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体和图形

时间:2024-08-18 19:03:34编辑:奇事君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五篇

【 #一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2、3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   ④揭示名称。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⑤找一找。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   (2)自主认识正方形。   ①谈话启发方法。刚才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体一个面的形状,再摸一摸,然后把它画下来”的方法认识了长方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正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   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认识长方形的方法去认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交流后概括。   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在投影仪上展示。   提问:咱们画下来的这种图形叫作什么呢?   概括: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   ④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   (3)放手认识圆。   ①引导回顾方法。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那从圆柱上又能认识什么图形呢?请小朋友拿出一个圆柱来,找到圆柱的这个面(底面)。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圆柱底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集体交流。   交流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面的形状的。   交流图形:互相看一看画出的图形。   揭示概念:我们画的这种图形又叫作什么呢?(圆)   ④找一找圆柱上还有哪个面也是圆,指给同桌看一看。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P3做一做)   (1)在平面图中找学过的图形。   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瞧,这是小红家的客厅(出示小红家客厅图).里面就有许多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比如凳子的面是长方形的。谁也来这样找一找、说一说?   (2)在自己身边找学过的图形。   在我们的身边、周围有这样的图形吗?谁发现了?请你指一指、说一说。   (3)回忆生活中见到的所学图形。   这样的图形生活中也有,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今天所学的这几种图形?   像这样的图形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朋友课后可以继续去找一找。   四、操作中体验深化   (1)提问: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全班交流。   (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五、总结延伸: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数学活动.你学得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认识图形(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   长方形正方形圆 篇二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预习要求:看教科书第2—3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   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   (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   先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回答。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平行四边形   (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巡视   (3)交流。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   (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   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你看:(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如: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三、体验深化   (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三、练习巩固   (1)练习一第1题。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练习一第1题图,学生分组找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涂一涂,最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一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二)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篇三拼一拼   预习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干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   二、折一折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请看幻灯)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重合,即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   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幻灯出示风车图案)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呢?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风车。   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   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小汽车(幻灯出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拼一拼   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下面,就请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完成后幻灯展示答案)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   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始!(幻灯展示答案)   (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幻灯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图形)。   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③你能用老师给的4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四、拼图大比赛   (1)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发挥想象拼图,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创意。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   (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边   长方形对边相等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篇四七巧板   预习要求:   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看一看教材第4页的内容,并根据课本内容拼一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拼指定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生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播放动画片《打乒乓球》)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①从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想知道这段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   (课件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打乒乓球”的图形)   (3)引导观察,导入新课。   