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

时间:2024-08-12 20:18:00编辑:奇事君

明朝王振太监怎么死的 历史上明朝王振太监怎么死的

1、王振,著名的明朝宦官专权中的那个宦官。他祸国殃民的行为造成了“土木堡之变”,促使明英宗被蒙古首领也先俘获,然后被废除,引起明朝之后朝政混乱,同时王振自己也在这个时候被护卫樊忠用锤子杀死。

2、他是大明王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而最开始时,他只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先生,后来觉得自己科举无望,便自阉进了皇宫,成了明英宗的贴身太监,又因为擅长察言观色和溜须讨好而得到明英宗的信任和赏识,等到他掌握了“批红”的大权后,简直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明英宗是个糊涂的皇帝,和大臣官员接触较少,王振就趁着这个机会培植自己的力量和党羽。并且在时机成熟之后,开始结党营私,干涉并操控朝政,暗中掌握着明朝的朝政和国事决策。并且大肆兴修土木,收受贿赂,对自己的对手和正直的官员一律打压,最后更是为了所谓的丰功伟绩,怂恿明英宗亲自征讨瓦剌,造成了“土木堡之变”,使得糊涂的明英宗被瓦剌首领抓获,虽然在最后被放了回来,却是已经颜面尽失,而王振自己,也因为这次的事件,直接激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满,要求皇帝对王振灭族抄家。王振更是被樊忠直接杀死。

3、王振身为宦官,却企图把持朝政,他的行为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大肆受贿,扰乱了朝廷的政策,打压异己的行为更让大明朝流失了许多的人才,并且破坏了明朝的边防,使得瓦剌图谋得逞。最后被樊忠用锤子打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明朝王振太监怎么死的(明朝太监王振)

1、王振,著名的明朝宦官专权中的那个宦官。他祸国殃民的行为造成了“土木堡之变”,促使明英宗被蒙古首领也先俘获,然后被废除,引起明朝之后朝政混乱,同时王振自己也在这个时候被护卫樊忠用锤子杀死。 2、他是大明王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而最开始时,他只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先生,后来觉得自己科举无望,便自阉进了皇宫,成了明英宗的贴身太监,又因为擅长察言观色和溜须讨好而得到明英宗的信任和赏识,等到他掌握了“批红”的大权后,简直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明英宗是个糊涂的皇帝,和大臣官员接触较少,王振就趁着这个机会培植自己的力量和党羽。并且在时机成熟之后,开始结党营私,干涉并操控朝政,暗中掌握着明朝的朝政和国事决策。并且大肆兴修土木,收受贿赂,对自己的对手和正直的官员一律打压,最后更是为了所谓的丰功伟绩,怂恿明英宗亲自征讨瓦剌,造成了“土木堡之变”,使得糊涂的明英宗被瓦剌首领抓获,虽然在最后被放了回来,却是已经颜面尽失,而王振自己,也因为这次的事件,直接激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满,要求皇帝对王振灭族抄家。王振更是被樊忠直接杀死。 3、王振身为宦官,却企图把持朝政,他的行为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大肆受贿,扰乱了朝廷的政策,打压异己的行为更让大明朝流失了许多的人才,并且破坏了明朝的边防,使得瓦剌图谋得逞。最后被樊忠用锤子打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不懂就问,明朝太监王振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王振,男,汉族,明朝蔚州人,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他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英宗即位后,掌司礼监,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皇帝以重典治理。正统七年(1442),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官员。英宗称他为先生,公卿大臣呼他翁父,争相攀附。十四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鼓动帝亲征,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杀(见土木之变)。
