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人性的本质是贪婪与恐惧。人一生都在做趋利、避害的事情。“人性”就是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顺应人性就是顺应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方式,都会受到自然规律无情的惩罚。而人性中最重要的规律就是“趋利避害”,趋利避害会导致人无论在什么状况下都会选择自己认为“性价比”最高的,或者说“最舒适”的方式存在。因为天性使然人一辈子都在做趋利避害的事情,这就导致了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反应。人都是自私的:都具有自我利益先占性的共同点。只不过每个人所表现出的程度和获取的方法与方式不罢了,有些人会为极力追求和占有最大限度的物质财富而不惜铤而走险,有的人却为热衷于不断提高和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不惜屈尊求荣。自私意味着趋利,趋利就需要努力和付出。不愿意努力和付出的人,想尽一切办法,不顾一切后果的去获得和占有。不论是假公济私的掠取,还是中饱私囊的暗箱操作,最终都会付出必然的代价。
什么是人性??
一: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
二: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其中包括人与其他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
其实无论是人的本质心理,还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这些属性不可能是后天的结果,只能说是人类的天性,属于那种无条件反射。
人性就是人的本能,人会形成两个本能,生存本能还有死亡本能。本能即是本性,它是支配人行为最强大,最根本的动能。
人生在世,无论人性之善还是之恶,其中都包含着利己的成分,但是人不能只为了利益而活着。否则就不会有高尚的德行,以德行层次划分;舍己为人是大善,利人利己是善,损人利己是恶,损人不利己是大恶。以利人之名,行利己之事,则伪善,以利己之名,行利人之事,则伪恶。
人性是人类每个人,与生俱来独有的思想、感情、理性等等,人性是比较复杂的。所谓的老话;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人性就是上一秒依依不舍把你送走,下一秒就笑呵呵的,对别人说:那家伙终于走了。人性就是平常关系好的朋友,一旦涉及利益就有可能翻脸不认人。人性就是你看到老人坐在地上,你却不敢过去扶,甚至不忍心去看。
人性的三大本质
人性的三大本质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自然属性是自然科学中自然界、生物界方面的事物本质的面貌、规律、现象,对大脑的反应和认识。也可以是大脑对自然界事物的面貌、规律、现象本质属性的反应和认识。社会属性是一定区域经济基础下的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可缺少的性质与上层建筑的结合体。精神属性是思想、见识以及成就在沉淀融汇后的发自内心情感的一种统一表现。人的精神属性有三种:理性、人性和诗性。这三种属性与知、意、情三种心理活动是一致的,也就是真、善、美三种社会价值。人性的简介人性的本质就日常用语上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无论是人的本质心理属性,还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由于它们都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属性,那么这种属性也就不可能是后天的结果,只能是人类天性,属于无条件反射。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以此而得以将人性划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什么是人性?
指人的本性。人性,顾名思义,指人的本性。人性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作为中性词,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也有人性本恶论的观点,以儒家荀子为代表;一种含义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类似于英文中的Humanity。通常所说的人性,以后一种涵义居多。人性,实在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答案众多的话题。孔子曰性相近,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告子说无所谓善恶,又说食色性也,等等。中国的圣哲前贤们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性欲望、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我对此的心态则是:那么多大学问家对人性都未能给出一个公认的答案,以我等之能当然更是望尘莫及;可既然已经有那么多答案,再来一个尝试又有何妨我探讨人性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解释、激发、引导、组织人类行为,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类存在。由此,我便不管别人对人性是怎样理解的,只是按照下面的含义来界定人性:人性就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固定不变的人类天性。显然,这种人性具有对人类的普遍适用性,并在深层制约着人类行为。此种人性,与其叫做人性,倒不如称作“人类的天然法则”更为确切。
什么是人性?