图中共有几种物体?仔细观察每种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   (都由七块拼成,用一套七巧板拼成)   (板书:七巧板)   二、认识七巧板   七巧板制作过程:   谈话:想知道七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   (多媒体演示七巧板制作过程)   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何不同?(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见附页1   (1)从大小上比较。   ①哪些图形?   ②两块的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展示验证过程)   ③哪些图形最小?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同位交流验证过程)   (2)从形状上比较。   谈话: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形状)   哪种图形最多?有几个?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5   这儿有个图形很有意思,它被三角形团团包围着,(指出)它叫什么呀?(正方形)   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它是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这个图形很有意思(指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它漂不漂亮?为什么?(课件闪动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告诉学生这个图形的名称是“平行四边形”)   (3)数一数,算一算。   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平行四边形?几个正方形?   教师接着板书:△□   5+1+1=7(块)   三、拼一拼,练一练   (1)师示范拼。   取两个大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用展示台展示拼摆过程)   (2)生用两个大三角形自由拼图。   可以拼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均展示。   (3)拼指定图形。   谁能拼出大一点的三角形?七巧板中的拼图想用几块就用几块。   学生自由拼,师巡回指导。   展示不同拼法,计学生口述“用了几块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三角形”。   (4)分组比赛:拼第4页“你知道吗”中的四个图案。   ①自由拼。学生操作,组内交流。   ②集体展示。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为什么?   (2)回家用七巧板拼摆出有趣的图形,并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七巧板   5+1+1=7(块) 篇五图形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练习一(教科书6—7页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图形,想象不能看到的面: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知识点是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一样,左边和右边一样,上面和下面一样。左边不知道,可以看右边。   教学难点:   补砖块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完成练习一第五题   出示完整的一面墙(图片)   1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每块完整砖块的长度是一样的;每行的砖块数是一样的;单数行和单数行摆的一样,双数行和双数行摆的一样。   3出示不完整的一面墙,“补砖块”   (1)这儿缺了几块?你能用刚才的发现来猜一猜吗?   (2)验证猜想。   方法一:学生可能会用画一画,补一补的方法。   师可以提问:你想怎么补?来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画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行之间的关系来画砖缝。   方法二:学生直接用数砖块的方法,那就不用补了。   师:一行有几块砖块?第一行缺了几块?   师总结方法:数出每一行缺的砖块数,再加一加。   老师对于这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予以肯定及表扬。   (3)练一练。   完成P6补砖块练习。1、提问: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3、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三、独立完成练习一第6题。   四、完成教科书练习一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五、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直观演示。用后面书上提供的卡片。   (1)学生想象。这个卡片要做成正方体。数字4对着自己,1要往左边折,2要往右边折,3要往哪边折?   (2)直观演示,边讲解。4旁边的数学在4的左边和右边,剩下一个数字在4的后面。   (3)观察。先提问,4的对面是?(3,师引导:和4隔着一个数字)3的对面是4,和3隔着一个数字。那1的对面是几?   (4)总结。对面的那个数总是与原来的数隔着一个位置。   (5)应用规律。6的对面是?(隔着一个数字,是5)2的对面是几?   六、拓展延伸   1、出示长方形模型,提问: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2、请学生拿出若干张长方形,实际动手剪一剪   3、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并再一次让学生实践剪一剪,结果有学生发现了新的剪法。   七、单元小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整理与复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案设计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我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案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别这几种图形。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体会“面由体来”。   教学准备 :   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   一、 谈话导入课题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节课。为了给大家上一节丰富有趣的课,我做了许多准备,同时也让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东西。我来看一看大家准备得怎么样,把你们准备好的图形和白纸放在桌子上。看来大家很认真的对待这节课。那,有信心把这节课的知识学好吗,能做到认真倾听老师的话吗,能做到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吗,能做到积极举手发言吗。好,那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图形,板书课题。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a、师:大家看老师准备的这些图形(展示立体图形模型),你能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吗?找什么?板书立体图形。   学生观察,发现、回答讲台上的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依次板书。   师:再来看看,这种陌生图形又叫做什么呢?   (这是一个新的图形,这种图形我们叫它——三棱柱)   师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   来看老师变个魔术,师展示长方体拆开6个面。看清楚了吗,我现在变得是什么图形,(长方体)再看一遍。这个长方体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由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6个面组成。   师:我们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   师:那请拿起桌面上的长方体,用你们的小手去找一找这6个面。   学生摸模型。   说一说,这个面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滑滑的平平的。   2、做一做   提问怎么将平面图形展示在纸上   师:你们都已经把长方体的面找出来了,现在有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不拆开这个长方体,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呢?