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不会速胜的依据

时间:2024-08-07 01:37:21编辑:奇事君

天天读毛选之《论持久战》读后感(五)

第五节内容是 “亡国论是不对,速胜论也是不对的” 。前面毛主席根据抗日战争的基本特点,驳斥了亡国论。 社会 还有一种观点, 速胜论 。这种观点 当然也是错误的 。具体理由如下: 1、 速胜论者忘记了 实力强弱 的这个主要矛盾,或者他们没有勇气承认这个事实。 2、 速胜论者夸大中国的长处,夸大地 脱离了实际 ,没有勇气承认自己 长处的局限性 。 如果按照速胜论者的论调,勉强去做,最后结果也是 败军亡国 ,和亡国论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在 第五次反“围剿” 的时候就吃过这个亏。 持有这个观点的多是爱国者, 纠正他们也比较容易 ,他们的错误也只是一时的。 当然我们 并不否认亡国的危险 ,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我们的任务就是要 争取胜利而避免亡国 。 所以 要认清客观事实 ,全面分析双方存在的优势和缺点,从而争取结果向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去发展。 我们也想速胜,也喜欢灭此朝食 ,但客观条件不允许。我们要抛弃这种毫无根据的想法,而是 踏踏实实 去为争取最后胜利所必要的一切条件而努力。 早投入一天 ,我们胜利的把握就多一分。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战略方针的长篇演讲。7月1日,演讲稿以《论持久战》为题首次发表在《解放》第43、44期合刊上,之后又出过各种油印本和单行本,成为抗战时期中国最著名、印行次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抗战著作。1952年被收入人民出版社当时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版第二卷。

     《论持久战》写了21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9个问题为第一部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后12个问题为第二部分,说明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

毛泽东首先分析了中日双方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即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通过对这些基本特点客观全面而又辩证地分析,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战略的持久战才是争取最后胜利的唯一途径”。

毛泽东预见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其中,第二阶段也可以叫战略相持阶段。他把这三个阶段,比作中国抗战的“三幕戏”

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有很多预见,后来都被一-证实。

比如,文中指出:“第一阶段,现在还未完结。敌之企图是攻占广州、武汉、兰州三点,并把三点联系起来。”后来日军在1938年10月相继攻占广州和武汉。然后便调整战略,开始用重兵去巩固占领区。抗战第一阶段于日军攻占广州、武汉后而告结束。

文中分析,在第二阶段,“整个敌人占领地将分为三种地区:第一种是敌人的根据地,第二种是游击战争的根据地,第三种是双方争夺的游击区”。后来的事实确实如此,在华北、华中的很多敌人占领区,基本分为完全的敌占区、我方的抗日根据地,还有敌我双方拉锯的游击区。

文中预测,在第二阶段,“一切敌之占领地的汉奸组织将合流组成所谓'统一政府’”。在这个预测作出半年后,汪精卫集团就同日本进行另组伪政府的谈判,1940年3月,汪伪政府正式成立。毛泽东的预言得到完全证实。

像这样后来被事实证明的预见使这篇著作特别具有说服人的力量。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还提出了很多正确的军事原则、军事方针,比如游击战、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等。特别重要的是,他还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重要思想。他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这就是人民战争的思想。这是《论持久战》的一个闪光点和创新点,是敌后战场上抗日军民克敌制胜的一个法宝。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持久战思想的集中论述,而不是首次论述。实际上,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半年后,毛泽东就萌发过持久战的想法后来又多次在各种场合对持久战战略进行过阐述。《论持久战》不仅指明了必须持久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前景,并且提出了一整套动员人民群众,在持久战争中不断削弱敌方优势、生长自己力量、以夺取最后胜利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就像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和漫漫长夜中的北斗星,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指明了胜利的方向。


