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泽一郎个人简历?
小泽一郎1942年5月24日生于日本岩手县。他早年曾就读于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院和日本大学大学院。上世纪70年代,他担任过科学技术厅政务次官和建设省政务次官。1980年起,他先后在自民党内担任一系列职务。1985年12月,他出任中曾根内阁自治大臣、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 1993年6月,小泽和羽田孜一起带领44名自民党参众两院议员退出自民党。1993年6月23日至1995年12月,他先后担任新生党代表干事、新进党干事长。1995年12月至1997年12月,他出任新进党党首。1998年1月,小泽开始担任自由党党首。2003年9月,自由党并入民主党。此后,小泽逐渐成为民主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2006年4月,民主党领导人前原诚司因党内发生的虚假指控政府有关领导人事件而被迫辞职,小泽当选为民主党领导人。同年9月25日,小泽获得连任。2009年5月11日因丑闻辞去民主党代表一职,鸠山由纪夫当选民主党代表,小泽被任命为民主党代理代表,主要负责选举事宜,并帮助民主党在2009年8月的大选中获胜,其党内影响力大增。 民主党属温和保守型政党,主张推行民主、稳健的政治路线。该党支持基础主要为工会组织和市民工薪阶层。小泽主张日本实现两党轮流执政,并重视发展日本与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关系。
小泽一郎的最新言论
日本前民主党干事长、现生活党党首小泽一郎接受该报专访时表示,安倍政权修宪的真实目的是希望修改宪法第九条,建立国防军,这违反人权,日本建立国防军是错误选择,该党反对这种修宪的想法。关于修宪,小泽一郎表示:“所谓宪法,是由国民自己为了维持和维护应得的权益而创建的一种规则,随着时代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适当修改这些规则理论上可以理解。但现在自民党安倍政权的真实考虑是,希望修改宪法第九条,建立国防军,这等于是消除了最基本的人权项目,国土秩序的维持和改变成了修宪的最主要目的。我们不赞成自民党这种单方面片面的见解。这是我们的明确立场。”小泽说:“如果自民党单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提出修宪,这是正当要求,我们不反对。但此次安倍政权修宪的目的以及针对性的想法,我们认为缺乏说服力,因而不能赞成,并提出反对意见。”小泽说:“以上述理由和想法为出发点提出修宪,日本国内对安倍这种政治理念没有好印象,在国际社会也一样,日本建立国防军是错误选择。这暴露出政党的思想背景,我认为这样不好。”对于自民党增税以重振经济,小泽认为,国家的发展和民生离不开税收,企业在经济恢复尚未有起色的当前,对于增税会深感压力。
小泽治三郎的人物评价
日本海军的航舰部队教案可说是由小泽建立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海军诸将中,他是号称少数集理论家与带兵军官于一身的将领。但他本质还是一个鱼雷战专家,在马里亚纳他就是把飞机员当鱼雷用了,要求飞行员飞行3个小时后,精疲力尽的去对付严阵以待的敌军,这种战术完全不考虑人的因素,把人当成机器用。从这点看,他还不如南云,南云对飞行员的爱护是出了名的,战术表现也还算中规中矩,不像小泽这样耍花架子。小泽中将的败笔有二,第一,指挥吕号作战(1943年11月)失败,而且是在已经有了“伊”号作战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发动的,上一次可以说是山本长官遥控小泽出的臭棋,第一次还情有可原,但这次,小泽是直接的一线指挥官,而且上次的惨败是他亲身经历过的,不吸取战训,再一次送死。除了能体现出愚鲁之外实在无任何其他意义。