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是什么鱼
问题一:什么鲟鱼 是野生中华鲟鱼么 多少钱一斤 ? 这是俄罗斯鲟鱼,我们的河坝鱼垂钓团队经常到黑坑垂钓鲟鱼,俄罗斯鲟不是保护动物!
下图是我们在鲟鱼钓场的鱼获,可以对比一下!
问题二:中华鲟鱼又叫什么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
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
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
别名:腊子、覃龙、鳇鱼、鲟鲨等。
俗称:鲟鱼 鳇鲟 大癞子 黄鲟 着甲
满意请采纳多谢
问题三:有鱼的图片,想知道都是些什么鱼?那条鲟鱼具体是什么品种? 图1 ,
鲤科 Cyprinidae 丁?i属 Tinca 鱼类
下图为 丁?i Tinca tinca ,又称 欧洲丁?i、丁桂鱼、须鱼岁
体长可达70厘米,多数体型小,眼较小,橙红色。两性异形不明显,除了雌鱼比雄鱼腹部更为凸出。雄鱼腹鳍的外辐肋似乎也更粗壮扁平。体略高,?朐残危?侧扁。大体呈橄榄绿色,体背侧青黑,背较深,腹接近金黄色,较圆无皮棱。体尾鳍不分叉,其他鳍则呈圆形,各鳍大部灰黑,虹彩金黄。既是鱼中食用佳肴,又是养殖、观赏、垂钓极品。
图2 ,不宜分辨。可能是
青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
图3 ,
德国镜鲤是一种没有鳞片的鲤鱼,又称散鳞镜鲤(三道鳞),该品种是从原西德引进的品种,经过黑龙江水产研究所20多年的系统选育,已选育出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的德国镜鲤选育系。
体形较粗壮,侧扁,头后背部隆起,头较小,眼较大,体表鳞片较大,沿边缘排列,背鳍前端至头部有1行完整的鳞片,背鳍两侧各有1行相对称的连续完整鳞片,各鳍基部均有鳞,个别的个体在侧线上见有少数鳞片。侧线大多较平直、不分枝,个别个体的侧线末端有较短的分枝。
图4 ,
鲟科 Acipenseridae 鱼类 (可供食用和养殖的均为杂交鲟鱼),亦可红烧
杂交鲟若具有亲本双方的共同优点,几乎所有鲟鱼品种之间都可以通过杂交得到杂交鲟,用得最多的品种,有欧洲鳇、史氏鲟,达氏鳇,中华鲟等,但是匙吻鲟与其他品种杂交,所得的受精卵不能孵化成功,可能是匙吻鲟和其他品种之间的鲟鱼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两个品种杂交,若能得到受精卵,并成功孵化,只有这两个品种在种内杂交或者少部分在属内杂交。
英文名:bester
其躯体延长,背部黑色,腹部白色,被5行骨板,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营养价值高、肌肉无杂刺等特点。
问题四:中华鲟和鲟鱼有什么区别吗? “鲟龙鱼”是鲟鱼的商品名称,鲟鱼有很多种,简单介绍如下: 鲟鱼(Sturgeon)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称之为“水中活化石”。 鲟鱼类隶属于鲟形目,全世界现有鲟鱼2科6属26种,它们是: 俄罗斯鲟、闪光鲟、裸腹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史氏鲟、长吻鲟、亚得利亚鲟、中华鲟、达氏鲟、日本鲟、中吻鲟、湖鲟、短吻鲟、尖吻鲟、高首鲟、多甲鲟、密苏里铲鲟、密西西比铲鲟、大阿姆拟鲟、小阿姆拟鲟、锡尔拟铲鲟、长江白鲟、匙吻鲟。 现存鲟鱼均分布于北半球,主要有3个分布密集区: 1、欧洲的东部,里海、黑海,咸海地区; 2、环绕北太平洋两岸的亚洲东部和北美洲西部地区; 3、北美洲东海岸地区 我国分布有8种鲟鱼,主要分布在长江、黑龙江和西北的新疆三个区域: 1、长江:中华鲟、达氏鲟、白鲟; 2、黑龙江;史氏鲟,达氏鳇; 3、新疆额尔齐斯河:西伯利亚鲟,小体鲟; 4、新疆伊利河:裸腹鲟 1998年4月1日起,联合国华盛顿公约(CITIS)将全世界野生鲟鱼认定为濒临绝种的保护动物。长江水系的中华鲟列为国家一级水生保护动物,史氏鲟、达氏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等都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均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鲟鱼不论是数量,还是种类,主要集中在东欧地区,该地区鲟鱼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0-90%。鲟鱼类多数属于温水性鱼和冷水性鱼之间的类型,为亚冷水性鱼类,喜栖息于寒带和温带盐度较低的水体。 鲟鱼大部分为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如长江的中华鲟幼鱼降河下海生长,性成熟群体由浅海溯河到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繁殖。但由于筑坝阻碍了鲟鱼的生殖洄游和过度捕捞性成熟的亲鱼等因素,导致鲟鱼资源急剧下降。 在26种鲟鱼中产量最大的为:俄罗斯鲟、闪光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其次为:大西洋鲟、高首鲟、湖鲟、史氏鲟、达氏鲟、中华鲟,匙吻鲟。 