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唱团的作者简介
主编韩寒,赛车手、青年作家,系在1998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者,其文笔老练,语言犀利。2008年12月接受公盟法律中心颁发的“公民责任奖”;2008年12月19日韩寒与孔庆东、黄健翔、金晶等荣获年度十大博客;2009年《南方周末》2009年度人物;2009年12月《新世纪周刊》2009年度人物;2009年《亚洲周刊》2009年度风云人物;2009年中国赛车风云榜年度冠军;2009年入选中国80后青年作家网络风云榜;2009年《时代周报》“时代100人—2009推动中国进步100人”; 2010年1月9日,当选为“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当代作家”;2010年4月 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一百人”排名第二,得到近一百万投票;2010年4月28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正式公布的“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中,与曹德旺、陈光标、王菲、范伟等一同入选“心灵富豪风云榜”十大人物。 2011年11月9日,在大陆出版杂文集《青春》。2012年7月18日,韩寒的杂文集《脱节的国度》在香港书展发布。
独唱团为何停刊
韩寒解释说: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独唱团停刊。2010年12月28日凌晨3点39分,韩寒发博文宣布独唱团解散的消息。“各位朋友们,在此向大家证实,《独唱团》的确已经无限期地停止。本来想用精力有限等原因搪塞过去,但总觉得为了避免各种猜测,应该向大家有个交代,事实是由于我能力有限,《独唱团》的第二期乃至未来各期均无法出版,所以特此宣布独唱团之团队解散。”扩展资料《独唱团》视觉总监周云哲在接受凤凰网连线时称,《独唱团》已经确认解散,原因仍是卡在“以书代刊”的出版流程上。《独唱团》从2009年4月开始酝酿,一波三折几度难产后最终于2010年7月6日以“以书代刊”的形式发行,而第二期迟迟未见面世。据国家有关规定,期刊出版必须经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需有国内统一刊号才能出版。“《独唱团》团队解散并不让人意外”,周云哲向凤凰网表示。杂志解散最终选择在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这天,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联想,对此,周云哲认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而且也并没有影响大家过圣诞节的心情。”凤凰网同时短信联系韩寒助理金女士,询问《独唱团》团队是否真的解散?得到的回复只有三个字:“是真的。”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独唱团》团队解散原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独唱团
什么是独唱团
韩寒《独唱团》解散 陈铭龙惺惺相惜
由韩寒主编的杂志《独唱团》刚出一期即因不可抗拒原因被迫解散,按理说第一期的销量和口碑足以说明这本杂志的价值,作为韩寒的好友,青年文学家、新闻时评人陈铭龙认为就韩寒的名气和身份来说,《独唱团》也不存在曲高和寡的问题,所谓刊号和出版社的问题只能说是解散的幌子,背后的原因恐怕还需要仔细解读。
韩寒向来特立独行、直言不讳、无所畏惧,颇有鲁迅遗风,敢当直言是韩寒的风格,也是他的特点,《独唱团》对于撰文作者是一种享受,对读者则是一种酣畅淋漓的体验,但在一定程度上则意味着触痛某些利益阶层的神经,甚至损害他们的利益,韩寒难免不成为某些人攻击的对象,在杂志出版的过程中就比平常多了些曲折,在在刊号和出版社的问题上很难顺利,第一期“以书代刊”就很能说明问题。
这次《独唱团》解散的事情可谓扑朔迷离,这边厢刚刚主编马一木在微博中发布解散感慨,期待早日喝到韩寒的庆功红酒,那边厢即有消息宣称《独唱团》第二期下月将由磨铁公司出版,真假难辨,但是从第一期的“难产”到第二期的“绝唱”边缘,都不能不让人思考中国困难重重的出版环境,我们离言论真正自由还有多久。
陈铭龙的《书生大业》因为涉及到敏感问题也遭遇了与韩寒《独唱团》相同的窘境和尴尬,此次《独唱团》解散的消息一出,与韩寒同属2010年网络十大直言君子的陈铭龙在第一时间就给予了声援,相同的遭遇和性格让陈铭龙对韩寒多了一份理解,《独唱团》是中国别具一格的一本杂志,韩寒从人品到文笔都无愧于先锋作家的头衔,然而因为天性耿直,不免颇多磨难,《独唱团》是韩寒等人的“独唱”,也是中国杂志的异类,但是绝对不会变成“绝唱”,回归是必然,因为中国需要这种声音,中国读者需要这种杂志。
陈铭龙对韩寒《独唱团》被迫解散的是一种惺惺相惜的感情,也是一种对言论自由的期待。《独唱团》的解散完全可以看做是偶然事件,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合唱”,真正读者喜欢看的文字永远都不会消声的。