在没有充足的情报也没能吸取此前的战训便再次发起远距离航空作战,取得的战果几乎为0,美军的主战舰船艇没有一艘被击沉且失去了包含数名飞行队指挥官在内的半数飞行员和80%的航空器材,彻底耗干了机动部队的底子,作为一线指挥官他逃脱不了责任;第二就是马里亚纳海战,先发制人的攻击本来并无大错,甚至是航母对决中的要义,超距突击也算得前卫战法。但是,很难让人理解的是,他制定的此种战法的前提是要求一堆菜鸟去实现老鸟都很难完成的战术意图。而且,他不应该忽视,在塞班岛前线只有6个机场,很容易被美军破坏,前线机场一破坏,他的穿梭轰炸计划就成了空中楼阁。故人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就从这点看小泽作为一名司令官可以说是不及格。作为一名海军军人,小泽身上的军人气质可谓浓厚。小泽善于接受新事物,目光长远,并努力钻研,这也与保守的舰队派军人完全不同。小泽的冷静造就了他勇猛而又不乏机智的风格,这种风格又比如宇垣缠这样的蛮勇之人更加适合作为指挥官。从各种意义上看,他无疑都是机动部队司令长官的最佳人选(山口多闻性格中勇敢大于冷静,作为最高指挥官还是并不合适的)。可以说在在相对保守的日本海军中(这种保守也是国力弱小造成的),小泽与山本同样是一个异类,但同是一类人的小泽却没有得到山本的重用,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如果山本是一个如高须四郎一样的宽厚之人,那么他与小泽在战略战术上的配合,恐怕能让日本海军走的更远一些。但历史终究不会有如果,小泽作为历史人物,可以说并不光彩,但他高超的战术指挥,敏锐果敢的决断力,以及那作为职业军人所保留的良心,却应该被如今的日本人所铭记。从日本二战联合舰队的航舰指挥官来看,小泽无疑是出色的。其在马里亚纳的失败也并非归咎于其指挥的失当,首先大凤和翔鹤号航舰被击沉完全是由于潜艇造成的,日本驱逐舰的声纳和美国有很大的差距,没有能够及时发现潜艇而导致的惨重损失不能怪在小泽的头上,其次小泽的所谓超远距离穿梭轰炸的战术确实在当时看来是比较前卫的理论,使日军的航舰一直都处于美军的攻击范围之外,确实可有效避免美军对日本舰队造成的威胁,战争就是比的实力,日本的工业实力相比美国差得多,就像山本所说的和美国开战1年、1年半不成问题,2年、3年就难说了,很不幸小泽治三郎就是那位统帅开战3年后的日本舰队的指挥官,当十数艘埃塞克斯级航舰和F6F、F4U不断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时候,烈风式却迟迟不能装备部队,用零战对抗F6F本身就是很艰难的事(F6F就是针对零战设计的,就好像用T34去打虎式,并且虎式还是老手开的)。日机在技术和质量上都不及美国的情况下,超距离轰炸战术是比较值得一试的。当然美舰此时的防空能力通过大批改装旧战舰和新式雷达和新式高射炮弹的引入相比42年有了质的提升,日军一直对新技术的钻研比较落后,只考虑数量上的对比。然而日军飞行员素质的落后早已无法发挥出其先发制人的优势了,日军能成功对美军进行三批次攻击才被反击已经是非常不易了,面临美军的绝对优势反击也成功组织了比较有效的防御,在没有多少战斗机防御的情况下,仅被击沉一艘轻航母(比南云强太多了)。日本海军的航舰部队教案小泽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海军诸将中,他是少数集理论家与带兵军官于一身的将领。由于资历问题,小泽并无法在南云之前出任航舰部队指挥官。等到接手被南云消耗殆尽的部队后,又被美军压倒性的兵力所击垮。即便如此,在质与量都不如人的情况下,小泽还是能勉力而行,在他所参与的海战中,其所犯的错误远比美军来的少,但因为部下水平无法对抗美军因此其战术才无法进行有效作为,因此美方对小泽的战术能力与统率能力有着很高的评价,对于败将来说得到曾经敌人的肯定或许是最大的安慰吧!(注明:此为二战日本军官口述)小泽治三郎中将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空母机动部队最高指挥官二位提督中的一位。小泽中将的任期二年有余,是前任南云忠一中将战时中约十一个月的二倍左右。因为他原来是水雷战术专家,战前在联合舰队中有丰富的经验。