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世界鲟鱼的总产量在1.5万吨―4万吨。随着苏联的解体,使原苏联水域管理处于无 *** 状态,1993年降至9594吨,不足万吨,目前估计不足5000吨。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需求增大、过度捕捞和修造水电工程,鲟鱼天然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使鲟鱼资源大幅度下降,许多种类处于濒危状态。由于鲟鱼的性成熟年龄一般较晚,资源破坏后难以恢复;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鲟鱼产品,特别是鲟鱼鱼籽酱的需求日益高涨,给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 了世界鲟鱼养殖业的发展。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鲟龙鱼”基本上都是商品化饲养的俄罗斯鲟,商家为了促销的需要,往往号称“中华鲟”招徕顾客。如果真的出售中华鲟肯定是违法的;但是如果打着“中华鲟”的招牌而实际卖的是人工饲养的俄罗斯鲟,除了有欺诈嫌疑外,是不违法的。 中华鲟: image.baidu/...0&rn=1 鲟龙鱼(俄罗斯鲟): ......>>
问题五:这是什么鱼 鲟鱼吧 具体点呢 这是鲟鱼,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是欧洲鲟鱼,都是人工养殖的,你家这个应该也是
问题六:这是什么鱼? 淫鱼(yín yú) 即鲟鱼(xún yú)(Sturgeon),古称?S鱼(xún
yú),体长0.5-7米。鲟鱼是世界上现有淡水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系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鲟鱼以其奇特的体形而被作为观赏鱼饲养。鲟鱼的头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体背5行骨板。其幼鱼与成鱼均具观赏价值,其中施氏鲟(分布于黑龙江)自人工繁殖成功后,其幼鱼已正式作为观赏鱼进行人工饲养。多数种的常见个体都在几十公斤至数百公斤,欧洲鳇最大个体1600公斤,我国中华鲟最大个体600公斤
问题七:鲟鱼爱吃什么 中华鲟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主功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河口区的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产卵期一般停食。
问题八:鲟鱼为什么叫中华鲟 20分 鲟鱼有其他亲戚,而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当然以中华命名。
还有中华白暨豚,中华秋沙鸭,中华磅礴等
不过呢,日本人命名就不一样了,只要日本有的动物,人家互命名呢,他们就赶紧命名为日本啥啥啥,螃蟹,猴子,鸟,甲壳虫,好多都叫日本啥啥啥,其实哪儿都有。
问题九:鲟鱼与鳇鱼的区别? 黑龙江鲟鱼有:鳇鱼,史氏鲟,和它们两生的黑龙江大杂交鲟,鳇鱼长的快也大一点,鱼籽品质要好点,
问题十:中华鲟和鲟鱼的区别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鲟鱼分为很多种。
中华鲟只有在长江里有,中华鲟嘴上有须,体型较胖。
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EN濒危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鲟简介
中华鲟(Aclpenser Sinensis Grdy)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
中华鲟是我国特产鱼类,体纺锤形,体表披五行硬鳞,尾长,口腹位,歪尾。这是一种海栖性的洄游鱼类,每年9—11 月间,由海口溯长江而上,到金沙江至屏山一带进行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回到长江口育肥。每年秋季,当中华鲟溯江生殖洄游时,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较大数量的中华鲟,故有“长江鱼王”之称。成体的中华鲟体大而重,雄体一般重68—106公斤,雌的130—250公斤,据称,最高的记录竟达 500公斤。中华鲟产卵量也很大,一条母鲟一次可产百万粒鱼籽,只是成活率不高,最后成鱼的仍为少数。因为长江水流较急,在动荡的水浪中进行受精,自然受精不完全,这就淘汰了一批鱼卵。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或遇上食肉鱼类和其它敌害,或“惊涛拍岸”,又要损失一大批。即便孵成了小鱼,“大鱼吃小鱼”,还会有一定的损失。如此“三下五去二”,下的鱼籽虽多,能“长大成鱼”而传宗接代的却不多。实际上,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生殖适应的结果。凡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幼子损失大的种类,下子则多;反之,则少。这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那些下子少、损失又大的种类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了。 中华鲟虽然个体庞大,但却摄食“斯文”,只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为主食,偶而吞食小鱼、小虾。据统计,长江上游每年可产中华鲟2、3万公斤。但近年来捕捞过多,加之此鱼 中华鲟
