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学实录

时间:2024-09-03 12:40:45编辑:奇事君

小学四年级语文《挑山工》教案及反思

  《挑山工》讲的是挑山工登山,虽然身担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 四年级语文 《挑山工》教案及 反思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挑山工》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14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语言简单概括。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鼓励学生课前体验,挑点东西登十几级台阶,体验一下生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学生简介对挑山工的了解。   多媒体展示挑山工奋力登攀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在引发兴趣的情境中,初步体验: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山上挑货物,的确令人敬佩。   二、质疑问难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 句子 ,看看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以开放的理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至少10人)。对认真读书,善于动脑,能提出有创意问题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   三、预习交流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   3.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谈谈自己初步的看法。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6.抄写描写挑山工外貌、衣着、神态和动作的句子。   四、学习生字   1.同桌交流识记字形并 组词 。   2.汇报交流。   3.组内交流指导写字,互评。   4.针对难点板书指导书写。   五、初知内容   1.小组内轻声朗读课文。   2.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小学四年级语文《挑山工》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理解课文   1..带着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问题默读全文,画出挑山工登攀的语句。   2.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折尺形的登山图。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3《挑山工》教学设计   3.把文中描写挑山工登攀的语句连起来读一读,并对照课文插图,头脑里要浮现出挑山工朝着一个目标艰难地不断地奋力登攀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登山体验及见过的登山的画面,更形象更真切地感知挑山工的艰辛、执着。   4.与同桌讨论:挑山工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要从不同角度(如:目标明确、吃苦耐劳、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乐观开朗的性格)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发表有创意的见解。   5.在课文插图下面写几句最想说的话,可写描述性格的话,体现挑山工的艰辛;可写赞美性的话,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怀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3.使学生懂得课文内蕴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执著追求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课文内蕴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说一说通过朗读课文,你对挑山工有哪些深入的了解?   二、合作探究   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各小组自由选择一句含义深刻的语句,共同讨论其含着的意思。小组长要综合组员的意见,不要忽略组内有创见的和不同的意见。   2.组织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可以争论、补充、修正、综合,使各种看法更完整、更准确。   (1) “我”为什么会愉快地(“心悦”)接受挑山工的说法? 从课文中找出挑山工说的话,从游人和挑山工登山的不同特点中,体会“快”与“慢”的关系;“我”真心实意地佩服(“诚服”)挑山工的什么精神? 联系前面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体会他们朝着认定的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的坚韧不拔、奋力攀登的精神。   (2) 联系前面挑山工的话所包蕴的哲理及画面的内容,体会其中含着的意思——“我”最需要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即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3.质疑。   三、积累拓展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在课文插图下写几句最想说的话。鼓励学生说有创意的话,有哲理的话,也可写赞美挑山工精神的话,以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怀(让学生先写后说,多元化表白情怀)。   板书设计:   13.挑山工   路程多一倍 时间却不多   脚踏实地   奋力登攀    小学四年级语文《挑山工》反思   《挑山工》是冯骥才写的一篇 文章 ,是一篇传统课文。课文讲的是挑山工登山,虽然身担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通过本课教学较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文教学应该以学生自读、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我先留有充足的时间学生多次反复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内容和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营造自主、互动、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课一开始,我就先用激励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检查自学、讨论情况,从而引导课文的中心部分,然后从重点语句入手辐射全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解疑、自主学习,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每读一部分,教师均让学生自主探究:你读懂了什么?

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教案设计

  《挑山工》的学习,老师鼓励学生课前体验:挑点东西登十几级台阶,体验一下生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14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语言简单概括。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鼓励学生课前体验:挑点东西登十几级台阶,体验一下生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学生简介对挑山工的了解。   多媒体展示挑山工奋力登攀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在引发兴趣的情境中,初步体验: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山上挑货物,的确令人敬佩。   二、质疑问难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看看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以开放的`理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至少10人)。对认真读书,善于动脑,能提出有创意问题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   三、预习交流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   3.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谈谈自己初步的看法。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6.抄写描写挑山工外貌、衣着、神态和动作的句子。   四、学习生字   1.同桌交流识记字形并组词。   2.汇报交流。   3.组内交流指导写字,互评。   4.针对难点板书指导书写。   五、初知内容   1.小组内轻声朗读课文。   2.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挑山工》教案设计

