变成你渴望的机遇。通往成功的路,也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