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素描

时间:2024-07-17 01:39:48编辑:奇事君

米开朗基罗的绘画风格。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1475-1564)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博学的艺术大师。他集雕刻家、画家、建筑家、诗人于一身。在长达7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历经坎坷,创造了许多天才作品,为人类文明增添了不朽的篇章。 米开朗基罗出身于离佛罗伦萨不远的卡普里斯的一个贵族家中。其父曾担任奎奇市和卡普里斯的市长。他6岁时丧母,父亲请了一个石工的女儿做他的乳娘。于是,在他幼年时就有一种石工的气质,以至后来成为雕刻大师与大理石结下终生之缘。 米开朗基罗10岁入学,酷爱艺术,成天梦想着雕刻云石。尽管父亲不屑儿子成为地位低下的艺术家,但最终还是顺了他的心愿,把他送到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画家基兰达约的工作室。后来,又转入罗伦佐美第奇家族开办的美术学校。美第奇家族大量的艺术藏品,更使米开朗基罗大开眼界。在这里,他的艺术技巧迅速提高,创作的习作经常使老师大为惊奇,备受宠爱。1492年,罗伦佐去世,米开朗基罗幸福的少年时代也随之结束。 1496年,他来到向往已久的罗马。不久,他创作了《哀悼基督》,为自己赢得了最初的荣誉。在罗马,米开朗基罗接触到古代大师的作品,他的技艺有了进一步提高。1501年春,他重回佛罗伦萨后,创作了著名的雕像《大卫》,在家乡也赢得了应有的声誉。 1503年,应罗马教皇朱理二世的聘请,米开朗基罗又来到了罗马。准备为教皇设计建造一座规模空前的陵墓,却被嫉妒的艺术家谗言使工程被迫下马。负气的他又回到佛罗伦萨。 1508年,米开朗基罗重返罗马,为西斯廷教堂制作他并不擅长的壁画。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一组令人瞠目结舌的鸿篇巨制《创世纪》诞生了。 第二年,朱理二世去世,新教皇列奥十世决定为他前任的陵墓制作雕像。米开朗基罗制作了三尊大理石作品,《摩西》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件。在这件作品中,佛罗伦萨的雕塑性和罗马的空间性和谐地同一于一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此同时,他还在佛罗伦萨为为美第奇家族修建小礼拜堂,留下了一组充满诗意的组雕《晨》、《暮》、《昼》、《夜》。同时又接受罗马教皇的委托,绘制巨幅壁画《最后的审判》,此画于1541年开工,历时6年才得以完成。 晚年的米开朗基罗住在罗马,他的兴趣主要在建筑上。1564年2月18日,89岁的大师死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他的侄子将他偷运到佛罗伦萨,安葬在圣切罗克教堂。


素描是谁发明的?

  徐悲鸿把素描带到了中国,发明不知。

  素描,广义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素描简而言之就是单色画。却又不尽然,毕竟素描涵盖与牵连的东西太多,解决的问题也太多,素描过程是同一时间要考虑许多问题的综合思维活动。当今美术院校各专业都把它作为基础课,虽然各专业的侧重点不同,油画重体积、调子,国画重线条,版画、设计重结构等;但素描的共性是差不多的。同时,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种类,自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当然,专门的素描艺术家并不多,大都是兼职者,如诸位大师们,他廖寥几笔的创作草稿就已经价值不菲,你根本不用分是基础性强的速写还是独立的艺术品。这些即便看似寥寥几笔的素描作品,其后面的功力也非常了得,有时随便一条起伏弯曲的线条,体现的却是艺术家对形体、结构、特征、节奏、韵味、艺术史的深刻理解与掌握。