繁殖率低、成熟期长(10年左右),其种群数量已日趋减少。为使这种我国特产的“活化石”免遭灭顶之灾,有关部门已把中华鲟列为保护对象。但有些具体问题仍有待解决。譬如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切断了中华鲟由海口上溯金沙江生殖洄游的通道,以致那些大腹便便的母鲟,被阻于坝下而丧身。如何解决坝区的鱼道问题,已迫在眉睫。可喜的是,据悉,有关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试验成功。如若通过具体实践,使中华鲟能在淡水中定居并繁衍后代,那就更有现实意义了。 我国曾在辽宁北票晚侏罗世(距今1亿4千万年前)地层中发现过鲟类化石,名北票鲟。这种鲟只在两体侧有一行侧线鳞,其它体表裸露,与中华鲟体披五行鳞者不同。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形,尾部犁状,基部宽厚,尾端尖,略向上翘。口下位,成一横列,口的前方长有短须。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 中华鲟生理结构特殊,既有古老软脊鱼的特征,又有现代诸多硬骨鱼的特征。形近鲨鱼,鳞片呈大形骨板状;鱼头为尖状,口在颌下。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是长江中的瑰宝! 中华鲟是世界上现存27种鲟鱼中的珍稀鱼类,为全球分布最南的鲟种,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距今已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有“活化石”之称。 由于举世闻名的长江葛洲坝工程的兴建,拦断了中华鲟产卵洄游通道。为 中华鲟研究所
了不使人类的生产建设影响鱼类的生存,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采纳鱼类专家的建议,指定国家有关部门审批成立了救护中华鲟的专业机构--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投放中华鲟规格幼鲟30万尾以上。自1984年第一次人工繁殖以来,已累计向长江投入各种规格的中华鲟幼鲟444万尾,放流大规格的胭脂鱼种6500尾。 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在以保护中华鲟为首要宗旨的同时,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多种经营,1993年正式建立并对外开放了中华鲟园。中华鲟园地处湖北省宜昌县小溪塔集锦路河心岛上,占地面积189亩。鲟园地理位置优越,机场、火车站、港口等近在咫尺。
中华鲟是什么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是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常见个体体长0.4-1.3米,体重50-300千克;最大个体体长5米,体重可达600千克。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相关说明中华鲟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以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产卵期一般停食。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回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厘米左右,又携带它们旅居外海。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中华鲟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龄。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朝鲜。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华鲟 (鲟科鲟属动物)
中华鲟的详细资料
