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1快播

时间:2024-07-22 13:16:28编辑:奇事君

色即是空的作品目录

序篇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第二章 超越速度的极限第三章 为了生命的尊严第四章 送我的那束玫瑰花第五章 短暂的甜蜜时光第六章 残酷的现实生活第七章 漂流到生活的边缘第八章 生命的第二束玫瑰花第九章 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第十章 生活不像我看到的那样第十一章 那晚的月光第十二章 过着彷徨的生活第十三章 记忆中的那片沙滩第十四章 爱一个人的滋味第十五章 平静的生活第十六章 你只是一条狗第十七章 生命的那份感动第十八章 无法愈合的伤口第十九章 永远难以忘记的夜晚第二十章 那一枪的风华第二十一章 审判日第二十二章 再见了,我的爱人第二十三章 患难中的那份友情第二十四章 命运的契机第二十五章 我要捉住你第二十六章 自由的空气第二十七章 爱你不后悔第二十八章 漫长的旅程第二十九章 人生没有这么简单第三十章 动乱的土地第三十一章 陪我跳支舞第三十二章 酒醉的探戈第三十三章 不加糖的咖啡第三十四章 真正的交易第三十五章 两个只能活一个第三十六章 无处藏身第三十七章 逃出生天第三十八章 晚餐第三十九章 自己还剩下什么?第四十章 我无法忘记你第四十一章 燃烧的妒火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吗?

色即是空,指事物由空性所造,但并不是叫世人执着事物不放不出家,

如果一切皆空性,则不应取,无所得故,非我所有故,空不应取空故。

若一切不取,名为出家,一切菩萨与佛,并非不出家!皆无所得故,

自有空性故,不贪空性故,不取空性故,空不取空故,空应离空故!

虽是空性,但不是你的空性!凭什么你要执着它们?你没有空性吗?

自已也有空性,而妄取别人的空性,就是无明与愚痴!生死之根本!

别人的空性,远离了你的空性,不让你执着,所以事物会分离、无常、衰老、消灭,死亡。


请问韩剧 <色即是空>到底有几部,分别叫什么名字.真的好看吗?谢谢

分类: 娱乐/明星 >> 电影
解析:

3部吧: 《色即是空》《甜性涩爱》《银饰刀》

但我个人认为只有“色即是空”和“甜性色爱”才算是正统的。另外一部应该是有些商家为了赚钱,故意给电影名这个名字的吧。所以应该只有两部

[色即是空2甜性涩爱]

主演演员: 金宋苏 金丝蓉



剧情:

韩国 *** 电影色即是空大受中国的欢迎,色即是空2甜性涩爱是很多期待的影片。本片色即是空2甜性涩爱讲诉了性格内向的冬科(金宋苏 饰) *** 旺盛,却常常只能把满足寄托在幻想上,渴望瞬间放纵的他一直在等待 *** 的发生。大女孩申霞(金丝蓉 饰)则有过很多感情经历,那些夭折的爱情曾让她伤心欲绝,现在,她已经不再相信爱情,借着和不同男人上床来暂时解脱苦闷,用肉体上的 *** 掩饰她孤寂的内心。甜性涩爱有点像偷窥无罪2之诱人犯罪.

色即是空3

影片介绍: 美英是爵士酒吧的歌手,身材性感,浑身散发着野性美,生性活泼大胆,被她甩掉的男子不计其数。美英从未把男人放在眼中,充其量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玩偶而已。然而,有一天完美男人秀铉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美英的放荡不羁,美英无法抵御他的魅力,不顾一切地投入他的怀抱。随着二人的爱情不断升温,美英喜滋滋地把秀铉带回了家,介绍给家里人。

美英有两个姐姐,大姐珍英是家庭主妇,爱情已离她远去,生活单调得如同一杯白开水,她的内心失落无比,连仅剩的欲望都得不到满足。二姐善英是一位研究生,彻头彻尾的书呆子,有关这世界的所有知识她都是通过书本获得的,当然包括爱情和性,直到27岁仍保持童真的她坚信这世界上有“一见钟情”。

秀铉的出现,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让美英神魂颠倒的魅力同样使珍英和善英乖乖地缴械投降。秀铉不愧是情场老手,他可以不露声色地游走于这三个完全不同类型的女人之间,让她们每一个人都如痴如醉。

就是从这时起,三姐妹之间的原本融洽的关系开始变得有些微妙,美英自是浑然不觉,但珍英和美英心中有自责,也有强烈的嫉妒。

那么,这场闹剧究竟会怎样收场?美英和秀铉能否成功地步入婚姻殿堂?在这背后,是否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韩剧《色即是空》主要讲了什么?