雕塑系素描教学中的几点问题

在长期从事雕塑系的素描教学中,积累一些经验,也发现一些问题。美术学院素描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建立立体的结构观,整体地充分地表现客观对象。重要的一点是强调表达处在空间中的物象的形体结构。画得好与不好首先是你怎样去看,怎样去观察,学生只有看到、观察到、感受到,才能通过手表达出来画出来,归根到底是训练学生的观察方法。素描是一切造型专业的基础,素描在雕塑专业中尤显重要。对素描掌握得好,就对立体形体把握得好,就会做出形体空间都好的雕塑来。形体空间概念深入脑海,就能画出好的素描也能作出好的雕塑。只不过一个平面,一个立体。究竟怎样建立整体理性的理解方式,怎样建立结构的立体的思维概念,这需要有一套正确完整的训练方法和比较合理的课程安排。上好雕塑系素描难度比较大,有几个原因,以雕塑艺术专业为例,谈几点问题。1) 素描课程总量比过去少。2) 学生比过去成几倍的增加。过去一班几个人,现在几十人,教师对个体 的指导力度下降。3) 由于招生量大,就要放低入学标准,学生基础不够好。4) 教具极其有限。学生没有很好古典石膏像作为参照。5) 设课不合理。短期作业太多,缺少长期作业,没有经过一段或几段深入研究人物形体的过程。6) 没有确定一个教学体系作为方向,没有严格的尺度标准衡量学生作业是否达标。 前三点基本不用说,因为现实就这样,没法逆转。我主要说后三点的问题。一) 教具不足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有这样一篇课文,讲的是一名老八路往解放区运输教科书,途中遇到敌人壮烈牺牲,死前他紧抱着那捆教科书。后来解放区的孩子们每当翻开被血染红了的书本就想起这位老战士。教材对学生来讲太重要了,当年那么没条件,老战士拿生命换来一捆教科书,再看看今天我们美院的教具,极度贫乏。现在几乎和我94年来到美院时的条件差不多,可能还不如当时,因为修综合教学楼时教具科搬家砸烂一批很优秀的教具。我记忆中,我教的第一个班的同学杨小波就抱回一件“掷铁饼者”残缺的躯干,而且带着大半个头。那个石膏真好,几乎和原作一样。后来有一段时间教具科不断复制一些仅有的教具出售,越复制越变形,比如“垂死的奴隶”,其变形的程度象一个雕塑二年级学生的劣等作业,跟原作天壤之别。我想这也能当教具?米氏在天之灵也会黯然神伤的。我们上学(鲁迅美院)时,学校教具科好的优秀的古典石膏像比比皆是,大卫、莫里哀、大摩西、拉奥孔胸像、卡拉卡拉胸像,阿波罗胸像,布鲁达斯胸像、伏尔泰,大维纳斯、斗士、掷铁饼者、被缚的奴隶、垂死的奴隶、罗马夫人全身像、希腊大躯干、河神(希腊卧式大躯干)、维纳斯出浴(浮雕),等等,更不用说阿格利巴、罗马青年、海盗、马赛了。后来我到中央美院发现他们专门建了个古典雕塑石膏馆,更多更全。这么好的教具陈列在那,学生看不明白做不明白的地方随时可以找到对应物参照,怎么会不进步吗?学院派的素描教育基础是继承传统。素描中最重要的两大要素,一是结构,二是解剖。用结构来框架形体,用解剖来丰富形体。结构是看不见的,是训练学生形而上的思维,解剖是看得见的,需要整体地观察方法去归纳总结。那么临摹古典的石膏像是解决两大因素的必经之路。这些石膏像都是历代大师们注入智慧的结晶,是经他们已经整理了的杰作。更便于学生解释形体结构、解剖和透视关系。尤其无色彩干扰,最便于观察、认识和理解“五个调子”的基本规律。而且在一年级有意识地多安排画经典石膏像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美院要想使学生素描以至泥塑真正取得进步,购入大量的古典名著石膏像是非常必要的。 二) 设课不合理我们作学生的时代,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只重视基础训练。素描是从一年级开始一直上到三年级结束。而现在教学内容丰富了,压短了素描课。现在雕艺素描课到二年级期末就结束了,比我们当时少了一年。在有限的两年训练里,更应该考虑合理地设课,不然绝对达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可是我发现雕艺的设课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我们例举一下雕艺设课(素描内容)和我们当时的素描设课比较。川美雕艺素描设课学时:共414学时一年级:头骨 6 石膏头像 12 人物头像 18 古典人体石膏 18 东方古典佛像 18 女人体 18 速写 18 胸像 18 大卫 54 男人体 18 女人体18 男着衣 18二年级:男人体 36 女人体 36 女人体 18 场景素描 18 石膏人体组合 36 女子双人体 36我们当年鲁美的素描设课学时: 一年级:大卫 72 莫里哀 72 拉奥孔 72 人体结构训练 18 大奴隶 108 女人体 54 男人体 72二年级:女人体,男人体,男人体,女人体,速写三年级:石膏与人体组合108 1,从雕艺的素描大纲上看,第四张作业才是大卫像。而且是两年素描教学中唯一张长期作业,54学时。我们当年作学生时,素描课一直上到3年级,可第一张就是“大卫像”。现在雕艺的素描只上到2年级,可第四张作业才是“大卫像”。时间缩短很多,为什么还把它放在那么后的位置呢?我们当时那么多时间为什么这么着急把难度如此大的作业排到第一位呢?大卫像是经典中的经典。画好它,头颈的形体穿插,体量感,整体的结构关系以及疏密对比基本就解决啦。即使是三年的时间学习素描也不算长,把大卫石膏像放在首位就是让出生牛犊的同学们趁士气正好的一年级认真专研,提高一大步。我们不能以学生基础差为由让他们从简单的入手,因为没时间。如果可以循序渐进地从简单入手,那为什么素描课还比以前砍掉许多?