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在对面唱山歌

时间:2024-09-03 02:15:02编辑:奇事君

郎在对门唱山歌的创作背景

小说《郎在对门唱山歌》发表于《小说月报(中篇小说)》2007年01期。开头首句即为:“是城。是小城。是山城。是县城。城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县城。” 该小说是出生在安康紫阳的著名作家李春平为家乡量身打造的文学作品,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媒体称“这是作家为自己的家乡打出的一个大广告”。 此后又出现了同名电影文学剧本,由李春平与章明共同创作。

上漆山歌词

《岚皋民歌》前一部分为小调,共89首,小调中有表现劳动的,如“长工歌”、“放羊歌”、“上漆山”、“砍柴歌”、“倒采茶”。歌词主要是表现劳动的艰辛,抒发了劳动者内心的苦闷心情,如“长工歌”中有这样的歌词
正月好唱正月正,
一心好唱板长工。
人人都说他家好,
不要工钱做半年。
二月好唱月的中,
背起包包上长工。
头上亡了老父母,
脚下又丢少年妻。
十月好唱十月中,
坡坡鸟儿唤行人,
我想回家算下账,
掌柜说我没满工。
十二月好唱十二月中,
又宰羊来又杀猪,
我想吃点泡汤肉,
掌柜说我满了工。
在小调中更多的是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和思念,讴歌了对美好爱情和事物的仰慕和追求。如“姐儿十八春”、“梅子花儿香”、“探郎歌”、“打蒜苔”、“十对花”。在“十爱姐”中有这样的歌词:
一爱姐,好人才,
高不高来矮不矮,
赛过当年的祝英台。
祝英台,生得乖,
他在杭州读书来,
山伯把她解不开。
二爱姐,好头发,
梳子梳了篦子刮,
梳个盘龙插金花,
梳盘龙,插金花,
锦上三锈樊梨花,
后来破阵全靠她。
在“摘黄瓜”中这样喝道:
姐在园中摘黄瓜,
郎在外边打土巴,
打掉黄瓜花。
打掉公花犹小可,
打掉母花少结瓜,
回去爹娘骂。
在曲调上,小调细腻流畅,旋律柔丽婉转,优美动听,节奏平稳,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个人感情色彩。
岚皋民歌中的山歌,是最能代表山区特点的民歌,岚皋山多河广,站在高山上尽情地高歌,山歌在山谷中回荡悠远,显示出极大的魅力。山歌歌词有很多是在劳动中即兴创作的,见景生情,随编随唱,其歌词借喻巧妙,风趣幽默,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在内容上主要是表现爱情的;
如“山歌不唱冷秋秋”中这样唱道:
山歌不唱冷秋秋,
芝麻不打不成油。
菜籽打油姐梳头,
郎不风流姐风流。
“郎在对门唱山歌中”则直率地表达了男女的情感:
郎在对门唱山歌,
姐在房中织绫罗,
对门那个短命死的,
唱得这样好,
唱得奴家脚手软,
踩不得云板丢不得到梭,
眼泪汪汪听山歌。
岚皋是陕南的一个小县城,县内有很多奇丽的风光,南宫山,神河源,千层河,岚河漂流等,以各自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各地的游客。而岚皋民歌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也为县内的美景增添了色彩,游客通过直觉体验、陶醉,使自己在性情上达到较高的境界,在精神上达到自由和谐。


郎在对门唱山歌的剧情简介

电影故事以安康紫阳为环境背景,以青年男女刘小漾、冯冈、张学锋等的爱情遭遇为主线,以对于紫阳民歌的弘扬和开掘为辅线,表现了当代青年在人生转折时期、面对社会和事业、情感与婚姻的艰难选择,弘扬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是一部具有良好精神导向和艺术价值的电影剧作。同时影片紫阳民歌为背景音乐,以《郎在对门唱山歌》作为主题音乐贯穿全片始终,表现年轻一代对伴随他们长大的紫阳民歌及其家乡的热爱。 影片中人物对白皆以“陕西、安康、紫阳”出现,紫阳民歌皆由当地原生态民歌手表演,紫阳富硒茶、富硒水、紫阳蒸盆子、老城门、青石板台阶、安康瀛湖、西康高速公路、安康学院等被一一展现在片中。影片由曾获首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加拿大国际电影节、第十四届都灵国际电影节和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等等的著名导演章明担任导演、编剧。该片在第14届上海电影节一举获得了最佳编剧、最佳女演员和最佳音乐3项大奖

郎在对门唱山歌的创作背景

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是国内首部允许以自然县县名命名的实名制胶片电影,原小说《郎在对门唱山歌》是出生在安康紫阳的著名作家李春平为家乡量身打造的文学作品,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媒体称“这是作家为自己的家乡打出的一个大广告”。 谈及这部电影,章明坦言:“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采用未来跨时空的手法表现故事情节,既有民歌手演唱的传统紫阳民歌,又充满现代时尚元素的小桥流水人家,完全是紫阳的实景,真实的山水、小巷、街道、大桥、古城门,唯美的镜头赋予了影片特有的诗情画意。另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通过这部影片把世代口耳相传下来的紫阳民歌做大一些、发掘出来,利用电影这个高平台把它推向全国、推向世界。”章明还表示,拍摄这部影片的难度很大,希望这部影片能超越他自己以往的任何一部电影,同时不排除再次冲击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可能。 国家广电总局剧本中心的专家对剧本给与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剧本以剧情加实地实景的手法来创作,抓住了紫阳民歌这一地域文化特色展开故事,具有鲜明的陕西南部文化特征,对于宣传西部文化业有裨益,在近年的影视创作中又开辟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陕西作家李春平的中篇小说《郎在对门唱山歌》,最初发表于《小说月报(中篇小说)》2007年第1期。小说的开头是这样:“是城。是小城。是山城。是县城。城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县城。”为何要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呢?用李春平自己的话来说,“这在一般的小说中是不多见的。很多人写小说都会虚构一个地方,但我不会那样。因为我的这部小说本身就是反映小城生活的,注定不是讲述大都市生活。我点名写出紫阳县城的名字,就是表明这是不可复制的,其他地方也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小说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媒体称“这是作家为自己的家乡打出的一个大广告”。谈到创作缘由,李春平说,“我曾在上海漂了10年,也搞一些文学创作,一直考虑该为家乡写一些文字。当时这种冲动很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这种创作欲望也更加强烈。直到后来,我回到家乡的某一天,在听紫阳民歌《郎在对门唱山歌》时,忽然有了想法。这种讲述爱情的民歌,也是一种情歌,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就沿着这种想法创作下去。我用10年的时间在思考,又经过4个多月的写作,终于写成4万多字的小说。”

上一篇:珍怡

下一篇:火影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