与南云中将不同的是,他在此期间担任过近一年的第一航空战队司令官。小泽中将的战历的最大特征是,且不管他是拥有海军最宝贵的空母的机动部队指挥官,未能击沉一艘作为美海军主力的美空母,相反,失去了我方大小合计七艘空母。小泽中将作为机动部队指挥官的大半任期内,我都在中将直接指挥下的第二航空战队担任航空参谋,造成上述情况的大半责任,我认为是在中将自身。小泽中将在太平洋战争开始时为南遣舰队司令长官,负责西南方面、特别是马来半岛登陆的陆军部队的护卫及支援,此后,支援苏门答腊岛南部、爪哇岛西部方面的进攻作战,以极小的损失成功地完成了预定计划。小泽中将得到有关陆军部队大大的感谢。虽然小泽部队主要专门护卫陆军的运输船队,但马来部队的航空部队在马来海战中击沉了英远东舰队的主力,不言而喻获得了该方面的制空权。第一阶段作战中小泽部队的行动有若干问题。其一,昭和17年2月15日,苏门答腊岛南部东方的巴厘岛附近,自己部队的水上侦察机发现了敌舰队。当时,日方有制空权,小泽部队的水上部队占有优势,但小泽中将以护卫船队为理由,没有积极的对敌攻击,失去了歼灭该方面残存敌舰队的好机会。昭和17年4月上旬,小泽部队在孟加拉湾击沉敌船舶十四艘,击破三艘。而此时,由于南云部队的活跃。很明显在这种状态中完全不必顾虑敌飞机和舰艇。昭和17年7月14日,中途岛海战之后,联合舰队编成大幅度修正时,小泽中将在军令部任职,等待新任务的时机。同年11月11日,代替南云中将担任第三舰队司令长官。按联合舰队的军队区分,意味着是空母机动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小泽中将担任机动部队指挥官时,中将直接指挥第一航空战队(空母「瑞鹤」、「翔鹤」、「瑞凤」)、角田觉治中将指挥第二航空战队(空母「隼鹰」、「飞鹰」、「龙凤」)。「翔鹤」和「瑞凤」正在修理中弹的创伤,当时还不能作战行动,「瑞鹤」和该航空战队的飞行队因必要的起降训练,必须在内地。第二航空战队中的「飞鹰」因故障修复主机械和再建飞行队不能行动。「龙凤」是代替在「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中沉没的「龙骧」而编入第二航空战队,为了必要的各项准备留在内地。以上各种原因,联合舰队中立即可作战的只有角田中将的旗舰、在特鲁克泊地待机训练中的「隼鹰」一艘。小泽中将初次指挥空母飞行队的实战是昭和18年4月的「伊」号作战。当时,第一航空战队、第二航空战队的可动机约一百六十架,比攻击珍珠港时的南云部队的第一次攻击队的一百八十三架少。以上的作战是在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直接指挥下实施的。小泽中将的指挥并没有什么特别标注。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作战结束后,山本大将计划视察所罗门群岛的前线基地时,小泽部队的首席参谋高田利种大佐对大将的搭乘机没有较多战斗机护卫提出了劝告,但联合舰队司令部的首席参谋黑岛龟人大佐并没有采纳。小泽中将其次指挥的实战是昭和18年11月的「吕」号作战。当时,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峰一大将在特鲁克指挥。在拉包尔,小泽中将一并指挥了第一航空战队的飞行队约一百七十架和草鹿中将指挥下的基地航空部队的飞行队。本次作战主要目的是歼灭布干维尔岛附近的敌舰队,特别是空母。主要的航空攻击是名为第一次至第三次布干维尔航空战。报告的综合战果,击沉包含二艘空母在内的十艘美舰船,击破多艘。大本营也大张旗鼓的发表。期间,小泽部队的损失很多,失去了包含数名飞行队指挥官的全部飞行员半数和器材的八十%。此后判明当时美舰船的损失及其轻微,主要舰船内没有一艘被击沉。可以说这一连串的航空攻击完全是我方的自欺欺人。美空母机动部队使用了比零战性能更优良的F6F战斗机,而且数量又远远大于我方,敌舰队的防空炮火也显著加强。换言之,我海军飞行队的战斗力早以大不如前,这一事实在该方面作战中我们这些久经沙场的航空关系者也很清楚。对于这些事实没有实事求是的认识是小泽中将作为航空部队指挥官的水准遭到置疑的主要因素。