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华集团的企业文化
公司精神务实创新、敢为人先 责任重于泰山、诚信以至百年好学敏求、敬业团结、务实创新、追求卓越 为股东创造价值:企业长久的成功基础来源于持续回报股东,不断创造更好的业绩是润华实现企业使命的重要基础;为社会高度负责:润华所在的行业都是关系到社会大众福祉的领域,必须本着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精神来发展润华事业,实现社会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润华作为合法的企业公民,与政府、社区、合作伙伴等各方面保持良好的关系;为员工提供机会:员工是企业的财富,企业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为员工提供发展和成长的机会,帮助员工获得工作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成为社会上的“上等人”. 有理想:百年润华的宏伟目标是全体润华人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是团结和凝聚全体润华人共同创业、共同发展的基本前提;有道德:润华人克尽职守、敢于并善于负责任,职业操守高尚,具有优秀的社会道德,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社会价值;有激情:没有激情的企业不是优秀的企业,没有激情的人不是优秀的岗位工作者。润华人的激情源于对“百年润华”事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和不断追求,源于个人发展与百年润华和贡献社会的不断融合;有能力:每个润华人都要成为最佳岗位工作者,具备承担事业发展重大责任的知识和技能,提倡全体润华人不断学习提高,增强自己的内涵和功力,以迎接事业发展的巨大挑战; 创新意识:创新是润华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保持润华旺盛的生命力的前提;提倡敢于创新、敢于冒尖的精神,反对明哲保身;服务意识:市场竞争中优质服务是润华事业不断发展的基本手段,提倡员工具备对外服务顾客、对内服务员工的优良服务意识,打造润华的“终生用户”;学习意识: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我们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比拼知识管理能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危机意识:市场竞争的瞬息万变带给润华事业巨大的压力、冲击和挑战,润华人必须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居安思危、忍辱负重;责任意识:“责任重于泰山”,提倡润华人敢于负责、善于负责,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鼓励员工提建议、提意见,反对推诿扯皮、不负责任;忠诚意识:对事业忠诚是衡量润华人称职与否的基本标准,反对以公谋私、假公济私的行为,反对愚忠,为润华的利益敢于负责、敢于提出并坚持反面意见的行为是最大的忠诚;大局意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润华人必须以事业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始终维护润华的基本利益,要求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保持高度一致;发展意识:润华事业的发展如同高速运行的履带,如果不能保持高速发展,就会被时代淘汰,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可持续性。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华润的核心价值观,是华润文化的基石,是华润人的崇高品质,是华润的建基立业之本。华润倡导全面的诚信观,诚信于股东、诚信于客户、诚信于员工、诚信于社会。业绩导向。坚持业绩第一的价值观,追求均衡、全面、高质量的业绩,倡导“没有增长的业务不是好业务、没有业绩的团队不是好团队。”客户至上。悉心维护客户和消费者的权益,严守商业道德,开展公平竞争,努力提供更为优质、更为环保、更为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不断超越用户的期望。感恩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作“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努力打造“投资者信任、员工热爱、社会尊重、大众称道”的优秀企业形象,成为全社会企业的榜样。 1938年,为了团结香港及海外支持抗战的民主人士,接受和保管各界抗日捐款和物资,为抗日根据地采购军需物资及药品,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陈云的领导下,华润前身“联和行”(Liow & Co)于香港成立,创始人杨廉安(共产党创始人博古的胞弟)。1948年,联和行进行改组、扩大,更名为“华润公司”。“华”代表中国,“润”取自毛泽东的字“润之”,蕴含“中华大地,雨露滋润”的美好寓意,钱之光任首任董事长。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独特贡献。 华润千方百计突破封锁,采购和运送内地急需物资,有力地支援了三大战役、渡江作战,直至解放全中国。1948至1949年华润历经艰险先后分四批把358位著名民主人士、765位文化名人及爱国华侨从香港秘密运送到东北解放区,保证了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的胜利召开。 1952年至1980年代中期华润一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港澳及东南亚的总代理,保证香港市场供应,协助内地制订对港及海外出口计划、扩大出口,衔接货源并建立销售网络,与世界各国加强贸易联系,进口内地所需商品,赚取外汇,为计划经济年代的中国外贸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57年华润发起并筹办首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拉开了“广交会”的序幕。1962年华润属下五丰行承担起内地鲜活冷冻食品供港的“三趟快车”的运作,保证了香港的食品供应。1970年代初期华润协助将内地国产石油输入香港,有效地缓解了香港石油危机。1978年华润首创“三来一补”模式并大力推广,开启了香港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先河。 1980年代华润由代理贸易向自营贸易转型,努力发展中长线投资项目,重点投资了零售、房地产、电力、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渐趋大型化和专业化,为今天成为香港和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奠定了基础。1983年华润大厦落成,华润公司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2年华润集团注资上市公司永达利,更名为“华润创业”,成为华润系第一家上市公司,开创了中资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先河。1990年代中后期1990年代中后期,华润旗下五丰行、北京华润置地、励致国际等企业先后成功上市,华润同时积极和国际资本接触,正式开始了借助资本市场壮大企业的发展阶段。 华润进军内地,通过并购重组、产业培育、改造国企、业态创新、管理创新、打造差异化生意模式、实现总部价值创造等途径,成功建立起一批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的主营业务。2001年至2009年华润完成两个“再造华润”的宏伟战略目标,企业的资产规模和效益较2001年翻了两番。华润连续10年保持了快速增长,在业务转型、管理变革、组织发展、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综合竞争实力大大增强。其中,2007年,华润集团营业额达1,150亿港元,总资产达到2,444亿港元。2010年至2011年2010年华润集团营业额2,184亿港元,利润总额298亿港元,总资产5,859亿港元。2011年华润集团营业额3,365亿港元,利润总额358亿港元,总资产7,644亿港元。2013年2013年5月6日,华润电力及华润燃气发布公告称,两者正就合并组建一家逾200亿美元总市值的统一能源集团进行谈判。中国产业洞察网分析师认为,华润两子公司整合或表明集团发展重心由火电转移至气电,但合并后短期协同效应有限,中长期竞争力将明显提升,有助其抗衡“两桶油”燃气公司等城市燃气巨头。 2013年5月6日,在香港上市的华润电力及华润燃气双双于开市前停牌,发布联合通告称,两者将在华润集团旗下筹建一个统一的能源集团,并继续于港交所挂牌上市。华润电力在2013年市值1,212亿港元(156亿美元),华润燃气市值486 亿港元,两公司成功合并后,新能源集团市值将约1700亿港元,不仅将成为华润系内最大的上市公司,规模更将超越中石油集团旗下的昆仑能源。华润电力将会成为合并后的能源集团上市平台,而华润燃气将会退市,两者可能采取换股方式进行合并。如以上周五的股价计算,华润电力需要额外发行40%新股来进行收购。资料显示,华润燃气在94年上市以来,名称及核心业务已经几度大变,2008年方剥离压缩机、半导体业务,正式介入管道燃气行业,并易名为华润燃气。截止到2013年华润燃气已在全国151个城市拥有燃气项目,燃气年总销量为93亿立方米,居民用户达1403万户,成为我国5大城市燃气巨头之一。华润电力是华润集团旗下的旗舰发电企业,业务涵盖火电、风电、水电、煤炭及分布式能源项目,截至2012年底其管理和拥有70家电厂,运营权益装机容量达2527.1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