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所饰演的哪个角色是你最喜欢的?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美国女演员,2002年主演电影《战栗空间》12岁就获得青年艺术家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可以说是年少成名,从1999年出道至今有22年,出演过不少影片,大大小小的奖项也有很多,但是她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她在《暮光之城》里出演贝拉这一角色,也因为这部电影,她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暮光之城》总共有四部,最后一部分为上下两部,当时因为这部影片后面有一段时间特别迷吸血鬼这一题材,基本上把国外好看的吸血鬼的电视剧或者电影都看了。言归正传,《暮光之城》讲的是的人类少女贝拉和吸血鬼爱德华相爱的故事,贝拉当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因为母亲再婚她和父亲来到一个偏僻的小镇生活,由此结识了爱德华并相爱。当年刚看这部电影时,真的是被惊艳了,首先就是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的颜值,真的是好美啊,贝拉和爱德华的相爱因为人和吸血鬼的差别,受到了不少的阻碍和反对,但是贝拉却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依旧和爱德华相爱并最终结婚,他俩结婚后不久,贝拉怀孕了,因为是人的普通体质,所以这次怀孕被告知会有死亡的风险时,她还是依旧选择生下来。最后贝拉因为婴儿的出生而死亡,爱德华后来直接将自己吸血鬼毒液注射进贝拉的心脏,使贝拉成功转化,贝拉复活变成吸血鬼后,得到了不属于人类的超能力,他的能力是“绝对领域”,可以在危险时刻可以保护身边的人,因为生下人和吸血鬼结合的婴儿,吸血鬼王族都在恐惧和担忧,最后一部可以说是保护之战吧。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出演的贝拉这个角色是我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不光颜值高,同时人物身上的那种勇敢,执着,坚强很是吸引人。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演过什么电影?
1,《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饰演:凯瑟琳·林恩。《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由美国索尼电影娱乐公司发行,由李安执导,乔·阿尔文、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克里斯·塔克、加内特·赫德兰联合主演剧情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根据本·芳汀同名小说改编。2,《咖啡公社》,饰演:Vonnie。《咖啡公社》是由伍迪·艾伦自编自导的爱情喜剧片,杰西·艾森伯格、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史蒂夫·卡瑞尔、布蕾克·莱弗利联合主演。影片于2016年7月15日在美国上映。3,《私人采购员》,饰演:Maureen。《私人采购员》是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执导的剧情影片,由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西格丽德·波瓦兹、安德斯·丹尼尔森·李等主演。该片于2016年10月19日在比利时上映。主要讲述了在巴黎的美国女孩莫林作为一位明星私人时装采购专员在巴黎卷入一宗谋杀案的灵异故事。4,《某种女人》,饰演:Beth Travis。《某种女人》是由凯莉·雷查德执导,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米歇尔·威廉姆斯、劳拉·邓恩等主演的剧情影片,该片于2016年10月14日在美国上映。5,《同等族群》,饰演:尼娅。《同等族群》是由德雷克·多雷穆斯执导,尼古拉斯·霍尔特、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联合主演的科幻爱情片。该片于2016年7月1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在一个完美无缺却无感情的世界里,人类情感被去除,两个因患病而有了情感的人相遇,产生情愫,最后决定携手逃亡的故事。
为什么说《谜之变奏曲》这部作品为艾尔加成为著名作曲家奠定了基础?(五)