独唱团为什么解散啊
韩寒《独唱团》解散 陈铭龙惺惺相惜
由韩寒主编的杂志《独唱团》刚出一期即因不可抗拒原因被迫解散,按理说第一期的销量和口碑足以说明这本杂志的价值,作为韩寒的好友,青年文学家、新闻时评人陈铭龙认为就韩寒的名气和身份来说,《独唱团》也不存在曲高和寡的问题,所谓刊号和出版社的问题只能说是解散的幌子,背后的原因恐怕还需要仔细解读。
韩寒向来特立独行、直言不讳、无所畏惧,颇有鲁迅遗风,敢当直言是韩寒的风格,也是他的特点,《独唱团》对于撰文作者是一种享受,对读者则是一种酣畅淋漓的体验,但在一定程度上则意味着触痛某些利益阶层的神经,甚至损害他们的利益,韩寒难免不成为某些人攻击的对象,在杂志出版的过程中就比平常多了些曲折,在在刊号和出版社的问题上很难顺利,第一期“以书代刊”就很能说明问题。
这次《独唱团》解散的事情可谓扑朔迷离,这边厢刚刚主编马一木在微博中发布解散感慨,期待早日喝到韩寒的庆功红酒,那边厢即有消息宣称《独唱团》第二期下月将由磨铁公司出版,真假难辨,但是从第一期的“难产”到第二期的“绝唱”边缘,都不能不让人思考中国困难重重的出版环境,我们离言论真正自由还有多久。
陈铭龙的《书生大业》因为涉及到敏感问题也遭遇了与韩寒《独唱团》相同的窘境和尴尬,此次《独唱团》解散的消息一出,与韩寒同属2010年网络十大直言君子的陈铭龙在第一时间就给予了声援,相同的遭遇和性格让陈铭龙对韩寒多了一份理解,《独唱团》是中国别具一格的一本杂志,韩寒从人品到文笔都无愧于先锋作家的头衔,然而因为天性耿直,不免颇多磨难,《独唱团》是韩寒等人的“独唱”,也是中国杂志的异类,但是绝对不会变成“绝唱”,回归是必然,因为中国需要这种声音,中国读者需要这种杂志。
陈铭龙对韩寒《独唱团》被迫解散的是一种惺惺相惜的感情,也是一种对言论自由的期待。《独唱团》的解散完全可以看做是偶然事件,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合唱”,真正读者喜欢看的文字永远都不会消声的。
独唱团 解散
《独唱团》视觉总监周云哲在接受凤凰网连线时称,《独唱团》已经确认解散,原因仍是卡在“以书代刊”的出版流程上。《独唱团》从2009年4月开始酝酿,一波三折几度难产后最终于2010年7月6日以“以书代刊”的形式发行,而第二期迟迟未见面世。据国家有关规定,期刊出版必须经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需有国内统一刊号才能出版。
“《独唱团》团队解散并不让人意外”,周云哲向凤凰网表示。杂志解散最终选择在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这天,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联想,对此,周云哲认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而且也并没有影响大家过圣诞节的心情。”
凤凰网同时短信联系韩寒助理金女士,询问《独唱团》团队是否真的解散?得到的回复只有三个字:“是真的。”
出版商称尚不知情
随后凤凰网连线《独唱团》出版商“华文天下”企宣主管刘琦女士,刘琦称,“不能证实《独唱团》解散”的真伪;对于马一木微博上的“解散宣言”,她是第一次听说。“在去年开始筹备《独唱团》第一期面市之后,网络上的各种各样的消息我们都不清楚,也没有看到。”刘琦说。
《独唱团》第一辑首印50万册,两天内全部发完,多个地方出现脱销;杂志上市第一天即销售出了10万册。
《独唱团》解散的原因?
首先,作为一个以“叛逆”为主流的知名作家,他的所作所为总是不合时宜或者说离经叛道,而且,敢言的韩寒又总是说一些别人不敢说的话,这势必为他日后的 发展带来一些阻碍。比如,《独唱团》的解散就是一例。抵制《独唱团》,其实就是在抵制韩寒。在杂志上市之初曾有无聊作家发起抵制,而当《独唱团》解散之 后,这些自鸣得意的人在其个人微博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当初抵制《独唱团》“完全正确”、“非常有先见之明”,甚至“抵制韩寒其实也是为了韩寒好”。 其实,说白了,大家抵制的不是《独唱团》,而是韩寒本人。为何会这样?一句话,太多人对于红得发紫的韩寒是羡慕嫉妒恨,所以,实在是不希望他继续自大下 去。可从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同行是冤家”的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同时,也见证了中国部分人的小气与丑陋的人性。 其次, 《独唱团》依然沿袭了韩寒的个人风格:敢言。所以,杂志的内容必定也有一些令出版社胆战心惊的言论,至此,寻找一家合适的出版社和拿到正式刊号势必会难如 登天。为啥?我只能用比较流行的网络用语告诉你,这背后的原因,你懂的。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该说,这是自古就有的为人处世法则之一。或许,今天中国民众 所面临的现象,确实是深受儒家教育的影响!没办法,想要改变,还需要一段时日。 再次,从表面上来看,《独唱团》的解散是在抵制韩 寒,可实际上,这是中国文学界暗藏的潜规则,同时,这也是在暗示韩寒,你想在文学界里混得开,就得学会随波逐流,别总搞独树一帜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