中华鲟为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常见个体50-30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600千克,平均体长约40 cm,最大长度为230 cm。它是长江中最大的鱼,因此被称为“长江鱼王”。身体呈纺锤形,有一个长长的头尖和一个长长的鼻子。嘴前面有四个鼻孔胡须。嘴位于腹侧。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身体侧和腹侧有两条线。尾鳍为歪斜型,基部较宽,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面,鳍基部和尾鳍有棘鳞,肠有螺旋瓣,肛门和排气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开口远离卵巢。中华鲟是一种底栖鱼类,生活习性很窄。它是一种食肉鱼类。它主要以一些小型或缓慢移动的底栖生物为食。在海洋中,主要以鱼为食,其次是甲壳类,软体动物较少。扩展资料:中华鲟分布于北半球。有九个自然分布区:太半洋东海岸、北美洲大湖区、大西洋西北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北美洲墨西哥湾、大西洋东北部、里海、西伯利亚和北冰洋盆地;黑龙江和日本海,长江和珠江。中华鲟栖息于水的中下层。在产卵期,海河的洄游和河流定居物种向河流上游迁移。冬季主要在河道或近岸深水区。一般来说,浮游生物在幼虫期被吃掉。幼鱼的主要食物是水生少毛类、水生昆虫、小鱼、虾和软体动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鲟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鲟
中华鲟的详细资料
中华鲟,别称鲟鱼、鳇鲟、黄鲟、潭龙、鳇鱼、鲟鲨。属鲟形目、鲟科、鲟属、中华鲟种。形态特征:体长平均约40厘米,最长达230厘米。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 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生活习性:鲟鱼栖息在水体中下层。海河洄游性和江河定居性的种类,在产卵期均向河上游移动。冬季多在河道或近岸深水处。仔鱼期一般食浮游生物。幼鱼期多以底栖的水生寡毛类、水生昆虫、小型鱼虾及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成鱼期食底栖动物或动植物渣滓,铲鲟则仍以浮游生物为食。种群现状:全球的27种鲟鱼中,有23种濒临灭绝,17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代表着以鲟鱼为旗舰物种的淡水生态系统在衰退。扩展资料分布范围:中华鲟是鲟形目中唯一跨过北回归线的种类,曾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西海岸以南的沿海地区和各大江河,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以长江出产较多。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鲟鱼
鲟鱼和鳇鱼的区别
鳇鱼为鲟鱼中的一种,无区别。达氏鳇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流域,体长、头尖、尾歪,体色为黄色,体表无鳞,被五列菱形骨板。口部呈半圆形,位于头的腹面,吻端较尖,呈三角形,吻须短而扁平,左、右鳃膜相互连接,体背为绿灰色或灰褐色,体侧呈淡黄色,腹部为白色。 一、鲟鱼和鳇鱼的区别 鳇鱼一般是指达氏鳇,为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鲟形目、鲟科、鳇属鱼类,而鲟鱼指的是鲟形目的鱼类,因此达氏鳇属于鲟鱼中的一种。 二、鳇鱼形态特征 1、达氏鳇体色为黄色,体表无鳞,头尖、尾歪、体长,背脊和两侧有5列菱形骨板,体长约为2-3m,体重约为200-300kg。 2、达氏鳇口部位于头的腹面,呈半圆形,吻端呈三角形,较尖,吻须短而扁平,左、右鳃膜相互连接(与鲟鱼的重要区别)。横截面呈圆形,体背为绿灰色或灰褐色,体侧呈淡黄色,腹部为白色,尾鳍上叶大,往后方延伸。 三、鳇鱼分布地区 达氏鳇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流域,属于淡水鱼类,终生生活在淡水中,从不游入海洋。 四、鳇鱼生活习性 达氏鳇为底栖肉食性鱼类,幼鱼期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小鱼小虾、昆虫等为食,而在一龄后,主要以鱼为食。
鮰鱼和鲟鱼区别
形态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分布范围不同,毒性不同,营养价值不同等等。详细如下。鲟鱼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鲟鱼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大家通常所说的鲟鱼就是指鲟形目的鱼类。它是鱼类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世界上现存1目2科7属27种,仅分布于北半球,现存9个自然分布区,分别为太平洋东岸、北美大湖地区、大西洋西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湾、大西洋东北部、里海地区、西伯利亚及北冰洋流域、黑龙江水系和日本海、长江和珠江水系口。由于自然环境改变、水工设施修建和过度捕捞等原因,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野生鲟鱼资源明显减少,处于濒危状态。