人物生平
王振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县);原本是一个落地秀才,略通经书,在一家私塾里教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被迫无奈于是他便自阉入宫了。他没有什么背景,十年寒窗也没考上功名,心灰意冷。不过也正是因为他来自底层,所以能看到许多人没有看到的事。永乐末年,王振入宫当了太监,史书上没说明是什么原因;史称王振"狡黠"、善于伺察人意,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当时宫中也有很多宦官,论奸佞、论狡黠他也未必便是超群的但是能保全自己,如宣宗宠爱太监金英等人,王振并没能夺去金英在宣宗心目中的地位。而他一遇到英宗,便如鱼得到水一样,谁也离不开谁了。
侍奉皇子
宣宗在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病死,英宗即位,次年改元正统。这时,英宗年仅9岁,不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太皇太后张氏(英宗祖母)垂帘听政。张太后虽然秉政,并不处理国家政务,而是把国家一切政务交给内阁大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处理,这也是明朝的一个好传统,只有明朝没有太后专权外戚乱政的事。英宗即位后,很自然要重用自己喜爱的人,王振便越过原司礼太监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太监。这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一朝天子一朝臣,宦官也不例外。
司礼监是明代宫廷里24个宦官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总管宫中宦官事务,提督东厂等特务机构,替皇帝掌管内外一切章奏和文件,代传皇帝谕旨等,由于此职事关机要,历来都由皇帝心腹宦官担任。后来,随着"票拟"制度的形成,皇帝最后的裁决意见,要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笔批写在奏章上,称为"批红"。奏章经过"批红"以后,再交内阁撰拟诏谕颁发。宦官掌握了"批红"大权,实际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这些宦官成天在皇帝旁边,善于察言观色以迎合皇帝,又常常利用皇帝深居简出、和外廷官接触少的弱点,欺上瞒下,假传谕旨或歪曲篡改谕旨,以售其奸。英宗把这样一个重要官职交给王振,为他日后擅权开辟了道路。
大权独揽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病逝,失去了对王振最有控制能力的人。而此时三杨中杨荣在正统五年病死,杨士奇因为儿子杀人而引咎辞职,只有杨溥在朝,而杨溥也老了,心计又没有杨荣多,而杨荣引入内阁的大学士马愉、曹鼐资历太浅,威望不够,王振擅权的一切条件都成熟了。英宗是一个常常发昏的皇帝,他并不是贪求淫乐不理朝政,而是过于相信王振,凡是王振说的,他马上就相信,而且认为是最好听、最正确的。而在他后来复位后,他重用大学士李贤,朝政也是井井有条。是一个有时昏、有时明的皇帝。
王振见阻拦自己掌权的所有障碍都已经被自然规律扫除了,当然轻而易举的就尽揽明王朝的政权。他早就看明太祖挂在宫门上那块禁止宦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不顺眼,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块牌子摘下来。随后又在京城内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府邸。他还修建智化寺,为自己求福。
土木之变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
瓦剌是蒙古中的一部。元朝灭亡以后,一部分蒙古族退回蒙古草原和东北等地。后经朱元璋派兵数次打击,内部发生混乱,逐步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分。在明朝初期,三部分别臣服于明朝,每年都要向明朝献马朝贡。