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必须合理安排。大卫石膏像必须设置在第一张作业,学生有能力完成。2, 缺乏设置一个经典的胸石膏像或半身石膏像作为进入人体素描的过度。我们当时第二张作业是拉奥孔,它头颈胸的形体穿插非常清楚,因为动作大,肌肉饱满,身体各部的截断面很明确,内轮廓和外轮廓线相互交错。对初学者怎样认识形体非常有好处。3, 缺乏一两张长期的人体作业训练设置。我们看到雕艺整个两年的素描课设置中,人体安排不少,但几乎没有长期的。怎么也得让他们做过一次深入的研究。这种深入研究一般都要四周以上,或最少四周。很多事情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一定做透,一件事做透了,其他事也一样通了。不然总是蜻蜓点水,浮在表面。4, 速写很重要,要养成画速写的习惯,但应该在课后进行,而不是在课堂解决。因为总课时太少。 三) 没有确定一个合理的素描教育系统我们国家建国以来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系统几乎等于徐悲鸿学派+前苏联素描体系=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基础。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代艺术教育家留学归国带回来的素描认识与教学方法,对中国素描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徐悲鸿先生在人体素描上造诣精深,将欧洲素描表现技法与中国民族绘画精神相结合,提出了素描造型的“新七法”论,即1,位置得宜(构图)、2,比例正确(比例)、3,黑白分明(色调)、4,动态天然(动势)、5,轻重和谐(对比)、6,性格毕现、传神阿睹(意境),开创了中国素描近代史的先河。并指出作画时要宁方勿圆,宁脏勿洁,反对画面油腻华洁,主张形体要塑造,要主动理性地深入分析,对中国近代素描民族风格的形成具有开创和先导的作用。而苏派传统主要是继承了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系统。他强调素描基础训练严格的程序性和系统性,继承了巴洛克艺术开始的明暗法,针对当时欧洲各国学院派以轮廓线条加明暗的素描格式化,提出三度空间的透视造型法则。认为“素描画的不是线,而是形,是两条线之间所包含的体积。”从形体结构上理解这些体积的有机联系。强调学生既要掌握对象的规律性,又要有描绘上尊重客观的准确性。画人讲究布局、比例、肖似。力图克服古典学院派素描的缺点,使素描建立在“形”的严格和正确的描写上。他们坚持了对自然和客观规律的研究,发展了自文艺复兴就提倡的写实传统。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虽然存在缺点,对发挥学生视觉记忆、速写、默写和形象想象力等能力方面注意不够,但它毕竟为当时俄国现实主义画家打下扎实的造型基础。苏氏素描体系,在世界素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与法国、德国齐位。契氏“素描教学体系”在俄罗斯却独领风骚。列宾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从临摹古典作品开始,然后进行石膏像写生,基础素描课描写对象是古希腊、罗马雕刻人像。如宙斯、荷马、力士、大卫、日耳曼人、掷铁饼者、拉克力士等石膏像,最后才进入人物写生,其顺序为:头像、肖像、人体、双人体,重点为长期作业。另外有解剖学、透视学、构图学和创作。第一是自然界的客观对象,第二是适应我们眼睛的结构及物象的相互关系,即主观意识所领悟的东西。契氏素描体系,虽然文革后的一段时间因对苏修的逆反心理而否定它,认为它扼杀了艺术个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再认识,该教育体系又焕发出生命力,这证明其核心内容是科学的。其循序渐进、静思慎审地研究物体空间造型本质的严谨精神,是造型艺术的基石。我们美院就是差这种严格系统地训练,没有建立起整体的观察方法。我个人认为尤其是雕塑系素描教学应该继承契氏传统,以他的教学方法为主,对理解雕塑形体很有作用。在写实训练的领域暂时还找不到比它更科学的训练方法。列宾美院的百年不变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世界独树一帜,它的雕刻系素描课达到一千多学时,而我们美院雕塑系的素描只有四百多学时,基础方面,课时方面都无一能与之比,但即使那样,也要确定它为我们的主要教学系统,否则我们根本达不到预期的训练目的。我的母校鲁迅美院基本就是延续了契氏这一传统,鲁美毕业的学生基础扎实跟契氏教学无不相关。它科学,严谨,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上来。最后一点,我要说明,坚实地打好写实素描基础和当代艺术的关系。我个人认为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性,也就是没有直接关系。很好的当代艺术家可能没有学过画画,有很好写实基础的学生不一定能成为当代艺术家,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几句话说清的。但我们不能以任何理由来减低对素描教学的要求。学好素描,对理解形体,空间,对事物的整体把握,都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素描大师作品有哪些?

