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希特勒师

时间:2024-09-12 07:53:07编辑:奇事君

阿道夫*希特勒一生的简介?

希特勒是什么人,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是,说实话,如果仅仅按照教科书和宣传资料来说的话就太简单,太肤浅了。 英国有位历史学家戴维欧文,他研究二战历史几十年,曾这样评价道:“希特勒如同他的三个前任一样(亚历山大大帝、奥古斯都凯撒、波拿巴拿破仑),是人类历史上,金融主义和共产主义笼罩大地之前的最后一位古典主义征服者(也就是武士)。” 对于后人来说,希特勒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最难以一句话说清的人。因为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将人类的优点与由此带来的极端性的负面效应在一个人身上如此集中体现出来,而又完美的结合起来: 在世界战争爆发前,希特勒是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也是第一个没有贵族背景的国家领袖,他闪电般地崛起,用最短的时间内造就了世界历史上最非凡的经济奇迹,做到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外交成就,变魔术般地白手建立了当时最庞大的空军和重建了陆军,实行了当时最可超前的社会保障、环保、建军思想(准军制和职业军制)以及物价工资农业制度,在希特勒的治理下,只见风雷迅变,一个强大的德国拔地而起,他本人也取得了人类历史空前也很可能绝后的民选领袖的威望。 然而,同时,由于他的无限野心,也造就了世界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灾难,当他一意孤行决定沿着亚历山大大帝的道路前进, “我决心登上人类历史的巅峰,俯视前人”时,他的利剑犹如疾风瞬间扫荡古老旧大陆上的几乎一切浮沉,尊贵的欧罗巴巨人不得不俯身拜倒,低下傲慢的头颅,向其匍匐称臣。很快其扭头长剑直指俄国平原,横扫千军,兵锋直逼莫斯科,当是时,五百年的王冠,飘荡在大海上,犹如浮萍,黑暗笼罩天幕,鲜血浸蚀大地,整个世界命途多坎。 于是,所有的勇士为了自由和生存,不顾一切地拔剑而起,反抗这个征服者,布尔什维克,金融主义者,殖民主义者在最可怕的对手面前,终于绝无仅有地放下了彼此之间的巨大成见,以前所未有的真诚团结在一起,角逐苦战三年,付出无比沉重代价之后,终于将这个盖世巨魔毁灭在一个不起眼的地堡里。 记得希特勒说过“我要让世界记住我一千年。”不错,他做到了,他真真正正做到了,我相信即使一万年以后,他依然会作为一个最重要的人物被后人记住。不过,面对这个史上最复杂最可怕最饱受谩骂的人,谁又能将他说得清说得客观呢? 其实,今天,我们看待希特勒,完全不需要用那种古老陈旧的眼光,而应该用一种新的视角,分析希特勒的性格特点: 希特勒身上富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看法相信大家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这种思潮使得他极端憎恨犹太人,因为犹太人的金融投机曾在一战中和一战后对德国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而他因此对金融操控者犹太人的报复打击更是险些毁灭这个为世界人民所痛恨的民族。 我们可以从希特勒身上看到一种学识广博完美典范,比如,抛开他政治组织能力不说,他是一位过得去的画家,一位顶级的工程技术设计师(和保时捷博士共同设计了甲壳虫和虎式坦克的发动机),一位很有天赋的建筑设计师(参与了奥运会建筑的设计),一个高明的凯恩斯经济学的信徒(物本交易的创始者),一个人文知识极端渊博的演说家,还是一位军事上极其有见地的将军(他对各种先进武器和新兵种极有研究)。这些能力的具备使得他凡事都追求完美,极端自负,藐视任何人的资本,并给了他无比的自信让他怀有发动征服世界的战争的梦想并付诸实施。

