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她用一支笔创造了我”为开头写一篇感人的故事?
她用一支笔创造了我…昨天下午要考试了,为了不去上大学我把考试工具都扔了。想着家里弟弟妹妹憧憬上学的目光,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心。这时一个漂亮大姐姐过来,手里拿着一支笔,告诉我,只要我去参加考试,便资助我一切大学费用,我当然成功进入了大学,为了报答她,我拼了命的学习 实践,毕业后实现我梦想的时候,我发现资助我的那个人是我妈妈。
史书上有多少像韩世忠梁红玉、薛丁山樊梨花这样的传奇伴侣?
杨中保和穆桂英啊。很有名。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2-31 13:47 赵明诚,字德甫,金石学家。
这是古代文化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和称颂的一对知己爱侣。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有名的学者,母亲为状元王拱辰之女,亦善诗文。在家庭影响之下,李清照很早就有诗名。李清照十八岁时与赵明诚成婚。赵明诚除了精于金石之学外,也喜收藏书籍、书法、名画。
二人志同道合,为共同从事收藏和学术研究不惜节衣缩食,在他们的具体生活中,也不乏相互唱和、“赌书泼茶”的趣事。李清照四十六岁时,赵明诚亡故,随后金兵入侵,清照避难奔走,收藏之物几乎全部丧失。晚年,李清照对于她与赵明诚的这段婚姻尤其怀念。顾太清,名春。满洲镶蓝旗人,本为西林觉罗氏,后改姓顾,字梅仙,又字子春,道号太清,晚号云槎外史。又称太清春、太清西林春。
奕绘,字子章,道号太素,又号幻园居士,乾隆帝曾孙。
顾春初适某副贡生,夫死后,嫁为贝勒奕绘侧室,二人同岁。
顾太清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是颇负盛名的女词人,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论及满洲词人时把她与纳兰性德相提并论,称“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奕绘是清高宗乾隆帝第五子永琪之孙,习武之外也多才多艺,擅诗文,工书画,喜文物。
奕绘嫡配妙华夫人亡故后,奕绘既未续娶,又未纳妾,和太清情感甚笃。他们从认识、恋爱至结婚都维系着共同的爱好,志趣相投,始终如一。奕绘每次购得古物回家,太清必与之共赏,往往更以诗词相庆。
奕绘与顾春时常剪烛西窗谈道论理,他们的诗词唱和在作品集中为数不少,太清诗词集中还有许多 “同夫子作”的联句。奕绘号太素,顾春号太清,奕绘诗集名《明善堂集》,词集名《南谷樵唱》,太清则诗集名《天游阁集》,词集名《东海渔歌》,真可谓两心相印,灵犀互通。奕绘卒后,太清时刻思念他,写有诸多悼念丈夫的诗篇。
卓文君,西汉大富豪卓王孙之女。
司马相如,西汉大文学家,字长卿。
卓文君通音律,善鼓琴瑟,年轻丧夫,寡居娘家。一日,司马相如到卓王孙家作客,欢聚之间司马相如弹琴助兴,卓文君听到琴声,隔门窥视,被司马相如发现了,见卓文君貌美,遂弹《凤求凰》以挑文君芳心,卓文君被优美的琴声打动,又观司马相如风度闲雅,顿生爱慕之情。
宴会后,司马相如买通文君的侍者,以通心意,文君会意,当夜收拾行装,与司马相如私奔。卓王孙知道后大怒,断绝了卓文君的经济来源,父女不相往来。司马相如家徒四壁,文君无奈,与司马相如开起酒店谋生,并亲自当垆卖酒。卓王孙觉得面子受到伤害,不得已,分给女儿家仆千人、钱财百万,生活才得安定。
后来,司马相如凭借自己的才华,尤其是《子虚赋》、《上林赋》,受到汉武帝常识,二人生活更为如意。但相传司马相如大富大贵后曾有喜新厌旧的念头,要娶茂陵女为妾,卓文君写了首《白头吟》给他,相如看后惭愧,于是断了这个念头。
林颀,字韵徵,号佩环,有“四川才女”之称。
张问陶,字船山,一字柳门,又字乐祖,号船山。乾嘉时期主张性灵的重要诗人之一。
张船山除了诗作为被誉为“有清二百余年蜀中诗人无出其右者”,书画也堪称一代名家。船山初婚是21岁时,娶妻周氏,婚后两年周氏病故,幼女阿梅也夭折。幸而船山否极泰来,结了才女缘,周氏去世不到一年,成都通省盐茶道林俊将美慧多情、工诗善画的女儿林颀许配与他。
