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师

时间:2024-08-03 08:03:06编辑:奇事君

中国十大著名管理学家

中国十大著名管理学家有:1. 东堂策:中国最系统的管理理论创造者,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及唯物辩证法的集大成者,东堂策企业管理战略指导中心创始人。著作代表有《东堂论治》、《论权者谋》。2.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著作代表有《儒家管理哲学》、《家族企业的管理制度》。3. 郭凡生:中国家族企业的管理大师和思想教父,著作代表有《家族企业的管理制度》。4. 成思危:著名管理学家,曾任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博士生导师。著作代表有《东亚金融危机的分析与启示》、《政府如何管理企业》、《软科学与改革》。5. 张维迎:著名经济学家,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著作代表有《企业的企业家-激励问题》、《企业理论创新及中国经济长期增长》。6. 韩永生,中国著名管理学家,中国企业界权威专家,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高级咨询中心专家,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企业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和企业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管理理论造诣较深,知识面宽阔。7. 江平:著名法学家,历任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校长,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企业家法权研究会副会长等。8. 吴照云:管理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江西财经大学首席教授。9. 朱武祥:著名管理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金融系副主任、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公司金融、公司治理与投融资、战略管理。10. 卢现祥:经济学博士,毕业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院院长,《财经问题研究》杂志副主编。以上不分排名,都是我国优秀的著名管理学家。


管理学中有那些大师?

管理学大师有:1、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2、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是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ciety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简称SoL)的创始人和主席。国际组织学习协会是一个由致力于“人和组织的互赖发展”的企业、学者和顾问们所组成的全球性社团。被评为顶尖管理大师《金融时报》(2000年);十大管理大师之一《商业周刊》(2001年10月); 被誉为继彼得·德鲁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3、约翰·科特(John P. Kotter)1980年被哈佛商学院授予终生教授,是哈佛大学历史上获此殊荣的最年轻的二人之一。因改革哈佛商学院研究生课程设计而受到埃克森奖;因提出企业领导的新观点而获JSK奖;因撰写最佳哈佛商业评论文章而两次获麦肯锡奖;因著作《松下领导学》而获《财经时代》的全球商务书籍奖。4、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波特博士的竞争战略课程是哈佛商学院必修课之一。他先后获过威尔兹经济学奖(Wells Prize in Economics)、格雷厄姆-都德奖(Graham and Dodd Award)、亚当·斯密奖(Adam Smith Award)、查尔斯·库利奇奖(Charles Coolidge Parlin Award)等,还获麦肯锡奖(McKinsey Awards)。5、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加里·哈默尔是Strategos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也是伦敦金融学院“战略与国际管理”的访问学者。美国《财富》杂志也称他为“当今商界战略管理的领路人”。在与他齐名的另一位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眼中,哈默尔是“西方世界在战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 哈默尔还是“战略意图” (Strategic intent)、“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产业革命”(Industry revolution)等革命性概念的提出者和实践者,通过他卓越的管理实践,“建立弹性组织”、“将革新打造成无处不在的企业能力”、“改变规则和重塑产业形态”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2001年美国《商业周刊》“全球管理大师”的评选中,哈默尔荣膺第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大师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

已故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文化』(强大到)拿『战略』当早餐吃!

这个意思是——

『战略』必须符合『文化』的特征,或者尊重『文化』,不然再好的『战略』也无法实施。

因为『文化』是自上而下,从思想认知到对身份的认知、价值观的认同、能力的匹配、行为习惯,到最后的时空、物质环境匹配全方位的体现;而『战略』往往是要改变某一部分,或者多个部分。

如果文化自上而下贯通的认知被打破,某一个板块或多个板块和以前并不匹配,人们就会出现严重的排斥现象,阻碍『战略』的实施。

在我的老师罗伯特.迪尔兹的《归属感》一书中里提到,最早的个人电脑实体机器其实是美国著名的复印机公司施乐开发的。因为他们发现电子邮件越来越普及、无纸化办公是未来的趋势,于是在上个世纪投入几百万美金用于个人电脑的研发。

