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剧

时间:2024-08-01 11:23:54编辑:奇事君

粤剧的特点是什么呢?

粤剧的特点是:以梆子、二黄的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轴,同时还保留了南、木血、龙肉、板眼等广东民间腔调,新编剧目中也有大型交响乐伴奏。传统粤剧的基础表演程式,如“拉山”“云手”等动作,都有自己的特点,保留着古拙、刚劲的艺术风格。在长期舞台艺术实践中,前辈艺人创造了“大架”“十八罗汉架”“五更架”“锣边大滚花”“七槌头”等表演程式组合,经过不断的筛选、积淀和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粤剧特点。随着粤剧与京剧等剧种的艺术交流渐多,粤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地吸收、借鉴、学习其它艺术形式为己所用,形成驳杂、多彩、全面的程式特点。粤剧唱腔粤剧为多声腔剧种。其唱腔结构体制主要为板腔体,兼有曲牌体。其声腔有梆子、二黄、高腔、昆腔、专腔、歌谣、杂曲等。其中梆子、二黄为基本声腔,习称“梆黄”。大腔,原用于高腔剧目中,并有“大腔首板”“大腔中板”“大腔四门”等板式之分。保留着一人清唱、众人相合,鼓锣间奏、不尚管弦,以及高亢、明丽的风格和特点。昆腔,粤剧习称“昆牌子”。早期的昆牌子,不少是从昆曲中直接吸收过来的。这些牌子,曲文大都出自昆曲原本。昆牌子词格,多为长短句,也有七字句和十字句,但数量不多。粤剧中,今尚保留近百支高昆牌子,它们都有一定的曲词和锣鼓伴奏程式,但都已脱离了原来剧目而被单独使用。

粤剧的特点是什么?

粤剧的特点是词通俗易懂。粤剧是流传于广东,广西,闽南等地的地方戏,又叫做大戏或广东大戏。以集唱作念打,乐师奏乐,舞台戏服,抽象形体等于一身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最早的演出语言是中原因律又叫戏棚官话。粤剧是用粤语来唱的,特色鲜明,被列为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我国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剧的介绍粤剧广泛吸收广东音乐、广绣、牙雕、陶瓷、灰塑等地方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广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传统,辐射范围遍及全球各地,在世界华人中具有文化凝聚力。粤剧善于向其他剧种和时尚艺术学习,因而表现出高度的开放性,成为时尚潮流的剧种之一。无论其开放灵活的表演,还是丰富优美的唱腔、舞美,都显现出敢立戏剧潮头的先锋姿态。正因为如此,粤剧的戏剧风格既有传统戏剧的风采,又轻快流畅、灵活善变。

广东代表戏曲剧种有哪些?

广东代表戏曲剧种有:1、粤剧: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2、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潮州白字,潮曲,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普宁,澄海,潮阳,饶平等地,是用潮州话演唱的一个古老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3、雷剧:原名大歌班,是广东省四大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雷州方言圈内人们喜闻乐见,人人传唱的一朵艺术奇葩,具有浓郁而鲜明的地方特色。4、广东汉剧:广东汉剧唱腔优美,以皮黄板腔体为主,兼收昆曲、小调、吹牌、大板、佛曲、安春调等红进唱腔味,独有特色。广东戏曲剧种著名的戏剧有:粤剧中著名的戏剧有:《寒宫取笑》、《三娘教子》、《三下南唐》、《沙陀借兵》、《五郎救弟》、《六郎罪子》、《四郎探母》、《酒楼戏凤》。《打洞结拜》、《打雁寻父》、《平贵别窑》、《仁贵回窑》、《李忠卖武》、《高平关取级》、《高望进表》、《斩二王》、《辨才释妖》、《金莲戏叔》。潮剧中著名的戏剧有:《杨令婆辩本》、《扫窗会》、《闹钗》、《琵琶记》、《刘希必金钗记》、《侠女徐凤珠》、《围城记》、《秦香莲》、《妲己乱纣》、《易婚记》、《杜王斩子》。汉剧中著名的戏剧有:《凤仪亭》、《金山寺》、《珍珠衫》、《百里奚认妻》、《打金枝》、《潘必政》。