《色即是空》是一部由尹济均执导,任昌丁、河智苑、郑敏主演的青春搞笑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恩植在退伍后去读大学时,遇到并爱上银孝,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搞笑故事。恩植是个有些呆头呆脑的人,高中毕业后去服兵役,服完兵役之后才去读大学,恩植读的是法律系,他的梦想是顺利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当一名律师。在班里他成了“老大哥”因为他比一般同学都大三、四岁。由于身材建硕加之服过兵役,新学期一开始,就被学校的神力摔交俱乐部邀请加盟,开始了业余俱乐部的摔跤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学校健美操俱乐部的头牌队员银孝,立刻被她的性感美貌吸引住了,但漂亮的银孝根本就不把傻里傻气的他放在眼里,加上几次误会使得银孝对他的印象差之又差,后来她爱上了一个富家公子,在怀孕后被抛弃,这个时候站在她身边不离不弃的就是呆头呆脑的恩植……

多媒体处理软件有哪些

1、MediaStudio Pro 。由著名的 Ulead 公司出品的一款 Video 视频制作软件,是非常专业、屡获嘉奖的视频制作工具,具有视频捕捉,视频编辑,视频输出等项功能。2、Sound Forge 。能够非常方便、直观地实现对音频文件(wav文件)以及视频文件(avi文件)中的声音部分进行各种处理,满足从最普通用户到最专业的录音师的所有用户的各种要求。3、3D Studio Max。常简称为3d Max或3ds MAX,是Discreet公司开发的(后被Autodesk公司合并)基于PC系统的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其前身是基于DOS操作系统的3D Studio系列软件。4、Adobe Premiere。一款编辑画面质量比较好的软件,有较好的兼容性,且可以与Adobe公司推出的其他软件相互协作。目前这款软件广泛应用于广告制作和电视节目制作中。5、Adobe Audition(前Cool Edit Pro)。美国Adobe Systems 公司 (前Syntrillium Software Corporation) 开发的一款功能强大、效果出色的多轨录音和音频处理软件。

多媒体制作软件工具,都有哪些?

1、AdobePremiere是Adobe推出的一款常用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Pro可以提高创作能力和创作自由度。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收集、编辑、调色、音频美化、字幕添加、输出和DVD刻录的流程。它还与其他Adobe软件高度集成,以满足创建高质量作品的需求。2、爱编辑是最好用、功能强大的视频编辑软件,也是国内第一个全方位的免费视频编辑软件,由爱编辑团队用10多年的多媒体研发实力,经过6年多的创作。根据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功能要求和审美特点,进行了新的设计,许多创新功能都很有原创性。3、超转换显示是国内第一个集视频转换、音频和视频混频转换、音频和视频剪切/连接转换、叠加视频水印、叠加滚动字幕图像等于一体的优秀视频转换工具。其内置国际一流的减压技术,转换质量一流,并支持多种指挥系统综合优化,具有快速转换速度。4、IMovie是一款基于Mac操作系统的视频编辑软件,该操作系统是Mac电脑iLife应用套件的一部分。允许用户编辑自己的家庭电影以其简洁而受欢迎,大多数任务可以通过简单的点击和拖动完成。可以从大多数数码相机上收集未压缩的数据并输入Mac。5、Corelvideostudio加拿大是一个强大的视频编辑软件,符合电影剪辑的家庭或个人需求函数,图像采集和编辑功能,可以将MV,DV,V8,电视和实时记录获取图像文件,并提供超过100种的功能和效果,可以导出各种常见的视频格式。

韩国喜剧电影推荐 推荐8部韩国经典喜剧电影

1、2018年《宫合》:公主和亲,却苦苦找不到驸马爷,竟伪装成小小宫女。

2、2018年《钱袋》:为了争夺一袋子钱而发生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3、2018年《念力》:普通的中年男人,神奇地获得了超能力,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4、2018年《奇妙幽灵》:一位是无业游民,另一位是检察官,彼此看不顺眼,却成为了邻居。

5、2018年《摔跤选手》:望子成龙的前摔跤选手,与儿子发生的搞笑亲情故事。

6、2018年《杀人小说》:为了选举成功,景锡做了哪些荒唐搞笑的事来弥补罪行?