不可否认,当时的错误判断对以后联合舰队的全盘作战带来不好的影响。小泽中将作为机动部队最高指挥官的能力在「阿」号作战中的马里亚纳附近的战斗也遭到置疑。这次作战前,在丰田大将的作战方针上添加了「以大兵力在航空攻击圈外航空攻击敌母舰,着重白昼实施先发制人攻击」。小泽中将不仅明显高估了机动部队的实力,还低估了美空母部队的能力。显而易见,结果造成了我机动部队犯下重大过错。具体的说,以我飞行队的训练程度实施超远距离战法成功的概率几乎是零,这就是小泽中将作为机动部队指挥官的致命伤。这种战法,形式上是丰田大将的命令。毫无疑问,这是古贺大将突然战死、担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丰田大将原封不动地采用了小泽中将重视超远距离战法战策的意见。后来被称为马里亚纳海战的战斗中,由于小泽部队的各个攻击队的目标距离过于遥远,侦察机所报告的敌舰队位置也难以保证其正确性。此外。我攻击队到达目标附近时敌人的位置也有了大幅度的变动,攻击队员长时间飞行而产生的疲劳,他们的技术并不十分纯熟等理由,导致飞行队没有发现目标的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美空母机动部队指挥官因两军的距离对本方飞行队的攻击来说过于遥远,而放弃了对我空母的攻击。命令战斗机全力专注于迎击攻击队。因此,幸运到达敌空母附近的攻击队损失很大,基本上很难攻击到敌空母。更为疏忽的是,机动部队本队遭到美潜水艇的攻击,不仅小泽中将的旗舰「大凤」,连「翔鹤」也被击沉了。这恐怕是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远处的敌空母上,而让仅一步之遥的敌潜水艇有了可乘之机。只考虑超远距离作战给我军带来的有利一面,而忽略了其潜在的危险性。作为大部队的指挥官还是有所欠缺的。小泽中将招致了这样的批评也不算情理之外。小泽中将在太平洋战争中指挥拥有九艘空母的联合舰队,却没有一次成功的把握好时机。作为联合舰队有组织的作战——最后的舰队决战中,对敌空母未能报一箭之仇。加上20日的「飞鹰」,共损失了三艘空母,是一场完败。是不亚于中途岛海战败战的大败北。关于马里亚纳海战中小泽中将的指挥,在此有一点值得一提,作为大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其言行并不一致。小泽中将在马里亚纳海战出击前,在塔威塔威泊地旗舰「大凤」上召集各级指挥官和参谋,做了作战重要性和我方决心的训示。当时,第一机动部队参谋长古村启藏少将代表长官较为详细的说明了训示的意义。其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这一节:「……如此次作战达不到预期目的,则水上舰艇部队将失去其存在意义……」出席的年轻飞行队指挥官都听到了这些话,他们在此后的作战中也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证明。我听了这些话也再度确信这恐怕是最后的舰队决战。我确信,这就是他们不顾自身的技术不足,和许多攻击队员奋勇的进行超远距离攻击的主要原因。此外,也许是因为「大凤」和「翔鹤」相继不能航行,小泽中将的斗志锐减,瞬时转攻为守,放慢了攻击的节奏。结果是这次海战损失惨重,收获却近乎于零。20日傍晚,空母「隼鹰」与僚舰一起无声无息的向冲绳的中城湾返回,我徘徊在飞行甲板上,却找不到任何言语来向那些奉最高指挥官之命、慷概突入死地的许多年轻空中勇士英灵报告这次海战的经过。问题还不止于。归还到吴军港后,我所属于的、拥有长期历史的第二航空战队之名从海军编制表中消除。此时,小泽中将司令部的高级参谋对司令部的参谋放言道:「成败在天」听到了这句话的时候,我仿佛重新领悟了马里亚纳海战当时小泽部队司令部内的气氛。其实这句话在还抱有东山再起的期待时有着另一层的含义。但在最后决战的败北后,除了不慎重外也没别的好说了。马里亚纳海战的完败,与其说是各个顺序的错乱,不如说是最高指挥官的斗志不足,把这次海战的位置过于随意的放置。从这个角度来看,小泽中将作为航空部队指挥官,其资质受到质疑也是无可厚非的。另外,有种观点认为在马里亚纳海战中,飞行队的实力无法实现小泽中将的优秀战法,我无法赞同这种观点。