1857年6月出生于英国伍斯特的艾尔加,是一家音乐商店老板7个孩子中的第四个。由于父亲是一位钢琴调音师和音乐教师,家庭对音乐的热爱影响了幼年的艾尔加,他学习了管风琴、小提琴和其他乐器。这一切都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5岁时艾尔加进入中学学习。他曾想到莱比锡音乐学院继续深造,然而他的父亲负担不起这笔费用。他只好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职员,并在父亲的店里帮忙。后来他当上了伍斯特天主教堂的一名助理管风琴手,组建了木管四重奏组,还为该小组写了一些小品。这时他开始尝试音乐创作,有志成为专业小提琴独奏家,并在伦敦随阿道夫·波利策上过几次课,但后来放弃了这一想法。艾尔加早年担任过的工作有伍斯特合唱队指挥、伍斯特郡精神病院管乐队指挥和伍斯特业余器乐协会指挥。1889年他与卡罗琳·艾丽斯·罗伯茨结婚后赴伦敦,但发现伦敦不利于他事业的发展,遂于1891年定居莫尔文。工作的不顺加上强烈爱好的驱,使他在1892年决定转行作曲。其实早在1890年时,艾尔加在作曲和小提琴演奏方面的声誉已经传扬到家乡之外,一些重要的英国音乐节委托他创作管弦乐及合唱作品。1897年,应维多利亚女王的要求,为纪念女王执政50周年他创作了《帝王进行曲》,作为官方50周年庆典的一部分。1899年,在伦敦艾尔加迎来了事业上的首次成功——著名的德国指挥家汉斯·里希特指挥了他的《一个原始主题的变奏曲》即《谜之变奏曲》的首演,理查·施特劳斯把艾尔加称为当时英国作曲家的领衔人物。这样,施特劳斯和其他著名的德国指挥家常把艾尔加的作品纳入他们的音乐会。而艾尔加乘胜追击的力作——神剧《老人的梦》,以其绵绵不断、瓦格纳乐剧式的曲风,一扫以往神剧喧叙与咏叹的曲风,也奠定了他在国际乐坛上的地位。此后艾尔加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主要标题性作品有:序曲《在伦敦城》及交响练习曲《福尔斯塔夫》。在艾尔加所作的5首《威风凛凛进行曲》中,第一首最著名。在音乐中,你好像看见一列列军容整齐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从你眼前走过。本曲以一个短小的引子作为开始。接着,华丽而威风凛凛的主部主题强有力地呈现出来。与主部主题形成巧妙对照的是乐曲中段那具有民谣之美的旋律。艾尔加这部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个中段。这一旋律不仅被爱德华七世用作《加冕颂歌》,英国作家豪斯曼还为此写了抒情诗《希望和光荣的国土》。可以说,这段旋律在英国的地位,几乎与国歌一样神圣。甚至在美国许多院校的毕业典礼上,学生们也是在这支旋律声中领取文凭,其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为了嘉奖其对发扬英国音乐的贡献,艾尔加在1904年被册封为爵士,并于次年担任伯明翰大学的音乐教授,来自世界各地的荣誉与奖励也蜂拥而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艾尔加也以音乐回报祖国,写下不少激励士气的音乐,包括最出名的合唱曲《大英帝国精神》。他的第一场重要演出是伍斯特联合唱诗班节上的音乐会序曲《弗鲁瓦萨尔》,接着是各种合唱曲:《黑武士》、《卡拉克塔利斯》。管弦乐曲《谜之变奏曲》和清唱剧《杰隆修斯之梦》——他的几部受天主教教义启迪而写的作品之一,树立了他作为第一流作曲家的声誉。但这部作品的演出次数不多,直到1902年在杜塞尔多夫的演出之后,才被公认为他的杰作。此后的20年他作有清唱剧两部,几部大型管弦乐曲和一些室内乐。1908年艾尔加创作了《第一交响曲》,1911年,他又写出了《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二交响曲》。1920年,艾尔加的夫人去世,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悲痛之余,艾尔加创作力大减;面对战争对生命摧残的反思,其曲风转为深沉。在当时他已经名利双收,一无所求,是宗教与人道的情怀和好友萧伯纳的鼓励,支持他在晚年为美好的世界与人性继续创作。虽然他的创作陷入了低潮,但他仍为管弦乐队提供了一些根据巴赫、亨德尔和肖邦的作品改编曲。艾尔加于1934年2月在乌斯特平静地逝世,如其所愿地葬在家乡教堂妻子的身边,留下未完成的英国广播公司约写的《第三交响曲》、《钢琴协奏曲》和仅完成草稿的歌剧《西班牙夫人》。《e小调弦乐小夜曲》可以追溯到1892年,是艾尔加根据写于1888年的3首独立小品改编的作品,起初因其不具备商业价值而被出版商拒绝。第一乐章为ABA的结构,以中提琴的乐段开始,该乐段所设立的温柔而有节奏感的律动带领第一小提琴奏出第一主题。转调到E大调引出了扩展为八度经过句的新旋律,后来乐曲转入独奏小提琴的主题。中提琴的乐段再现,回到第一旋律。弦乐器在低音的拨弦中乐章悄然结束。第二乐章为C大调,以第一小提琴沉思的三小节乐句开始,然后,由别的声部接过去。这三小节乐句引出了另一个温柔的主题,将我们带到由第一小提琴在八度音阶上的重述。