7、2018年《五子棋少女》:想成为棋王的她,能否迎来命运的小确幸?搞笑又温馨。

8、2018年《朝鲜名侦探:吸血怪魔的秘密》:西弼和名侦探金镇,与失忆的女人竟能一起探案。


17部韩国高分搞笑喜剧电影

17部韩国高分搞笑喜剧电影1、《海盗》2、《内在美》3、《青年警察》4、《热血青春》5、《夺宝联盟》6、《开心家族》7、《极限职业》8、《奇妙的家族》9、《阳光姐妹淘》10、《美女也烦恼》11、《隐秘而伟大》12、《搞笑一家人》13、《爸爸是女儿》14、《屋塔房王世子》15、《我的一级兄弟》16、《我身体里的那个家伙》17、《奇怪的她》(重返二十岁)

最近韩国剧情电影

最近韩国剧情电影有《地陷》、《人质》、《引见》、《摩加迪沙》、《限制发信》等。1、《地陷》《地陷》是金志勋执导的韩国电影,由车胜元、金成钧、李光洙主演,于2021年8月11日在韩国上映。该片讲述朴东源家的房子陷落到地下500米后,他与邻居一起试图自救逃生的故事。2、《人质》《人质》是由毕感成执导并担任编剧的韩国电影,黄政民主演,于2021年8月18日韩国上映。该片翻拍自中国电影《解救吾先生》,讲述人气演员黄政民某天突然遭绑架而发生的故事 。3、《引见》《引见》是洪尚秀执导的电影,由申锡镐、朴美素出演,于2021年上映。讲述了英浩和Juwon之间发生的故事。4、《摩加迪沙》《摩加迪沙》是由柳承莞执导,金伦奭、赵寅成、许俊豪主演的剧情电影,于2021年7月28日韩国上映。该片根据非韩国真实外交事件改编,讲述上世纪90年代初,朝韩外交人员联手在索马里战乱地区解救同胞的故事。5、《限制发信》《限制发信》由金昌周执导的韩国电影,赵宇镇主演,于2021年6月23日上映。该片翻拍自西班牙电影《炸掉银行经理》,讲述了身为普通上班族的李圣圭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收到不明号码来电之后陷入一起恐怖炸弹袭击的故事。

最近韩国剧情电影片

近期韩国剧情电影有《地陷》、《人质》、《引见》、《摩加迪沙》、《限制发信》等。1、《地陷》《地陷》是金志勋导演的韩国影片,由车胜元、金成钧、李光洙出演,于2021年8月11日在首尔公映。此片叙述朴东源家的房屋失守到地底500米后,他与隔壁邻居一起尝试逃生脱险的小故事。2、《人质》《人质》是由毕感成导演并出任导演的韩国影片,黄政民出演,于2021年8月18日韩公映。此片重拍自国产电影《解救吾先生》,叙述人气值艺人黄政民某一天忽然绑架而造成的小故事 。3、《引见》《引见》是洪尚秀导演的影片,由申锡镐、朴美素参演,于2021年公映。叙述了英浩和Juwon中间产生的小故事。4、《摩加迪沙》《摩加迪沙》是由柳承莞导演,金伦奭、赵寅成、许俊豪出演的剧情片,于2021年7月28日韩公映。此片依据非韩真正外交关系事情改写,叙述上世纪90时代初,朝韩外交官联合在索马里战争地域拯救同胞们的小故事。5、《限制发信》《限制发信》由酒泉周导演的韩国影片,赵宇镇出演,于2021年6月23日公映。此片重拍自西班牙电影《炸掉银行经理》,叙述了作为普通上班族的李圣圭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接到未知号拨打电话以后深陷一起可怕定时炸弹围攻的小故事。

色即是空

看到“色即是空”,你可能以为我要说一些色的事情。

其实这篇还有个副标题,我发布前把它删掉了:中国的佛学和佛教。因为我觉得这个话题太大了。

“色即是空”出自《波若波罗密多心经》,“色”好讲,“空”却难说。

零、佛学和佛教

“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这是冯友兰对宗教的定义,我觉得很贴切。

中国自古有“三教九流”,“三教”即“儒、道、释”。按上面的定义,儒家不能称作宗教。道家是哲学流派,道教是宗教,但二者相去甚远。“释”是佛家,其中有作为哲学的佛学和作为宗教的佛教。