什么是人性,就是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只需要一句谢谢,即便对方没有付出相应的报酬,你的内心却丝毫不觉得吃亏;别人伤害了你,别人只需要一句对不起,即便对方没有给予相应的补偿,你的内心却也能够原谅对方;一个能力地位远高于你的人,他有足够的资格瞧不起你,但是你依然觉得非常难以接受他人的鄙视,无论那个人比你强上多少;人类总是希望得到赞美,一句只是空话毫无实际收益的赞美却能让人产生非常快乐(甚至是高于有实际收益的快乐)的情绪,等等诸如此类不再赘述。从逻辑上来讲,这是不科学的,为什么不等价的行为产生了几乎等价的心理感受呢?这就是人性,上述只是诸多人性中的一点点而已,所谓人性,就是人类一些动物本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想法和感受,从这一点来讲,人类简直就是动物,人类几乎所有的内心感受都可以被预测,人类的自主意志在此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人类总是妄图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所谓的控制情绪,只不过是把不高兴或者高兴的感受强行憋住而已,而对于内心感受的产生我们毫无应对办法,只能任由人性规则的摆布。所以人活于世,与其选择与人性抗争(出家做和尚),倒不如顺应人性,利用人性。虽然我们只是被上帝随意摆弄的动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和利用人性规则尽可能的获得快乐的感受,仅此而已
怎样理解人性?
《论人性》人性,即人类所拥有的维持自身稳定的本性。前贤对人性的探讨,较为积极而深入,往往停留在善恶层面。因而,围绕人性的善恶,大抵有四个观点:性本善;性本恶;性无善无恶;性有善有恶。争来论去,似乎支持“无善无恶论”的人,逐渐成了主流。告子有云:“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王阳明有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事实正是如此:人之初生,心智未开,与动物无异,并无善恶之分。譬如虫,本无益害之分:利于人,则益;不利于人,则害。——事物的善恶美丑,实是人心善恶美丑之念的幻影。鼻塞的人,不分香臭;色盲的人,只见黑白:若事物的特征,是其本性,则不会随人变化;若随人变化,则并非本性。皆有的,则为同;不同,方有异。形同,便无大小之别;财同,便无贫富之差;性同,便无善恶之分。若思虑更为深入,能明白善恶一体,则世事人生的诸多迷惑,都将烟消云散。有昼无夜,有晴无雨,物必不生;有雄无雌,有长无衰,物必绝后——唯有阴阳调和,方能长久。若人性从始至终,均无善恶之分,人类早已消亡——只一个庸德庸行,才是人生最好的归宿。人性,大抵可分为两类:可分善恶的人性;不分善恶的人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前者逐渐向善与恶分化;后者,要么逐渐丧失(如拥抱反射),要么终身不变(如渴而思饮,饥而思食)。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即便是终身不变的人性,也可能因为身心疾病而暂时隐抑,甚至永久丧失。可分善恶的人性,还能再分:善恶分性;善恶合性。前者是内心对于外界,所最初呈现的善念或恶念;后者是内心对于外界,所最终呈现的善恶之念。再恶的人,内心也有善念;再善的人,内心也有恶念。善恶两念,交织于心,不相容而相争,可共存而相抵:善多恶少,则善显于外;恶多善少,则恶显于外。越善的人,善恶合性越善;越恶的人,善恶合性越恶。不论是成长过程中,还是感知外界时,善恶分性的出现,均晚于不分善恶的人性,而早于善恶合性。归根结底,其是后两者的过渡状态。所以,心智愈是幼稚,愈容易体现出不分善恶的人性;愈是成熟,愈容易体现出善恶合性。据此,不难明白,为何心理学上有“本我”“自我”“超我”之分。正因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如同素丝,而逐渐有着善恶之分,所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语出墨子)。这与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谓异曲同工。人性的分化,在早期,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心智成熟后,则受自身与环境的双重影响。若人成长于完全相同的环境,则性格不会有丝毫差异。即便是同卵双胞胎,所处的环境,也有微妙的区别——这足以诱发两者性格的差异。《菜根谭》有云:“把握未定,宜当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又云:“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见心体之真机。”所以,心性未定,要守好门窗,入善拒恶,以自澄静;心性稍坚,又当逐渐纳小恶而拒大恶;若外恶不足以乱于内,便可混迹风尘,于动中取静,在苦中作乐。居家忌奢,而尤忌太俭;治家忌宽,而尤忌太严。(化用于《格言连璧》。)教育子女,当宽严互存:太宽,则心性乱;太严,则真性失。环境愈是杂乱,愈要注重渐正其心,渐任其行;生活愈是优渥,愈要注重贫养其身,富养其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欲人向善,己必先善——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怎样理解人性