由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波澜起伏的乐句支持的这个旋律有力地扩展,随后加了弱音器的弦乐器又回到开头主题那沉思的宁静之中。第三乐章是以G大调开始的小快板,中提琴在第四小节奏出第一个主要的旋律。其他声部把这个曲调接过去并加以扩展。艾尔加随后回到第一乐章开头的中提琴e小调的经过句,随即再次响起第一小提琴的E大调主题,我们又听到第一乐章中的独奏乐段。作品以同样节奏的中提琴音型把这首小夜曲带到E大调,在温柔的旋律中结束。《爱的祝福》也译为《情人的问候》,小提琴独奏曲。本曲不仅是作者艾尔加的代表作之一,而且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的名篇。本曲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风格,轻松而典雅,是极适用于舞会和沙龙等场合的音乐。乐曲为典型的“ABA”三段体加一个尾声构成。A段主题为E大调,4/4拍子,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饱含深情的旋律,恰似来自情人的绵绵情话;乐曲的B段主题转为G大调,柔美的曲调中多了一丝哀怨的情调;经过带有泛音色彩的华丽过门,乐曲又回到A段;经过带有复杂情绪的尾声,全曲在A段主题的变奏形式下逐渐减弱而终了,仿佛是情人还在喃喃私语……
为什么说《谜之变奏曲》这部作品为艾尔加成为著名作曲家奠定了基础?(三)
破解谜团艾尔加是英国音乐“文艺复兴”的代表,对当代英国作曲家有深远的影响。虽然他的部分作品仍不脱离当时欧洲新古典乐风与浪漫风格的影响,但其中蕴涵着的,来自英国民间的旋律与和声,为其后继者树立了典范。撇开以上严肃话题不谈,爱乐者往往直接为艾尔加作品中的干净、明朗所着迷。不只是其提琴小品《爱的礼赞》与歌曲集《海景》,甚至是进行曲《威风凛凛进行曲》的中段慢板,都让人有置身英伦海滨,面向无尽大海,迎着舒爽海风,心胸开阔,神清气爽之感。正如他为《谜之变奏曲》所作的说明一样,艾尔加的音乐,或者说英国的国民音乐,其实是个“发现自我”、永无止境的解谜过程。虽然不见得可以找到最后的解答,但是在追寻过程中,英国音乐与作曲家找到了自我。艾尔加生于英国的传统音乐中,以他中产阶级的背景,却在许多声乐和管弦乐中另辟蹊径,成为近代以来第一个挤进国际音乐舞台的英国大师。在经济拮据、外在环境艰辛的情况下,他以刚毅的毅力坚持走音乐这条路,在地方性的乐团沉潜、磨炼,等待机会的到来,然后逐步地迈向高峰。又由于爱妻的慧眼识英雄,从婚前便不断地鼓励支持,最后他终于成为一代宗师、英国人的骄傲。他的重要作品有《威风凛凛进行曲》、《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以及为数不少的艺术歌曲等。不知道是谁说的:“所有的伟大作品都有两个特色:一个是坚持传统,另一个就是努力创新”。艾尔加的不朽作品确实拥有这两个特点。今天就拿他的《谜之变奏曲》来窥其风格特点。猜猜抽象的音符背后到底在描绘何方神圣,这够难的。如果像《森林的水车》中那张唱片所收录的杜鹃啼叫声、时钟摆动声、风声马鸣,那还有迹可循;如果是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模仿的惟妙惟肖的音响,那也只要加点想象便八九不离十了,更何况它还直接把要描绘的动物名称当作曲名。而如果像《谜之变奏曲》,要靠一堆音符来猜测这首曲子到底在代表谁,这就不容易了。但天底下,有人会出题,就有人努力去解题,至于是解对解错,说真的那还是个谜!主题之后直接进入第一变奏。艾尔加在第一变奏前面加的缩写字母是C.A.E.,这是作曲家爱妻的名字缩写(CarolineAliceElgar)。在弦乐拨弦和跳跃音衬托下,长笛吹出明亮的主题变奏。音乐表现出女性的那种妩媚和温柔,也显示出作曲家对妻子的一往情深。这一变奏中出现了乐曲的第一次高潮,弦乐和铜管奏出富有激情的乐句,使人心潮澎湃。结尾处单簧管平静的三度长音和弦乐的泛音不禁使我眼前浮现出英国乡间庭院中的午茶情景:雾散天晴的游廊下,冒着热气的茶炊和碟子里码放的布丁,女主人将热茶斟入杯中,男主人在读着当天报纸;一两位客人一边品茶一边和女主人低声交谈,院子里正在玩耍的孩子不时跑来抓一块碟子中的点心。这段音乐给我的感觉就是曾经见过的这个温馨的家庭场景,也表现出作曲家夫妻琴瑟和谐的幸福感觉。变奏第三章曲中有一段他模仿老人的唱腔,有时低音会走调,变成荒腔的女高音。这是英国式的幽默,谑而不虐。接下来威廉·贝克出场的时候不小心砰地一声关上了门。第六乐章中中提琴自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提琴的音色很尴尬,真所谓高不成低不就,高音不如小提琴亮丽,低音又比不上大提琴低沉,很少用来独奏,在管弦乐中也很难听出来,要仔细倾听才能辨别。强而有力的末章代表的是艾尔加本人,展现的是有关其爱妻和杰格(就是第九章所描绘的尼姆洛德)这两位对他的人生和艺术影响至深的人物。E.D.U这3个缩写来自艾丽斯·艾尔加对她先生的德文昵称。(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