对于宗教的意义,我想从两个方面作为出发点来说。一是在普通生活里,一是在精神世界里,某种意义上它们其实是一样的。

从普通生活来说,人做事的目的通常是达成某种幸福:饱腹是快乐的,饥饿是痛苦的,所以要进食;丰收是快乐的,匮乏是痛苦的,所以要劳作;安逸是快乐的,劳累是痛苦的,所以我们努力工作想要财务自由。我们常常主动选择承担痛苦,为的是获得更长远的幸福。可是吃饱了还会再饿,得到了也可能再失去,即使生活没有痛苦,前面还有死亡在等待——所有的幸福终究是短暂的。既然如此,有没有一种终极的幸福,一旦达到就成为永恒,不再消逝呢?如果有,这才是最终值得追求的东西。宗教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东西。

另一方面,人类的先天欲望之一是追求超出现世的价值。道德价值终究会随着个人的死亡或者人类的灭亡而消逝,假如是这样,似乎应该有种超道德的价值存乎天地之间,若不然,这宇宙又有何意义?这种欲望驱使人类不断求索,宗教则给出了答案。

价值观和世界观是紧密相联的,永恒价值和终极存在是一回事。这个答案,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在找,伽利略和爱因斯坦也在找,宗教则声称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但宗教的答案正日渐受到科学的挑战。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一切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宗教,介乎它们之间的是哲学(罗素)。

这里有点题外话,对永恒的信仰似乎是我们的天性,但是不是真的存在“永恒”这样的东西呢?赫拉克利特说万物都在流变中,但流变本身却是永恒的。科学是在变化的现象中,寻找某种永恒的基础,近代物理试图寻找一种统一的理论来描述自然。但正如罗素发问的:“……究竟有没有自然律呢?还是我们信仰自然律仅仅是出于我们爱好秩序的天性呢?……善,为了能够值得受人尊敬,就必须是永恒的吗?或者说,哪怕宇宙是坚定不移地趋向于死亡,它也还是值得追求的吗?”

我以为佛学广博的一个体现就在于思想的庞杂,各个宗派学说虽出同源,但是发展出不同的方向,同时又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吸纳融合,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几乎所有东西方出现过的哲学思想在佛家都能找到呼应。

佛学和佛教的区别,正是哲学和宗教的区别,但在这里我不打算把它们区分的太明确。佛家的概念和思想浩繁纷杂,远不是我这个只接触了皮毛的人能概括的,也远不是一篇短文能够概述清楚的。我只打算表达一些我自己的认识到的观念。中国的佛教有很多流派,它们之间有或大或小的分别,我的认识并不深入,也不加赘述了。

一、佛 - “无缘不能度”

佛不是神或者上帝,而是了脱轮回、悟得真理的人。因此释迦摩尼在佛教里被称作“至圣先师”,而不是“上帝”或“圣父”。?释迦摩尼曾言:一切众生均有佛性,皆当成佛“。佛教的目的,便是教人如何成佛。

成佛是目的,但成佛的方法却各有不同,这正是佛教各宗的差异所在,也是不同的修佛者各自的差异所在。禅宗讲求顿悟,见性成佛;性宗说缘起性空,悟空而成佛;净土宗则称可借他力,念佛即可往生净土……正所谓”一师一经一法门“,似乎有种说法说修佛有?86400?法门,乃因一天有?86400?秒。

对宇宙真理的领悟,便是成佛的过程,这个真理就是所谓的”佛性“,也是”宇宙的心“(冯友兰)。一个人因为有佛性,因此可以领悟宇宙的心,使自己的心与宇宙的心达到同一,就达到了佛的境界。这似乎有点泛神论的味道,像斯宾诺莎的神。

二、业 - “因果不可改”

业是因,报是果,业报亦即因果。业,是一个人的所说、所做甚至所想。他所有的一切动作都是因,而因一定会产生结果。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一连串的因果,而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造成的结果,而又成为新的结果的原因。万法皆由因缘而生。