二战德军的十大王牌师究竟有哪些

二战德军的十大王牌师有:帝国师、警卫旗师、欧根师、诺德兰师、第三装甲师、第七装甲师、第十一装甲师、第二十一装甲师、第一装甲师、骷髅师。因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受到《凡尔赛条约》的惩罚,只能保留10万国防军,所以当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重新崛起,策划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陆军是从无到有,重新建军的。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军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新型的装备与最先进作战理念,再加上日耳曼军人的尚武传统和纳粹的四处扩张侵略的需要;因此德国军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英勇顽强的军队,美英盟国的王牌师凭心而论与德军的王牌师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到了二战的中后期,德军都是在绝对劣势下以少打多。扩展资料:候补王牌“负重轮”第三装甲掷弹兵师 :其前身是第3步兵师,成立于1935年,参加了波兰战役以及法国战役,表现非常地突出。1940年10月调回德国改编为第3机械化步兵师。1941年,该师隶属于北方集团军群第4装甲集群第56军,进攻苏联的列宁格勒。不久调到中央集团军群,进攻莫斯科,遭到惨重的损失。1942年,该师又被调往南方集团军群参加了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与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一道被红军包围歼灭在伏尔加河畔。1943年,第3机械化步兵师和第386机械化步兵师的残部重组为第3装甲掷弹兵师。1943年7月该师进驻意大利。参加了萨莱诺、卡西诺、安齐奥等著名战役,功勋卓著。1944年6月该师又被往调西线参加了南锡、麦次等地的战斗。1944年末,该师参加了亚琛的保卫战和阿登反击战。阿登进攻失败后,第3师在艾弗尔与盟军作战。最后随B集团军群在鲁尔口袋向盟军投降。

阿道夫希特勒做了什么,为什么他这么讨厌?

他发动了一场世界大战,并建立了杀害数百万男人、女人和儿童的工厂。他让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之一德国成为一片废墟,被其他国家所鄙视。

希特勒有没有正式将任何人与自己进行比较?

我对腓特烈大帝的英雄崇拜。希特勒关于在基本上完全走投无路之前不放弃的作案手法的一部分与勃兰登堡家族的第二个奇迹有关。基本上,普鲁士在七年战争期间即将被俄罗斯人完全占领(......嗯......),在最后一刻,沙皇伊丽莎白去世,由亲普鲁士的沙皇彼得继任.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在最后一刻,尽管弗雷德里克的所有顾问都希望和平并希望他放弃,但弗雷德里克最终还是幸运地获胜了。(或者说是死亡中风。)

据说,当罗斯福在二战末期死去时,希特勒将此视为“沙皇死去”。...有点不幸的是,美国总统不像君主制那样工作——也就是说,在整个国家在整个战争中都反对纳粹之后,副总统不太可能支持纳粹,即使他是,他没有完全改变路线的最终权力。无论如何,杜鲁门与希特勒的希望背道而驰,使所有联盟的秩序与罗斯福完全一样。它什么也没改变。



因此,希特勒在让他的人民遭受火力旋风和绝对破坏后最终死在地上的一个洞里,这显然是他们“应得的”,因为他们无法承受整个世界。在历史的眼中,他根本没有辜负腓特烈大帝。这就是经常出现在这里的“希特勒是不是一个好领袖(除了明显的种族主义)”问题让我感到困惑的地方。

不,不,他不是。他是一个表演船。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展示船。但是一个可怜的领导。


阿道夫·希特勒究竟死没?怎么死的?