船山《砚缘诗四首》其四写道“袖中已遂襄阳癖,林下犹逢谢女才。娶妇也须无俗韵,生儿应免出凡材。”诗里充分表现出对这位可为之画眉、可与之讨论读书画的佳人才女的高度欣赏和深切爱意,得遇知音的遂心得意之情流露不尽。船山25岁进京赶考,中第后又留京学习,离别的日子里小夫妻相思情重,船山频以诗词相寄,《春日忆内》曰“房帏何必讳钟情,窈窕人宜住锦城。小婢上灯花欲暮,蛮奴扫雪帚无声。春衣互覆宵寒重,绣被联吟晓梦清。一事感卿真慧解,知余心淡不沽名。”
理学盛行的明清,狎妓者不少,直言爱妻终是少数,船山大胆向封建观念挑战,不讳房帏钟情,益显纯洁。数年后船山与林颀一起再度入京,爱妻相随,奔波也甜蜜,《车中赠内》诗说“春衣互覆五更寒,铃语遥遥梦转安。一笑车箱稳如屋,闭门终日坐相看。”
《斑竹塘车中》诗说 “翕翕红梅一树春,斑斑林竹万枝新。车中妇美村婆看,笔底花浓醉墨匀。理学传应无我辈,香奁诗好继风人。但教弄玉随萧史,未厌年年踏软尘。”生活安定后,他们的日子“婢解听诗妻解和,颇无俗韵到闺房”,温馨又清雅,尽管船山很想得子,但为官期间一直没有娶妾,晚年为了子嗣曾密蓄一妾,林颀知道后不免因爱陡生醋意,船山煞是后悔。虽有此小风波,二人的感情始终无间,更传为佳话的是,船山在一个冬日为林颀画像,船山自云“得其神似而已”,而林颀已芳心缱绻,在像上题诗说“爱君笔底有烟霞,自拔金钗付酒家。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痩似梅花。”船山又和曰“妻梅许我癖烟霞,仿佛孤山处士家。画意诗情两清绝,夜窗同梦笔生花。”船山与林颀的这份美好姻缘在文士中引起了普遍的艳羡。
管道升,元初吴兴人,字仲姬,号栖贤山人。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著名诗人,著名书画家。
管道升二十八岁那年嫁与大书画家赵孟?,两人意趣相投,心心相印。管道升也能诗词书画,尤善绘梅竹,笔意清绝,曾给太后画过一幅墨竹,太后极为欣赏,封她为魏国夫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曾在《拟古四十首》诗中对赵孟?和管道升的知己式婚姻深表羡慕“吾怜赵松雪……亦有同心人,闺中金兰契。
书画掩文章,文章掩经济。得此良已足,风流渺谁继”。赵孟?与管道升的爱情生活中曾有一段有名的插曲:赵孟?地位升高后打算娶一房姬妾,便用言语试探管道升,管道升便写了一首词回答赵孟?:“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赵孟?看后十分感动,于是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陈芸,字淑珍。
沈复,字三白,苏州人。
陈芸为沈复表姐,长沈复十月,二人幼即无猜,芸生而聪慧,刺绣之余渐通吟咏,沈复眷其才思隽秀,缔姻。及长,花烛之夕,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自此耳鬓厮磨,亲如形影,常寓雅谑于谈文论诗间。二人琴瑟和鸣二十三年,年愈久情愈密,家庭之内,同行同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
沈复曾于七夕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沈复执朱文,陈芸执白文,以作往来书信之用。二人又曾请人绘月下老人图,常常焚香拜祷,以求来生仍结姻缘。陈芸于珠宝不甚爱惜,于破书残画反极珍视。芸尝着沈复衣冠与夫一同出游,知音相得。后芸失欢于公婆,夫妻几度受逐于家庭,二人痴情一往,略无怨尤,患难之间感情益深,然芸终因血疾频发不止,魂归一旦。因贫困,芸至死不肯就医,弥留时惟心心念念缘结来生。芸虽亡,而沈复对她的深情却无止境。沈复与陈芸的事迹在沈复的自传《浮生六记》中有详细的记述。
沈宜修,字宛君,吴江人。
叶绍袁,字仲韶,晚号天寥道人。
沈宜修和叶绍袁都是书香世家出身,都秉承了诗礼传家的传统,叶绍袁少有才学,相貌英俊,有卫玠、潘安之目,沈宜修自幼聪颖美丽,过目成诵,能诗善饮。这对才子才女的结合在吴中传为美谈。明清时期吴地涌现了大量才女,当时尊崇才女的风气相当盛行。
