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9G主战坦克和印度T90S性能怎么样?
中国99G坦克性能优于T90S。中国99式坦克在设计上绝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坦克在设计上底盘参考了俄罗斯T72,炮塔参考了德国豹2A6,综合性能已经接近美国M1和德国豹2A6型。中国99式坦克的动力系统采用WR703/150HB系列柴油机,这种发动机借鉴了德国MTU公司MB870系列V型液冷柴油发动机,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200马力,最大公路时速可以达到65-70千米/小时,最大越野时速为46千米/小时,0-32公里加速时间仅为6秒,最大行程可达450公里。印度买俄罗斯坦克是很悲哀的事。主战坦克判断其是否有设计缺陷,需要经过严酷的地域测试。俄罗斯的主战坦克测试环境是北寒带、亚寒带。中国的测试环境是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印度的测试环节显然很糟糕。印度陆军对阿琼坦克的评价不高,在样车鉴定报告中指出:“试验结果表明,阿琼坦克在设计和性能方面不满足用户的验收条件”,“最糟糕的是发现设计阿琼坦克时未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易保养性”。报告中提出的主要具体问题是:(1)炮塔和车体设计不适于顺利、安全地操作,例如驾驶员开窗驾驶时,炮塔转动会碰到头部;火炮处于正前方向时,驾驶员无法出入驾驶舱。(2)高射机枪由装填手在车外操作,操作高射机枪与装炮弹不能同时进行。(3)炮弹装填速度慢得无法接受,例如装待发射弹一发需15s,装非待发射弹的时间更长。(4)装填炮弹时火炮必须调到一定仰角,否则无法装弹。(5)火控系统的部件既未做到一体化,又缺乏相互配合。(6)炮塔中只有3发待发射弹,陆军要求至少有12发待发射弹。(7)样车重达52~60t,比原计划的45t增加太大,严重影响坦克的机动性并造成铁路运输困难和超过桥梁安全通过标准。
中国99式坦克和印度T-90坦克比较数据?
中国ZTZ-99式主战坦克是我国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也是目前我军装备的最新型主战坦克,其总体性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具体说来,火力性能(威力和精度)和防护性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机动性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信息化能力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参见刘青山,杨宇《铁马冰河入梦来――专访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所长毛明博士》,载《坦克装甲车辆》2004年第5期
99式主战坦克上装备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125毫米滑膛炮。单从口径上看,便会使人联想到俄罗斯的2A46型125毫米滑膛炮,因此,大多数国外评论家便认为中国125毫米坦克炮的身上肯定存在俄罗斯血统。
2A46型坦克炮出现于70年代初期,装备于T-64、T-72、T-80及其改进型坦克。在德国120毫米滑膛炮问世之前,2A46一直是世界头号大威力坦克炮。国产125滑膛炮最早装备于国产8511M主战坦克,并在此后装备了88C、90式、96式以及巴基斯坦的“哈立德”主战坦克,巴基斯坦改自59型坦克的“阿尔扎拉里”也选用了该型火炮。98式坦克配用的125毫米炮有自动装弹机,射速和日本90式持平。
在比较120毫米滑膛炮和国产125滑膛炮之前,首先需要搞清它们配用的弹药,因为再好的火炮也需要优秀弹种的支持。海湾战争中T-72吃亏就吃亏在倒霉的D-81穿甲弹上。该弹弹芯是钢制的,2000米距离上连400毫米的装甲都打不透,造成了125毫米炮打不过120毫米炮的怪现象。从目前公开的资料看,国产125炮的弹药包括半可燃药筒的钨合金翼稳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而120炮的弹药则有美式和德式两个系列,弹种只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破甲弹两种。德式弹药包括DMl3、DM23、DM33、DM43穿甲弹和DMl2破甲弹,其中前两种穿甲弹是现役型号,后两种属于在研型号。美式弹药包括M827、M829穿甲弹和M830破甲弹,两种穿甲弹分别是在DMl3和DM23的基础上改用贫铀合金弹芯而成。M829有A1、A2、A3三种改进型号,美军现役最先进的型号为M829A2。从现有资料分析,日韩两国120炮的弹药大体相当于德国的DM23。此外,美国有出口型M829A2,两国也可以轻易获得。
从外观和结构上看,120炮和125炮都装有热护套、抽气装置、炮口校正装置和反后坐装置;制造工艺上也都采用了电渣重熔、身管自紧、内膛镀铬等先进技术。不同的是,120炮的身管长为44倍口径,125炮为50倍口径,125炮的身管长了1米多。一般来说,身管长度越大,对提高炮弹的初速越有利;同时,火炮口径越大,威力也越大,否则各国争相研制140毫米炮干吗?