1、克里奥·牛顿美国美女画家克里奥·牛顿,出生于1989年,毕业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虽然克里奥·牛顿很年轻,但是她的作品却非常老练,仅仅用一根木炭条画出来堪比照片的素描作品。2、泽维尔·卡斯尔塔单色花卉素描很多人都认为简单,如果告诉你用点画,你还会觉得画出来的作品简单吗?这位素描点画家名字叫做泽维尔·卡斯尔塔,他的一幅作品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每天要点超过2万个点。3、博格·布雷登贝克超现实主义素描也是一个比较热门的题材,来自挪威的艺术家博格·布雷登贝克,他笔下的素描动物作品,每个发丝都清晰可见,他一幅作品创作时间长达半年之久。4、德克·季米尔斯基来自德国的艺术家德克·齐米尔斯基,以肖像画被人熟知,绘画人物肖像每一个细节包括发丝,水滴等,德克·齐米尔斯基都不会放过。5、伊曼纽尔·达斯卡尼奥出生于1983年的伊曼纽尔·达斯卡尼奥,将超写实和超现实融合在一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他的作品尺寸都很大,极具震撼效果,一些复杂的作品需要花费艺术家七八百个小时之久。

世界素描大师

1、米开朗基罗(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生于佛罗伦斯加柏里斯镇,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基罗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他的人物以“健美”著称,他的建筑,他的雕塑,无不闪耀着感人的光辉——雄壮完美的生命力量。2、鲁本斯(1577~1640):鲁本斯的创作以对生活的富于诗意的表现来歌颂生活,歌颂作为宇宙最完美的造物的人类.他的绘画具有巴洛克艺术的壮丽风格.鲁本斯不仅承上启下地维护了传统审美在造型上的总体准则,而且创造出了巴洛克艺术那生动、豪放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以灵动、变幻的线条表现为主,强调形体在运动中的相互转化与作用,强调对象和画面的节奏与韵律。在唯美的大原则之下,捕捉生活中生动的一面,将世俗中的可用因素进行重组与利用,突显出鲜活的视觉感受。3、丢勒Albrecht Durer(1471-1528年):阿尔布莱希特·丢勒Albrecht Durer生于德国纽伦堡.丢勒不仅是画家,而且是数学家、机械师、建筑学家,他曾创立了筑城学理论。 丢勒的全部艺术活动是和德国的人文主义进步思想联系在一起的,他是德国第一位真正的有思想的艺术家。4、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年7月15日 - 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知道无论他身在何处,无论所面对的创作对象在别人眼中有多么“贫瘠”,他始终能作出美妙、无限地探索。 5、华托(JeanAntoine Watteau,又译让·安东尼·华多,1684~1721):法国18世纪罗可可时期最重要的也最有影响力的一位画家。华托的世界是一种极人为的世界,在轻浮的底下往往默默流淌着一种忧郁的情感,似乎无时无刻都在提醒人们,一切感官的愉悦均是短暂的。这往往可以为他的作品增加一种特殊的诗的意味

