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印度佛教雕刻的艺术特征。
印度佛教雕刻艺术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1、早期王朝时代;2、贵霜王朝时代;3、笈多王朝时代。
早期王朝时代特点是表现得最多的是佛传和本生,温和平静,富于亲切温馨的人情味,多使用隐喻和暗示的手法。
贵霜王朝时代特点是既具有印度传统的艺术特色,又融合了西方的艺术风格。
笈多王朝时代特点是具有印度式的生命感,肃穆静雅,富于超然的理想美。
简述印度的笈多王朝的石制佛像特点。
【答案】:当佛教、耆那教和印度教并行大力发展的这一时期,工艺美术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中尤以石工艺的成就最为突出。笈多王朝的统治者们,提倡宗教,崇尚艺术,因而在这个辉煌的时期,涌现出一大批石工艺珍品,特别是石制佛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石雕作品已没有外来艺术的影响,在印度人自身的美学指导下,恢复了印度本土的那种柔和而轻软的艺术形式,呈现出灵活而流动的曲线美。《红砂石佛立像》即为优秀的一例,作品以精细入微的表现手法刻画了佛陀清秀而圆润的面庞,神态安详宜人,身上衣纹的表现更为精致,工匠们身后的雕刻功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佛教的造像
我们去 旅游 、参观寺院的时候,常常被寺院及四大佛山的造像所震撼。
佛教造像始自印度贵霜时代的犍陀罗,早期的佛教是没有佛像的,因为佛陀本身并不主张造像,更是反对偶像崇拜,主要强调智慧和实践,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寺院造像是教化信仰佛教众生的一种手段。
全世界的佛教主要分为了三大派,我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东南亚的南传佛教。这佛教三派佛像也有各自特色,汉传佛像的特点,庄严,儒雅,慈悲。
藏传佛教造像特点,忿怒欢喜,佛魔一体像。
南传佛教像特点,衣纹多以间隔,躯下的覆莲座平面收缩呈束腰状,颇具民族特色。
在佛教认为,信仰者参观造像也是一种修行。有些人看到寺院的庄严的佛像,就能心生向往和敬意,会更认真、更专心地学习佛教知识。
中国的佛教雕塑分为哪几类?
中国的佛教雕塑,可大致分为石窟雕塑、寺庙造像和造像碑三类(其他各种带工艺性的佛、菩萨小型造像另列)。它在三国、两晋,尤其是南北朝时期,形成一个发展的高潮。虽然当时政治动荡不安,经济受到局限,但由于当时统治者的扶持、提倡,往往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以从事大规模的雕塑工程。造像内容有佛、菩萨以及弟子、神王、金刚力士和供养天人(飞天)伎乐,另有佛传故事等等,亦间有信士供养人的雕像。所有以上的造像,除按尊卑名位依次对称排列外,并按不同的经典内容而有所增减。中国在东晋以后,所有华严、法华、维摩和阿弥陀等佛教经典已相继传入中国,这就成为雕塑造像的依据。一般说来,神王力士等造像是南北朝以后才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