跟毛主席学“持久战”——读毛选有感

终于来到了千古名篇,《论持久战》。
这篇文章写于1938年,但我读完以后,以为是1945年的复盘。
毛主席运用矛盾论的思想,以充分的理论推演,预测了日本侵华在未来七年的行动攻略,以及未来世界形式的变化,并提供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及每个阶段不同战役的详细打法。
仿佛开了上帝视角的洞见。令人惊叹。让人难以想象这真的是推演出来的。
可惊叹的太多了,说个五千字也说不完,我先姑且探讨我感兴趣的两个点。
一、从“我们终究战胜日本”,看如何积极乐观对待困难?
当我看到主席驳斥“亡国论”时,除了感觉到痛快,更多的是佩服。
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下,面对日本强于我方十倍百倍的武器经济,以及我国当时如此积贫积弱的困境,主席首先表现出了乐观主义精神。
这种乐观,不是盲目的,不是空想的,而是建立在充分的一手调研以及严密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推演上。
这让我想到自己面对困难时的情况,不禁汗颜。
最欠缺的就是乐观主动的精神,第一反应是倾向放弃,而不是面对。放弃了,也就无从谈起运用理论武器和思辨哲学去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了。
其实几年前不是这样的。
当时在前我司,无论是内部遇到阻力,还是外部收到客户的反对,第一反应都是,这个问题可以解决的,我们先冷静下来慢慢沟通。我曾一度将这个习惯视作我行为面试的一个重大优点。
我记得有一次做一个融资项目,合作银行的员工跟我一直抱怨,这个方案过于创新,肯定无法得到总行的审批。我一直安抚他,也边开始分析每个环节可能遇到阻力,以及这些阻力对方的担忧点是什么,我们能不能解决,双方能否达成共识。
后来我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把整个审批流分解成了五个步骤,试图直接或者间接跟审批流上的每个环节做直接或者间接沟通。也同步积极寻找公司内其他的资源求助(是否有其他国家遇到一样的案例)。同时让对方跟总行争取一个会议,大家坐下来消除分歧。
一个个环节的阻力都有序解决了。
合作银行的本地员工都惊呆了。说这是他工作第一次做这么创新的方案。
所以其实几年前,我是具备了这个乐观的信念,也初步具备了矛盾论的雏形,解决过一些问题的。
读毛选,就是努力重新找回的过程。
二、关于“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在基层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不仅是财务工作吧,其实我觉得在基层工作中都适用。
先说这三个要义的使用背景:主席是在持久战的第一阶段提出。
主席强调,运用一切战争的原则之前,我们必须先牢记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尽可能保全我们自己”。其次,我们需记住使用的场景是,针对敌强我弱的第一阶段,我们的整体策略是在防御中进攻,在持久中速决,在内线中进行外线。
这跟工作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记得财务管理者的核心目标,是助力业务商业成功,并确保合规。
这两个目标是并行的,是缺一不可的。
在这个宏大的目标下,有非常多琐碎的事情要处理。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面向业务的第一负责人,也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人员进行沟通。
这就是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的妙处了。我们将这三个锦囊妙招用于与基层业务人员的交流中。
首先,业务人员是丰富多样的,我们接手的业务单元也是丰富多样的。这就决定了工作必定是繁琐且多样的。
那么,我们必须有一个全盘的计划,针对业务当年的KPI目标,站在财务人员的角度,我们必须得自行分解出属于财务管理人员的全年大目标及分阶段小目标。
虽然业务重点时刻切换,我们的目标可能也随之切换,但这样的计划制定及后续的计划更改是必须的。
而在这样的计划过程中,也是无数次提醒我们,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协助业务商业成功,并确保运营合规”。
这个目标非常重要,是我们落实计划性的前提。
制定完计划后就需要我们主动出击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千万不可被业务人员牵着走,不可淹没在繁琐的日常事务中,需要有策略性地把自己的时间重点放在重要事项上,而不是被迫相应业务的需求。
所以,落到“主动性”,我们需主动跟业务人员沟通他们当年的KPI或者OKR。可以先从负责人说起,再落实到其他重要业务人员上,并传递作为财务管理人员的想法,实现双向互动。这就是主动沟通的必要。我们可以了解到对方的侧重点,不会动不动就被业务人员催的发慌。
最后,是“灵活性”。财务人员容易被大多的事务性工作困住,从而忘记了一开始的目标及规划。那么,必须牢记灵活性,让日记从这些事务性工作解放出来。
其一,如同主动性中所言,分侧重地响应业务需求,甚至可以打回无理的需求。
第二,关注当年业务规划的变化,灵活响应。对于已经答应下来但需要较长时间准备且投入产出不高的事务性要求,可以适当调整
第三,关注业务人员的情绪变化,灵活应对。有的时候,有些需求并不是公司整体非常重要的目标,但在某个业务人员的OKR这里。如果发现业务人员确实迫切需要协助,也可以适时地、具备同理心的响应。
光是这两点,已经可以联想到这么多好的案例。真的是千古名篇。未完待续。


甲午战争爆发时的中日海军,究竟谁强谁弱呢?

