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联的中心是“家何在”.家在那里,本来是无须发问的,但是还提出这个问题,是说这次被贬,分明是有家也归不得了.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即秦岭),所以发问:家在那里?看一看往前走的道路,蓝田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马不肯前进,对长安恋恋不舍,正是人恋恋不舍长发的反映.“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正烘托了诗人离开长安时心情的悲凉和抑郁.我们知道,韩愈这次被贬,是元和十四年正月,时令已经是早春了,但北国的寒意仍然很浓,蓝关还是积雪茫茫.这既是他当时的眼中景,又是他被赶出长安冷落、凄凉的心中情.这种情与景的交融,艺术地表现了人物的处境与感受,十分感人.《酉阳杂俎》里记载,韩湘让韩愈看牡丹在初冬开花,花上有“云横秦岭”两句诗.韩湘就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后来韩愈被贬到南方去,路过蓝关时,正好碰到诗句中的情景.这个传说自然不可信,不过用来说明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精彩罢了.【摘要】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提问】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联的中心是“家何在”.家在那里,本来是无须发问的,但是还提出这个问题,是说这次被贬,分明是有家也归不得了.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即秦岭),所以发问:家在那里?看一看往前走的道路,蓝田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马不肯前进,对长安恋恋不舍,正是人恋恋不舍长发的反映.“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正烘托了诗人离开长安时心情的悲凉和抑郁.我们知道,韩愈这次被贬,是元和十四年正月,时令已经是早春了,但北国的寒意仍然很浓,蓝关还是积雪茫茫.这既是他当时的眼中景,又是他被赶出长安冷落、凄凉的心中情.这种情与景的交融,艺术地表现了人物的处境与感受,十分感人.《酉阳杂俎》里记载,韩湘让韩愈看牡丹在初冬开花,花上有“云横秦岭”两句诗.韩湘就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后来韩愈被贬到南方去,路过蓝关时,正好碰到诗句中的情景.这个传说自然不可信,不过用来说明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精彩罢了.【回答】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是什么意思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联的中心是“家何在”.家在那里,本来是无须发问的,但是还提出这个问题,是说这次被贬,分明是有家也归不得了.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即秦岭),所以发问:家在那里?看一看往前走的道路,蓝田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马不肯前进,对长安恋恋不舍,正是人恋恋不舍长发的反映.“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正烘托了诗人离开长安时心情的悲凉和抑郁.我们知道,韩愈这次被贬,是元和十四年正月,时令已经是早春了,但北国的寒意仍然很浓,蓝关还是积雪茫茫.这既是他当时的眼中景,又是他被赶出长安冷落、凄凉的心中情.这种情与景的交融,艺术地表现了人物的处境与感受,十分感人.《酉阳杂俎》里记载,韩湘让韩愈看牡丹在初冬开花,花上有“云横秦岭”两句诗.韩湘就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后来韩愈被贬到南方去,路过蓝关时,正好碰到诗句中的情景.这个传说自然不可信,不过用来说明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精彩罢了.
雪拥蓝关马不前全诗背景
“雪拥蓝关马不前”全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出自唐代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背景: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屈、愤慨、悲伤。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译文:
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典故
这句话出自韩愈的代表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句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写于韩愈被贬往南方之时,此次被贬,分明是有家也归不得了.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即秦岭),所以发问:家在那里?看一看往前走的道路,蓝田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马不肯前进,对长安恋恋不舍,正是人恋恋不舍长安的反映.反映出了作者此时心中对于前路的一片迷茫.“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正烘托了诗人离开长安时心情的悲凉和抑郁.韩愈这次被贬,是元和十四年正月,时令已经是早春了,但北国的寒意仍然很浓,蓝关还是积雪茫茫.这既是他当时的眼中景,又是他被赶出长安冷落、凄凉的心中情.这种情与景的交融,艺术地表现了人物的处境与感受,十分感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因为韩愈在奏表里甚至要求把佛骨烧了,唐宪宗非常恼火,于是,当他收到奏章的当天,就下旨贬韩愈到潮州去,这两句记录的是他被贬的经过,长安到潮州并没有8000里地(2000多公里),这里的8000是约数,合平仄,也大致说出了路途之远。早上上奏表,晚上就被贬,可见皇帝是真怒了。韩愈明知自己是在触皇帝的逆麟,但他还是上书了,这大概是韩愈性格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