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琳厝

时间:2024-08-26 05:00:51编辑:奇事君

宏琳厝的历史沿革

宏琳厝由始祖药材商人黄作宾于清乾隆乙卯六十年(公元1795)始建,至其子宏琳1823年方全部落成,前后历时28年。宏琳厝占地面积17832.28平方米,共有大小厅堂35间、住房666间、花圃25个、天井30个、水井4口,厝内廊回路转,纵横有序,建筑为土木结构,对称翼券仰,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是一座一次性设计、一气呵成、整体结构精巧的民居建筑。至今,老宅已沐风雨二百年,厝内子孙繁衍七代,最旺时住有一百多户、一千余人。

宏琳厝的介绍

宏琳厝俗称新壶里,是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的古民居,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单栋建筑古民居。宏琳厝由药材商人黄祖嘉(1755-1815,字作宾,号寅轩)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并由其子宏琳建成于1823年,前后历时28年。宏琳厝居住着黄姓家族,历经11代后,宏琳厝现已形成一个自然村落。1997年,闽清县政府将宏琳厝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8年6月1日对外开放。2005年宏琳厝成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22日起,位于宏琳厝第一进的宏琳厝博物馆对游客免费开放。

宏琳厝的建筑特点

宏琳厝以纵向中轴布置直入三进的正屋:第一进由家中的小字辈居住;第二进由家中的中字辈居住;第三进由家中的老字辈居住。这种建筑布局体现了中华民族“长幼有序”的伦理规范。以正屋为中轴对称旁开的建筑物称“横厝”,是女仆人生活的场所。横厝再向外扩展的建筑称“外横厝”,是男家丁居住的场所,体现了“主从有别”。街、廊、弄、墙贯穿其间,既前后呼应,又左右逢源。一次性设计、施工,一气呵成,建筑专家们认为宏琳厝是中国民居建筑的优秀范例。宏琳厝虎头门前的街称虎头门横街,一边是庭院门墙,一边是榴齿石砌就的矮墙。门墙矮墙之间用平栏相连,支撑平栏的是石制九根竹节。九,数之最大;竹节,竹解心虚的寓意。矮墙外竖两根华表。华表,诽谤之木的孑遗。平栏和华表两个建筑小品的组合谱就了一曲凝动的乐章,体现出闽清宏琳厝雍容华贵的气度和虚怀若谷的胸襟。宏琳厝的弄显得细腻得多。从大厅连接后厅的弄,称进冥弄。原先不经常走动,从一进大厅到二进,要从火墙弄迂回。因为习俗的原因,人们居多从迎面右边进冥弄出入,左边进冥弄仅供棺材抬出来时用,因此很少有人走动。正屋三官房外、风火山墙内的弄,习惯叫火墙弄。火墙弄原先是家族祭祀进出的通道,也是家内万一发生火险,家丁扑灭火险的通道和家族老幼疏散的必经之路;倘若发生匪患,是家中武装进能攻、退能守,周旋迂回的场所。火墙弄的一物多用,令人赞叹。宏琳厝第一进与第二进、第二进与第三进过渡地段的建筑,叫过雨亭。过雨亭的建筑功能是给居民生活起居带来方便,它潜在的建筑功能是作为消防设施。由于古建筑材料多为可燃材料,很容易引起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家长便组织家丁将起火附近的风火山墙下面的门洞用土墩堵塞住,然后再推掉过雨亭建筑,这样断掉火源,又有宽宽的隔离带,可以有效地抑制火势的蔓延。令人称奇的是,宏琳厝地下纵横的下水道和安排得当的窨井相联成整体。宅旁的消防渠保持清水畅流,窨井多设在上下沟的交汇处。整座房屋的47口窨井按统一的位置设计,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就近取水灭火。由于下水道互相贯通,水就会根据人的意志,直达救火前沿。宏琳厝窗的设计给人很多启示:窗的位置偏高,是为了保证室内生活的隐蔽性;窗屉的设计上下左右推拉,将窗扇活动空间缩小到最大程度,给生活起居带来许多方便。大家族里人口众多,往返活动频繁,窗扇向室内外开户过大难免会造成人丁无为的碰撞伤害。大家族与小家庭居住情况迥异,窗扇的开户情况也不能同日而语。由于窗屉板活动的空间仅限于墙体内部,没有受到风雨的侵袭和人为的损害,宏琳厝的窗二百余年来依然如故。

上一篇:新学校的感受

下一篇:伊东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