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说一说能怎么做。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印、方法),对于印可以教师演示。   当学生提出描,让生上台在黑板上演示。接着提问有没有其他方法,学生说不出,则老师自行演示印的方法。   自主将平面图形画在纸上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生:想。 师:那好,动手之前有几个要求。   1、 数一数你从一个立体图形上得到了几个面   2、 想一想你画的面是通过哪些图形得到的。   能做到要求吗,现在,开始动手。有需要帮助可以让同桌帮忙。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3、汇报交流(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小结一下从各个立体图形上得到的面。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将物体的一个面表示在了纸上。我知道聪明的同学们都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了,谁能准确,大声的告诉我。   注:回答时注意纠正学生错误,例如圆形,在数学上,准确的它叫圆。   提问:各个立体图形上有几个平面图形?   师:是不是在长方体的身上只找得到一个面?   生:不是,有6个面 依次提问各立体图形上有几个平面图形。   师:我们一起来摸一摸平面图形,看看是什么感觉。   请生上台依次摸各平面图形。   4、小结   我们今天认识了这几个新朋友,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它们都是立体图形上的一个面,(板书面)而且都是平平的,板书平,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平面图形。板书。   看仔细了,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啊?生:平平的。   谁能说说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吗?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 老师有问题要让同学们帮忙解决。   如有学生连错,将正方形长方形混淆。师:有没有同学想对他说些什么。纠正错误。谁来帮她改改。   2、涂一涂 老师能用这些些简单的图形组成一些有趣的图案,信不信。   师在黑板上绘画,请学生上来涂色。   3、 说一说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我们今天学的这几个平面图形。哪位细心的小朋友能在我们周围找到今天学的平面图形。   四、课堂小结   实际,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这些平面图形。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我们善于发现智慧的眼睛去寻找今天所学的几个平面图形。做到,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把数学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板书设计 :   认识图形   立体图形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案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与练习。   教学目标   1苯岷仙活实际认识三角形和圆,能辨认三角形和圆,会三角形和圆拼组简单的图形。2痹谌鲜锻夹蔚墓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备惺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三角形和圆,能辨认三角形和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圆柱的学具和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在前面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在下面的图形中辨认出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吗?   出示。   学生辨认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辨认的。   教师:你在上节课是怎样认识这些图形的呢?   学生自由地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作以下的板书。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图形—图形分类—物体与图形的联系—说生活中的图形。   教师:这节课就小朋友们掌握的这些方法来认识新的图形—三角形和圆。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2   教师:根据我们前一节课的学习方法,我们还是从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图形开始。   出示例2。   教师: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能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品分别是硬币、红领巾、钟面、锦旗。   教师:知道这些物品的形状是什么图形吗?如果学生能凭借生活经验说出硬币和钟面的形状是圆,红领巾和锦旗的形状是三角形,教师则追问“你怎么知道它是圆或三角形的?”促使学生说己判断的依据;如果学生不知道是什么形状,教师则引导学生这样思考。   教师:能把这些物品分成两类吗?学生可能有多种分法,教师抓住学生按形状分这种分法进行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让学生说出硬币、钟面都是圆圆的,所以把它们分到一起;红领巾、锦旗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所以把它们分到一起。   教师:像这样圆圆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圆;这种有三个角和三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在图形的下面板书圆、三角形。   教师:看看这些学具,你能在这些学具中找出三角形和圆吗?   引导学生在学具中找出三角形和圆。   教师:把这些学具放在桌面上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什么?   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和圆都有平平的面。   教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引导学生说三角形有直直的边,而圆的边是弯弯的。   教师:这是圆和我们学过的其他图形最大的不同,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直直的边,而圆却是弯弯的边。下面我们应该从物体与图形的联系中来认识圆和三角形了。想一想,圆和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有联系?与三角形有联系的物体我们学过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让学生意识到圆和一年级上期学习的圆柱的联系,圆柱的上面和下面就是圆;没有学过与三角形有联系的物体。   教师:拿出你们的圆柱看一看,它的上面和圆吗?你能够圆柱来画圆吗?   指导学生圆柱“印”在纸上画圆,学生画曲线可能有困难,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画完后,抽几个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示,全班集体。   出示下图。   教师:你能判断左边的物体能画出右边哪个图形吗?   学生判断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教师:小朋友们会圆柱画圆了,你会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吗?想一想,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和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不一样?   引导学生说出围长方形和正方形时要围四条边,而围三角形只围三条边。   教师:围一围试试,看你们围出来的三角形是一样的吗?   学生围三角形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然后抽出不同的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展示出来。   教师:看看你们围的三角形,它们的大小、样子都完全一样吗?   让学生意识到这些图形的大小和样子是有区别的。   教师:但是它们为什么都叫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形都是由三条直直的边围成的图形,都有三个角。   教师:对了,虽然这些图形的样子有些不同,但它们都是由三条直直的边围成的图形呀,所以它们都叫三角形。   教师:我们已经讨论了物体与图形的联系,按上节课我们的学习方法,下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   让学生看着板书说出下一步是说生活中的图形。   教师:生活中有这样的三角形和圆吗?我们看这两个小朋友找到了哪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和圆?   出示第50页最下面的'“议一议”。   教师:除了有的交通标志牌的面是三角形,圆桌的面是圆形外,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说几个例子来大家听听。   