关于素描的由来

  素描来自西方,隶属于欧洲绘画。今天所能看到的素描是由德国早期的民间木刻的版画发展而来的。这种早年流行于德国的民间绘画类似于中国的白描——起初只是一些出自民间作坊里的宗教性题材的版画,随后在民间广泛流传——但那时并不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存在。直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发现了其独特的表现魅力。在这一时期,意大利画家马萨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发明并运用了透视学、解剖学和构图学原理,为素描表现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逐步完善了素描。从此,素描便作为一种近乎完美的绘画形式在欧洲画坛独树一帜。
  素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也是最古老的艺术语言。简单来讲,素描是指单一颜色的绘画。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发现了其独特的表现魅力。在这一时期,意大利画家马萨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发明并运用了透视学、解剖学和构图学原理,为素描表现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逐步完善了素描。从此,素描便作为一种近乎完美的绘画形式在全世界画坛独树一帜。


素描的来源?

  素描起源于十四世纪的欧洲,完善于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由于素描使用工具的单纯性和表现的直接性,使它成为人类最古老的绘画方式即早期素描的启始。

  1.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在20世纪初期由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代艺术教育家正式将西方素描正式引进中国。素描在我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白描”,是用毛笔和墨所作的纯线条的绘画。其中俄国、法国的素描学派对我中的素描教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素描这个概念,通常指的是在有限的二维空间上应用线条、单一色调等造型因素将物体和景象的外形、动作及其在空间的相互关系表达出来的一种造型艺术手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最早的素描家是谁?

素描是人类绘画史上出现的最早的表现形式我们看到古代人类洞穴中的壁往往也是以简单的线条和单一的色彩(或三两种少量的颜色)出现的小孩子作画开始阶段也总是运用一些简单的线条来描摹物象包括每一个学习艺术的人刚刚接触造型时总是首先要从素描入手至今世界各国的美术院校仍是以素描作为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基础课而列入教学计划
素描训练的主要途径是靠写生。写生,是指直接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法。写生是初学者及画家锻炼绘画表现技法和搜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静物、风景、人物的写生,提高作者对物象的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特别是人物写生(绘画中称模特儿,即英语model的音译,原义是“模样”,文学中称“原型”),锻炼意义更大。因为人物不像石膏和静物那样,而是从外表到思想感情都不断在活动,男女老少、工农兵学,各类形象千变万化,不易掌握。人物写生同时也涉及到解剖学和透视学甚至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必须同时进行研究。全面地提高作者各方面的修养。石膏像写生,既运用石膏模型作为教具的辅助训练方法,也是训练中很重要的内容,因为石膏模型是单色的物体,比较容易辨别其形状、体积和结构;加以作画可以不受时间长短的限制,比较方便。此外,许多石膏翻铸的头像、人体等,都是历代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们的经典性作品,在培养艺术审美能力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希腊神话中爱情故事