但是,互联网的从业人员留胡子和长发,穿牛仔裤T恤,下午才开始办公等等的行为模式和施乐公司传统而严谨的文化格格不入,这时,施乐公司的战略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无法真正的布局实施,最后把一代技术卖给了乔布斯,成就了后来苹果的Mac电脑。

所以,『战略』必须先尊重『文化』,才能引领『文化』。激进派的改革易‘死’,就是不尊重原有的『文化』——不管原有文化多么不符合发展需求,我们都必须要尊重。


彼得德鲁克、为什么说他是管理大师

你看一下下面他的生平,就知道了。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告诉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该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
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探讨了有关管理者的一些问题,管理者角色内涵的变化,他们的任务和使命,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及他们的发展趋势。
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被誉为《管理的实践》推出后德鲁克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强调目前的经济已由“管理的经济”转变为“创新的经济”。
1999年,出版《21世纪的管理挑战》,德鲁克将“新经济”的挑战清楚地定义为:提高知识工作的生产力。
在欧洲经历了二战的残酷,并目睹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德鲁克感到那些优秀的领导者才是那个世纪的英雄。德鲁克在他那本发人深省的自传《旁观者【摘要】
彼得德鲁克、为什么说他是管理大师【提问】
你看一下下面他的生平,就知道了。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告诉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该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
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探讨了有关管理者的一些问题,管理者角色内涵的变化,他们的任务和使命,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及他们的发展趋势。
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被誉为《管理的实践》推出后德鲁克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强调目前的经济已由“管理的经济”转变为“创新的经济”。
1999年,出版《21世纪的管理挑战》,德鲁克将“新经济”的挑战清楚地定义为:提高知识工作的生产力。
在欧洲经历了二战的残酷,并目睹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德鲁克感到那些优秀的领导者才是那个世纪的英雄。德鲁克在他那本发人深省的自传《旁观者【回答】
的冒险》中写道:“我和其他维也纳的小孩一样,都是胡佛总统救活的。他推动成立的救济组织,提供学校每天一顿午餐。这顿午餐的菜式,清一色是麦片粥与可可粉冲泡的饮料,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两样东西倒胃口。不过整个欧洲大陆,当然也包括我在内的数百万饥饿孩童的性命,都是这个组织救活的。”一个“组织”居然能发挥这么大的功用,从德鲁克活生生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德鲁克强调“透过组织这种工具,尽量发挥人类创造力”观念的根源。
此外,德鲁克在预测商业和经济的变化趋势方面显示出了惊人的天赋。例如,早在1969年德鲁克就预言将有一种新的类型的劳动者出现———知识员工,他们的职业将由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决定,不再依靠出卖体力来养家糊口。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仅10月19日一天,美国全国损失股票市值5000亿美元。对此,德鲁克说,他早就预料到了,“不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而是基于审美和道德。”德鲁克将当时的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称为“完全不具有生产力的一群,但又能很轻易地大把捞钱。”
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1950年代初,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德鲁克著书和授课未曾间断,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1990年,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由弗朗西斯·赫塞尔本等人发起,以德鲁克的声望,在美国成立了“德鲁克非营利基金会”。该基金会十余年来选拔优秀的非营利组织,举办研讨会、出版教材、书籍及刊物多种,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德鲁克至今已出版超过30本书籍,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至2004年,德鲁克还有新书问世。
【回答】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无论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还是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受到了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鲁克”——这是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对彼得·德鲁克的评价。
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回答】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大师有哪些?