永乐以后,在蒙古三部之中,瓦剌部日益强大,宣德时,瓦剌逐步控制了鞑靼,正统初年,又征服了兀良哈,统一了蒙古三部。瓦剌统一蒙古以后,对明朝不断骚扰,成为明朝北方的严重边患。
王振擅权,不但不布置加强北方边防,反而接受瓦剌贿赂,与瓦剌贵族进行走私交易。为了获利,王振让他的死党、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每年私造大量箭支,送给瓦剌,瓦剌则以良马还赠王振作为报答。为了讨好瓦刺,王振还对其贡使加礼款待,赏赐增厚。瓦剌自从与明朝建立"通贡"关系以来,每年都派出贡使携带着良马等货物到明朝朝贡,明朝政府则根据其朝贡物品的多少,相应地给予回赐。一般情况下,回赐物品的价值要稍稍超过朝贡物品的价值,同时,也要给对方贡使一定赏赐。因此,瓦剌为了获取中原财富,非常愿意到明朝来朝贡。按照原来规定,瓦剌每年到明朝的贡使不得超过50人。后来,瓦剌贪图明朝回赐的欲望越来越大,贡使人数日益增加。到正统初年,瓦剌贡使的人数经常增加到2000余人。王振对瓦刺增加贡使,丝毫不加以限制按数给予赏赐,至使瓦剌的胃口越来越大。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竟然派出2500多人的贡使集团,为了多领赏物,又虚报为3000人。瓦剌贡使冒领赏物,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因王振与瓦刺有勾结,接受也先的贿赂,所以,瓦刺贡使冒领赏物,他都装作不知道。这次,王振却一反常态,叫礼部按实际人数发给赏赐,又轻率地将瓦剌贡马削价五分之四,仅付给瓦剌索求诸物的五分之一。瓦剌贡使没有得到满足,愤怒而归,并添油加醋地向也先作了汇报。也先于是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4路,大举攻明,并亲率一支大军进攻大同。
瓦剌军来势凶猛,迅速向南推进。明朝守卫西北的将士,几次交战失利,急忙向京师请兵救援。根本不懂军事的王振,对瓦剌的军事进攻没有足够的认识,以为让英宗亲征,就能把瓦刺兵吓跑。所以,他为了侥幸取胜,冒滥边功,便在明朝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怂恿英宗亲征,让英宗效仿宋真宗亲征的榜样,以便青史留下美名。英宗平日里对王振言听计从,同时也幻想着像其曾祖父成祖那样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所以这次听了王振的话,也认为亲征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便不与大臣们商议,做出亲征的决定,并宣布两天后立即出发。
英宗下诏旨后,兵部尚书邝野和侍郎于谦,力言明军准备不够,皇帝不宜轻率亲征。吏部尚书王直亦率群臣上疏说:"如今秋暑末退,天气炎热,旱气末回,青草不丰,水泉犹塞,士马之用不甚充足。况且车驾既行,四方若有急奏,哪能尽快抵达。其他不测之祸,难保必无。万望皇帝取消亲征之令,另行选将前往征讨。"可英宗听信了王振的话,对众大臣的谏阻,一句也听不进去,非要亲征不可。
王振和英宗在两天之内凑合了20万大军,号称50万,胡乱配些粮草和武器,就匆匆出发了。当时,与英宗和王振同行的还有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员,但英宗不让他们参预军政事务,把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王振一人专断。此次出征,准备仓促,组织不当,大军出发不久,军内自相惊乱,未到大同,军中已经乏粮。不断有人死亡,僵尸铺满了道路。再加上连日风雨,人情汹汹,还未到达前线,军心已经不稳。一些随驾官员,见到此种情景,再次请求英宗回军。王振一听,大为恼怒,为了杀一做儆百,特罚谏阻最力的兵部尚书邝野和户部尚书王佐跪于草地之中,直到天黑才准起来。后来,王振的同党彭德清以天象谏阻,王振也不听,仍然逼着大家继续前进。
也先听说英宗御驾亲征,佯装退却,引诱明军进入大同及其以北地区。 8月1日,王振和英宗顺利进入大同,他们看到瓦剌军队北撤,以为瓦剌害怕英宗亲征,坚持继续北进。邝野等人深感途中未见瓦刺一兵一卒,未损一矢,并不是什么好兆头,恐怕瓦刺兵有诡计。因此,他再次上章请求回军,提醒王振不要中瓦刺埋伏。王振仍然不听。第二天,王振的同党、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把前几天前线惨败的情况密告王振,并说,如果继续北进,"正中瓦剌之计"。王振听了郭敬的话,才害怕起来,急忙传令,第二天撤出大同。