由于沈宜修的影响和倡导,加上叶绍袁的支持,叶沈两家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女性创作群体,沈宜修多次参加妇女们的“集清会”,以文会友,诗酒寄兴。沈宜修从十六岁与叶绍袁结婚,到四十六岁去世,三十年中,不论是经历离别相思之苦,还是经历贫困生活带来的烦恼,始终相知相爱,相濡以沫。他们共有子女十二人,个个才气不凡,尤其是纨纨、小纨和小鸾,都有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生活中,沈宜修母女间唱和氛围浓厚,沈宜修留下的诗词数量之多,在古代女作家中首屈一指。
柳如是,原姓杨,名爱,字影怜。后改姓柳
钱谦益,字受之,一字牧斋,后自号牧斋老人,世称虞山先生,为东林名士。
柳如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幼年被诱拐,卖入青楼,所幸投靠的鸨母是明末浙江徐佛。徐氏通琴棋,善丹青,识文墨,与名士才子多有交接酬酢。柳如是得到徐氏的点拨,操习诗文书画,开始形成独特的性情志趣。
14岁时被返乡宰相索为妾,很受宠爱,常被主人抱置膝上教以文艺,不久被群妾蜚语加害,再度被卖为妓。但柳如是不屈从命运,以“相府下堂妾”高自标置,独张艳帜,购一画舫放浪湖山间与高才名辈相游处,凭着自己的美貌和文学天斌,结识了许多江南名士,尤与宋征舆、陈子龙、李待问过从甚密,时常文期酒会,诗词唱和,议论天下事。在他们的影响下,柳如是不仅诗文书画大进,而且爱国胸襟也逐渐形成。她的诗文风格沉雄,令人称奇。柳如是与宋征舆爱情受挫后与陈子龙热恋,同居后不久,陈子龙家室出面干预,柳如是被迫离开,一度十分痛苦。
后见到主盟文坛数十年的名儒钱谦益的诗文,惊叹之余,誓不另嫁。早已听说柳如是才华的钱谦益闻言大喜,曰“天下有怜才如此女子者乎?吾非能诗如柳是者不娶。”在冲破重重阻力后,钱柳二人缔成姻眷,时年柳如是24岁,钱谦益60岁。钱谦益对柳如是爱意弥深,为了给妻子修筑“绛云楼”,不惜忍痛割让珍藏的传世孤本宋版前后《汉书》。绛云楼的藏书当时颇负盛名,二人每日在楼内览群书、吟诗赋,日夕晤对,柳如是成为钱谦益的得力助手。但不久后南京被清兵攻占,柳如是劝钱谦益殉国保节,钱辞以不能,柳如是欲投水自尽,被家人拦阻。钱谦益降清后柳如是激励他反清复明,钱遂与柳如是一起参加复明活动,失败后绛云楼毁于大火。钱谦益病故后,柳如是不堪钱氏族人索逼钱财,以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
冒辟疆,名襄,号巣民,与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四合称为“四公子”,著有《影梅庵忆语》。
董小宛色艺超群,是秦淮旧院中第一流人物,冒辟疆是闻名遐迩的才子。其时,歌妓们怀着新型的婚姻理想自主择婿,已蔚然成风,秦淮名妓如顾媚、李香君等都择嫁了当时的有名文人。
在董小宛与冒辟疆的嫁娶过程中,董小宛怀着向往自由、寻觅真情的理想处处主动追求,矢志相从,冒辟疆则显露出一个大家公子的懦弱被动。
小宛入冒门后,对长辈恭敬顺从,与合家上下相处和谐,九年中甘愿处于侍妾地位,对冒辟疆的两个儿子悉心教导,十分尽责。闲暇时,董小宛与冒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里,泼墨挥毫,赏花品茗,鉴别金石鼎彜,沉浸在艺术天地中。小宛每日勤摹碑贴,殊无懈怠。并曾学绘画,她15岁时画的彩蝶图今尚存。小宛好收藏画作,后来在逃难途中,宁肯丢弃化妆品也把书画藏品随身带走。董小宛善于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她能做各种精致食品,正合冒辟疆的美食之好。董小宛饶有情致,最倾心月夜之美,爱在自然平实的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冒辟疆说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小宛共同生活的九年享尽。
唐琬,陆游前妻,被迫离异后改嫁赵士程。后郁郁而终。
陆游,号放翁,宋代著名爱国诗人。
陆游大约在二十岁左右,与表妹唐琬成婚。婚后伉俪相得,感情很好。但陆游之母对媳妇非常不满,强令陆游与唐琬离婚。陆游不敢违母命,又不忍与唐琬分手,便在外另置别馆,时时会面。风声传到陆母耳中,陆游不得不与唐琬断绝了关系。