什么是人性?广义上讲,人性是人类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特定独有的思想、感情、理性等表现行为,人性的固有标志是有别于兽性的,对于这个观点,我是这么理解,人源自动物,因此其初始阶段的表现和兽性是一致的,如都需要吃饭、睡觉、**、繁殖、等等,但是因为受到后天环境、社会道德、法律、教育、际遇等等的影响,人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动物的特定独有的思想、感情、理性等表现行为,当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性就是更高级的兽性,因为人的大脑更发达更高级,人也更擅长思索和创造,也更懂得如何更好的生存。那么什么是道德?广义的说,道德是随着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人们的内心信念等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与法律法令不同,在于不由国家制定,不用强制的手段保证执行,没有强制性。简单的说, 人性就是做我“想”做!你心里喜好什么,你就去做什么。道德就是做我“该”做!你能作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能根据你的内心喜好做事。举些简单的例子:小时候,公共汽车上坐车,你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位置坐下,看到旁边有个老人,你让不让坐?让,这就是道德,但你想不想坐?想,非常的想,这就是人性。长大以后,和父亲吵架,若父亲还打你,要打,父亲还真不是你对手,但又如何?他打在你身上,你只能打在墙上,说真的在那个时候,你真的不想还手吗?
一个有关人性的问题 请大家讨论
人都是一样的,到哪里都是一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别让自己闲下去,不要理会那些对你有偏见的人。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感觉无愧于心就好,干嘛这么在乎周围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有些地方融入不进去就不要去了,有些人当不了朋友,那就不要当了,没必要委屈自己,非要强迫自己融入一个团队或者交一些朋友
人性指的是什么
指人的本性。人性,顾名思义,指人的本性。人性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作为中性词,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也有人性本恶论的观点,以儒家荀子为代表;一种含义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类似于英文中的Humanity。通常所说的人性,以后一种涵义居多。人性,实在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答案众多的话题。孔子曰性相近,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告子说无所谓善恶,又说食色性也,等等。中国的圣哲前贤们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性欲望、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我对此的心态则是:那么多大学问家对人性都未能给出一个公认的答案,以我等之能当然更是望尘莫及;可既然已经有那么多答案,再来一个尝试又有何妨我探讨人性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解释、激发、引导、组织人类行为,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类存在。由此,我便不管别人对人性是怎样理解的,只是按照下面的含义来界定人性:人性就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固定不变的人类天性。显然,这种人性具有对人类的普遍适用性,并在深层制约着人类行为。此种人性,与其叫做人性,倒不如称作“人类的天然法则”更为确切。
人性是善还是恶?