这种因果论,与物理学里的因果论似有不同。如果我们认同拉普拉斯或者爱因斯坦的那种机械因果论,一切现象都能找到原因,而原因又能找到新的原因,最终导致我们追问那个最终极的原因,也就是”第一推动“。这样的因果律里面,没有自由意志的位置,一切发生的现象都是因为那个第一原因。但佛教的因果认为人心也是因,人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想法,这些想法都是业,也是因,会产生后果,正所谓“心念不空过”。

与因果相关的,是轮回的学说。

佛教认为众生在“涅槃”成佛之前,都在六道中轮回循环。而一个人所种下的业,都会在未来得到果报,可能在今生,也可能在来世,也可能是更远的来世。因果是不能变更的,有业一定有报,而善业和恶业也不能相抵,它们各有果报。

宗教从根本上来说是出世的,因为宗教提供的幸福或价值不在现世。如果一个教徒追寻宗教价值,那么他的目的应该不在现世。但完全出世的宗教是不能普世的,因此探寻出世价值的方法一定要能够在现世里实践。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终极价值值得追求,很多人甚至不会意识到这种追求。因果和轮回的学说提供了一个好处:如果种下善因,便能得到善果。如果知道能够在来世得到报偿,那么今生的苦难便不再是毫无意义的——至少在绝望中的善良人带来希望,让眼前的生活变得不是那么难以忍耐。反过来想,如果一个人想到今生所受的痛苦,是因为自己前世作恶而造成的,也会觉得心安理得一点吗?

只不过——我常常想——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们并没有在今生保留任何前世的记忆,可以想象来世的自己似乎也不会有今生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说,前世的我和今生的我,说到底是同一个人吗?为什么我要承受一个自己对其毫无所知的人作恶的后果?而我又为什么要为一个不会知道的人的幸福而承受痛苦呢?

还有一种好处是:一个人如果相信业报,在行为上可能有所忌惮。按照佛教的说法,善恶虽然不能相抵,但结善因却可以“重报轻受”。这间接帮助了寺庙里香火旺盛,因为斋僧供佛是毫无疑问的善业。

佛教弟子除了自身修佛而外,还有一项职责是”普度众生“。”普度众生“是出于佛家的慈悲心或义务呢,还是出于种善因的功利目的,又或者是一种悟道的法门?可能兼而有之,又或者人各有别,我不是很清楚。

三、无明 - “智慧不可赐”

众生的一切痛苦,皆因对宇宙本性的无知,这种无知叫做“无明”。因无明而生”贪嗔痴慢疑“及”不正见“,这是所有烦恼迷妄的根本。

修佛的过程就是要摆脱无明,证得“菩提”。一切佛教宗派的教义和修行,都是为了“菩提”。修行其实就是积累对“菩提”的贡献,避开贪恋的业,最终结果是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即“涅槃”。

禅宗等一些宗派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义。一般来说,修行是个人的事情,他人是无法代替的。禅师常说一句话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人最多能启发,但参悟全在个人。

开悟这个事,让我想起坐禅的时候,大家问师父如何算进入到了“禅定”的状态呢,师父答曰:达到了状态自然就知道了,如果你还不确定,那就是还没有达到。说实话,我倒觉得这真有点像女性的性高潮。

一个人如果修行到了顿悟的边缘,一些机缘可能促使其突然觉悟。”某位禅师要他的弟子考虑某个问题,然后突然用棒子敲他几下,或向他大喝一声。如果棒喝的时机恰好,结果就是弟子发生顿悟。这些事情似乎可以这样解释:施展这样的物理和生理动作,震动了弟子,使他发生了准备已久的心理觉悟“(《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近代著名的高僧虚云大师,据说是在茶杯落地时开悟:“杯子扑落地,响声明历历。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禅宗有种修习的方法,叫做“不修之修”,就是不做任何修行。不修就是不造新业,就是道家的“无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事实上人无法什么都不做,而是无心做事。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为,就是有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而无为则是不刻意成佛,“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尊宿语录》)。

四、空 - “真法不可说”

从上面可以看到佛家与道家的相通之处。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翻译佛经里的形而上学的概念,常常借用道家的哲学观念做类比。到了?5?世纪,佛经的翻译大量增加,鸠摩罗什等大师翻译佛经,依然使用道家的术语,但表达的是佛学的内在观念。道家的思想对中国佛学影响深远,可以说中国佛学就是印度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综合。

“空”就是“无”,在中国佛学和佛教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佛家的悟道和道家有一个相同的过程,即从“有”到“无”的过程。这个过程从禅宗著名的六祖之争的故事里可见一斑。

禅宗初祖即菩提达摩,没错就是创立少林七十二绝技、易筋经和洗髓经的那个人。禅宗传至五祖弘忍,弘忍在指定继承人的时候,要求弟子们做”偈“概括禅宗要义。神秀作偈云:

而慧能针对此偈,作偈云:

弘忍赞赏慧能,指定他为继承人,是为六祖。

那什么是“空”呢?