《挑山工》教案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挑山工》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挑山工》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1.对挑山工的话的理解。 2.怎样让学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我们游览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们就是“挑山工”。(板书课题) 2.播放《挑山工》情景剧,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况。 二、预习课文 1.读读课文,了解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想想“我”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读、想想。 3.学习生字新词 三、交流预习 1.想想“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请学生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简单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学习词语的收获。 (1)说出“货、奏、超”三个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个字的读音。 (3)读生字组词。 (4)说说书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5)组词:溜()货()奏()衡()诵()留()贸()泰()横()颂()杖()肌()耽()误()哲()仗()机()枕()娱()折() 4.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大家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讲挑山工登山的特点,板书“登山”二字) (2)挑山工是怎样登山?(先讲挑山工的姿势再讲排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板书“姿势”“路线”“折尺形”)从文中找出讲挑山工姿势的话读一读。教师拿出折尺给学生演示,什么叫折尺形。比较折尺与直线的线段,从而让学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线,二是折尺形比直线要长。 (3)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一是东西木碰在台阶上,二是还能节省些力气。) (4)挑山工走折尺路线带来什么困难?(路程比游人大约多一倍) 3.学生轻声阅读本段,边读边想排山工当时登山的情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描写挑山工的登山特点呢?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本段,大家思考: (1)作者对什么感到奇怪? (2)“腾云驾雾”指什么? 2.交流。 (1)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2)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本课来形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赶到前面引起的联想。 (3)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两个自然段,比一比,谁朗读得好。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挑山工》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会准确认读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7个生字。 2、理解“腾云驾雾”、“朴素”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挑山工的工作,懂得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后来居上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重点句“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膝头是受不住的。”练习照这句话写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挑山工说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件布置学生搜集挑山工、泰山的资料。 3、将对比表事先画在书上。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冯骥才的一篇散文,齐读课题。 2、根据课前所查资料,谁来用最简洁的一句话介绍挑山工。 二、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读第一组词语: 平衡:读准后鼻韵。 斜行:注意“捺”变为“点”。 诵读:给“诵“字找形近字。 泰山:注意“泰”字下面是水的变形。泰山就是本文中挑山工工作的地方。请一个孩子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泰山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价值。 腾云驾雾:神话中描写神仙、妖魔、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也形容有超自然的能力或技巧。 出示句子:等你发现,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是像仙人那样腾云驾雾赶上来的。 作者在课文中用这个词语写出挑山工登山的速度(引说:很快)。 【在这个词的旁边旁批:速度快】 2、挑山工本是泰山附近的山民,他们长期来往于山中,走得比游人快很正常,为什么他们的快会让游人大吃一惊呢?请你自由朗读一、二自然段,找找看原因是什么。 (1)、他们要挑着沉甸甸的物品。(游人则是轻装上山) (2)、他们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指导学生填写在表中。)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到了左侧再转回来。 1抽人朗读这一句话,在头脑中想象挑山工登山的路线。 2请同学上讲台,师讲述,学生用手指出行进的路线。得出结论: 比游人多走近一倍的路程。 3、在这种情况下,挑山工登山速度居然还快些,让作者感到很奇怪。(引读第二自然段。) 4、出示句子: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悄悄地走到你的前头去了。 1齐读这个句子。思考:还或者在什么情况下挑山工就会不声不响地从游人身边走过呢? 2说话练习。 三、学习3――5自然段。 1、读第二组词语:(我们接着来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心悦诚服 意味深长 哲理:找近义词(真理、道理) 朴素:第一种意思是简朴,不奢侈。第二种意思是质朴、无文采。 (出示句子: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在文中这个句子中,朴素的意思是指山民的话(质朴,没有什么文采。) 2、山民说的哪几句质朴的话,让作者认为包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呢?请迅速默看课文3――5自然段中作者与挑山工的对话,找出这几句话用横线勾出来。 3、出示这几句话,抽人读。山民说“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从这几句话中找找游人和挑山工还有什么不一样。 (1、游人东看西看、玩闹;挑山工不那么随便 2、游人走走停停;挑山工一个劲往前走。) 4、冯骥才从山民的这几句朴素的话中,悟出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对比挑山工和游人登山的不同之处,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就能后来居上。) 5、通过对比我们悟出,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就能后来居上。 你看,(师范读句子):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 脚下的石阶是那样的陡,似乎每走一步都会耗尽他所有的力气;前方的山道是那样的长,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然而,挑山工们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一次又一次地到达顶峰!为了让挑山工的这种精神鼓舞自己,鞭策自己,作者画了一幅画。【出示图画】这幅画一直挂在作者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作者需要它。 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作者需要的仅仅是这幅画吗? 是的,作者需要的是那种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让我们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朗读中,让这种精神永远鞭策着我们向前进!(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体会作者语言中体现出来的画家特色。 1、课文学完了,那青山绿水间的一抹红,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久久不能退去。作为一名画家,作者十分擅长抓住斑斓色彩来描绘生动的画面。像这样的像这样的外貌描写在课文中还有几处:(引读) 当作者第一眼看到挑山工时: 再次相见挑山工脱掉外衣时: 与挑山工愉快交谈时: 我虚心向挑山工请教时: 这些色彩鲜明的词语,让整篇文章充满了画面感,也让挑山工形象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拿起你的笔,抓住这些词语,你也来写一写你心目中挑山工的样子吧。(可以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也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同学们对挑山工的外貌进行了集中描写,让挑山工的形象变得那么饱满,跃然纸上。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在最后对挑山工的外貌进行集中描写,而要分散到文章的各个部分呢?(与情节的发展有关,与表达中心有关。) 可见,外貌描写不仅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根据情节的发展、中心的需要分散到各个部分。希望孩子们在以后的习作中能尝试用用这种方法。 五、总结。 最后,让我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冯骥才的《挑山工》,既是一篇意境深远的散文,又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称得上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意! 《挑山工》教案设计 篇3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十五册第二组第5课 二、设计思路 课文篇幅较长,文章结构比较特殊,因此,在经过反复研读教材,深刻体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温度、重度和厚度,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后,我决定对教材进行合理剪裁,大胆取舍,实现长文短教的教学效果,使学生领悟文中蕴含的哲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习挑山工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 2、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中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与话中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五、教学准备 折尺、挑山工视频片段、阅读卡片