最初,王振想从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退兵,以便途经他的家乡蔚州,让英宗驾幸他的府第,向家乡父老显示自己的威风。于是。王振下令取道紫荆关回京。王振未与瓦剌接战,即仓惶退兵,军纪更加混乱。走了40里以后,王振忽然想起,大队人马经过蔚州,一定会损坏他家乡的田园庄稼,于是,又改变主意,火速传令改道东行,向宣府(今河北宣化)方向行进。这时,瓦剌已知明军不战而逃,急忙整军来追,形势十分紧张。大同参将郭登和大学士曹鼐等向王振建议说:"自此趋紫荆关,只有40里,大人应该从紫荆关回京,不应再取道宣府,以免被瓦剌大军追及"。王振不听,一意孤行,坚持折向宣府。
明军迂回奔走,8月10日才退到宣府。这时,瓦剌大军已经追袭而来。英宗急忙派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率兵断后,以掩护英宗撤退。结果,他们都战死沙场。英宗又派成国公朱勇等率骑三万前去阻击,朱勇等冒险进军至鹞儿岭,陷入瓦剌重围,虽然英勇奋战,但寡不敌众,3万军队全部覆没。
王振在朱勇率军阻击瓦刺之时,加紧撤退。13日,退到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这里离怀来城仅20里,随行的文武官员都主张进入怀来城宿营。可王振以为1000余辆辎重军车没能到达,害怕自己搜刮来的东西受损失,便不顾英宗和数十万军队的安全,传令在土木堡宿营。邝野一再上章要求英宗先行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同时组织精锐部队断后拒敌。王振皆置之不理。没有办法,邝野单身闯入英宗行殿,请求英宗速行。王振见状,怒不可遏,骂道:"你这个腐儒,怎么会知道用兵之事,再胡说八道,必死无疑!"即刻命令武土 强行把邝野拖了出去。
第二天,英宗想继续行进,但为时已晚,瓦刺军队已经包围了土木堡。土木堡地势较高,旁无泉水,南面15里处有条河流,也被瓦刺军队占领。明朝数十万军队被围两天,取不到水喝,渴得嗓子直冒烟。没有办法,王振只好让士兵就地挖井,可挖了二丈多深,也不见一个水滴。士兵们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怨声载道,骂不绝口,军心进一步涣散了。
包围土木堡的瓦刺军知道明军找不到水喝,饥渴难忍,便准备把他们引出堡垒,一举歼灭。15日,也先派遣使者到明军处假装与王振谈和,以麻痹明军。王振见也先派人来谈判,喜出望外,便不辨真假,满口答应,并通过英宗让曹鼐起草诏书,派两人去也先军营谈判具体议和事宜。
也先为了迷惑明军,假装撤退,故意将土木堡南面河水让出,暗地里则作好埋伏,只等明军争水大乱之机,出兵全歼。王振看到瓦刺军向后撤退,以为瓦刺军真的要议和,遂不加分析,轻易地下令移营就水。饥渴难忍的军士得令后,一哄而起,纷纷奔向河边,正在明军争相乱跑之机,瓦刺伏兵四起,明军溃败。英宗突围无望,索性跳下马来,面向南方,盘膝而坐,等待就缚。不一会儿,瓦刺兵冲上来,一个士兵上前要剥取英宗的衣甲,一看他的衣甲与众不同,心知不是一般人物,便推拥着他去见也先之弟赛刊王。赛刊王在盘问英宗时,英宗反问道:"你是谁?是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者是赛刊王。"赛刊王感到英宗说话的口气很大,立即报告也先,也先派遣留在瓦刺军中的明朝使者去辨认,才知道他就是英宗。
英宗被俘,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万分愤怒,抡起铁锤对准王振的脑袋,狠狠地砸了下去。王振这个祸国殃民的恶宦,终于落得个罪有应得的可耻下场。
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20万军队被击溃,从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沙场。消息传到北京,百官在殿廷上号啕大哭。后来,皇太后忍住眼泪,命令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都御使陈鉴面奏郕王,历数王振之罪,他们满怀悲愤地说:"王振罪不容诛,死有余辜。殿下如不即正典刑灭其家族,臣等今日皆死在这里。"说罢,跪地不起。这时,王振的死党马顺还为王振遮护,喝逐群臣。给事中王竑见马顺还在装腔作势,怒不可遏,上前一把抓住马顺,拳打脚踢,当场结果了他的性命。愤怒的人们又当场打死了王振的另外两个死党宦官毛贵和王长随。接着,朱祁钰下令杀死王振的侄子王山并族诛王振之党,把马顺的尸首拖到街头示众,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处斩,并籍没王振家产。