我国自然水域分布的鲟鱼有8种外形特征鲟鱼体延长,一般呈梭形。躯干部的横断面呈近五角形。吻长,体被5行骨板,或有时裸露。无眶间隔、前鳃盖骨和间鳃盖骨。头上骨板或有或无。尾鳍上缘有1行棘状鳞。鳍条不骨化。背鳍和臀鳍后位。胸鳍低位。腹鳍在背鳍前方。尾鳍歪形,或呈鞭状,上叶长于下叶。内头颅为软骨,仅部分骨化。左右腭方骨与筛骨区或蝶骨区不相连,与颌骨固连。有锁骨,无椎体。鳔大,镖管和食道背面相连。食道短。胃部膨大,有幽门囊。肠短,有发达的螺旋瓣。生活习性鲟鱼栖息在水体中下层。海河洄游性和江河定居性的种类,在产卵期均向河上游移动。冬季多在河道或近岸深水处。仔鱼期一般食浮游生物。幼鱼期多以底栖的水生寡毛类、水生昆虫、小型鱼虾及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成鱼期食底栖动物或动植物渣滓,铲鲟则仍以浮游生物为食。分布范围它们全部分布于北半球,现存9个自然分布区为:太平洋东岸、北美大湖地区、大西洋西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湾、大西洋东北部、里海地区、西伯利亚及北冰洋流域、黑龙江和日本海、长江和珠江。在我国境内野生的鲟鱼有7种,它们有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史氏鲟、达氏鳇、和库页岛鲟;分布于长江、金沙江流域的中华鲟、达氏鲟;分布于新疆伊宁等地水域中的裸腹鲟;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布伦托海、博斯腾湖的西伯利亚鲟。迄今为止,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俄罗斯鲟、欧洲鳇、小体鲟、匙吻鲟等十几个品种作为研究或者是人工养殖。鮰鱼学名长吻鮠,俗称"江团"、"白吉"、"肥头鱼"、"鮠鱼"。在分类学上隶属鲶形目、鲿科、鮠属。长吻鮠是我国名贵的淡水鱼类,分布于长江水系,向北可达黄河,向南可至闽江水系。长吻鮠鱼体态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鮰鱼个体轻重不等,一般为1500~2500克。形态特征洄鱼体长为体高的4.7—5.9倍,为头长的3.2—3.7倍,为尾柄长的5.2—5.8倍,为前背长的2.5—2.6倍。头长为吻长的2.2—2.9倍,为眼径的10.6—17倍,为眼间距的2.4—2.9倍,为头宽的1.3—1.6倍,为口裂宽的1.5—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3—3倍。游离脊椎骨33—35枚。体延长,前部粗短,后部侧扁。头略大,后部隆起,不被皮膜所盖;上枕骨棘粗糙,裸露。吻颇尖且突出,锥形。口下位,呈弧形。唇肥厚。上颌突出于下颌。上、下颌及腭骨均具绒毛状齿,形成弧形齿带。眼小,侧上位,眼缘不游离,被以皮膜。眼间隔宽,隆起。前后鼻孔相隔较远,前鼻孔呈短管状,位于吻前端下方;后鼻孔为裂缝状。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后端达眼前缘;颌须后端超过眼后缘;颏须短于颌须,外侧颏须较长。鳃孔大。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鳃耙细小。体光滑无鳞。背鳍短,骨质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其硬刺长于胸鳍硬刺,起点位于胸鳍后端之垂直上方,距吻端大于距脂鳍起点。脂鳍短,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后。臀鳍起点位于脂鳍起点之后,至尾鳍基的距离与至胸鳍后端几相等。胸鳍侧下位,硬刺后缘有锯齿。腹鳍小,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之垂直下方稍后,距胸鳍基后端大于距臀鳍起点。肛门约位臀鳍起点至腹鳍基后端的中点。尾鳍深分叉,上、下叶等长,末端稍钝。体粉红色,背部暗灰,腹部色浅。头及体侧具不规则的紫灰色斑块。各鳍灰黄色。生活习性长吻鮠为底层鱼类。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3冬龄性成熟,4—6月产卵。卵粘性,浅黄色,受精卵附着于石块上孵化。生长较快,一般重2—2.5kg,最大可达十余公斤。经济价值长吻鮠肉质细,味鲜美,为优质食用鱼。长吻鮠的生长速度较快,为同类鱼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常见者多为2-4公斤。在长江流域的渔获物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中下游显著多于上游地区。鮰鱼为大型的经济鱼类,其肉嫩味鲜美,富含脂肪,又无细刺,蛋白质含量为13.7%,脂肪为4.7%,被誉为淡水食用鱼中的上品。此鱼最美之处在带软边的腹部。而且其鳔特别肥厚,干制后为名贵的鱼肚。它胶层厚,味纯正,色半透明,制作工艺独特,干制品的外形和镶嵌在鳔内的一个美丽的自然图案,对着光源照看,与屹立在石首市城里的笔架山酷似,由此得名“笔架鱼肚”,并有“此物唯独石首有,走遍天下无二家”之说,实属食中之珍。毒性鮠鱼的背鳍刺和胸鳍刺有毒腺,为淡水刺毒鱼中毒性较强者,被刺后立即发生剧痛、灼热,伤口被穿刺撕裂、出血、局部肿胀,个别会引起发烧,患处疼痛带痒,半小时至1小时后方止。被刺事故多发生于捕捉时,须小心在意。
鲟鱼和中华鲟的区别是什么?