第一线部队指挥官的最大责任,就是要取得战斗的胜利,但付出的牺牲也应取得相应的战果,这就是战斗的残酷之处。小泽中将在「阿」号作战后继续担任机动部队指挥官一职。昭和19年10月下旬,盟军在菲律宾的莱特岛登陆,他指挥质量已不如昔日、以弱小的四艘空母为中心的机动部队,向菲律宾东北海面出击。按丰田大将命令,为使以莱特湾方面为目标的栗田舰队作战更顺利,指挥机动部队诱敌,采取将敌空母部队诱至北方的战法。然而这个战法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在马里亚纳海战中压倒联合舰队而自信的美舰队指挥官和空母飞行员,正用老鹰般的眼睛搜寻我军空母,一旦有所发现,想必随时都可能攻击过来吧。而且对我机动部队的作战也不存在评论巧拙之差的余地了,一旦空母到达了菲律宾的近海,即便不采用什么策略,对方的攻击就已经来了。此外,由于美空母群非常的强大,也能够预想到小泽部队能牵制的空母也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事实上四艘空母也几乎毫无作为的全部被击沉了。本来空母就不是为了作诱饵而建造的,而且所谓诱敌作战只有在全盘作战成功的时候才能体现其价值。但当时栗田中将对于小泽部队现实的行动是一无所知的。作为太平洋战争中最长时间的空母机动部队指挥官,在这期间内没有看见小泽中将取得任何一个战果。而且还是马里亚纳海战的败将。小泽中将在昭和19年11月中旬后的6个月间,担任过军令部次长,辅佐军令部总长及川古治郎大将。20年5月下旬,担任海军总队司令长官兼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海上护卫总队司令长官。新的职务是指挥联合舰队、海上护卫总队、各镇守府、警备府等所有海军可作战的部队。在任职之后,冲绳完全落入敌手,战况进入最终阶段,只剩下若干航空部队、潜水部队还有战斗力。海军总队承受着敌人空中和海上的猛攻,已经完全无法积极的作战。小泽中将在昭和15年任第一航空战队司令官时,提议集团使用空母,新编航空舰队,但山本大将认为时机尚早没有赞同。提前实施珍珠港攻击、编成航空舰队,这些缘由使中将得到了航空作战大家的评价。检讨中将负重责指挥的「吕」号作战、「马里亚纳」海战、「菲律宾海战」的经过,击沉敌空母0,相反却失去了9艘空母。所以评价他是得分0、失分7的空母群指挥官也是难以提出异议的。评价第一线部队指挥官,不仅仅是看他的兵术思想和见解,也必须考察他在实战中的成绩。美国历史学家、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美海军战史》著者E.莫里森少将等几个美国人,对小泽中将的评价很高。但他们要是懂日语的话,恐怕就不会有那样的见解了。小泽中将是宫崎县出身的海军士官。身材高大。战前海军中和小泽中将同期的堀江亥之吉大佐身长六尺(1米83),被戏称为六尺堀江。而小泽是五尺八寸左右。虽然容貌魁梧,但不显得肥胖。也许因为好酒他脸色稍红。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匮乏的资源使得每一艘战舰都是如此珍贵,这种资源匮乏的情况导致了联合舰队的特殊性格。如将联合舰队的指挥官们大致分类,至少有这么三种人:第一是蛮勇之人,其中的代表就是孤军突入苏里高海峡的西村祥治中将,对战局的判断比较鲁莽,习惯勇猛突进,虽然偶尔能火中取栗,但在海空一体战的背景下往往撞个头破血流;第二种则是优柔寡断之人,面对强敌畏首畏尾,犹豫不决,例如开战后的联合舰队第3任司令丰田副武大将,竟然让联合舰队在拉包尔附近到处兜圈,空耗油料,更惊艳的当属南云在中途岛的换弹药,作为一位参谋长有余而绝非帅才,使战局一发不可收拾,此类人当居首功。第三种人,为勇谋兼备之人,这种人在日本帝国海军中凤毛麟角,但却有着决定性意义,在战略层面的典型人物无疑是山本五十六,而论战术层面,则首推小泽治三郎。小泽治三郎作为太平洋战争史不能不说的人物,虽然名气不及山本、南云,但和俄国名将马卡罗夫类似,与他共事的人都承认小泽是联合舰队中难得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