赤尾洋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东京工业大学、山梨大学、玉川大学教授、工学部学部长。现任朝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日本质量管理学会会长,日本科学技术联盟质量机能展开研究会委员长、QC委员会委员长,日本全国QC小组本部副总代表,日本全国质量月实行委员会委员长,戴明奖实施奖委员会副委员长,《质量》杂志主编,《质量管理》杂志主编. 现任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国际质量机能展开组织(ICQFD)主席,美国质量机能展开(QFD )研究会首席顾问。 获得日经质量管理文献奖,戴明奖本奖, Vision Award(美国GOAL/QPC) ,Best on Quality Award (国际质量科学院),特别功绩金奖(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 ,业绩奖(日本机械学会)等。 QFD概要: 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是近年来在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管理技术和方法。QFD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依据,用多层次演绎分析的方式,在产品开发初期就对产品的适用性实施全方位保证的系统方法,是顾客满意的定量实现技术,是企业成功地实施顾客满意战略的有利武器。 QFD可以实现市场、创新、设计与开发、制造和顾客满意的综合集成。日美等国的许多大公司,例如丰田公司、IBM公司、DEC公司、HP公司、麦道公司、波音公司、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等等,都采用了QFD技术。它已成为世界上许多著名公司进行产品开发、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QFD被认为是最能体现日本式质量管理的特点,也是最重要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之一。


质量管理大师有谁?

  质量管理大师有
  1930年 道奇和罗明提出统计抽样检验方法。
  1950年代 戴明提出质量改进的观点——在休哈特之后系统和科学地提出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质量和生产力的持续改进;强调大多数质量问题是生产和经营系统的问题;强调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管理的责任。此后,戴明不断完善他的理论,最终形成了对质量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戴明十四法”。
  1960年代初 朱兰、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他们提出,为了生产具有合理成本和较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只注意个别部门的活动是不够的,需要对覆盖所有职能部门的质量活动策划。
  戴明、朱兰、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日本被普遍接受。日本 企业创造了全面质量控制(TQC)的质量管理方法。统计技术,特别是“因果图”、“流程图”、“直方图”、“检查单”、“散点图”、“排列图”、“控制图”等被称为“老七种”工具的方法,被普遍用于质量改进。
  日本质量管理学家对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时期产生了石川馨、田口玄一等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   这一时期产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包括:   JIT—准时化生产   Kanben—看板生产   Kaizen—质量改进   QFD—质量功能展开   田口方法   新七种工具   由于田口博士的努力和贡献,质量工程学开始形成并得到巨大发展。
  1980年代 菲利浦.克劳士比提出“零缺陷”的概念。他指出,“质量是免费的”。突破了传统上认为高质量是以高成本为代价的观念。他提出高质量将给企业带来高的经济回报。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确立的什么法则