在古希腊神话中,爱情是自阿芙罗狄特在海中诞生中后才出现的概念。相传在很久以前,提坦神克洛诺斯阉割了他的父亲天神乌拉诺斯,并把他的生殖器扔向了大海,于是,大海中泛起了一阵泡沫,在泡沫中诞生了一位女神,她就是后来主管爱情的神阿芙罗狄特,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在此之前,宇宙中是只有神没有人类的,而他们也只知道结合与生育。在《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类社会》一文中,我已经说的很明白,无论是大地女神盖亚还是她的后世子孙,乱伦者几乎不胜枚举。他们混淆了自己的感情,混淆了自己的爱,并只简单的把这种爱当做是结合的一种仪式。在这些神话中,爱就等同于极其庸俗的迷恋,当然,除了厄科和珀涅罗珀。
厄科是宙斯身边的一个侍神,她能没完没了的讲一些很有趣的事,但由于帮助宙斯偷情,被赫拉剥夺了主动说话的权利。这可真是一件糟糕的事,从此,她就只能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像一部机器,她不再被喜爱了。
也许这就是她的命吧,当她遇见并爱上了那喀索斯时,也只能偷偷的跟在他的身后,用晃动灌木的方法引起他的注意。那喀索斯听到了声音,并大声的问道:“这里有人吗?”厄科才能颤抖的应道:“有人啊!”:“让我们聚到一起吧!”厄科从藏身的树后站出来,张开双臂向那喀索斯跑去,:“我们聚到一起吧!”但那喀索斯是一个极其骄傲的人,他躲开了厄科,并喊到:“别碰我,我宁愿马上死去,也不愿和你卿卿我我!”可怜的厄科除了重复那喀索斯的那半句话“和你卿卿我我”以外,什么也说不出来。最后,她默默的走开了,但因为极度的悲伤,她一天一天的瘦下去了,整个身躯变的干瘪,终于,她流干了所有的眼泪,化做了石头。
为了惩罚那喀索斯,宙斯让那喀索斯看到并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种极其虚幻的感情日益折磨着他,让他欲罢不能,终于有一天他落入了水中,化为水仙花,从此连水仙花也成了自恋之花。
当厄科的痴情遇上那喀索斯的孤傲时,注定了结局的可悲,我欣赏她的纯真也慨叹她的命薄。其实她完全可以去找阿芙罗狄特,借用爱神的那条能让所人坠入情网的腰带来得到那喀索斯的,可是,她没有这么做。在那样一个欲望横流的神的世界,在那样一个可以不择手段的神的世界,她的纯真与执著显示了那么一种悲壮的伟大。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爱情,不似阿芙罗狄特与战神阿瑞斯的苟合,也不像引发特洛伊之战的帕里斯对海伦的迷恋,爱只意味着付出、给予、让对方快乐,而不是得到,不是拥有,不是霸占!
除了厄科,我最欣赏的就数珀涅罗珀了,她是海伦的表姐妹,在众人争宠海伦时,被许给了奥得修斯。奥得修斯真算得上是一个狡猾的家伙,他自知海伦绝无选他的可能,所以把目标放到了珀涅罗珀身上。不过,他的这步棋下的挺好,在历时十年的特洛伊战争结束十年后,他成为那场战争中唯一平安的回到家乡而没有被带上绿帽子的人。且不说那个时代的礼教,单就感情而言,奥得修斯离开珀涅罗珀参战时,她才正当妙龄,即使二十年之后,她的追求者也数不胜数。没有虚华,没有造作,当奥得修斯出现在她眼前时,她依然坚定,依然执著。
还有就是阿喀琉斯和波吕克塞娜的爱情。


素描的主要特点

素描的主要特点: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这是研究绘画艺术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素描通常采用可于平面留下痕迹的方法:如,炭笔,钢笔,画笔,墨水,及纸张等。轮廓和线条是素描的一般称谓。素描具备了自然律动感。不同的笔触营造出不同的线条及横切关系和节奏、主动与被动的周围环境、平面、体积、*调、及质感。素描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以单*线条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达思想、概念、态度、感情、幻想、象征甚至抽象形式。


设计素描的风格特点

素描为平面设计创作奠定造型基础,造型是素描研究的核心。而物象造型最本质的因素是其自身内在的结构。在创作平面设计作品时,只有了解了一件物品或者设计对象的结构之后,才能针对其结构设计出合理、丰富的图像来。例如,可以采用对物象的平面化处理、变形、夸张以及联想等手法,也可以采用对形的象征寓意来表达主体的审美感受。而且你有了素描基础,当灵感突现时,就能够顺手准确地绘画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摘要】
设计素描的风格特点【提问】
素描为平面设计创作奠定造型基础,造型是素描研究的核心。而物象造型最本质的因素是其自身内在的结构。在创作平面设计作品时,只有了解了一件物品或者设计对象的结构之后,才能针对其结构设计出合理、丰富的图像来。例如,可以采用对物象的平面化处理、变形、夸张以及联想等手法,也可以采用对形的象征寓意来表达主体的审美感受。而且你有了素描基础,当灵感突现时,就能够顺手准确地绘画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回答】


米开朗其罗简介

(Michelangelo,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全名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又译“米开兰基罗”、“米高安哲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斯加柏里斯镇,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美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圣伯多禄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卡波热斯),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法官,脾气爆烈,但是惧怕上帝。母亲在米开朗基罗六岁的时候就死了。他13 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Ghirlandaio)的工作室,之后又跟随多纳太罗的学生贝托多学习了一年雕塑,主要以自学为主。后转 作品《哀悼基督》
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作学徒,在那儿他接触到了古风艺术的经典作品和一大批哲人学者,并产生了崇古思想。为了完全彻底地掌握人体结构,他曾亲自解剖尸体进行研究。时兴的新帕拉图主义和受到火刑惩处的多明我会教士萨伏那洛拉给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影响。米开朗基罗最初本无意做一位画家,他的志向是成为一位雕刻家,并且只在意"雕"而不在意"塑":像人们挣脱自己的肉体束缚一样,获得存在的形式。这正是新柏拉图主义的教条。其绘画代表作有《创造亚当》、《最后的审判》和《圣家族》等。他的艺术风格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又兼具浪漫主义风格,有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 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 著名作品《大卫》
1505年在罗马,他奉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之命负责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后回到佛罗伦萨。 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罗马,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1519-1534年,他在佛罗伦萨创作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作品——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62年受其门生,著名画家,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之邀成为迪亚诺学院(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名誉院长。1536年,米开朗基罗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罗马,从事雕刻、建筑和少量的绘画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