一、品种不同1、鲟鱼:鲟鱼是一个大的范围,其中就包括了中华鲟这个品种,可以说中华鲟是鲟鱼,但不能说所有的鲟鱼都是中华鲟。2、中华鲟:中华鲟指的仅仅是鲟科中的一个品种,但是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品种。二、珍稀程度不同1、鲟鱼:鲟鱼中大概有二十余个品种,很多都生活在欧洲的东部,而中华鲟则在我国的分布最为广泛。2、中华鲟:中华鲟算是鲟鱼之中非常珍贵的品种之一,这是因为它们的数量非常少。中华鲟习性:中华鲟是典型的海河洄游性鱼类,其生活习性独特。每年夏秋,在大海里长大成年的中华鲟,成群结队齐聚长江口,耗时整一年,逆江而上3000多公里,开始其浪漫而艰辛的恋爱和婚配旅程。在耗时近两年,游程近万里的溯河洄游繁殖及降河游向大海过程中,中华鲟粒食不进,全靠消耗自身的营养储备来维系畅游的体力,堪称鱼类中忍饥耐饿的冠军。
鲟鳇鱼和中华鲟的区别是什么?
鲟鳇鱼和中华鲟的区别如下:1、分布范围不同。现在的鲟鳇鱼和中华鲟的分布范围有很大的区别。鲟鳇鱼是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黑龙江附近,也可以在长江、松花江、包括乌苏里江和金沙江流域,在新疆伊宁、额尔齐思河等水域都可以见到。中华鲟则是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以下至入海口附近,在国外的朝鲜汉江口和日本的九州附近都可以看到。2、生活习性不同。鲟鳇鱼因为常年居住在淡水里面,经常是分散于江水处的缓慢的水流或者是激流旋涡处的水底。这种鱼类不喜欢群居生活,不爱集群活动,经常在河水游动时非常活跃。中华鲟是一种底栖鱼类,在海洋当中以鱼类为食,生长期缓慢。中华鲟是一种适合于水温范围非常广的温水性动物。3、繁殖时期不同。鲟鳇鱼往往在出生5个月之后,才能够达到性成熟来开始繁殖。而且这种鱼产卵的数量是非常的惊人。而中华鲟的产出卵粘附于江底的岩石上面,通常是入海培育生长。
鲟龙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鲟龙鱼是淡水鱼。鲟龙鱼是所有鱼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种鱼类,主要产于沿海各地及南北各大水域,虽为大型经济鱼类,但性情温和,不善跳跃,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属于底栖的亚冷水性鱼类。同时鲟龙鱼也是世界上少数生活在水中的活化石之一,鲟龙鱼的卵可做鱼子酱。
鲟龙鱼个体大,寿命长,性成熟晚。大多数鲟龙鱼在天然环境中性成熟年龄为10年以上,雄鱼比雌鱼早3至4年成熟。史氏鲟成熟年龄一般是雌鱼9至10年,雄鱼7至8年。
鲟龙鱼对产卵场的要求非常严格,它们在自然环境下有时溯河上千公里寻找合适的产卵场,如果雌鱼洄游到产卵场的道路被坝切断,找不到适合的产卵环境,雌鱼的卵泡就会退化吸收。
鲟龙鱼鱼子颗粒大且饱满,色泽乌黑亮丽,富含17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被誉为“黑色黄金”。用鲟龙鱼子制成的鱼子酱为美食珍品,过去一直是皇家贡品;在西方,品味鲟龙鱼鱼子酱亦是上流社会的专利,甚至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鲟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
中华鲟属于淡水鱼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是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常见个体体长0.4-1.3米,体重50-300千克;最大个体体长5米,体重可达600千克。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中华鲟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以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产卵期一般停食。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洄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厘米左右,又携带它们旅居外海。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中华鲟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龄。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朝鲜。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
