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地方把外婆叫“家家”?
武汉把外婆叫“家家”。外婆汉语拼音为 wài pó,是一种称谓,指母亲的母亲,口语叫姥姥或者老娘,祖父母指父亲的父母亲,也称爷爷奶奶。英文为 grandmother。不同地方及方言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有不同的称谓。称谓差异此外,一些地区,比如浙北地区,因为婚嫁的不同,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所指对象不同。例如男方作为女婿入赘女家时,女方的父母成为孩子的祖父母(即爷爷奶奶),男方父母则成为外祖父母(即外公外婆),且孩子随母姓。而当男女双方平等婚姻时(比如经济实力相当、姓氏相同),两方的父母都可称为祖父母,从而抛弃外祖父母的称谓。相应的舅舅、叔伯的称谓也会因此改变。
外婆是姥姥吗
外婆和姥姥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指的是自己妈妈的母亲。在中国,对于自己妈妈的妈妈的称谓,不同的地域和文化,有着不同的叫法。一般来说,北方人叫姥姥,同时也是对老年女性的尊称,即便是一个不相识的老年人也可以尊称为“姥姥”。而南方人对应的称呼是外婆。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地方的语境里,姥姥会用在骂人的话里面,而外婆则很少被使用。一、论年纪,外婆比姥姥要大得多外婆作为外祖母这个意思的词语最早出现在唐代,释道世的《法苑珠林》中就写道:我是汝外婆,本为汝家贫,汝母数从我索粮食。而姥姥这个复音节词,在元代之前并不存在。最早它只是以姥的形式出现,读音也不是lǎo,根据《广韵》注音,姥,莫补切,也就是mǔ。到了元代,姥姥这个复音节词才出现,最早见于《全元南戏·高明·蔡伯喈琵琶记》,只见老姥姥和惜春养娘舞将来做甚幺?这里的姥姥是嬷嬷的异形词,是老妇、老女仆的意思。而一直到了明代,有书面文献证实的表示外祖母的姥姥才明确出现在沈榜的《宛署杂记》中,外甥称母之父曰老爷,母之母曰姥姥。在这之后,姥姥表示外祖母意思的用法才在文献中多了起来。二、论含义,姥姥比外婆更复杂姥姥的意思很多。除了称谓以外,北方口语中使用较多的两个词义,一是表示反驳、生气、愤怒等感情色彩,比如去你姥姥的,有点骂人的意思。二是表示任何人,比如姥姥来了也不好使。另外姥姥还有接生婆的意思,比如清代《侠女奇缘》这部小说中写到,她就给她找了个姥姥来瞧了,瞧说是喜。也可以与消息组合,形成名词短语,表示消息人。比如清代张杰鑫在《三侠剑》中写道:二位贤弟,只知难进九龙山,谁知还有消息。若知有消息,闸口外现有消息姥姥,为何不叫他来?相比于姥姥一词的复杂,外婆的词义就很单一了,从出现开始一直到现在,它都只有外祖母这一个意思。三、论分布,姥姥和外婆各有主战场姥姥这个称谓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至河北、山西北部,另外,在山西南部、河南的北部和东部地区也有分布。外婆这个称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南方方言地区,四川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区域的叫法也是外婆。姥姥的女儿:姨母/茙母/姨妈。对称:甥女/甥男。姥姥的女婿:姨父/茙父/姨爸。对称:姨女/姨男。(大姨子/小茙子之子)姥姥的儿子:舅父/舅爸。对称:甥女/甥男。姥姥的儿媳妇:舅母/舅妈。对称:姑女/姑男。(大姑子/小姑子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