  阿道夫·希特勒是饮弹自尽的。
  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希特勒得知此消息后,顿然又生出战争会出现转折的希望,而且这种充满希望的气氛一直持续至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那天。4月22日,柏林已被苏联红军包围了3/4,这时希特勒才大梦初醒。他悲鸣道:“战争打败了,我将留在柏林,只要时刻一到,我就用手枪结束我的生命。”“但同时他也痛骂国人:“武装部队抛弃了我,我的将军们全是草包,我的命令没有得到执行,一切全都完了,德国没能完成我给整个民族提出的任务。”4月27日,整个柏林完全被苏军包围起来。4月28日,希特勒的战时盟友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被游击队抓获枪决。同一天,希特勒又获悉,他的副手希姆莱企图同西方列强进行谈判;至此,希特勒完全泄了气,感到自己的未日已经来临。他开始口授他的政治遗嘱,但他仍然要痛骂犹太人,要求后继者“必须竭尽全力恪守种族法律,无情地抵抗世界各民族的毒害者国际犹太集团。”1945年4月28日午夜前不久,希特勒和他的情妇埃娃·布劳恩正式结为夫妇,接受洗礼。4月29日,苏联坦克向火车站附近的动物园推进。4月30日,苏军经过激战,终于攻占了国会大厦。此时希特勒的总理府已在炮火的射程之内。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回到地下室的避弹房间,开枪自杀。埃娃·布劳恩则与此同时吞下了毒药。两人的尸体被侍从用军毯包上,抬至总理府的花园里,浇上汽油,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骨灰被埋进一个炮弹坑。


阿道夫·希特勒为什么会败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意孤行与世界为敌的希特勒终究会失败。以下介绍一些主要原因:

  1、希特勒是军盲 希特勒仅仅在一战中当过一段下士,对战略战术没有任何研究,二战中做出的决定全部来自建议,军事计划的选择也全部来自自己的将领们。希特勒并不明白每种战术的物质支援需要与应用方法,也不明白其战略决定的意义所在——比如说,攻法战役后没有设法攻占英国,不给北非的隆美尔足够的补给却要求其死守……这注定了失败。

  2、希特勒过分自信,疯狂独裁,以为自己是天才,以致到后来攻苏时所有(包括前线的)行动计划及变更都由自己一人作出,搞得那些天才的战将们无所适从,不能发挥才能。为此还专门养了一群最高统帅部人员,这些人都是思想保守的高级军官,对希特勒唯命是从。在前线的和陆军参谋部的将军们向希特勒提出建议和反对时,这些人都会一致的支持希特勒的计划,让这些战将无功而返。这些人的奉承更助长了希特勒高傲自大的心理,以致于战争最后希特勒盲目而天真地制定了那么多必败的军事计划。

  3、对陆军总参谋部及前线战将战术计划的疯狂干涉 这点是由以上两点共同导致的。军盲希特勒不明白:一个不去前线的统帅,能做的只有控制整个战局即制定战略,前线战将是最能把握战场每个部分的人了,能够灵活的改变战术,争取最大程度的胜利。而希特勒的战将们又是二战时战略思想最先进的一群人,他们明白自己该做什么。然而希特勒经疯狂到干涉前线战将的行动!首先,这个后方人员不会清楚的了解前线的兵员、补给和敌人等各种情况,其次,自己得到的消息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都已经是过时的了,做出决定再下达到前线,就完全过时了,让人无法执行——而元首的命令又是必须执行的,这就是德国的战争机器反应迟缓,注定了其失败。

  4、临时变更作战计划,不合理分配兵员,违背闪击战原则 这点主要体现在攻苏战役中。首先,希特勒把大军分成三路,想三路并进,这犯了用兵之大忌也就是兵员分散。在北方仅分配了20多个师就想去进攻要塞列宁格勒,之后成为消耗战,不断投入兵员,这就违背了闪击战集中兵力突袭的原则。而中路攻势正猛时却拖延对莫斯科的进攻,这无疑又给了苏联喘息的机会——而德国是打不起消耗战的。变更制定好的计划弊端是很多的:第一,把中路优势兵力拆到南北两路,造成部队转移大量浪费资源和时间,而且转移途中情况复杂,不容易组织和指挥军队。而在42年的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又犯了不合理分配兵员的大忌——先投入不足的兵员,之后成为消耗战——只不过这次没继续投入兵员,而是任第6集团军毁灭却不允许顿河集团军群搭救。就这样浪费了又一支宝贵的战斗力。

  就这样,希特勒自己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德国。


上一篇:银河文明3

下一篇: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