鲟鱼好吃吗
鲟鱼肉当然好吃。相比昂贵的深海鱼类,鲟鱼的价格算是比较平易近人了。而且肉质和营养价值完全不输海鱼。最重要的是近几年海洋污染加重,个人不建议经常吃海产品,容易对身体造成危害。鲟鱼的肉质也是十分鲜美的,无论是用来做鱼汤还是用来做烤鱼都不错。鲟鱼现如今一般由人工养殖,是淡水鱼类。其肉质足以媲美三文鱼,而且鲟鱼浑身都是宝,从鱼皮到鱼的内脏都可以做成美食。做法和平时做鱼的方法是一致的,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而且鲟鱼的产肉率极高,对于喜欢吃鱼肉的朋友是很友好的。鲟鱼好吃的做法:1、红烧鲟鱼鲟鱼洗净切块。锅中放油烧五成熟,下鱼块煎起皮,加入生姜、蒜末、香醋,翻拌均匀。加辣豆瓣酱。加入花椒粉、生抽,加一点点老抽上色加红酒去腥增香。加热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炖。快熟时加加青红椒、炒菜王继续炖。撒胡椒粉和香葱准备出锅。鲜香的鲟鱼上桌。2、鲟鱼炖豆腐鲟鱼洗净,去腹,表皮用硬刷子刷干净,切段。 准备食材,调料。 锅热后放油,放调料。调料出香味后,放入鱼块,煎一下。 鱼块稍变色后依次放料酒,糖醋,酱油,香菇丁,调好色后放汤。 锅内放汤后,根据个人口味放少量盐,大火炖30分钟,放入豆腐块。继续炖煮,收汤,准备出锅。
中华鲟是什么鱼啊?
中华鲟是是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中华鲟是鲟鱼的一种,鲟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动物,在距今约1.4亿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就已经出现了,曾经是恐龙们的小伙伴。我国先民很早就认识并命名了中华鲟,据文献记载,在周代,中国人就已经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体长平均约40厘米,最长达130厘米,体重最高达600千克。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分布范围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朝鲜。中华鲟是鲟形目中唯一跨过北回归线的种类,曾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西海岸以南的沿海地区和各大江河,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以长江出产较多。
中华鲟是什么鱼呢?
中华鲟属于鲟形目,是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是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中华鲟主要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为底层鱼类,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每年春夏季5-6月左右群集于河口,而到了秋季则上溯而至江河上游,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活习性:中华鲟为底栖鱼类,属于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包括虾蟹、鱼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因生活环境的不同食物种类也有所不同。