米开朗基罗终身未娶,不少人据此推断他喜欢男人,恰好达·芬奇也有此倾向。说米氏是同性恋者并非空穴来风,他确实不怎么爱女人,甚至无法在有女人的屋里多停留。他的雕绘中也有女性内容,却从未涉足过娇媚的少女题材,绘制的都是丰腴、成熟的女体,呈现出接近男性的力度,据说米氏即便在绘画女体时,用的也是男性模特。 他与多个男模特有过情感纠葛,为他们写下了众多诗篇。比如他曾花去整整一年时间在早夭、漂亮的布拉奇之墓上刻下诗句:“我卑微的尘躯不再享有,/你的迷人的脸庞与美丽的双眼,/但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拥时,/两个灵魂相融所迸发的火焰。”而最得他倾慕的无疑是罗马贵族托马索·卡瓦切里。 1532年秋天,23岁的卡瓦切里在圣安杰洛与米开朗基罗初次见面。他翩翩的风度、高贵的姿容立即吸引了米氏对男体的敏感与热爱近乎痴狂,这也令我们有幸看到《大卫》 、 《摩西》 、 《奴隶》组像、 《创世纪》等一系列惊人之作。 见到卡瓦切里的几个月内,米开朗基罗画出了他最好的几幅素描,其内容全部来自希腊神话,有驾驶金马车的法厄同,有被秃鹫不断啄食肝脏的提图斯,有为宙斯斟酒的美少年伽尼墨得斯。为美第奇礼拜堂制作朱理亚诺公爵雕像时,米氏所雕的面部是卡瓦切里的脸孔,他对他的眷恋,由此可见一斑。诗歌中,米氏更将对方的名字比做他赖以生存的食物,接着又写道:“不……食物只营养我的身体,你的名字却滋润我的身体和灵魂,使它们充满快乐,只要有你在我心中,我不再感到悲哀,也不惧怕死亡。” 英俊的卡瓦切里也没有背叛艺术大师深切的情感付出,他始终是他忠诚的赞赏者。直到米氏弥留之际,卡瓦切里仍守在他床前。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米开朗基罗六岁时丧母,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的家里,因此从小就对雕塑发生兴趣。父亲送他进拉丁文与希腊文学校学习,但是他学画画,父亲训斥也无用,十三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画室学画;1489年转到另一个画家学雕塑。后来当上美术学校的学生兼助手。那里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人文主义学者集中的地方。在那里干了十四年,在思想和艺术上被培养成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使他离开佛罗伦萨到罗马。 二十四岁作为雕塑家开始从事创作,制作了著名的>(雕塑)和>(壁画),又为教皇在梵蒂冈的西斯廷小教堂画壁画,用了四年时间凭一个人在五百多平方米的天顶上画了三百四十三人,对于如此宏大的工程,找来一些人作助手,最后中意的只有一个调制颜料干杂活的。 米开朗基罗画的这些巨人充满超人力量,善于表现丰富的运动,并达到戏剧性高潮。人们从中感受到的是对人类的庄严颂歌。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专稿建筑。他的作品雄壮宏伟,因此他所画的女性也具有男性的气质。一生未婚,纯讲精神而不涉及肉体。他在孤独中奋战了一生。


