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和文学有什么联系吗
文学是音乐植根的土壤;音乐是文学的翅膀。它们亲如兄弟,行同手足。一、唐诗与音乐诗歌的创作至唐代达到很高的水平,代表了当时文学艺术的顶峰,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王之涣,一代杰出诗人的创作,给后人留下了数万首佳章妙句。唐人有选词度曲的传统,好的诗作无不被人乐人们争相传唱,所以唐代的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以《竹枝》《浪淘沙》《杨柳枝》等绝句为词的歌曲家喻户晓,李白、白居易、元稹、王之涣、王维、李益等人的诗句更是多为知音者协同作歌,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二、在音乐与文学两个领域中翱翔的人音乐爱好者与文学爱好者兼具的大有人在: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鼻祖与先贤。音乐在孔子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他在音乐生活中的实践和理论,对后世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会唱歌、弹琴、鼓瑟、击磬、作曲,可以说是一位音乐的通才,他为《诗经》正乐时,能够合着伴奏唱完三百零五首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歌曲。他之所以有超乎寻常的能力,就在于他能够不断地学习。孔子还是一位作曲家。孔子离开卫国之后,本想渡过黄河,去投奔晋国的赵简子。在黄河之滨,他听说赵简子杀了过去帮他从政的两位贤大夫,便打消了去晋的念头,并把对两位被害者的同情,凝聚在一首叫做《陬操》的琴曲中。扩展资料:孔子对中国音乐的发展的影响:首先,孔子把音乐看得非常重要,认为礼乐对国家来说,是治国平天下的要策,对个人来说,是修身立世的根本。这种思想,贯穿在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正统观念中,因而,也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由始至终的统治思想。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我觉得,这种教化的作用,至今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其次,是把重乐的观点,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中,落实在教育实践里。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兼顾德、智、体、美的。他所教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音乐居第二位。他的门生子路问他,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完人。他回答说:“要有臧武仲的智慧,公绰的廉洁,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在这些之上,再加上礼和乐的修养,也就可以称为完人了。”他甚至认为人不学民间歌曲,就象面壁而立的痴人一样,是毫无前途可言的。他对自己的儿子伯鱼就说过“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他曾经教门徒鼓瑟,从他对子路鼓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的评价来看,他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他对音乐的推崇,还可以从他的这句名言中体现出来,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一个人的修养,是开始于“诗”、建立于“礼”,而最终完成于“乐”的。也就是认为音乐是人的最高修养。他对《诗经》音乐的整理工作,是应当给以充分肯定的。作为一个音乐鉴赏家和评论家,孔子也是空前伟大的。他提出的一系列美学标准和美学命题,不但在当时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在今天还有着深远的影响。能够准确把握音乐的实质,并用最准确的话把它概括出来。他用“洋洋乎,盈耳哉”来描述太师挚演奏音乐的开始部分和《关雎》这首曲子的结束部分。对难得的音乐来讲,他是一个难得的知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著名传说,充分、鲜明地刻画出这位艺术痴人,如何融化在音乐之中,达到一种物我两忘、超凡脱俗,甚至因为听觉器官的高度兴奋、高度专注而使其他感官的职能相对退化的地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乐文学
宫本总司的相关配乐
剑之极-宫本总司角色曲收录于《天地风云录之决战时刻剧集原声带》音乐以笃定的气势呈现,刻画出宫本总司跟随真理,不随风逐流的睿智和胸襟。 天地风云录之九龙变第二片尾曲【一剑无悔】词: 凤仪 曲: MATT 演唱:黄凤仪 制作:愚人梦想飘渺刀风剑雨里 无尽沧桑无尽泪怎堪回望英雄路 阖眼顷刻能见浮生秋水不浪却涟漪 无声落叶无声悲何忍红颜对残烛 一念千里将百年封印无悔今生 剑锋有情堕落了魔道 踏入了江湖 背负了万劫宿命思念是绝路 回忆是迷途 把酒问天地仁义 (举头问天地仁义)愿成刀魂 吾为剑存 黄泉留名 也不负来生啊再回鞘~(剑无悔~)
和文学有关的歌
一、歌词是诗词的 邓丽君《独上西楼》、《水调歌头》
二、词牌子为题 赵薇 《江城子》并且有借鉴苏轼的《江城子》、
薛之谦《钗头凤》并且有借鉴陆游的《钗头凤》
三、整体融合型的 黄磊有一个文学大集 《等等等等》是写《边城》
《橘子红了》是琦君《橘子红了》
《蝴蝶结》是老舍《骆驼祥子》
《冰点与沸点》是三浦绫子《冰点》
《我知道我爱你》是鹿桥《未央歌》
《云烟》是刘畅园《云烟》
《背影》是朱自清《背影》
《再别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再别康桥》
玉卿嫂是白先勇《玉卿嫂》
老车站是钟晓阳《停车站借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