目标管理理论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理论目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的目标激励方案。其基础是目标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管理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指定具体的可行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它是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基本信息中文名目标管理理论别名成果管理外文名Target management theory主要内容目标管理把人视为“社会人”,认为人不只是为面包而生存,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社会人”的假设出发,目标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对下级采取信任型的管理措施: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了解人的需要上。2、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工作,而更应重视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3、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重于个人奖励制度,并正面引导员工,通过竞赛去达到目标,争取集体荣誉。4、管理人员应充分信任下属员工,经常倾听他们的意见,实行“参与管理”,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参加工作目标和实现方法的研究和讲座以提高他们对总目标的知情度,加强责任感,以便实行“自我控制”和“自主管理”。管理人员的任务在于发挥他们的工作潜力,并把存在于他们中的智慧和创造力发掘出来。基本观点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管理学》指出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包括五大功能,而目标管理包含于控制功能。2、强调“自我控制”。任何员工都喜欢被看作被“领导”而不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机器,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3、经理权力下放。经理不是一位体育教练,而是一位实干家。经理权力下放,有利于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舞台,而不是家长式的管理的氛围。现代文明时代任何人都主张推崇民主而拒绝独裁。4、效益优先。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体现效益。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理论根据动机激发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是与需要相联系,是由人的动机推进的。也就是说,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又支配着人的行动。只有了解人的需要和动机的规律性,才能预测人的行为,进而引导人的行为,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摘要】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确立的什么法则【提问】目标管理理论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理论目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的目标激励方案。其基础是目标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管理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指定具体的可行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它是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基本信息中文名目标管理理论别名成果管理外文名Target management theory主要内容目标管理把人视为“社会人”,认为人不只是为面包而生存,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社会人”的假设出发,目标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对下级采取信任型的管理措施: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了解人的需要上。2、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工作,而更应重视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3、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重于个人奖励制度,并正面引导员工,通过竞赛去达到目标,争取集体荣誉。4、管理人员应充分信任下属员工,经常倾听他们的意见,实行“参与管理”,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参加工作目标和实现方法的研究和讲座以提高他们对总目标的知情度,加强责任感,以便实行“自我控制”和“自主管理”。管理人员的任务在于发挥他们的工作潜力,并把存在于他们中的智慧和创造力发掘出来。基本观点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管理学》指出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包括五大功能,而目标管理包含于控制功能。2、强调“自我控制”。任何员工都喜欢被看作被“领导”而不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机器,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3、经理权力下放。经理不是一位体育教练,而是一位实干家。经理权力下放,有利于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舞台,而不是家长式的管理的氛围。现代文明时代任何人都主张推崇民主而拒绝独裁。4、效益优先。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体现效益。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理论根据动机激发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是与需要相联系,是由人的动机推进的。也就是说,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又支配着人的行动。只有了解人的需要和动机的规律性,才能预测人的行为,进而引导人的行为,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一般说来【回答】【回答】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哦⊙?⊙!【回答】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重视什么

这个学者提出的目标管理重视如下:1、根据查询百度百科资料,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可衡量的和可达成的。企业应该制定具体的目标,而不是模糊的口号或抽象的愿景。2、目标应该是与企业使命和价值观相一致的,以确保企业的行动和决策符合其价值观和使命。3、目标应该是具有挑战性的,以激励员工不断努力,提高绩效。4、目标应该是可追踪的,以便及时调整策略和行动。5、目标应该是可沟通的,以确保每个人都了解企业的目标和方向,并为实现目标做出贡献。


彼得德鲁克的三句名言是什么?

如下:1、常识往往是不可靠的,理所当然的想法往往是错误的。2、没有尽善尽美的战略决策。人们总要付出代价。对相互矛盾的目标、相互矛盾的观点及相互矛盾的重点,人们总要进行平衡。最佳的战略决策只能是近似合理的,而且总是带有风险的。3、无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在动荡不定的时期,变化就是准则。但是,只有将领导变革视为己任的组织,才能生存下来。需知:1971年秋天,德鲁克离开了曾经任教20多年的纽约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到洛杉矶的加州克莱尔蒙特研究生院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授课。这所大学不仅在当时没有什么影响力,即便是现在的美国商学院排行榜中,其排名也在50名之外。这个选择反映了他对当时的管理学研究和教学的日益不满。他相信管理学应该是一门综合的人文学科,而不是一些细分学科的组合。克莱尔蒙特研究生院也遵从了他的管理哲学,在这里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经济和管理,而且要学习历史、社会学、法律和自然科学。

彼得德鲁克的三句名言是什么?

彼得德鲁克的三句名言如下:1、有效的管理者会顺应自己的习性,不会勉强自己。the effective executive tries to be himself,he does not pretend to be someone else.2、有效的管理者坚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做,每次只做好一件事。They concentrate their own time and energy as well as that of their organization-on doing one thing at a time,and on doing first things first.3、我们该知道运用自己上司的长处,这也正是下属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Making the strength of the boss productive is a key to the subordinate’s own effectiveness.其他名言如下:1、企业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2、“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3、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4、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5、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6、谁必须利用我的产出,以使我的产出卓有成效?7、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8、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着眼于机会,而非着眼于问题。9、我们该知道运用自己上司的长处,这也正是下属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10、有效的管理者会顺应自己的习性,不会勉强自己。

上一篇:深圳市源和辉煌电子有限公司

下一篇:张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