日军强。
清军北洋舰队强在吨位大,火力猛。比如主力战舰的炮径达到了300毫米,一炮击中足以让一般日舰直接爆炸断裂。即便是日军主力舰也受不起几炮。
但北洋舰队当时总体只适应远战。
北洋舰队多数战舰都是木制外包铁的轻型舰,只能近战对主力战舰形成护卫火力。而少数主力舰都是大吨位的,只能远战。缺乏中型军舰形成系统火力的缺陷被日军钻了空子。黄海海战中日军先伪装非日舰接近北洋舰队,随后又借助自身船速快的特点迅速穿入北洋舰队阵列,装备的又是快炮。因此北洋舰队远战的优势完全无法发挥,轻型近战军舰在日军快炮轰击下毫无招架之力。主力战舰看着贴身猛攻的日舰无法脱离拉远距离,这个仗还怎么打!
北洋舰队的缺陷李鸿章很清楚。但提升舰队配置是需要大笔银子的。当时北洋舰队的军费被挪用去修了颐和园,舰队穷得连日常维护训练的费用都紧张。看看黄海大战几小时,我主力战舰可曾击中日舰一炮? 没有,一炮都没有。连随带的鱼雷艇发射鱼雷都能从日舰船底穿过去!
失败其实在没有开战前就已经决定了,这就是李鸿章严禁北洋舰队轻易出海与日军作战的原因。北洋舰队当时只剩下一个花架子放在那里唬人,实际上内里早已朽空了。
补充一下:曾有一个说法,说的是当时北洋舰队是亚洲第一的舰队。其实是甲午海战爆发前几十年的事情了。而当甲午海战爆发时,世界海军装备和技术已经发展了不少。李鸿章当时也想顺应世界海军的发展对北洋舰队进行增补提升,但军费被削减和挪用,只能维持一个空壳子“威慑”了。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 中日力量对比情况?

第一次在百度问答里转悠,看到你的提问,感觉这个问题好回答,但要是回答好却又很难,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面对那段历史时,心会淌血。。。。如今,黄海美国航母又来耀武扬威,难道历史真的会像车轮一样,周而复始吗?
不废话了,先回答你的问题----中日两国之间力量对比:
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痛定思痛以及太平天国起义的磨难。清政府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洋务运动”,虽然由于腐败的政治环境进展缓慢、虽然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狭隘观念进行的局部改革,但是仍取得了相当的进步。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拥有陆海军六七十万,陆军配备了相当数量的洋枪洋炮,尤其以较为新式的淮军最突出,普遍装备了西方最为先进的枪炮,军工后勤也有相当实力。但是这仅仅停留在表面,无论是军官的军事理念、士兵的军事训练,与日本相比,都是瞠乎其后的。先进的装备,交到这些人手里,可有一比:宝剑当锄头、黄金变黄铜。
海军大家就熟知了---北洋舰队。总吨位与日本全国的舰队差不多。但是这仍然停留在表面,北洋舰队的舰龄老化、购置新装备的经费又被挪用于修建“海军训练基地”--颐和园,所以说,到甲午战争开战前,北洋海军犹如一头日渐衰老的“狮王”,去面对一个血气方刚,斗志昂扬的青年雄狮的挑战,如何应对,仅靠其“狮王”的名头是不能充当战斗力的。
提问者可能会问我,为什么只拿淮军的力量与日本对比,而不是日清两国之间的力量对比,那么我回答您:因为所谓的甲午中日战争,实际上就是以淮军一己之力,对抗倭寇举国入侵。我们可以看到,黄海海战失利,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若清政府上下一心,调集南洋和福建的水师参战,未尝不能一搏。淮军陆军作战失利,而其他各军做壁上观,朝中非淮军体系的人大吐口水,不出力也就罢了,却要让送死的人还挨着埋怨。待到北洋水师覆灭、淮军陆军全线崩溃、要塞尽失之时。那些大吐口水的“刚强敢战”之士方才上阵,然而结果更加狼狈,六万湘军“精锐”,连失牛庄、田庄等战略重镇,京师震动。因此,李鸿章野山谷满腹委屈。当然,甲午之败,李鸿章仍然要付很大责任,但是真正应该负责的,是腐败的满清政府、满清贵族(尤其是叶赫那拉那个娘们)。
仅仅从军事角度来回答中日之力量对比,是很有局限性的,政治体制,经济实力、文化教育、国民素质都是两国力量对比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关于此类的研究著述很多,建议您多多参考。


上一篇: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篇:201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