后来英宗认为王振毕竟是为国殉死,其精神不死。就在重新登基的这年(1457年)10月,在北京城禄米仓胡同的智化寺为王振立了一个彩色泥像,还树了一块碑为他立了传。智化寺的香火非常旺盛,朝廷对它也很重视,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整修过一次,清朝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还增修了一座极乐殿。智化寺今仍存在于原址,其中保存下来的一些神像的服装样式具有明朝的风格。


大明朝第一个“大太监”王振是怎么炼成的?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好像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只要是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都少不了宦官干政的局面,而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不管是割据性的还是大一统性的,都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情况。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后,有感于宦官干政的危害,特意把"内官不得干政"这几个大字刻在石碑上立在奉天殿外。在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四朝中,宦官受到了压制,基本上没有参政的趋势和机会,明成祖虽然设立了由太监管辖的东厂,但仅限于特务活动而已。到了宣德时,由于朱瞻基有时候太懒了,而太监又是他比较信任的群体,故而让由太监掌管的司礼监有了批红权,并设立了专门教授太监读书的内书堂,从而为太监参政,干政做了铺垫。宣德在位时,还能监督这些太监,不至于过分,但他在位仅仅十年便一命呜呼,后继者正统皇帝继位时才八九岁,这就为太监干政掌权提供了机会。于是,正统朝便产生了明朝历史上的第一位"大太监",这便是王振。王振,河北蔚州人,蔚州那时候属于山西,所以他其实是山西人,小时候读过几年书,长大后做了当年的教官,即专门管理教育的官员,这类官员在当时属于冷门职位,升迁的可能性不怎么大,但他还是靠着这个职位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了。换句话说,这时候的他,还不是太监。他有感于做教官的前程基本上没有空间了,便响应永乐大帝曾经下达的一个旨意,这便是:"凡事在当地干教官不称职的,便可以申请调到京城做官!"这意思看上去还不错,很多地方官挤破了头,业绩突出都不一定有机会调进京城,更何况是教官?虽然看上去还不错,但很多教官却不愿意这样,因为调进京城做的官就是阉割了进宫当太监!试想,除非脑袋被门夹了,不然好好的教官不做,干嘛要做太监呢?教官虽然待遇不怎样,但也能养家糊口,做太监了就享受不了正常人的天伦之乐。但王振却不这么想,因为他胸有大志,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来。抱着这样的梦想,王振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进宫当了太监。因为读过几年书,而当时宫里的其他太监要么是文盲,要么是半文盲,所以王振很受其他太监的尊敬,都亲切的叫他"王先生",所以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连外庭的文武大臣都知道宫里有个太监叫"王先生",很受人尊敬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读书人就是好,起码能受到别人的尊敬嘛。到了后来,王振引起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注意,感觉王振是个不错的人才,便让他做了太子朱祁镇的伴读,于是王振便和后朱祁镇勾搭上了,而且关系很好,连朱祁镇都随哪些太监称呼他为"王先生"。公元1435年,年仅三十七岁的朱瞻基驾崩,九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是为正统皇帝。因为年幼,所以朱瞻基特意为他找了五个很有能力的辅政大臣,即"三杨内阁"里的"三杨"外加张辅和胡?酰?晌绞且?挠形模??溆形洹H绱舜钆洌?梢员Vぶ炱钫蚯字で俺??稳定,天下安宁。可历史总是那么有趣,这五位虽然名为辅政大臣,但真正辅政的却是朱祁镇的祖母,即洪熙皇帝的张皇后,也就是现在的张太皇太后。张氏知道王振和朱祁镇关系一般,为了防止朱祁镇受王振影响,也是为了防止王振干政,特意在朱祁镇继位不久便召集五位辅政大臣开会,而会议的内容就一句话,就是告诉朱祁镇,以后有什么问题都要和他们商量,他们同意了才可以做。