上册《挑山工》教学设计

  《挑山工》是一篇精读课文。今天呢,我就为大家推荐人教版上册《挑山工》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一、教学内容:   《挑山工》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挑山工登山,虽然身担重物、走的路程比有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的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的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3课时)    二、教学要求:   1、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并学习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意味深长”、“腾云驾雾”、“拘束”的意思。能用“耽误”、“朴素”造句。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学习挑山工不停地登攀的精神。   难点: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演示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小黑板、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泰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山岳,有许多人前来游览。在游览的同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他们就是挑山工。这些挑山工在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问题自由读课文。   问题:①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游人是怎样登山的?结果怎样?(用笔划下有关语句。)②把挑山工讲的话划下来。   2、指名回答。    三、自学生字、新词。   1、辨析多音字。   2、易错的`字。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每人读一句。   3、指名分段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情况。   2、提问:这篇文章写挑山工怎样登山的?由此引发了一个什么不解之谜?    二、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如何分段?根据什么分段?   2、讨论分段。   本文开头写作者在泰山上碰到挑山工,并由此产生疑问;“有一次”写出了作者的疑问,并用事实说明了疑问点;作者最后从这件事上受到启发。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即:   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受到启发   3、根据作者思路划段,总结段意。   (1)学生划段,讨论段意。   (2)小结。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登泰山时看见挑山工登山与游人不一样,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段(3~6自然段):讲“我”遇到一位挑山工的具体经历,证实他的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和“我”从挑山工的话中受到启发。   第三段(7自然段):讲“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   4、提问:我们是怎样分段的?   先读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再根据作者思路为课文分段。    三、归纳全文主要内容。   根据各段段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我”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情况,并从中受到启发。    第三课时    一、复习引入。   提问:《挑山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   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先写挑山工的样子:肩搭扁担,挑着“沉甸甸的物品”;接着写他们的动作,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有节奏地“一甩一甩”,再写他们登山的路线--折尺形。   好处:不损坏东西,还可以省力气。   追问:有什么缺点吗?   这样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3、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我”的疑问是什么?   挑山工走的路程远,速度慢,反而领先于游人。   4、读文体会二者的不同之处。    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从这一段中找出“我”与挑山工登山的过程中,都是怎样登的?挑山工在哪儿超过了“我”?   (学生边读边勾划书中有关的句子。)   2、指名读,其余同学再认真思考一次。   3、汇报。   “我”在山下遇到一位挑山工(一齐走)并很快超过了他。可是在“回马岭”和“五松亭”挑山工都走到了“我”前头。最后,在极顶挑山工又走到了“我”的前头。   (教师边听边板书要点。)   4、追问:挑山工为什么能走到“我”的前头?从哪儿知道的?   ①读挑山工的话,考虑一下他讲了几个意思?   ②分析。   (联系实际说说这些话的含义。)   挑山工 游人   走得慢 走得快   一心向着目标 不想目标   步步扎实 总停下来   一个劲儿往前走 东看西看,玩玩闹闹   作者用亲身经历解答了疑问。    四、学习第三段。   1、齐读,思考: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2、汇报。   这幅画体现了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不停地前进的精神。作者需要的是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   ▲教学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要懂得干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扎实,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 板书设计:   挑山工 游 人   走得慢 走得快   一心向着目标 不想目标   步步扎实 总停下来   一个劲儿往前走 东看西看,玩玩闹闹

上一篇:2007女足世界杯

下一篇:开业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