鲟鱼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鲟鱼的别名 4 鲟鱼的营养价值 5 鲟鱼的食用建议 6 《*辞典》:鲟鱼 6.1 出处 6.2 拼音名 6.3 鲟鱼的别名 6.4 来源 6.5 原形态 6.6 生境分布 6.7 性味 6.8 归经 6.9 功能主治 6.10 鲟鱼的用法用量 6.11 备注 6.12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鲟鱼 1 拼音 xún yú 2 概述 鲟鱼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水中的活化石,是所有鱼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种鱼类,在我国早就有“龙的化身为鲟龙鱼的顿悟”一说。肉质优于名贵的三文鱼;其生鱼片口感鲜、嫩、脆、滑、爽,优于龙虾;其软骨(鲟龙鱼通体软骨)、皮、鳍、肝、肠等至少可烹制成30余道美味菜肴。 3 鲟鱼的别名 鲟龙 4 鲟鱼的营养价值 鲟龙鱼全身都是宝,其肉鲜嫩味美,其许多脏器都有一定的药效或美容保健功能。 1.长期食用鲟肉,对久治不愈的腰痛、胃病和脱发等、均具有显著疗效 2.鲟的软骨有抗癌作用。据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些最新研究表明,鲟龙鱼软骨所含抗癌因子(生物有效活性成分)是鲨鱼软骨的15~20倍。 3.鲟的鳃有清热解毒的特效。 4.鲟肝主治疮疥。 5.鲟油治疗烫伤有特效。 6.鲟鼻补虚下气。 7.因鱼鳔含骨胶原达80%,对白带、恶性肿瘤、肾虚、阳痿、遗精、滑精、咯血、吐血、肠出血及神经衰弱等均有显著疗效。 8.鲟鱼子具有美容、健身的作用,能驱杀人体寄生虫。 鲟龙鱼还有美容的功效,长期食用可消斑去皱、平衡油脂,使面色红润、肌肤富有弹性,消除“痘痘”,亦是研制美容化妆品最好的生物原料。 5 鲟鱼的食用建议 鲟鱼可鲜食或熏制,骨骼为软骨均可食用,鱼筋、肠、鳍都可加工成上等名菜,特别是鱼鳍可制成鱼翅食用,鱼卵可制成享有盛誉的黑鱼籽酱,俗称黑黄金,畅销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6 《*辞典》:鲟鱼 6.1 出处 《本草拾遗》 6.2 拼音名 Xún Yú 6.3 鲟鱼的别名 鲔(《诗经》),鮥(《毛诗传》),鮛鲔(《尔雅》),尉鱼、仲明鱼(陆玑《诗疏》),鱏(《尔雅》郭璞注),乞里麻鱼(《饮膳正要》),碧鱼(《纲目》)。 6.4 来源 为鲟科动物中华鲟的肉。 6.5 原形态 体长达2米以上,背部狭而腹面平直。吻近犁形,略向上翘,头部被有光滑的骨板。口腹位,成一横裂,吻须2对,等长,平行横列。眼小。鳃孔大,鳃耙薄而尖,约22枚。颌两侧各有1块骨板;体部具骨板5行,背正中一行较大,背、腹侧各2行,另在臀鳍前后各有1~2块:尾鳍上叶有棘状骨板一行,其他部分光滑无鳞。背鳍54~66;胸鳍发达,着生于腹面;臀鳍32~41;尾鳍歪形,上叶发达。体背和头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鳍均为青灰色。 以上动物的鳔(鱼鳔)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6.6 生境分布 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分布长扛、钱塘江流域和其他沿海各地。 6.7 性味 甘,平。 ①《本草拾遗》:"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温。" 6.8 归经 《本草提要》:"入手太阴,厥阴经。" 6.9 功能主治 益气补虚,活血通淋。 ①《食疗本草》:"主血淋,可煮汁饮之。" ②《本草拾遗》:"益气补虚,令人肥健。" ③《饮膳正要》:"利五藏,肥美人。" ④《随息居饮食谱》:"补胃,活血通淋。" 6.10 鲟鱼的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6.11 备注 此外,尚有白鲟科的白鲟体长达2米余。 *** 光滑,仅有小鳞。背灰绿色,腹白色。头颅长,吻延长,突出如剑状,口腹位,眼小。分布东海、黄海,进入钱塘扛、长江、黄河等。此即《纲目》所说的鲟鱼。 6.12 摘录 《*辞典》 古籍中的鲟鱼 《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序例]饮食禁忌 蒜、葵、绿豆。)黄鱼忌(荞麦。)鲈鱼忌(乳酪。)鲟鱼忌(干笋。)肝、鹿肉、野猪。)鳅鳝忌(犬肉、桑柴... 《本草蒙筌》:[卷之十一虫鱼部]鲤鱼 .bmp鲈鱼鲟鱼味甘,气平。无毒。一云... 《本草纲目》:[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鲵鱼 鱼之体,以足行如虾,故名云一名王鲔,误矣,王鲔乃鲟鱼也。【集解】藏器曰∶鲵生山溪中。似有四足,长尾,...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纲目释名]草部(下) 鱼(鱼鱼鱼)鱼(黄鱼玉版鱼蜡鱼)鱼(人鱼孩儿鱼)鲟鱼(鱼王鲔鲔鱼碧鱼)黄颡鱼(黄鳍鱼黄颊鱼黄)鲵鱼(... 《卫生易简方》:[卷之四]诸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