米开朗其罗

(Michelangelo,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全名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又译“米开兰基罗”、“米高安哲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斯加柏里斯镇,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美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圣伯多禄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卡波热斯),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法官,脾气爆烈,但是惧怕上帝。母亲在米开朗基罗六岁的时候就死了。他13 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Ghirlandaio)的工作室,之后又跟随多纳太罗的学生贝托多学习了一年雕塑,主要以自学为主。后转 作品《哀悼基督》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作学徒,在那儿他接触到了古风艺术的经典作品和一大批哲人学者,并产生了崇古思想。为了完全彻底地掌握人体结构,他曾亲自解剖尸体进行研究。时兴的新帕拉图主义和受到火刑惩处的多明我会教士萨伏那洛拉给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影响。米开朗基罗最初本无意做一位画家,他的志向是成为一位雕刻家,并且只在意"雕"而不在意"塑":像人们挣脱自己的肉体束缚一样,获得存在的形式。这正是新柏拉图主义的教条。其绘画代表作有《创造亚当》、《最后的审判》和《圣家族》等。他的艺术风格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又兼具浪漫主义风格,有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 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 著名作品《大卫》1505年在罗马,他奉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之命负责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后回到佛罗伦萨。 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罗马,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1519-1534年,他在佛罗伦萨创作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作品——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62年受其门生,著名画家,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之邀成为迪亚诺学院(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名誉院长。1536年,米开朗基罗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罗马,从事雕刻、建筑和少量的绘画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米开朗基罗终身未娶,不少人据此推断他喜欢男人,恰好达·芬奇也有此倾向。说米氏是同性恋者并非空穴来风,他确实不怎么爱女人,甚至无法在有女人的屋里多停留。他的雕绘中也有女性内容,却从未涉足过娇媚的少女题材,绘制的都是丰腴、成熟的女体,呈现出接近男性的力度,据说米氏即便在绘画女体时,用的也是男性模特。 他与多个男模特有过情感纠葛,为他们写下了众多诗篇。比如他曾花去整整一年时间在早夭、漂亮的布拉奇之墓上刻下诗句:“我卑微的尘躯不再享有,/你的迷人的脸庞与美丽的双眼,/但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拥时,/两个灵魂相融所迸发的火焰。”而最得他倾慕的无疑是罗马贵族托马索·卡瓦切里。 1532年秋天,23岁的卡瓦切里在圣安杰洛与米开朗基罗初次见面。他翩翩的风度、高贵的姿容立即吸引了米氏对男体的敏感与热爱近乎痴狂,这也令我们有幸看到《大卫》 、 《摩西》 、 《奴隶》组像、 《创世纪》等一系列惊人之作。 见到卡瓦切里的几个月内,米开朗基罗画出了他最好的几幅素描,其内容全部来自希腊神话,有驾驶金马车的法厄同,有被秃鹫不断啄食肝脏的提图斯,有为宙斯斟酒的美少年伽尼墨得斯。为美第奇礼拜堂制作朱理亚诺公爵雕像时,米氏所雕的面部是卡瓦切里的脸孔,他对他的眷恋,由此可见一斑。诗歌中,米氏更将对方的名字比做他赖以生存的食物,接着又写道:“不……食物只营养我的身体,你的名字却滋润我的身体和灵魂,使它们充满快乐,只要有你在我心中,我不再感到悲哀,也不惧怕死亡。” 英俊的卡瓦切里也没有背叛艺术大师深切的情感付出,他始终是他忠诚的赞赏者。直到米氏弥留之际,卡瓦切里仍守在他床前。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米开朗基罗六岁时丧母,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的家里,因此从小就对雕塑发生兴趣。父亲送他进拉丁文与希腊文学校学习,但是他学画画,父亲训斥也无用,十三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画室学画;1489年转到另一个画家学雕塑。后来当上美术学校的学生兼助手。那里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人文主义学者集中的地方。在那里干了十四年,在思想和艺术上被培养成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使他离开佛罗伦萨到罗马。 二十四岁作为雕塑家开始从事创作,制作了著名的>(雕塑)和>(壁画),又为教皇在梵蒂冈的西斯廷小教堂画壁画,用了四年时间凭一个人在五百多平方米的天顶上画了三百四十三人,对于如此宏大的工程,找来一些人作助手,最后中意的只有一个调制颜料干杂活的。 米开朗基罗画的这些巨人充满超人力量,善于表现丰富的运动,并达到戏剧性高潮。人们从中感受到的是对人类的庄严颂歌。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专稿建筑。他的作品雄壮宏伟,因此他所画的女性也具有男性的气质。一生未婚,纯讲精神而不涉及肉体。他在孤独中奋战了一生。


上一篇:小米扫地机器人2

下一篇:艺术创想作品