要想在小口径、短身管的条件下获得足够的威力,就必须增大火炮药室,通过增加发射药的装药量提高火炮膛压,从而达到增大威力的目的。从这一点说,德国火炮的工艺技术的确十分先进,因为增大膛压势必会对身管强度和内壁抗烧蚀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德国120炮采用短身管设计的好处有两点,一是短身管火炮的初挠度小,有利于提高火炮精度,RH?120炮比法国52倍身管的120滑膛炮射击精度高了足是5倍便可以证明这一点,不过,在达到实用要求的情况下过分强调精度,似乎也有点太过理想主义,德国人常常就是这样;二是短身管设计具备较大的升级潜力,德国最新的“豹”IIA6采用55倍口径的改进型120滑膛炮便是明证。从另一个角度说,125炮在工艺水平落后的情况下,采用长身管设计,使火炮达到了理想的威力,不能不说是设计师的高明之处。
让我们看一看两种火炮的几个具体性能指标:RH?120炮发射DM23穿甲弹时,火炮膛压510兆帕,炮口动能接近10兆焦,这一能量的作用程度就像一个巨人轻易地可以将50吨的钢铁举高到20米,炮弹初速1650米/秒,直射距离2000米,在2000米距离上可以穿透450毫米匀质钢装甲。
根据北方工业公司10年前在防务展览上散发的资料表明,当时装备国产90式坦克的125毫米火炮使用国产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火炮瞠压470兆帕,炮口动能超过11兆焦,炮弹初速1730米/秒,直射距离大于2100米,在2000米距离上可以穿透500毫米匀质装甲。可见,在10年前,我国的125毫米炮威力已经超过了配用DM23穿甲弹的120毫米炮。同一资料中还显示,我国自行研制的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配用国产120毫米穿甲弹时,火炮膛压550兆帕,2000米穿甲厚度550毫米,最大射弹散布为0.28X0.28米,超过德制120毫米炮。上述指标表明,当时的国产120毫米炮威力超过了125毫米炮。
作为国产最新型坦克,99式没有选用120毫米炮,说明125毫米炮在后续改进中性能又有大幅提升。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巴基斯坦的125毫米炮加以佐证。巴基斯坦军方公布的数据表明,配备“阿尔扎拉里”坦克的125炮在2000距离上穿甲厚度为550毫米,“哈立德”坦克的125炮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更高达600毫米。后者的威力与美国最新出口埃及的M829A2穿甲弹完全相当。可以肯定地说,配备国产弹药的125毫米坦克炮在穿甲威力上至少不会低于使用最新出口型美制炮弹的120毫米炮。
从国外坦克炮目前最新发展水平看,法国52倍身管的CN-120型120毫米滑膛炮配用新型穿甲弹,2000米距离上穿甲厚度为640-700毫米,而德国最新的55倍身管120毫米炮的炮口动能已经达到13兆焦,2000米距离穿甲能力超过800毫米。根据我国坦克火炮和弹药的发展水平,国产新型125毫米炮的穿甲能力,与同际先进水平不会有太大差距,因此,99式坦克的火力大幅超过日本90式和韩国K1A1式坦克应该是一个比较可信的结论T-90主战坦克 T-90坦克 冷战时期,前苏联陆军曾有主战坦克5万辆之多,其中T-90是在役的最新型主战坦克。在它之前,前苏联还有几种主战坦克也相当出名,而且它们之间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血缘关系,外形也基本差不多。
前苏联的第一种第三代主战坦克是T-64。这是一种先进的高级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装备自动装弹机的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仅需3人操作的主战坦克。最明显的标志是右侧硕大的红外探照灯,之后 的所有俄式坦克全部继承了这一结构。它主要为对付当时北约的威胁而研制,几乎全部都部署在与北约靠近的战区,一直作为苏联本土的防御性武器使用,近几年才出口到印度。由于T-64的价格昂贵、结构复杂、保密程度又高,不可能大量生产装备,也不能提供给盟国,所以70年代初,前苏联在它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比较简单廉价的主战坦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T-72。因此也可以说T-72就是T-64的简化版本。T-72主要部署在远东地区,不但大量出口,而且还有许多国家进行了仿制,其产量相当大,改进型号也非常多。直到现在,俄罗斯和不少国家还在不断推出新改进的T-72主战坦克,当然,其性能与早期的型号已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在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T-72的几种出口型号表现不佳,败在了以色列的“梅卡瓦”和美国的M1A1手下。所以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前苏联为对付西方新型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威胁,以T-64以基础,研制出了一种比较先进的T-80主战坦克。T-80是前苏联第一种,也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坦克,目前世界上除它之外只有M1系列使用同类发动机。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又以T-80和T-72为基础,发展出了T-90主战坦克。