粤剧文化资料

粤剧又叫大戏或者广东大戏, 系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嘅表演艺术。粤剧源自南戏,由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喺广东、广西出现。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嘅服饰打扮。最初演出嘅语言系中原音韵,又叫做戏棚官话。到咗清朝末期,文化人为咗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等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嘅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行当: 粤剧嘅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嘅十大行当。后嚟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呢啲都系根据角色嘅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嚟分类嘅。“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系性格刚 *** 躁嘅男性角色。“丑”就系滑稽角色。 唱做念打: 「唱」系指唱功,配合唔同嘅角色有各自唔同演唱嘅方式,包括平喉同子喉。平喉系平常说话嘅声调。子喉系比平喉调子高咗八度。大喉系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都会吸收唔同嘅地方嘅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嘅广东南音、木鱼、广东嘅本地民谣粤讴同板眼。 「做」系指做功,即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水发、抽象表演同传统功架等等。 「念」系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嘅思想感情。 「打」系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音乐 : 粤曲嘅唱腔音乐主要分板腔、曲牌同歌谣三种。 广东本地嘅戏曲音乐,应以说唱类嘅南音、木鱼、龙舟、板眼、粤讴等为主,因为呢个系根据广东话嘅语言特色组成,向语分平仄、句分上下嘅基础上,广东说唱类嘅唱腔,曲词句格必须分为两组上下句式,因为广东话分阴阳平,呢个同北方语系嘅阴阳平唔同,语音上有很大嘅差异。 粤曲唱腔音乐嘅基本特色系板腔类,即梆子同二黄,俗称「梆黄」,即系同京剧嘅「皮黄」同类,所以粤剧都属于南北路嘅戏曲,即有南路「二黄」唱腔同北路「梆子」唱腔。粤曲嘅板腔原本系由外省传入,系由诗赞类嘅齐言滚唱方式发展出来,后来节以鼓板,由唔同板式引发唱腔嘅变化,故称「板式变化体」。板腔体、诗赞体戏曲唱腔同曲牌体戏曲唱腔最根本嘅唔同向板腔体同诗赞体戏曲唱腔没有固定嘅乐调旋律,旋律由曲词嘅语音决定,所以即使同系「慢板」或「中板」,可以因为曲词唔同,有唔同嘅音乐旋律。 曲牌体戏曲唱腔却系先有乐调旋律,再填曲词,其中骨干音更不可修改,所以无论千百首同曲牌嘅曲,即使曲词唔同,但其分布之声调必然相同,否则唔同填一首小曲。粤曲嘅曲牌体可以分成多类,其中主要有昆弋曲牌,即传统戏曲曲牌,如「俺六国」〔即「 *** 花」〕、「侥侥令」、「园林好」等。 粤曲都有由民歌嘅戏曲变调,如出自昆腔剧目《思凡》嘅「朦胧」、「山坡羊」,本系民歌,但昆腔化后再传入粤曲之中。有古谱曲,如《粧台秋思》;不过,古谱中都有较为特殊嘅,如明代产生嘅《贵妃醉酒》,本为《西宫词》,向粤剧嘅起源时期已传入粤曲之中,唔似《粧台秋思》系二十世纪中才吸收入来。 最特别嘅系一种民歌小调,如《寄生草》、《打扫街》(即《打枣杆》)、《剪剪花》(即《剪靛花》),呢啲曲本来系民间嘅齐言民歌,一如板腔,没有固定嘅旋律,由曲词嘅语音发展出唔同嘅旋律,其中由过序音限制其廻旋往覆嘅方式,一如板腔嘅「士字序」、「工字序」等。但系,当唔同地区嘅人忘佚咗原来嘅唱法,呢啲曲子嘅旋律就被某一个旋律固定下来,成为小曲,呢个都系粤曲音乐中一个重嘅组成部分。其实,呢类民歌现今中国尚有很多,如陜甘嘅《信天游》,北方嘅《艳阳天》等。 行内习俗同术语 梨园嘅来历: 唐玄宗李隆基幼年即喜爱歌舞。6岁嘅时侯,曾经为佢嘅祖母武则天向宫院里即席表演歌舞节目《长命女》。因为表演精湛,所以博得在座嘅皇亲国戚同群臣们嘅赞赏。李隆基继位后,选定咗宫庭嘅一片梨园作为排练歌舞嘅场所,呢个就系梨园嘅来历。自此,戏行内人人自称梨园子弟。 戏桥: 戏桥系开戏前派给观众嘅单张,作为介绍剧目之用。一般印上剧情嘅简介、编剧、导演、演员表等等。 红船: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粤剧戏班常向广州沿海巡回演出,为咗方便行程,向红船栖身。呢类戏班皆叫做红船戏班。红船船舱卧铺分配同工人职责都有规定,成为日后戏班嘅基础。一般来讲,粤剧戏班分为本地班、外江班、本地外江班同过山班。 爆肚: 爆肚即系「即兴」,可解作即时嘅创作。演员根据演出时嘅感情,作出同剧本有出入或者冇经彩排嘅发挥。 撞板: 向演奏或者唱曲嘅时侯,节拍或者速度出现错误。由于粤剧好受中国香港人欢迎,“撞板”成咗形容“出错”嘅俗语。 欲免向隅: 因为戏棚系临时搭建嘅,观众席有好多竹柱,?啲角落叫做隅。欲免向隅就系说避免竹柱阻碍视线。 扎、叔父: 称呼戏行长辈为“叔父”。“扎”意思系成名或晋升。呢两个词语同三合会嘅黑话相同。因为旧社会粤剧艺人奔走江湖,卖艺谋生,难免要同黑社会打交道。
参考: zh-yue. *** /wiki/%E7%B2%B5%E5%8A%87 & .geocities/musicproject_2001/