后来陆游另娶王氏,唐琬也另嫁同郡的赵士程。数年后,陆游春游遇唐琬于禹迹寺南的沈氏园,唐琬遣人奉酒肴相待,陆游怅然题《钗头凤》词于壁。唐琬见而和之,不久即怏怏而卒。
陆游直至晚年,仍常常凭吊遗踪,追忆当年,不能忘怀旧情,为此写下了不少感人的诗篇,人们在感动于这些诗句时,也便记住了他与唐琬的故事。
读书笔记:《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怎样讲好一个故事》读书笔记
最近看完柴静的《看见》,看到豆瓣对这本书的点评。有些人说柴静不适合做新闻,说太太感性了,对于很多新闻方面的知识了解太浅显,不够客观和理性。可是,我却在她独有的新闻采访风格里,看到了她个人的一种魅力。然后搜了她的很多采访和一些演讲,才发现原来记者是最会讲故事的人。
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是由全球久负盛名的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集聚全美杰出新闻记者和非虚构作者,分享他们独到的创作经验。涵盖各个方面,从寻找一个好的主题、搭建故事的叙事结构、塑造作品品质,到撰写和出版你的第一本书。它也是新闻、电视、广播、纪录片等从业人员,以及自由撰稿人的一本参考书。
网上认识一个朋友,最开始我是发现她写了几篇热门电影的影评。后来就对写作这个事一发不可收拾,一两个月的时间写了三十多篇文章。她写的东西并不像市场上流行的各种几段式故事类的,而是写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感悟,例如亲情,例如职场,例如所思所感。
那时候,比较懒的我一直以她为榜样,向她看齐。然而,写作这个事对于每个人都有疲惫期和瓶颈期。其实,每个事情都有吧。后来那个朋友开始写的少了,忙年底的工作,忙结婚的事宜。她说,每个年龄阶段心态和状态都是不一样的。以前学生时代就很多愁善感,能写很多爱情方面的故事,后来工作了,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安安静静的在房子里天马行空的写一些碎碎念。而现在,两个人的生活了,要忙的事情越来越多,一个人独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工作考证的事情一多,放在写作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她的写作心态,不是扭捏作态的去迎合市场,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天马行空的写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么真实纯粹。
写作和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除了热爱,不断学习技巧,就是日复一日的练习。我是把这本书当做一本指导写作的书来读的。
下面是这本书里一些摘要:
【故事:从想法到发表】
这个把故事写成的流程,你其实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漏斗:开始的时候, 你有的是一些未成形的,模糊的想法,然后你把它扔进漏斗,出来的就是一个集中起来、有重心有意图的故事——不管怎样,关于写故事本身,大致的想法也就是这样。剩下的就是实践中去验证。开始第一幕,你把故事的各种要素扔到漏斗里。最后到了第四幕,你的故事最终成型了。
【不停手:作者的时间管理】
规则一:
自己对自己负责,有些作者自己立合同,我将于某月某日出版这本书,我认识的一个作家,真的签署这种合同,订到办公室的墙上。
规则二:
永远随身带着手稿。我总是把正在写的东西放在身边。只要有一点时间,我就可以写几句。即便只是带上一张记着最新那句话的卡片,也能用五秒钟时间扫一秒,琢磨下一句是什么。
规则三:
抓紧午饭时间。抓紧生病的时间。如厕时也思考你的写作。抓紧所有可能的时间考虑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