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然而,与人口老龄化相比,养老服务的供给仍然滞后,而且分布不均,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下面就是一些典型的问题:1.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和养老机构随着老年人的增加,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大多数地区,护理人员的数量却严重不足。同时,经过多年发展,养老机构整体数量较少,无法完全满足需求,并且机构间质量和服务存在较大差距。2.养老服务标准不统一由于目前养老机构的规模和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养老服务的标准也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在养老服务中,人们往往被强调机构的硬件设施而忽视了服务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导致养老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3.养老服务费用负担重随着养老机构的发展,服务费也逐步增加,对于退休人员来说,服务费的负担越来越重,而政府补贴力度不足,难以满足的需求。4.公共养老金缺乏我国采取的养老制度是企业和个人分别进行缴纳,并在退休时领取养老金。然而由于国内大量的小微企业,导致不少人没能及时领取到养老金,造成了养老金缺口。5.养老服务区域分布不均目前,在城市较集中的地区,养老机构数量相对较多,服务比较完善。但是在农村等偏远地区,养老机构数量较少,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6.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不够我们的生活节奏快,人们整体的生活压力较大,导致对于老年人的关注也越来越少。这使得老年人自己感到孤独和被遗弃,失去了和社会联系的可能。综上,我们需要改善和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依靠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优化,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养老服务。同时,我们也需要改变我们的观念,重视老年人,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目前养老服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目前养老服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 养老服务业整体发展缺乏长远规划。部分地区养老服务业起步晚,还处于摸索阶段,在整体发展上缺乏长远规划。
1.1. 养老服务业发展主体不清晰。传统上的养老服务业由政府主导,资金主要依靠各级财政补助,行政色彩浓厚。
1.2. 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机构设立带有盲目性,部分养老服务机构缺乏财政“断粮”后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存在项目搁置或人员解散的风险。
1.3. 居家养老方面,缺乏长期、稳定和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目前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较大,市场上尚没有具备成熟管理经验的居家养考服务企业,尚未形成功能定位明确、服务模式成熟、人员稳定、监管到位、行业标准化完备的运营模式,难以满足养老需求。
2. 政策缺乏灵活性,未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缺乏有效的政府投入资金的绩效考量机制。目前有关政策法规对于些具体事项的规定过于呆板,面对各地的复杂情况采取刀切的处理方式,不太符合地方实际,容易造成“有需求的无床位,有床位的无人源”的尴尬状况。另外,大量资金投入到养老服务业发展上,各种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也纷纷建立。但部分地区尚未形成有效的资金绩效考评机制,未充分评价项目发挥的社会效益,资金使用效益难以考量,“重投八、轻效益”的状况较为突出。
3. 养老机构比例不合理,城镇养老床位占比较少。总体来看,大部分床位面向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人员、农村老年人,面向城镇区域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占比较少。过去,我国大多以政府为主体,建设敬老院、养老院等福利性养老机构,面向的是经济困难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侧重于“福利性”;这种单纯性的福利性、救济性养者机构不能满足现在老年人对养者的要求,并影响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发展模式的接受程度。
4. 未有效实现市场化运作,养老机构产权不清晰,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缓慢。民办养老机构相对较少,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多为政府投资设立,产权不清晰,缺乏明确的权利义务主体。究其原因:一是养老服务业尚在起步阶段,未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市场不够活泛,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部分养老机构生存困难;二是养老服务业行业中,市场化运营需要的法规、行业标准不够完善,面临政策瓶颈,不利于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三是行业组织不够健全,不能做到行业自律。【摘要】
目前养老服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目前养老服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1) 养老服务业整体发展缺乏长远规划。部分地区养老服务业起步晚,还处于摸索阶段,在整体发展上缺乏长远规划。* 养老服务业发展主体不清晰。传统上的养老服务业由政府主导,资金主要依靠各级财政补助,行政色彩浓厚。* 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机构设立带有盲目性,部分养老服务机构缺乏财政“断粮”后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存在项目搁置或人员解散的风险。* 居家养老方面,缺乏长期、稳定和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目前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较大,市场上尚没有具备成熟管理经验的居家养考服务企业,尚未形成功能定位明确、服务模式成熟、人员稳定、监管到位、行业标准化完备的运营模式,难以满足养老需求。(2) 政策缺乏灵活性,未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缺乏有效的政府投入资金的绩效考量机制。* 目前有关政策法规对于些具体事项的规定过于呆板,面对各地的复杂情况采取刀切的处理方式,不太符合地方实际,容易造成“有需求的无床位,有床位的无人源”的尴尬状况。* 另外,大量资金投入到养老服务业发展上,各种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也纷纷建立。但部分地区尚未形成有效的资金绩效考评机制,未充分评价项目发挥的社会效益,资金使用效益难以考量,“重投八、轻效益”的状况较为突出。(3) 养老机构比例不合理,城镇养老床位占比较少。* 总体来看,大部分床位面向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人员、农村老年人,面向城镇区域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占比较少。* 过去,我国大多以政府为主体,建设敬老院、养老院等福利性养老机构,面向的是经济困难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侧重于“福利性”。这种单纯性的福利性、救济性养者机构不能满足现在老年人对养者的要求,并影响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发展模式的接受程度。(4) 未有效实现市场化运作,养老机构产权不清晰,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缓慢。* 民办养老机构相对较少,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多为政府投资设立,产权不清晰,缺乏明确的权利义务主体。* 究其原因:一是养老服务业尚在起步阶段,未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市场不够活泛,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部分养老机构生存困难。二是养老服务业行业中,市场化运营需要的法规、行业标准不够完善,面临政策瓶颈,不利于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三是行业组织不够健全,不能做到行业自律。【回答】
中国老年人口比例是多少?
中国老年人口比例: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中国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影响: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不仅导致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减少,同时导致劳动适龄人口的年龄结构趋于老化。而与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这降低了新增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当劳动力新增数量地狱退出数量、新增速度慢于退出速度时,劳动力市场上年轻劳动力的数量越来越少,这必然使得劳动力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2、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成本的影响2005年10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到了2050年只要1.7个劳动力就要赡养一个老人。这就意味着在不降低养老保障待遇标准的条件下,劳动力的人均养老保障负担将一直不断加重。虽然养老保障成本由不同的责任主体所承担,这些最终都会转化为劳动力成本。3、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趋于老化,年长劳动力因智力衰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创新精神不足,不能适应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职业的转换和必要的调动,不利于企业的改革创新。4、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考验着政府规划养老的能力。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7623个,养老床位245万张,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2%—3%的水平。5、养老除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未来养老的发展应该是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逐渐走向社会化,变家庭养老为社会养老,由政府承担是大趋势。尽管机构养老在中国老年福利服务体系中处于补充地位,但其作用却是相当大的。以上内容参考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趋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趋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以及社保制度滞后,养老问题异常严峻。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人口老龄化趋势的特点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预计205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4.25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比重32.9%-37.6%。2、老龄化速度快2001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7%,标志进入老龄化社会,用了21年的时间即2021年步入深度老龄化,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时间短于法国的126年、英国的46年、德国的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