按说既然不说其他的就可以散会了,可张氏却叫了王振进来,大声呵斥他说:你只不过是一个太监,却仗着是皇帝的亲信胡作非为,今天我就要杀了,以绝后患。就在朱祁镇和五位辅政大臣还没反应过来时,旁边的锦衣卫就把刀驾在王振的脖子上了。这时的王振才意识上,五位辅政大臣不足虑,真正能威胁到自己的是这个老家伙。后来的结局是王振没死成,因为朱祁镇实在舍不得他,苦苦哀求张氏,连五位辅政大臣也为他求情,张氏才勉强放了他,并告诫他以后不得干预朝政。侥幸逃过一劫的王振便默默的把张氏列为自己的头一号对手,而第二号对手便是"三杨"。对于这两号对手,王振有自己的策略。对付张氏,王振的策略是:熬!因为张氏历经四朝,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了,已经活不了几年了。而对付"三杨",王振的策略则是夹着尾巴做人,并对他们表示尊敬,尽量不做出格的事,暗地里却广结党羽,暗查亲信。不得不说,王振的这两个策略相当有效,因为在正统七年,即公元1442年,张氏便离开了人世,在此期间,王振还随带熬死了"三杨"中的杨荣,剩下的杨士奇和杨溥已经老的不成人形了。虽是如此,想要对付他们还是不容易的,但还是被王振找到了破绽。王振在其党羽的帮助下,利用杨士奇的儿子故意杀人的案件展开了对杨士奇的攻击,自知理亏而且年老多病的杨士奇招架不住,于是被迫辞官归乡,从此告别了政坛,而王振则一举打垮了这个同样历经四朝的内阁大臣。就这样,王振利用时间的优势,用了七年的时间,逐一铲除了能阻碍到自己的两个威胁,从而利用皇帝年幼的机会,独揽了朝政大权。虽说王振完全掌权时,朱祁镇已经是十五六岁的人了,但在王振有意引导下,朱祁镇成了只知吃喝玩乐的小皇帝,把国家大事全部交给了王振处理。王振虽说掌握了朝政大权,对他来说,却远远不够,因为他要的是干一番能留名青石的大事业。而这样的大事业是需要时机和运气的,但王振相信自己能遇到的。正统十四年,即公元1449年,王振终于等来了他要要做的能青史留名的大事业。这一年,瓦剌太师也先,率十万蒙古骑兵南下侵犯明朝边境。也先之所以会率兵南下,是因为他已经统一了蒙古各部,准备恢复曾经的元帝国的风光,而导火线则是因为王振突然稽查了蒙古与明朝的贸易,发现有很多是违法的,故而把蒙古人要贸易的牛羊马匹全部收缴了,让蒙古人血本无归。而王振之所以要突然稽查,是因为蒙古人事先没有给他贿赂。这样说来,王振是无意间制造了自己所谓的要青史留名的机会了。此时的大明帝国在王振的折腾下,已经不复永乐时期的风光了,但实力犹存。不过朝中大臣却极力主张防守,因为暂时没有拿的出手的统帅,而王振却极力怂恿朱祁镇可以像永乐大帝一样御驾亲征。因为王振知道,朱祁镇很依赖自己,朱祁镇亲征,其实就是自己亲征,这样就能青史留名了。而朱祁镇在永乐辉煌的诱惑下,同意了王振的提议,便统帅近五十万明朝最为精锐的部队出战也先。当然,这里的五十万存在争议,在这里姑且用之。王振之所以敢这样做,一个是因为自己那可笑的想法作祟,另一个则是他收到的情报显示,也先的部队只有两三万人,所以他觉得几十万打两三万完全是稳赢的,故而才会极力怂恿朱祁镇。可怜的朱祁镇因为太嫩了,没有经受住永乐辉煌的诱惑,从而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大军行至土木堡的时候,便遇到了也先,而在王振的瞎指挥下进入也先的伏击圈,又是在王振的瞎指挥下,明军全军覆没。王振在战乱中,被护卫将军樊忠一锤打死,也算对天下人有个交代了。可惜的是,明朝几代人攒下来的几十万精锐部队,在此战中全军覆没,更可惜的是随此次出征的明朝大部分优秀文武大臣也尽数战死,包括永乐时期遗留下来的名将张辅。这个老将军也是辅政大臣之一,年龄已经很大了,本来可以在家安心养老的,却不放心年幼的朱祁镇,于是便陪同而来,可惜英勇一世,却在王振这条阴沟里翻船。但他做到了为人臣子应有的责任,不负当年朱棣对他的信任。王振,一个曾经的地方教官,为了自己所谓的、可笑的大事业,抛家弃子的做了太监,一步一步的走向权力的顶峰,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大太监,开启了明朝宦官为患的苦难篇章,他是青史留名了,只不过是遗臭万年而已。当然,这也是明宣宗朱瞻基挖的一个坑,坑了大明的天下,更坑了天下的劳苦百姓。倘若他不设立内书堂,不让司礼监有和内阁的票拟权相媲美的批红权,那王振也可能不会成为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了。当然了,还是那句话,历史就是历史,并没有那么多如果。"土木堡之变"让王振得到了应用的惩罚,可大明王朝付出的代价却是惨重的,有点得不偿失了,从此之后,曾经强盛一时的大明王朝便开始走下坡路了。

上一篇:好想你枣子

下一篇:杜甫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