事实上,T-90主战坦克在研制初期也是T-72的一种改进型,但由于使用了T-80的先进技术,并且性能提高相当大,因而重新命名为T-90。它主要采用了T-72BM坦克的装甲防护系统和T-80坦克先进的火控系统,战斗全重50吨,乘员3人,发动机功率840千瓦,最大公路行驶速度6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50千米。
与T-72和T-80相比,T-90的火力和防护系统都有不少改进。火力系统的改进表现在火控系统上。T-90的火控系统为1A45T型,是T-80y坦克上的1A45型的改进型,改进项目包括:弹道计算机、炮长测距/瞄准镜、火炮稳定器等。T-90坦克的火炮和T-80y、T-72的型号相同,均为1门125毫米滑膛炮,但弹药做了改进,采用新型破甲弹和杀伤爆破弹,提高了对付反应装甲的破甲能力。另外,T-90配有4枚9M119型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由125毫米滑膛炮发射,可用车内的自动装填机装填,最大有效射程5000米,最大穿甲厚度约750毫米,可使该坦克在敌坦克、车载反坦克制导武器和攻击直升机攻击T-90之前将其消灭。
防护系统的改进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炮塔的改进,二是加装了“施托拉”-1型光电干扰系统。T-90坦克的炮塔是T-72BM坦克炮塔的改进型,是俄罗斯坦克炮塔中防护性能最好的一种,其基体是类似于英国“乔巴姆”装甲的复合装甲,加上附加装甲而成。它的装甲由一个交替地镶有多层铝板和塑料板的主装甲壳体和一个可控制变形的部分组成。在主装甲外面,还加装了“接触”-5爆炸反应装甲。“施托拉”-1型光电干扰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光电致盲器、激光报警探测器、抗激光烟幕弹发射器和系统控制装置。在炮管的两侧装有2个光电干扰发射器。该光电干扰系统通过产生一对酷似导弹后部的跟踪应答信标的两个假图像,使制式有线制导的反坦克导弹的跟踪器“受骗上当”。激光报警探测器受到激光的照射时能向乘员发出报警,该光电干扰系统可以自动方式工作,发射烟幕弹,使激光测距仪或激光指示器失效;也可以半自动方式工作,由车长决定是否发射烟幕弹。T-90坦克上采用的是3D17型烟幕弹,该弹形成烟幕的时间约3秒,烟幕持续时间为20秒。这套光电干扰系统能连续工作6小时,能有效地对付诸如美国“陶”式、“龙”式、“海尔法”、“小牛”等导弹和激光制导炮弹,使西方国家大多数反坦克导弹的命中概率降低75%~80%。
T-90坦克从1994年开始小批量生产装备俄陆军起,即在不断改进和提高。目前,它至少已有两种变型车,即T-90E和T-90C,估计未来几年还会有新的改进型出现。T-90及其改进型坦克很可能成为俄陆军2000--2020年间的主要作战装备。这期间,俄陆军将是T-64、T-72、T-80和T-90坦克并存的时代,但为简化后勤保障,T-90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性能数据:
乘员:3人
武器配备:125mm火炮/导弹发射器×1门;7.62mm机枪(并列)×1挺;12.7mm机枪(高射)×1挺;烟幕弹发射器2×6具
弹药基数:125mm炮弹×43发;7.62mm机枪弹×2000发;12.7mm机枪弹×300发
车长(炮向前):9.53m
车体长:6.86m
车宽:3.78m
车高(至炮塔顶):2.226m
车底距地高:0.47m
战斗全重:46,500kg
净重:44,500kg
单位功率:0.91kg/cm2
发动机:V-84MS型12缸柴油机 840hp
公路最大速度:60km/h
公路最大行程:550km
燃料容量:1,200L
涉水深:1.2m
有准备涉水深:5m
攀垂直墙高:0.85m
越壕宽:2.8m
爬坡度:30%
侧倾坡度:40%
装甲厚度:保密
装甲类型:钢/复合/反应
三防系统:有
夜视装置:有(车长、炮长及驾驶员使用)
主要识别特征:
车体前上装甲倾斜明显,装有附加装甲。炮塔位于车体中部,动力舱后置。通常在车尾装有自救木和附加油箱。发动机排气口位于车体左侧最后一个负重轮上方。
球型炮塔,顶部右侧装有一挺12.7mm高射机枪。炮塔后部两侧安装有烟雾弹发射器。125mm火炮两侧各有一个shtora-1辅助防御系统的箱式传感器。
车体两侧各有六个负重轮,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前置。行动装置上部遮有侧裙板,裙板靠车前端部分装有附加的大块方型装甲板。
变型车种:
有供出口的T-90E/T-90S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