粤剧的介绍

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32]发源于佛山,以粤方言演唱,汉族传统戏曲之一[1]。粤剧形成于广东,后传入广西、香港、澳门、台湾,在东南亚和美洲各国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均有粤剧演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9][30]

粤剧源自南戏,是以明清时期流入广东的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腔等诸腔为基础,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29][30]。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间杂以粤方言,逐渐形成粤剧。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广州方言,表演体系日趋完善,开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调,并改假声演唱为“平喉”演唱[2]【摘要】
粤剧的介绍【提问】
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32]发源于佛山,以粤方言演唱,汉族传统戏曲之一[1]。粤剧形成于广东,后传入广西、香港、澳门、台湾,在东南亚和美洲各国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均有粤剧演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9][30]

粤剧源自南戏,是以明清时期流入广东的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腔等诸腔为基础,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29][30]。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间杂以粤方言,逐渐形成粤剧。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广州方言,表演体系日趋完善,开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调,并改假声演唱为“平喉”演唱[2]【回答】
2003年开始,粤港澳三地政府将每年11月最后的一个星期日定为粤剧日,藉以扩阔观众层面,达到推广及保存粤剧的目的。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36。2009年10月2日,由广东、香港和澳门联合申报,粤剧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


粤剧经典曲目有哪些?

粤剧经典曲目有:1、《帝女花》2、《紫钗记》3、《西楼错梦》4、《白燕迎春》5、《牡丹亭惊梦》6、《三笑姻缘》7、《李后主》8、《昭君公主》9、《雷鸣金鼓战笳声》10、《梦断香销四十年》11、《柳毅传书》12、《楼台会》13、《九天玄女》14、《山伯临终》15、《客途秋恨》16、《三看御妹》17、《醉打金枝》18、《昭君出塞》19、《蝶影红梨记》20、《血溅乌纱》粤剧的特点:粤剧的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在农村活动的“过山班”保留着早期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颈有力的靶子、手挢、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角色登场后,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颇罕见。舞台美术风格近乎写意。布景简单,剧中规定情境,主要靠虚拟的表演程式来显示,程式不能表明时,就用牌子写上“河边”、“高山”等文字说明。粤剧的剧目以生旦戏为多,重唱轻做,文戏多于武戏,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在反映当代生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等方面都颇有改进。剧目以生旦戏为多,重唱轻做,文戏多于武戏,但也从生活中提炼、创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并从电影、话剧中借鉴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灵活、通俗而细腻、偏重写实的表演风格。男的唱得比较平稳、低沉,有时略带沙哑;女的唱得非常细腻而又圆润。粤剧的表演艺术保持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着名演员早期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后建立“大成国”自称平靖王的二花脸李文茂,创建粤剧同业行会“八和会馆”的老生邝新华等。

粤剧经典曲目是什么?

粤剧经典曲目是《帝女花》,《紫钗记》,《蝶影红梨记》,《寒宫取笑》,《三娘教子》,《三下南唐》,《再重光》,《双国缘》,《动天庭》等。1、《帝女花》是1957年首演的一场粤剧的名称。作者是唐涤生。本剧背景是明末崇祯六年,国势积弱多年,崇祯帝虽欲励精图治,但因饱受沉重压力,用人不当,国势日益衰弱。戏曲讲述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悲情爱情故事。2、粤剧《紫钗记》由唐涤生于1956年改编自明代汤显祖所著《紫钗记》,共八出,1957年8月30日在香港利舞台首演。汤显祖版本的《紫钗记》,据唐人小说《霍小玉传》及其本身作品《紫箫记》所改编,并改变其原来的悲剧结局为才子佳人故事。3、《蝶影红梨记》香港剧作家家唐涤生据元朝张寿卿原著《红梨记》改编的不朽之作,1957年香港仙凤鸣剧团搬上舞台,由已故任剑辉和白雪仙领衔演出。粤剧的其他简介。粤剧粤曲是广东的重要文化标志和文化品牌,不仅在我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在全国、在世界华人地区,都有广泛影响。在300多年的发展流变中,粤剧艺术涌现了无数优秀曲目,产生了无数名家大师,成为岭南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上一篇:越南咖啡壶

下一篇:广东话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