众生皆空,诸相皆空,万法亦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这个意思。“五蕴皆空”的“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色”指物质,即现象世界,“受、想、行、识”指各种精神。

然而说到底,“空”是不可说的。一般来说,可思的对象也是可说的,不可说的对象也是不可思的。“空”或者“无”是这样一种概念,朦胧中你觉得已经思想到它了,但是当你试图把它明确起来的时候,它又已经不是它了。

“相”是虚妄的,“空”才是真实的,但“空”需要在“相”中领悟。悟道要先学诸法,这边是“有”,然后万法皆空,达到“无”。像不像张无忌跟张三丰学太极拳的桥段。

有个成语叫“不落言筌”,出自《庄子》:“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语言是表达意义的载体,一旦领悟了意义本身,就不必拘泥于言语表达。诸多对“空”的类比、比喻,都是为了帮助人领悟“空”的含义,一旦领悟,语言上的比喻则皆可抛开。

又好比学习算术的时候,为了学习?2?+?2?=?4,拿两个石头和两个石头放在一起,得到四个石头。然而?2?+?2?=?4?的理论并不需要石头的存在来支持,领悟了数学的道理,石头便不再重要了。

然而我还是很好奇:无法表达的观念的存在本身是如何确认的?以及,不同的人之间是否能确认悟到的是同一个“道”呢?

“在你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色即是空

赖特的解释是,确实,你看到的这个世界中有很多是虚幻的东西 —— 而且你确实能退出。

认识到世界是“空”的,对你有好处。




赖特的教室外边是个工地,有工人在用电锯锯木头,教室里就充满了电锯的噪音。电锯声让人听着很难受,但是赖特使用了冥想的功夫,他就先接受自己“反感电锯声”的这个感情,然后审视这个感情。

这时候电锯声仍然存在,但是似乎就不带负面感情了。再到后来,赖特甚至觉得电锯声还挺好听,他听出来了音乐的味道。

这段经历,就是赖特第一次体验“色即是空”。

赖特说,电锯声,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我们之所以反感电锯声,是因为它会给我们恐惧的联想 —— 从电锯声,你会想到电锯,然后你会想到电锯可以锯木头,也可以锯人,它代表破坏的力量。这些恐惧的联想,是人赋予电锯声的一个“内涵(essence)”。

所谓“色”,就是你从电锯声联想到的*内涵* —— 你不妨把它称为“电锯色”。

你面对的其实只是一个声音!你并没有面对一个咄咄逼人要伤害你的电锯。电锯声,是存在的。“电锯色”,是“空”的。

大部分佛学学者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所谓“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

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自动赋予意义。比如你看一个房子,你心中想的绝对不仅仅是个房子,你会想这是一个“漂亮的”房子,或者“矮小的”房子 —— 你总会给它一个形容词。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赖特说,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事物迅速做出好坏评判,这样才能有利于生存 —— 如果你听见电锯声不反感,你就太不善于躲避危险了。这个快速评判,就是事物让我们产生的感情,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 —— 就是“色”。




如果你认为“色”就是我们对事物的“内涵”判断,那么现代心理学已经通过实验发现了“色”的一些性质。

第一,内涵是自动产生的。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让你连续看两个单词,要求看到第二个词的时候,要马上把那个词念出来。比如第一个词是“阳光”,第二个词是“荣耀”。你的屏幕上先出现“阳光”这个词,又出现“荣耀”这个词,而你要念出来“荣耀” —— 非常简单的任务。

实验发现,如果是“阳光”和“荣耀”配对,那你第一时间就能念出来“荣耀”。可是如果第一个词是“疾病”,第二个词是“荣耀”,你就会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念出“荣耀”这个词。

这是因为你的头脑中默认阳光和荣耀是搭配的,而疾病和荣耀不搭,它们接连出现就会很突兀,所以你的反应就会慢半拍。

如果第一个词是“疾病”,第二个词是“可怕”,那你就能很快地念出“可怕”这个词。

在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发声的时候,潜意识已经给每个词设定了好坏的感情评判,完全自动。