学生自由地说。   教师:你们在说的时候都到一个“面”字,能说一说这个“面”字是什么意思吗?不要这个“面”字对不对呢?   让学生理解圆桌的面是指上面的一个图形,而整个圆桌不是一个平面图形,而是一个物体了。   教师:这样一来,小朋友对三角形和圆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一些了。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第52页第3题、第4题、第6题,其中第4题和第6题只要求学生完成三角形和圆的作业内容,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导学生完成第51页第4题“拼一拼”的活动,拼好后学生相互参观,相互。   (3)指导学生思考第53页思考题中的第2小题,完成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看的。要求学生这样看,单独的三角形有3个,两个三角形合成一个三角形的有2个,三个三角形合成一个三角形的有1个,一共是“3+2+1=6个”三角形。   四、课堂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第53页第7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案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1、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重点、难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教学要求   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地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积木钉子板、水彩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图形。(板书:认图形)   二、新授   1、搭积木   (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   (3)分类:   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长方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认识平面   ①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板书:   长方形   观察长方体的每一个面与黑板上画的长方形一样吗?   ②观察正方体,观察各块正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正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   板书:正方形   观察正方体的每个面与黑板上的正方形一样吗?   ③观察圆柱。观察圆柱一个正向着我们的那个底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们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圆。   板书:圆   观察圆柱的两个底面与黑板上面的圆一样吗?   3、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先指名说出图形的名称,同桌同学再互相认一认。   3、小结。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一题图,看一看图中的小男孩是怎样用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画图形的?   (2)学生照样子画一画,每画出一个图形,说一说图形的名称?学生画图,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想一想:画长方形可以利用哪种几何形体?画正方形和圆呢?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仔细观察,说说图中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2)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说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边看图边想:钉子板上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怎样围的?你也会围吗?   (2)学生自己动手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在钉子板上能围出圆吗?让学生去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   4、完成“想想做做”4。   (1)先让学生在方格约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2)通过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你了解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哪些特征?   四、作业布置。   五、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第二课时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 图形、拼图形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世课我们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理面图形。   二、新授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张纸是什么开头你能把一张正方形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板书:三角形   (2)出示教材第43页第二组图,教师介绍:下面是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三角形面的物体。)   出示教材40页积木拼搭,认出有三角形面的积木,指一指哪个面是三角形的?   2、平行四边形   (1)拼一拼。   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吗?   板书:平行四边形   (2)出示教材44页例题说明:下面都是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你能从这引起物体上找到平行四边形吗?并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   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至第五题。(分小组比赛)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布置   六、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第三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练习五。   教学目的: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   今天啊,我们将继续研究它们上一节练习课。   二、练习。   1、练习五1   (1) 出示第1题,要求学生沿着图中的虚线折一折,说一说折出了什么图形?   (2) 展开,说一说在折出的图形,哪些是你认识的?   2、练习五2。   (1)读题理解题意,什么叫两次对折?   (2)学生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并说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   (3)集体交流并参与教科书说说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图形?   3、练习五3。   (1)出示第3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图形?指指各种图形分别在哪里?   (2)指导学生数图形的个数,要求学生把图形分成左、中、右三部分,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有序地数。   (3)完成统计表,集体交流。   4、练习五4。   (1)要求学生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搭出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并说说你是怎样搭的?(2)用8根小棒能搭出什么图形?试一试,让学生先搭,然后相互交流。   5、练习五5。   请学生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想一想怎样才能剪 出两个三角形,三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   6、练习五6。   (1)出示第6题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是怎样把长方形转化平行四边形。   (2)学生动手按照书中的两幅图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7、练习五7。   (1)用书附页中的图形,照样子拼出书上的三种图形。   (2)试一试,你还能拼出别的图形吗?学生动手拼图,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拼的?   三、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上一篇:模特礼仪

下一篇:宾得k-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