人性是善的。其典型代表当推孟子。其实,人性并非都是善的,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与生俱来,根植于人性之中的。由于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与现实物质与精神资源的匮乏,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冲突。无论我们自己是什么阶层,什么级别,文化程度高低,也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也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往往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去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指的就是人性的初始基础是向善的。只是这个初始的向善的人性基础,可能会因为人后天在世间不同的经历和习惯而产生差异化。从这个角度上去看,儒家把人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个问题给模糊化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儒家提倡每个人都要用整个生命的过程去领悟人性善恶这个精神层面的问题。无论是什么答案,都得靠自己去消化,去承受,去开花结果。释家有一句话,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字面上看,应该指的是人“性恶"了。这似乎和儒家学说有点唱反调的意思。其实不然。试想,既然一个恶人都能放下屠刀成佛,那就说明人性本质上是向善的,只是后天在某个阶段,受到了某种蛊惑或者诱惑,而障了自己的善念做了些恶事,因此恶并非是人的初始本性。正因为如此,所以最恶的人也能在某个特定的环境和时期,幅然醒悟,“立地成佛”,所以说人其“性”,还是本善的。
人性是善还是恶呢
论人性人性,即人类所拥有的维持自身稳定的本性。前贤对人性的探讨,较为积极而深入,往往停留在善恶层面。因而,围绕人性的善恶,大抵有四个观点:性本善;性本恶;性无善无恶;性有善有恶。争来论去,似乎支持“无善无恶论”的人,逐渐成了主流。告子有云:“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王阳明有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事实正是如此:人之初生,心智未开,与动物无异,并无善恶之分。譬如虫,本无益害之分:利于人,则益;不利于人,则害。——事物的善恶美丑,实是人心善恶美丑之念的幻影。鼻塞的人,不分香臭;色盲的人,只见黑白:若事物的特征,是其本性,则不会随人变化;若随人变化,则并非本性。皆有的,则为同;不同,方有异。形同,便无大小之别;财同,便无贫富之差;性同,便无善恶之分。若思虑更为深入,能明白善恶一体,则世事人生的诸多迷惑,都将烟消云散。有昼无夜,有晴无雨,物必不生;有雄无雌,有长无衰,物必绝后——唯有阴阳调和,方能长久。若人性从始至终,均无善恶之分,人类早已消亡——只一个庸德庸行,才是人生最好的归宿。人性,大抵可分为两类:可分善恶的人性;不分善恶的人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前者逐渐向善与恶分化;后者,要么逐渐丧失(如拥抱反射),要么终身不变(如渴而思饮,饥而思食)。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即便是终身不变的人性,也可能因为身心疾病而暂时隐抑,甚至永久丧失。可分善恶的人性,还能再分:善恶分性;善恶合性。前者是内心对于外界,所最初呈现的善念或恶念;后者是内心对于外界,所最终呈现的善恶之念。再恶的人,内心也有善念;再善的人,内心也有恶念。善恶两念,交织于心,不相容而相争,可共存而相抵:善多恶少,则善显于外;恶多善少,则恶显于外。越善的人,善恶合性越善;越恶的人,善恶合性越恶。不论是成长过程中,还是感知外界时,善恶分性的出现,均晚于不分善恶的人性,而早于善恶合性。归根结底,其是后两者的过渡状态。所以,心智愈是幼稚,愈容易体现出不分善恶的人性;愈是成熟,愈容易体现出善恶合性。据此,不难明白,为何心理学上有“本我”“自我”“超我”之分。正因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如同素丝,而逐渐有着善恶之分,所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语出墨子)。这与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谓异曲同工。人性的分化,在早期,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心智成熟后,则受自身与环境的双重影响。若人成长于完全相同的环境,则性格不会有丝毫差异。即便是同卵双胞胎,所处的环境,也有微妙的区别——这足以诱发两者性格的差异。《菜根谭》有云:“把握未定,宜当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又云:“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见心体之真机。”所以,心性未定,要守好门窗,入善拒恶,以自澄静;心性稍坚,又当逐渐纳小恶而拒大恶;若外恶不足以乱于内,便可混迹风尘,于动中取静,在苦中作乐。居家忌奢,而尤忌太俭;治家忌宽,而尤忌太严。(化用于《格言连璧》。)教育子女,当宽严互存:太宽,则心性乱;太严,则真性失。环境愈是杂乱,愈要注重渐正其心,渐任其行;生活愈是优渥,愈要注重贫养其身,富养其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欲人向善,己必先善——不能正己,焉能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