在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发声的时候,潜意识已经给每个词设定了好坏的感情评判,完全自动。

第二,内涵会受到故事的影响。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什么是名画?因为它有故事。

同样道理,完全一样的两杯红酒,其中一杯的“故事”是这个酒价值90美元一瓶,而另一杯则标价10美元一瓶 —— 你猜两杯酒的味道一样吗?当然是90美元的酒让人感觉更好喝。

赖特列举了一个比较新的实验。实验人员用核磁共振观察人们大脑在品酒过程中的反应。同样的酒,大脑中一个叫“眶额部皮质中线部(mOFC)”的区域,对标价90美元的酒反应更强烈,让我们在感情上感觉这个酒更好喝。但是大脑中纯粹负责味觉的区域,则对两种标价没有不同反应。

第三,内涵都是主观的。1973年有一场普林斯顿大学对达特茅斯大学的橄榄球比赛,打得非常激烈。心理学家让两个学校的学生看这场比赛同一段录像剪辑,然后问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在这段录像中,达特茅斯队犯了几次规?

普林斯顿的学生平均认为达特茅斯队犯规9.8次,达特茅斯的学生平均认为达特茅斯队犯规4.3次。你的立场,决定了你的观点。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你看比赛的眼光是有色的。

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看法,也许一切看法都是主观的。对此赖特进一步解释,说哪怕你不是任何球队的球迷,你对比赛的看法也是主观的。只要你喜欢橄榄球,你看比赛的眼光就会跟不喜欢橄榄球的人眼光不同。哪怕你不喜欢橄榄球,你也会对比赛有所“感觉” —— 当然这个感觉可能是微弱的。

第四,无感则无视。如果你真的对一个东西很无感,那你就很容易忽略这个东西。




我们赋予世界的内涵都是主观和充满矛盾的,而且在红酒的例子中你看到了,“色”会影响我们对真实世界的体验。那如果不带有色的眼镜看,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赖特说,也许那将是一个“无色”的世界,而“无色”会让你感到世界是“空”的。




一个修行者说,随着冥想练习的深入,你真的会体会到“空” —— 你对世界的“色感”将会下降。当然你仍然会看到所有这些东西,椅子还是椅子 —— 不过它在你脑子里的存在感没那么强烈了。

赖特把自己关于“无色”的解释和修行者探讨。修行者说,他自己的修行,更像是他先感觉到万事万物都是空的,然后才导致他对这些东西无感 —— 而赖特说的是先降低了感情,才感到万事万物都是空的。这个因果关系可能是相反的,但总体来说,认识到无色就是认识到空。

第一点,当你认识到空和无色的时候,再去看万事万物,你看到的东西就会比以前看到的更真实。

第二点,人们对这些东西先入为主的各种感触,其实是不真实的。




正念是选择注意力的能力。如果你能把各种故事和标签带来的感情都剥离掉,红酒也还是红酒,它的味道都在,但是你能获得更真实的味道体验。




经常有人说佛学会不会让人失去生活的乐趣、看什么东西都没意思?其实并非如此,佛学是让人更自由,是让你能够自由选择你想要体察什么东西。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你能获取更丰富的体验。据说,那将是更大的乐趣和幸福感。

wwg




投资的领域,也是经常被各种信息带到沟里去的,之前一段时间,市场充满了小作为的模式就是通过影响投资投机者的思维来影响短期的股价。而投资更重要的是做到静心,没有因为自己买卖就有了立场,不能 有成本的锚定思维。

夏天到最热的时候蝉鸣声特刺耳,不到最热的时候听到的声音不刺耳。本质可能是:蝉还是那个蝉,声音还是那个声音。

不同的是,你赋予它的内涵变了。因为进入伏暑天气,人自己的内心更热,更烦躁了,变化的是我们自己。

这个商业的世界,资本家为了更多利益,已经利用心理学等各种暗示,来 影响一个现代化社会人的价值判断,好恶判断。当很多人被引导满足物欲的时候,看商业电影被引导看所以激情式的爱情的时候,其实都是我们掉坑的时候。要做到客观,本质,理性,是需要很多学习和思辨才会活得真实,从内心深处持久的幸福,快乐。


上一篇:分光测色仪

下一篇:茶叶色选机多少钱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